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方成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赵金星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
7045项成果

2023年07月22日

智能化CO2捕集技术与装备

成果编号:38977
能源环保
针对目前石油化工、钢铁水泥等行业的CO2排放量大,实际处理量小,缺乏CO2捕集技术与装备等问题,提出研发智能化CO2捕集技术与装备。该项目一方面以有机胺为溶剂,通过系统集成优化与调控,能够有效实现CO2的捕集利用以及胺溶液的解吸再生,同时产品能耗相较于传统设备降低20%,运行成本大幅降低,从而实现高效低的能耗碳捕集技术。另一方面,该项目通过将捕集设备与人工智能相耦合形成全流程智能化操控技术,实现人机交互,能够智能化调控运行参数,为智能化CO2捕获技术的工业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与理论指导,实现全流程的智能化操控技术。 该项目设计开发的智能化CO2捕集技术与装备在技术上的优势包括:1.与传统有机胺捕集技术与装备相比较具有更高的捕集效率。2.设备采用全流程智能化运行与管理,系统配有自动报警装置,无需人员值守,具有更高的安全性。3.智能化CO2装备的操作只需要在智能屏上完成所有需要调节的仪器仪表,设备操作简单。4.装备通过系统集成优化与调控,能够降低捕集过程的溶剂损耗,减少有机胺溶液的用量,降低原料成本,收益利润高。 国家为贯彻双碳战略目标,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体系建设,释放了一系列政策红利,为智能化CO2捕集技术与装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作为碳排放规模庞大的国家,中国预计未来将面对巨额的全国碳排放权配额交易市场市值,因此,无论是经济能力还是需求量,智能化CO2捕集技术与装备在中国的应用前景都是十分广阔的。目前CO2捕集和封存技术在中国尚处于工业示范阶段,技术不成熟等因素限制了其商业化的发展,且教育部要求进一步推动高校及科研机构对于CCUS设备的教学需求和科研的需求,因此,本产品对于满足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需求,有着较好的市场前景。 在教学科研领域,我们的服务主要依托项目进行整套产品的销售,面向的对象与场景主要包含从事CO2捕集研究的高校与研究院所,比如四川大学、浙江大学等,向这些机构推出我们智能化碳捕集系统,用于教学和科研研究。在工业应用领域,致力于为石油化工,电力,钢铁,水泥等高排放CO2行业提供碳捕集智能化技术设备与技术支持,并在设备销售的基础上增加科研测试服务与人才技能培训,助力其完成相应的CO2排放指标。

2023年07月22日

果蔬生物熟成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

成果编号:38985
其他
利用生物熟成技术加工的果蔬系列产品是一种新型的功能食品。外观和口感类似果脯,与传统果脯相比具有糖分含量低、外源添加少、食用健康安全等特点,符合当前的大健康理念。黑蒜和黑菊芋变温熟成工艺被业内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通过动物实验证实熟成黑蒜和黑菊芋具有抗氧化、润肠通便、提高免疫力和辅助降血脂等功效,并从肠道菌群和调控蛋白角度初步解析了润肠通便和降血脂的相关机制。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轿车、家电等产业的预处理技术长期由国外的硅烷化、锆化技术垄断,高端预处理技术为典型的“卡脖子”技术。化学院马厚义教授团队历经十余年开发出以螯合化原理为特色的环保预处理技术。该技术已授权5项中国发明专利,形成了完备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螯合体系产品已成功在海尔、海信、重汽、陕汽、军用装备等为代表的相关行业进行了推广应用,成功突破了磷化污染及国外技术难处理带锈需酸洗工件的瓶颈,受到涂装业的高度关注。
能源环保
环境与生命学部安全福教授团队针对疏水多孔膜在分离水或空气中易挥发组分,如CO2、NH3、H2S、HCN、HBr等的潜在应用需求,开发了中空纤维聚偏氟乙烯疏水多孔膜和膜组件,已完成中试。 计划与企业共同开发中空纤维疏水多孔膜在物料分离、高浓盐水的膜蒸馏和膜结晶、产生低压过热蒸汽干燥热敏性物料、脱气、支撑液膜等领域的应用。具体收益情况视项目规模及具体投资情况而定。
生物技术与医药
该成果以生物活性肽的制备和功效评价为基础,采用超临界和生物转化复合酶解法结合动态错流浓缩膜过滤技术,解决汉麻仁蛋白生产过程中分离纯化技术瓶颈问题,可用于源自蛋白质的肽类物质,可广泛应用于营养补充剂、医用食品、功能食品及化妆品等场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的实施意见》将“汉麻(工业大麻)加工产业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列入百亿级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支撑。

2023年07月19日

航空自动进给钻系统

成果编号:38689
装备制造
在飞机制造中,多种高性能材料需要以螺栓连接或铆接的形式连接在一起,因此存在大量的装配孔需要制备。自动进给钻装备是一种解决飞机制造过程中高质量连接孔,高效精密制备的有效工具,其制孔量占飞机总制孔数量的40%左右。 江苏集萃精密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通过国家重大专项的支持,联合国内航空相关院校、科研院所,经过3年的研发,推出了自主设计生产的自动进给钻设备装备。产品已经实现飞机装配制孔常规孔径与应用工况的全覆盖。 除制孔装备外,江苏集萃精密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还进行了大量应用工艺研究,打通了装备应用的最终环节。 在大飞机装配产业中,该类型产品有着较大的保有量,目前该类型产品仅在上飞公司的保有量就在300台左右,每台价格约在40万。此外上飞的供应商:沈飞、西飞、成飞、海鹰等也保有大量的该类型产品,预计仅民用大飞机产业中,该产品的保有量价值约2~5亿元。随着国内大飞机产业的发展,该产品的大规模应用与国产化替代的步伐势必加快。 该产品属于航空飞行器的高精度制孔装备,除了应用于ARJ21、AG600 、C919等飞机制造,也可用于火箭、弹体大型结构的高精度装配孔制备。
能源环保
水性化农药专用助剂—琥珀酸聚醚烷基不对称混合酯磺酸盐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 重大计划“农药创制工程”课题研究成果。

2023年07月20日

纸云互动智能教育平台

成果编号:38787
电子信息
基于T-Matrix码点和智能笔技术完成书写内容的云端数字化处理,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作业的自动评卷、智能辅导和精准作业分析。同时,通过构建学生学习行为特征模型,进行大数据驱动的精准作业布置、智能互动辅导和多维度评估分析,进而实现“千人千面”的作业和个性化辅导,为学生、家长和教师减负。

2023年07月23日

固废绿色材料化技术技术

成果编号:39020
生物技术与医药
该成果由能动学院研发,基于“协同互补-定向矿化”创新工艺,将废渣、尾矿、废石膏等大宗固废转化为高性能低碳胶凝材料,并进一步迭代胶合固废颗粒,制备系列高端建材产品,实现固废资源两级跃迁和绿色利用。可解决大宗固废占地、污染、低值难题,拉动万亿级循环经济产业链。成果为山大特色,国际领先水平,PCT、发明专利百余项,入选济南市高价值专利组合,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授一等奖。产业化建成了万吨级示范线,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2023年07月22日

能源互联网—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能效提升

成果编号:38959
能源环保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能效提升主要包括基于系统协同的列车群与能量网络资源优化配置、列车优化调度、供电系统优化控制、面向节能的列车群运行优化控制、系统能效智能优化策略。 团队通过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暂态仿真系统,实现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能效优化。建立了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各交直流设备的暂态仿真模型,并实现了实时准确的暂态仿真计算,可以反映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动态模拟。 构建了轨道交通系统能效分析平台,可以对单辆及多辆列车运行过程的建模仿真,并分析轨道交通系统及各车站的能量利用状态。利用该平台,可以对列车在运行及停站过程中的能效进行分析,为列车运行调度优化系统提供支撑。 构建了整流逆变设备的暂态仿真系统,针对现有电力电子设备仿真计算复杂、实时性差的问题,采用基于开关逻辑的仿真思想,对二极管导通过程进行了简化,实现了整流机组、逆变器等交直流系统关键部件的快速暂态仿真。

2023年10月08日

一种有刻度的冠脉内介入用标测导丝

成果编号:39992
生物技术与医药
目前冠状动脉介入用治疗导丝当通过病变后,再测量病变长度时则需要再次回拉导丝,且导丝不透光部分影响病变部位病情判断,有时导丝通过病变困难,不能回拉,需要估测病变长度时,需借助另一导丝或球囊测量长度,同时前端后为连续透光部分,其在血管内不易观察其曲折变化。另外目前冠状动脉介入用治疗导丝通过病变后非造影X线透视情况下重要分支开口及目标起止点定位相对盲目,如需反复观察则需反复推注造影剂观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刻度的冠脉内介入用标测导丝,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由于导丝不透光部分影响病变部位判断以及前端后为连续透部分,其在血管中不方便观察其曲折变化,并且反复观察需进行不断推注造影剂进行观察的问题。 通过本发明的导丝独有的标测段用于冠脉介入治疗时,不必滞留、前送后退导丝、不必反复造影、即可测算冠脉病变长度,便于更准确的选择治疗用球囊或支架长度,同时可起到相对定位作用,又可减少造影剂使用量,使手术更方便快捷,降低支架球囊的误选择率和误释放情况,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效果,减少造影剂用量、降低其高渗对肾的损害。
能源环保
研发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可安全并大规模资源化利用垃圾焚烧飞灰的新技术——深部胶结充填采矿协同资源化利用垃圾焚烧飞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