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赵金星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
203项成果

2023年07月16日

高免疫力奶牛选育技术

成果编号:38620
现代农业
奶牛在长期高强度的生产性状选择过程中对疾病的抗性普遍下降,尽管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健康性状的选择,包括蹄病、长寿性以及奶中的SCC等,但一直没有筛选出综合、直接、便于测定的选择指标(性状)。来自猪、奶牛等的免疫遗传学相关研究表明,细胞和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具有数量性状特征,遗传力达到0.30,但现有性状测定繁琐且相关技术已被国外专利保护。本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利用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性状选择技术、单细胞测序技术和免疫细胞多参数流式细胞技术,创新鉴定出一批高免疫力奶牛的生物标志,基于该生物标志,现已开发出一套可定量、易于标准化测定的奶牛遗传性免疫能力选择方法。该方法仅需采集奶牛“一滴血”(200 μL)即可快速、精准、高通量测定奶牛免疫能力的性状,经过1145头牛群体验证表明,鉴定的“高免牛”的乳腺炎、蹄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常见病发病率降低50%以上,生产性能显著提高,后代犊牛生长发育及免疫指标显著提高。测定性状的遗传力为0.30-0.49,达到中高水平,本技术在种公牛和后备母牛的选育工作中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2023年07月16日

育苗基质的创制与应用

成果编号:38619
现代农业
团队多年研发的基质,能够很好地满足水稻(包括粳稻和籼稻品种)育苗的要求,秧苗素质优于常规育秧的性状特征。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装备制造
近年来,液压技术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的结合,又使得液压技术产生了飞跃性进步,主要集中在新结构轻量化——发展集成、交合、小型化和轻量化液压元件,将控制元件附加在动力元件上的一体化电液集成装置,高性能和高可靠性——开发低控功率阀门、研制适应野外条件的电液比例阀、高响应频率的电液伺服阀和低成本比例阀,数字网络智能化——不需要A/D和D/A转换、直接与计算机接口的数字阀,结合计算机的自动适应控制。这些进步导致一门新的技术——EHA诞生。EHA(Electro-Hydraulic Actuator)能按照输入电信号的指令,以直驱动容积控制技术驱动液压缸运动,实现方向、位置、速度及力控制的集成化动力执行器。电机+泵+油箱和双作用液压缸或液压马达,其特征是功率密度大、重量轻、噪声低和体积小。具有智能化接口的EHA,将传感器、检测与控制电路、保护及故障自诊断断电路等融为一体并达到调节精度、响应频率和功率输出的性能要求。
装备制造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基础和通用部件列为优先主题,将重大产品、复杂系统和重大设施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寿命预测技术列入重要研究方向。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开展,以及流体动力市场的国际化,国内市场对核心液压零部件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但国内外液压元件可靠性评估都采用一件一试的传统方法,造成试验耗时长、误差大、能耗高三大世界性难题,严重影响国内企业可靠性研究的积极性,妨碍国产液压元件质量提升及在国防重大装备中的应用。为保障我国重大战略与民生工程急需重大装备顺利制造,并尽早克服国产液压元件可靠性低的技术瓶颈,新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和节能型可靠性试验装置研究迫在眉睫。项目团队经过 20 余年“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在液压元件多种类的可靠性短时评估新方法,健康状态大数据下液压系统寿命预测新理论,液压系统群的并行节能可靠性增长新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与创新。授权发明专利 39 项,实用新型专利 34 项。相关技术有效促进了国产液压核心元件的可靠性水平提升,其中首创的多类液压元件并行测试方法,填补了国内外该领域的空白。
装备制造
项目属于工程机械的崭新领域。大型工程运输车辆及桥梁运载施工装备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密切相关,关键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赵静一教授带领科研团队、该项目历经十五年攻关,以独特的技术发明,创造性的解决了制约我国大型工程运输车辆发展的关键技术难点,提出大型工程运输车辆机电液创新设计理论及关键技术,实现装备智能化、国产化和可靠性满足工程需要,团队的研究成果在国内二十多家合作企业应用,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产品已经走出国门,相关成果转化收到了国内外的关注。赵静一教授的著作《大型自行式液压载重车》,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并获得中国石油化工联合会科技奖图书奖一等奖,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果的部分理论研究和转化处于国内大型液压载重车研究开发领域的前列。

2023年07月13日

超强电离质谱仪(ECR-AMS;ECR-MS)

成果编号:38488
能源环保 生物技术与医药 新材料 现代农业 其他
我国高端质谱仪长期依赖进口,目前受到了国外禁运,严重影响了国防和民用科研和生产,也影响了国家一些重大任务的完成。经过30多年的拼搏,启先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姜山研究员,于2018年发明了超强电离质谱仪技术,并通过了原理验证。超强电离质谱仪是指:离子源具有超强的电离作用,能够剥离掉多个电子,生成3+、4+、,,乃至全剥离态。该技术解决了传统质谱仪只能够测量质荷比(M/q)谱,不能够测量真正质量谱这一国际难题,实现了真正质量谱(核素谱 ZM/q)的测量,使质谱仪测量灵敏度提高了100-10000倍、测量精度提高了10-100倍。超强电离质谱仪属于原理上的创新,是一项颠覆性技术。该技术不仅能够实现高端质谱仪进口替代,还能够实现技术上的超越,解决国防和民用各领域许多的重大科技难题。2022年获得全国首届颠覆性技术大赛总决赛最高奖,并获得了5项国际发明专利的授权。超强电离质谱仪核心技术包括:超强电离技术、粒子鉴别技术和同位素同时测量技术。

2023年07月13日

抗肿瘤新药快速转化公共服务平台

成果编号:38437
生物技术与医药
抗肿瘤新药快速转化平台围绕国家大健康战略的需求和人民健康的关切问题,坚持以攻克“卡脖子”技术为导向,秉持“新药 创制+生命健康+生物医药研发快速转化服务平台”理念,构建抗肿 瘤新药的快速发现、筛选、制剂研究、验证和临床前和临床安全有 效的一体化研究平台。 聚焦“资源整合和概念验证”策略,一方面,整合政府、高校、 医院、风投机构和企业资源,组成独特的创新闭环,形成协同共生 的生物医药创新产业链;另一方面,积极构建肿瘤生物样本库和生 物信息大数据平台,致力于打造涵盖创新药早期快速发现、药物 CMC 研究、Mini 安全评价研究、PDTX 高通量药效学筛选、新药伴 随诊断开发、类器官新药研发、新药临床研究、种子基金投资与项 目孵化的一站式平台创新服务体系,共同推进创新药物 (Best-In-Class, First-In-Class)研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孵育一批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内外领先的抗肿瘤创新药物。 同时,平台面向社会开放,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对接活动, 助力生物医药企业人才培养,加快新药研发速度,提高企业竞争能 力,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高地。

2023年07月11日

面向规模化安全储能的碱性二次电池

成果编号:38410
能源环保
发展储能尤其是大规模储能以及开发绿色可持续能源已成为我国和世界发达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目前,对于城市敏感区域或人员密集区域的用户侧电网储能建设,主要技术路线仍然是集中在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技术路线,也包括还没有形成成熟的钠离子电池、及具有污染性的铅酸电池等。而自2018年以来,国内外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电站)发生多起火灾事故,引发各界对储能系统安全问题的重视。目前在国家大力提倡风光电一体化发展的同时,对安全电化学储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发改委在2021年7月15日印发的《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新型储能在推动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力争在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在高安全、低成本、高可靠、长寿命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标准体系基本完善,产业体系日趋完备,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由此可见,未来10年内,国家对安全大规模储能的投入力度逐渐加大,开发新一代安全电化学储能技术,未来的市场空间发展很大。 在目前被认为最安全的电化学储能体系中,碱性水系电池如镍氢、镍镉、镍铁等系列二次电池,因其电解液为碱性氢氧化钾水溶液,从根本上杜绝了极板过热导致的起火爆燃等危险因素,在规模化储能领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前景。虽然目前的碱性水系电池虽然还各自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在安全、环保、以及大规模储能应用领域,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开发新一代碱性水系高能二次电池,以及偶联光伏、风电设备的研究意义重大。 基于此,本项目针对目前大型电站安全电化学储能的需求,拟提出新型碱性水系二次电池体系的开发,其中包括新型镍铁、镍锌等电池体系,以适应在宽温域下的高储能容量、长循环寿命,以及大电流密度充放下高稳定性的测试及应用。
装备制造
本成果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从丝杠副和导轨副的共性技术入手,聚焦可靠性、型面精度、综合刚度、预紧力四类核心性能指标,研发了滚动功能部件服役性能成套测试装备,建立了科学完善的滚动功能部件性能测评体系,攻克了高精研磨和高效旋铣关键工艺技术,研究提出了高刚性设计方法和预紧力可控的高精装配方法,形成了滚动功能部件完整的服役性能品质提升链。成果已在行业23家单位推广应用,累计销售59台套,市场占有率60%以上。
能源环保 新材料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试样品不同降解阶段(降解前和降解过程中)的远红外光谱,也可称之为太赫兹宽谱,可将生物降解材料降解过程中,酯键的断裂,高聚物转变为低聚物的过程反应到光谱中某些特定的特征峰有效面积的变化上,应用于降解性能的高效快速检测。通过发现降解性能数据与光谱中某些特定的特征峰有效面积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并计算某些特定的特征峰有效面积来快速测定受控堆肥条件下材料的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
电子信息 能源环保
对流体粘度检测控制及远程监控为目标,将结构优化设计与PLC控制技术相结合,研发出一种测定浓度范围宽、精度高、操作简便的落锤式流体粘度检测控制及远程监控系统。该粘度检测控制设备具有测定浓度范围宽、精度高、操作简便等特点。该设备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等具有重要意义,是必备的流体粘度检测控制设备。

2023年07月04日

结构轻量化与耐撞性

成果编号:34128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新材料 现代农业 其他
低碳、环保、安全是引领未来装备领域发展的三大主题,节能减排、轻量化、绿色化将变成了一个迫在眉睫、功在千秋的历史责任。根据法国JEC公司研究表明,若将原结构材料替代为复合材料可实现较为可观的减重效果,其它次承力结构件及外覆盖件减重效果可达30%。复合材料自问世以来便得到了工程师们的青睐,特别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加速了其研究进展。如今在汽车、飞机、高铁、自行车等各个地方都用到了复合材料。几大著名的汽车赛事中的顶尖车队一直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其赛车的缓冲吸能构件,也证明了复合材料在强冲击载荷工况下的极佳的吸能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