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黄磊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平台管理与服务处对接成功
  • 方成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赵金星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2036个团队

2023年07月24日

特种高分子功能材料创新技术团队

江苏集萃有机功能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张祥成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28
新材料
张祥成,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有机功能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所首席科学家,英国皇家学会工业院士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英国国家工业与技术部顾问 、原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博导,曾任剑桥大学研究员以及剑桥材料学会主席,从事纳米级医用材料技术研究达15年,在工业界担任英国雅培公司首席科学家及首席技术工程师达10年,曾获英国雅培公司2000年度总裁CEO奖和2004年度副总裁奖。获美国医疗医用仪器局和美国应用医药健康科学局质量管理证书。曾主持参与国家级项、研究所项目多项,已申请专利二十余项,其中一篇世界专利、日本和美国专利,首创原位化学聚合微纳米PEKK树脂及其微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可在航空航天领域、生物医药领域等高端应用广泛应用。

2023年07月24日

工业应用材料大数据团队

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

团队带头人:韩维建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29
新材料
韩维建(HAN Weijian),曾任福特汽车亚太区研发总监,主持福特各类研发项目逾150项,出版汽车工程专业系列丛书8本,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领导并建立了福特与中国多所高校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本团队拥有核心成员6名,总全职人员18人,兼职两人,其中8人为博士,4人为硕士。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承担江苏省公共服务技术平台1项,发表论文8篇,专利授权6项。建立了中国首个材料卡库,包含5万张材料卡;已完成材料连接智能设计、通用结构疲劳等5套工业软件基础模块开发工作,部分软件已推出商业版,累计服务企业超过30家。

2023年07月24日

材料智能设计平台团队

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

团队带头人:王卓
职称:高级工程师
团队编号:10230
新材料
王卓,科技部国家技术预测新材料领域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战略新兴产业”咨询专家组成员; 崔予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任欧盟玛丽居里Marie-Curie Intra-European Fellowship人才项目主持科学家; 徐广龙,中南大学材料学与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双博士,担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委员会理事;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7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2人、副教授1人。近两年,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面向肿瘤诊治的生物3D打印多重类器官芯片的智能设计构建与工程化”,获得立项。在面向钵合金机器学习的多保真度数据的特征工程技术以及多保真度数据融合技术算法和Pvthon代码取得突破性成果。

2023年07月23日

江苏省信息分析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团队

金陵科技学院

团队带头人:张燕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336
电子信息
组建了一支26人的研究团队,全部为金陵科技学院的专职教师,主要以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博士为主,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1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有23人,90%以上具备工程应用背景。近三年引进了科研人员9人,全部为博士,其中1人为正高级工程师。在智慧农业、智慧教育、智慧展会、智慧社区、智慧博物馆等方面均取得了一系列的研发与应用成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高水平科研项目,取得丰硕的知识产权成果并实现应用转化,支撑软件工程省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培养了一批适应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023年07月23日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王蓁蓁团队

金陵科技学院

团队带头人:王蓁蓁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10335
电子信息
王蓁蓁,博士,博士后,副教授。金陵科技学院软件工程学院国际合作交流办公室主任,江苏省软件测试工程实验中心主任。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26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3人。近3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共8项。发表SCI论文18篇,获得授权专利11项。获得软件著作权50余项。收入成果转移转化543.8万。出版教材3部,其中一部为省级重点教材。团队成员负责的《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是江苏省高校在线开发课程,获批国家一流课程。团队也负责承担高级应用软件测试人才培养的工作,从2016年起到至今,结合实习就业、软件测试单位定制化人才规格需求和全国软件测试大赛,培训学生近2万人次。2018年至2020年参与承担了“江苏省大学生软件测试大赛”,培训的学生获得省和国家级奖项多次。近三年,承担横向课题14项,将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分别用于协作式众包测试报告融合设计、智能系统控制设计、大数据信用安全、信创产品等方面的测试研发和服务。与南京慕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博为峰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也与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2023年07月23日

水生所——鱼病学团队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王桂堂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10334
现代农业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5人,其中博导3人,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1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0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2项。发表SCI论文40余篇,获专利授权10余项。

2023年07月23日

卫星移动通信技术——南京创研院团队

中科南京移动通信与计算创新研究院

团队带头人:周一青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10333
电子信息
倪光南,创新研究院名誉院长,首席科学家,创办了中科院计算所公司(联想集团前身),计算所公司和联想集团首任总工程师,主持开发了联想式汉字系统、联想系列微型机,致力于发展自主可控信息核心技术和产业,1994年被遴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 本团队以倪光南院士为核心,组建了以由邬贺铨院士、倪光南院士、龙腾院士、孙凝晖院士、于全院士、张宏科院士、张平院士、赵春江院士等8位院士牵头的学术委员会指导创研院科研及产业转化工作,并在机制创新、人才培养上提供极大发展空间。2023年南京创研院人才团队总规模已达近二百人,当前创研院研发人员占比近90%,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人员占比70%以上。 创研院已成功申报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区域重点项目、江苏省创新能力建设计划、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重点项目、南京市备案新型研发机构平台资金补助项目、南京市创新名城专项资金项目、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同时在2019年度和2020年度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考核评估中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 在卫星移动通信核心技术、芯片设计等方向,创研院也已初步搭建形成了知识产权池。成立至今,创研院累计申请专利109件(其中授权45件),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6件,发表国内外核心论文11篇,初步形成涵盖芯片架构、测试仪表、基站等知识产权池优势。

2023年07月23日

基于复合增焓的能源塔热泵技术——张振涛团队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张振涛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10332
能源环保
张振涛,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农特产品绿色节能干燥技术装备研发(2018YFD0700200)”首席科学家,中国轻工业食品药品保质加工储运装备与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30余人。近年来,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二十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共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文章50余篇,授权专利80余项。在基于复合增焓的能源塔热泵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技术成果成功应用于北京金茂绿建科技有限公司(大型央企-金茂集团)第1-3期能源站项目示范(青岛),在四川成都独角兽岛区域供冷供热智慧能源站项目进一步推广应用。

2023年07月23日

中国科学院营养工程实验室营养功能食品部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团队带头人:李于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10331
生物技术与医药
中国科学院营养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营养工程实验室)于2020年1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建设,依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是科学院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工程化技术研发和支撑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营养功能食品部隶属于中国科学院营养工程实验室,主要针对代谢性疾病(包括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脂肪肝和肥胖)、心血管疾病、肿瘤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营养干预产品研发的需求,在营养干预产品与技术研发、营养健康产品功能评价与行业服务、营养干预产品的临床试验和产业推广等三个方向开展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为我国营养功能食品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创新源泉和工程化技术保障。 李于,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核心),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所务委员,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所级公共技术中心主任。 学术任职: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代谢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内分泌与代谢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代谢生物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基础研究与转化医学学组委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脂质与脂蛋白专业分会委员。 研究方向:长期从事糖尿病、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基础与应用研究,围绕机体营养感应与代谢调控,开展胰岛素抵抗、肝脏脂质代谢紊乱、肥胖等重大代谢性疾病发病机理,以及通过食品营养与功能食品手段干预相关疾病的系统性、原创性研究。 研究成果:在Cell Metab、Nat Commun、Hepatology、PNAS、Gastroenterology、Diabetes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申请PCT国际专利1项,中国专利7项,授权中国专利3项。研究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上海市市级重大专项资助。担任学术期刊Nutrition & Metabolism副主编,中华糖尿病杂志、生理学报编委,Nat Metab、Nat Commun、Hepatology等期刊审稿人。

2023年07月23日

海绵城市生态功能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团队

同济大学

团队带头人:李辉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330
能源环保 新材料
团队负责人李辉,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近8年,承担国家省部委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发表SCI/EI论文60余篇,获专利授权21项,其中美国专利1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项。在生态铺装新材料与新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成果已在冬奥会延崇高速河北段太子城服务区、雄安新区对外骨干公路网京德、荣乌高速、河北省曲港高速等多项国家重大工程,以及上海临港国家海绵城市示范区、世界级生态岛崇明生态道路等示范工程中得到应用。与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路桥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8年科研总经费达2100万元。 本团队拥有博士、硕士共32人,骨干成员6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1人、博士5人。分别负责公司运营、技术研发、技术推广等,形成了成熟完备的产学研体系。

2023年07月23日

车辆智能化技术团队

同济大学

团队带头人:赵生捷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329
电子信息
赵生捷,同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美国贝尔实验室技术学院院士,第一批国家重大人才计划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顾问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和软件学院双聘教授,中国与全球智库咨询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发明协会第七届常务理事。 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出行领域,研发了上海汽车工业科技发展基金会、上汽集团、友道智途等10多项关键技术研发。其中,IECU中间件已落地应用于洋山深水港智能重卡。2022年年度,洋山深水港智能重卡完成10万标箱的运载任务,央视等主流媒体均有多次报道。 在国际顶级别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60多项,获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目,三等奖一项。

2023年07月22日

新能源汽车用模块化智能线控角驱动系统研制技术——王书翰团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团队带头人:王书翰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328
装备制造
王书翰,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航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委员,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优秀奖各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SCI/EI等科技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70余项、软著38项,专著1部。先后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 主要研究方向是车辆智能传动理论与控制技术、车辆智能线控底盘技术、车辆传动系统NVH机理与抑制技术等。 承担与本项目相关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国际合作重大专项等20余项重大科技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