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方成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赵金星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2036个团队

2015年07月31日

热控技术及空调系统节能

合肥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王铁军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7547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近3年,承担国家、省部委科研项目5项,获专利授权12件。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在数据中心空调节能和电子冷却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热管复合制冷机组已在“国家级EB级云存储实验室”、“大连工业大学数据中心”等工程中得到应用。

2015年07月31日

住宅产业化及建筑部件智能制造团队

合肥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王静峰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7545
新材料
王静峰,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黄山青年学者。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1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3人、副教授5人。近3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住建部科研课题、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等共7项。发表SCI论文14篇,获专利授权15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其中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国钢结构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在新型墙体材料、楼板材料系列化产品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装配式内外墙板成果已在办公楼、住宅和工业建筑等工程中得到示范应用。与中铁四局集团、安徽鸿路集团、安徽富煌集团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975万元。

2015年07月31日

花青素提取纯化及系列产品开发技术——孙汉巨团队

合肥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孙汉巨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7543
现代农业
孙汉巨,教授/博士,男,49岁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近五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中国-波兰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国家级星火计划重大项目等共12项。发表SCI论文18篇,获专利授权1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其中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在花青素的提取及系列产品的开发、菜籽多糖的开发、银杏休闲食品、即食食品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与安徽强旺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快乐蜂食品(安徽)有限公司、上海哈博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300余万元。

2015年07月31日

大气环境监测与食品安全快检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李保生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7541
能源环保
李保生,1974年生,博士,教授,甘肃武威人。现任合肥福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事务。中国光学学会会员,中国颗粒学会会员。2010年,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金国藩青年学子奖。曾参与863激光大气传输项目、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项目等科研项目。曾负责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主要从事颗粒物测量方法与仪器等方面研究及技术开发。发表学术论文近20余篇,SCI收录10篇、EI收录13篇,申请专利13项。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0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2人、副教授1人。近两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数十项,其中包括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发表SCI论文10余篇,获专利授权13项。在大气环境监测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其中PM2.5大气颗粒物在线监测技术成果已在“先导2014京津冀地区灰霾综合外场实验(HOPE-J3A)”等项目中得到应用。与合肥福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两年科研总经费达600万元。

2015年07月31日

智能硬件技术研发团队

合肥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黄康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7539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黄康: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地方汽车技术与装备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滁州汽车与家电技术及装备研究院院长,目前主要从事机械传动、机械系统动力学、机械系统设计、汽车动力学、汽车主动安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并参加过多项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已发表论文60余篇并授权发明专利多项。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20余人,近3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3项,其中包含国际合作项目、863计划等,发表SCI论文近10篇,获专利授权多项。与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美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兰剑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2015年07月31日

高性能智能化数控系统及相关技术——合肥工业大学CIMS团队

合肥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韩江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7537
装备制造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集成制造与数控装备研究所(简称CIMS研究所)成立于1988年,CIMS研究所同时又是安徽省数控系统开发中心挂靠单位、安徽省机床工具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安徽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和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实验中心(国家级)重要部分。多年来与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南京二机齿轮机床有限公司、合肥合锻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芜湖恒升重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与企业共建安徽省数控锻压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数控重型切削机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数控系统与多面体机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肥工大—美亚光电口腔医学工程研发中心”等。 CIMS研究所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今一直致力于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数控系统,是国内最早开展数控系统研发应用的单位,在国内最早开发基于总线数控系统,尤其在齿轮(铣齿、插齿、滚齿、磨齿、剃齿)数控系统的开发和产业化应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在嵌入式高性能多CPU硬件平台、全数字高速高精度运动控制技术、开放式软件架构、高速高精度多轴插补控制算法、柔性电子齿轮箱、内置式软PLC、总线伺服控制、数字化通讯接口协议、基于工艺数据库自动编程技术等方面研究,取得突出成果,开发了基于无线移动网和云计算的可灵活组网的开放式多轴联动高端数控系统。目前所开发的数控系统主要有:全功能滚(铣)齿数控系统,插齿数控系统,蜗杆砂轮磨齿数控系统,螺旋锥齿轮铣齿磨齿数控系统,强力珩齿数控系统,非圆齿轮剃齿数控系统,剐齿数控系统,五轴联动数控系统,剪板机、折弯机数控系统,车床数控系统、铣床数控系统、弯管机数控系统、校直机数控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以及3D打印数控系统等。部分系统已经实现与机床的配套应用。 CIMS研究所有教授、博导、副教授、讲师、博士、硕士等专职科研人员50多人,一直从事数控技术、数控机床及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等方面研究和开发,尤其在齿轮加工数控系统研发应用方面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成果。现主要研究方向有:高性能数控系统开发、数控机床结构优化与智能补偿及控制、精密运动控制与柔性电子齿轮箱、非圆齿轮设计制造、复杂零件CAD/CAM与高速加工、口腔(义齿)集成制造系统、移动互联网络制造系统、柔性制造及自动化生产线等。先后承担过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863”高技术计划、国家科技支撑(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安徽省重点重大科技攻关、自主创新专项和企业委托的重大开发课题六十余项。获得有关数控技术方面的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 项、三等奖3 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 项,国家863 优秀成果一等奖。近五年,科研经费超过2000万元。

2015年07月31日

控制与计量技术——储昭碧 团队

合肥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储昭碧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7535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4项。发表SCI论文20篇,获专利授权1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项。在动态电能计量、多电机驱动协调控制、水务信息化监控、建材机械智能控制与远程监测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动态电能计量技术已在许继集团的新产品中得到应用,多电机协调控制技术已在中国石化晴纶纺丝7条生产线控制系统以及铜陵海螺、国投海南、福建龙麟集团等长胶带输送机带电控系统得到应用。与扬州产业技术研究院、江苏省电力科学研究院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840万元。

2015年07月31日

环保装备技术——陈斌团队

合肥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陈斌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7534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陈斌,合肥工业大学“黄山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泵标委会委员,中国流体机械学会委员,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南京市学科带头人,江苏省“333”人才,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4人,其中教授2人、博士2人。近5年,承担国家863计划1项。发表SCI、EI论文十余篇,获专利授权2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在高扬程无过载潜水排污泵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与蓝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3年科研总经费达500万元。

2015年07月31日

齿轮传动件智能制造技术——邓效忠团队

河南科技大学

团队带头人:魏冰阳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7533
装备制造
邓效忠,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及技术带头人。中国齿轮专业协会副秘书长, 全国齿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圆锥齿轮标准化工作组组长。 魏冰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齿轮协会锥齿轮培训中心主任,洛阳市机械传动学会秘书长。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20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13人。本团队秉承“学术领先、技术创新、特色突出”的理念和目标,创立了曲齿锥齿轮的“非零”变位理论,获国家发明二等奖、科技进步(推广类)三等奖。近5年来,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获得省部级二等奖5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50篇,获专利授权30项。现建设有机械装备先进制造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齿轮制造及装备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洛阳市先进制造业集聚区齿轮研发与检测中心,现实验室面积2000m2,设备价值2000余万元。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到5000万元。

2015年07月31日

重载化工泵节能减排及减振降噪技术——柴立平团队

合肥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柴立平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7531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柴立平,研究员,研究生导师,中国流体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排灌机械学会理事、全国泵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委员、《流体机械》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0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3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4人,博士2人。主要从事军品泵、石化泵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了中石化课题高温耐磨油浆泵、PX装置大型化工流程泵研制课题,主要参加原机械部小流量化工离心泵课题、高速部分流泵课题、高精度计量泵课题、化工用剪切泵的研制、国家重大创新项目醋酸用高速泵研制、军工舰船用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屏蔽泵等,其中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主持横向课题2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并编著了工业泵选用手册。例: 长期与安庆石化、武汉石化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X年科研总经费达1000万元。

2015年07月30日

东华大学产业用纺织装备技术服务团队

东华大学

团队带头人:孙以泽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7529
装备制造
东华大学产业用纺织装备技术服务团队以大型、特种纺织装备为研发目标,以产学研用的运作模式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 团队成员以中青年为主,专业背景齐全,具有纺织机械特色并凸显学科交叉;团队成员具有主持或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的经验,具有与企业合作完成重大课题的经验,是充满活力并具有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团队。 在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带头人孙以泽教授的带领下,团队在大型纺织类装备技术和产业用纺织装备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共6项;颁布实施了行业标准1项,获得软件著作权和专利多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0余篇。团队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依托科研项目成果,创建了2个大型产业基地,并在其他企业广泛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行业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015年07月30日

东华大学染整清洁生产技术服务团队

东华大学

团队带头人:毛志平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7527
能源环保
毛志平教授,博士,教授、博导,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得者,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研究方向:纺织品功能性修饰和纺织品清洁生产。近5年,主持包括国家科技支撑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等各类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其中已获授权8项。 东华大学染整清洁生产技术服务团队共由13人组成,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研究队伍以中青年为主,主要成员都具有博士学位,专业背景包括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无机化学、应用化学、材料科学和纺织工程,专业背景齐全,项目组成员年轻、充满活力,长期从事纺织品生态化功能整理及清洁印染加工的应用基础研究,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省市重大科研任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过多项重大技术服务项目,具有丰富的企业合作经验,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一个有战斗力的研究团队。 团队挂靠国家染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染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是隶属科技部直接指导的工程化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推广机构,与企业及相关科研机构建有广泛的合作关系;“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国内唯一的以纺织品清洁染整加工为主要研究开发目标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对国内印染行业的清洁生产进步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承担课题:近三年来,先后在纺织品生态化功能整理、纺织品清洁印染加工、毛织物清洁净洗技术等领域承担国家、省市及企业重大课题3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支撑重点课题、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攻关项目及企业委托重大攻关项目等。 论文专利:近三年发表论文1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其中已授权近20项。 成果转化:团队注重产学研结合,围绕企业难题,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近三年与企业合作建立研究院(中心)5家,实现成果转化(含专利许可)2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