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赵金星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2036个团队

2023年07月25日

高效直驱装备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叶云岳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356
装备制造
叶云岳,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高新区领军人才。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直线电机专委主任,国家磁浮交通技术工程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磁浮技术与磁浮列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浙大电机节能中心主任。曾任浙江大学航天电气与微特电机研究所所长。国家“十五”863高速磁浮交通技术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全程参与了上海磁浮列车的工程项目);工业应用直线驱动国际会议主席(Chairperson: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inear Drives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国际磁浮会议分会主席、国际电机及控制会议顾问主席等。 团队成功研制了世界首台直线电机冲压机,比传统冲压机在同时间内冲压的钮扣量增加1倍,但用电仅为原来1/4;研制了首条国产化高速直驱邮包分拣机,成果在全国得到高效应用,产生了几十亿元经济效益;采用外转子电机与盘式电机相结合的办法,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复合式“三维永磁电机”,并大胆改进传统抽油机系统,研制电机直接驱动抽油杆抽油机,在大庆油田等20多个油田近千口油井应用,系统节电达60%以上;完成了国内第一条自行研制的同步直线电机磁浮试验线和直线电机地铁试验线,发明了快速直驱立体车库,多项技术属国内首创。2015年完成了国内外首台630吨弧形直驱机器人压力机,节电50%。2020―2021年获“智能直驱跨坐式空中巴士”, “直驱大巴立体车库”,“盘式磁浮直驱动力装置”等专利授权。

2023年07月25日

数字多媒体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陈耀武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355
陈耀武,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江苏省双创人才,苏州市姑苏领军人才,苏州高新区领军人才。 作为团队负责人,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重大国际横向项目等,发表SCI/EI论文110余篇,拥有国家发明专利70余件,美国发明专利4件。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

2023年07月25日

环境光学技术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姚军
职称:
团队编号:10354
姚军,浙江大学光电研究员,江苏省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承担多项省级以上科技项目,获多项省部级奖,获多项发明专利。主要研究及成果转化方向为:精密光度色度检测技术及仪器、光谱分析(从红外到X射线)检测技术及仪器、环境(水、烟、尘、气)光电检测技术及仪器、显示及光源光电检测技术及仪器等。在光电机一体化、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光电传感技术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优秀创新成果。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20人,由光学、电子、机械等领域的紧缺人才组成。团队申请219项专利,获得119项专利授权,6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期间孵化多家企业,承担多个省市级科技项目,并已获批高新技术企业、苏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资质,产品销售额逾10亿元。

2023年07月25日

电子信息技术——“装备智能计算芯片及系统应用”团队

北京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李永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10353
电子信息
李永,装备智能计算芯片及系统应用北京市工程中心副主任,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25人,其中博导6人,教授5人、副教授12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1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5项,工信部创新发展基金2项。发表SCI论文46篇,获专利授权7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参编国家标准8项。在智能装备、融合计算芯片、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无人平台群体异构分布式融合感知技术等成果已在航天、海事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航天部三院、中科院计算所、中信科集团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2600多万元。

2023年07月25日

航空航天液压泵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斌
职称:
团队编号:10352
装备制造
张斌,现就职于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流体动力及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华勇院士教育部创新团队成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兼任阜新浙大智能液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主任,英中文化经济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特大型工程运输车辆分会常务理事。2009年获浙江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15-2016在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省部级和企业项目二十多项,曾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辽宁阜新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6年到台湾高雄第一科技大学进行为期两个月访问合作,作为研究人员进入Sauer-Danfoss公司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SCI /EI 33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0多项(授权30余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7项。 团队提出了缸体浮动复合支撑新结构和主轴系高速动平衡新方法,优于国外同类产品,显著提高我国航天泵转速极限;解决了我国高端轴向泵存在的转速低、脉动大和可靠性差等难题,打破长期受国外技术封锁与产品禁运;应用配套我国航空航天装备,实现自主可控,保障了国防、航空航天重大工程,引领我国航空航天液压技术高速发展。

2023年07月25日

北京工业大学膜科学与技术团队

北京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安全福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351
新材料
安全福,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5年获得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支持,2017年入选北京市“长城学者”培养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分离膜,共发表SCI论文200篇,他引总数5000余次,个人H-index指数达54,授权专利42项。获得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2015)。担任Advanced Membranes、The Innovation Materials、《水处理技术》和《膜科学与技术》等期刊编委。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0人,其中博导5人,教授5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1项,包括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等。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专利授权10余项。团队开发了膜法-催化耦合处理烟道气、膜法-生化耦合处理费托合成废水、膜法-生物发酵耦合生产无水乙醇等新型工艺,与企业合作进行规模化生成,解决环境、资源和能源领域的相关难题,通过膜分离技术捕集和转化CO2,回收高附加值有机溶剂,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废水/废气处理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北京碧水源、江苏天合元氢科技有限公司、泰丰先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1000万元。

2023年07月25日

宽禁带半导体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朱丽萍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350
电子信息
朱丽萍,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半导体薄膜和器件、纳米结构材料及气敏传感器件、光电功能材料与应用的研究,特别是氧化物宽禁带半导体光电材料与应用的研究,取得了创新成果。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群项目子课题及973项目子课题,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等项目若干项。已在Nano Energy、Small、J.Mater.Chem.A、Appl.Phys.Lett、Nanoscale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近300篇,其中SCI收录150篇,在影响因子3.0以上发表论文30多篇,SCI他引900次。 团队依托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整合研究院已建的电力电子器件研究中心等平台,长期以来在宽禁带化合物半导体材料进行基础应用研究,团队以在国际上具有引领优势的氧化物宽禁带半导体新材料与新技术研发为核心,有潜力建立先进的氧化物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发光显示与传感应用创新平台、器件研发制备平台,着力于突破氧化锌高效紫外高效发光材料国际前沿技术、无铟低成本透明先进显示器件研制、保障国家电网安全的气敏传感应用等瓶颈,推动光电产业发展及转型升级。

2023年07月25日

桃创新团队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团队带头人:俞明亮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10349
现代农业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桃创新团队“立足江苏、面向全国”桃产业需求,以种质资源为基础,以品种选育为核心,以栽培技术为载体,促进新品种、新技术的生产应用,助力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与提升。 团队现有骨干成员17人,其中研究员6人、副研究员5人、助理研究员3人,高级技师2名,博士后1人;拥有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鲜食桃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花果管理岗位科学南京综合试验站站长;江苏现代农业(桃)产业技术体系首席、副首席各1名;省333人才2名。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基础条件平台、农业农村部物种资源保护、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承担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省重点研发计划、省重大品种创制、省桃产业技术体系以及国际合作等项目。 依托国家桃种质资源圃(南京),系统开展桃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与共享利用研究,收集保存国内外桃种质资源1150份,其中国家编目资源725份,挖掘高品质、红肉、短低温、抗褐腐病、耐涝优异种质60余份。围绕“优质+多抗+广适”桃新品种选育,先后育成‘霞脆’‘霞晖6号’‘霞晖8号’‘金陵黄露’‘金霞油蟠’等新品种20余个,获得品种权11项,其中,‘霞脆’、‘霞晖6号’、‘霞晖8号’等品种入选省主推品种。在低需冷量桃品种选育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培育出需冷量200h以下的‘南桂桃1号’、‘早醒1号’、‘早醒2号’等品种,已在广西、云南等南方低温度地区推广应用,扩大了桃栽培南限。围绕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省力化等栽培技术体系,开展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研究,“桃绿色优质高效关键技术”入选省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桃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入选省主推技术。 “十二五”以来发表相关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发布江苏省各类地方标准17项。“桃优质省力化栽培技术”2015年以来连续列入江苏省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桃优异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2013年)、“优质慢软型桃新品种选育与应用”(2020年)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桃新品种选育及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推广”(2017年)获第八届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

2023年07月25日

化工过程安全——蒋军成团队

南京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蒋军成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348
其他
蒋军成,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赵永镐科技创新奖、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成就奖。入选中国化工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兼任全国安标委化学品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4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1人、副教授2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309篇,获专利授权24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与中石化扬子、阿科玛、江苏强盛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1900万元。

2023年07月25日

优良食味水稻育种创新团队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团队带头人:张亚东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10347
现代农业
张亚东,博士,研究员,粮食作物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东中心主任,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南京综合试验站站长,国家优良食味水稻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主任,农业农村部神农青年英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5人,其中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8人、助理研究员2人、科研辅助人员3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3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共8项。发表论文40篇,获专利授权4项,获植物新品种权24 项,审定品种12个,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团队首席专家为王才林研究员,团队研发的高产优良食味粳稻南粳46、南粳9108、南粳5718、南粳9308等品种,年推广面积1300万亩,占江苏1/3以上,累计推广超1亿亩;南粳品种食味品质以其“柔香糯”的特点,引领了长江中下游粳稻区的优良食味半糯粳稻育种新方向,荣获30项全国性食味品评金奖,推动了“水韵苏米”、“射阳大米”等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团队与江苏天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高科种业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品种转化经费达4000万元。

2023年07月25日

动物支原体创新团队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团队带头人:冯志新
职称:副研究员
团队编号:10346
现代农业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动物支原体病防控创新团队”始建于1958年,经三代科学家传承发展至今。半个多世纪来,团队专注于猪、禽、牛羊等动物支原体病的感染、诊断与防控技术产品研究及相应的技术服务工作,形成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中华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奖、中国专利优秀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等国家与省部级科技成果奖9项;制修定我国唯一一个猪肺炎支原体方面的国家标准和农业行业标准。团队现为亚洲支原体组织理事长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首个卓越创新团队,在动物支原体学科领域处于国际前列、国内领先水平。团队崇尚学习型组织与文化建设,弘扬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利益与共同的命运之理念,努力打造有国际重大影响力的专业学科创新团队。 目前团队共有科技人员17人,其中研究员4名,副研究员5人。亚洲支原体组织理事长1人,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博导2人,南非夸祖鲁纳塔尔大学博导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1人、第二、三层次培养对象3人,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近五年派往国外或地区的动物支原体组织与团队学习交流20余人次。 近五年,团队依托国家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兽用生物制品工程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生物兽药筛选服务中心,紧抓动物支原体这一特色技术平台,发表论文72篇,授权国内外专利22件,出版专著2部,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占动物支原体领域总立项数的39.1%(9/23)。团队研发的多个动物支原体产品与技术均已实现了转化与应用,近五年获国家新兽药注册证书两件,转让与服务收益累计5500余万元。

2023年07月25日

畜禽加工创新团队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团队带头人:王道营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10345
现代农业
王道营,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任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书记、畜禽加工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兼任“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Poultry Science》等SCI期刊副主编或编委。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省部级以上课题近20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0余篇,中国及PCT发明专利授权51件(转化12件);以第一完成人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科技奖励6项。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和江苏留学回国先进个人。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20人,其中博导2人、研究员6人、副研究员7人。近五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5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共16项。发表SCI一区论文63篇,获专利授权3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其中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在禽肉绿色高效加工及其副产物高值化利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已在乡村产业振兴、农业产业集群等得到应用。与温氏集团、江苏立华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益客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五年科研总经费达3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