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张超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
12280项成果
电子信息
CN105279380B 一种基于表情分析的抑郁程度自动评估系统CN201310089195 一种基于车灯识别的夜间车辆检测方法及系统

2020年12月09日

基于大数据 AI 的智能网络规划及运维

成果编号:26458
电子信息
基于大数据和 AI 的应用,可实现复杂场景下的网络问题识别、多场景优化方案的协同策略方案的动态和自动化执行。可以构建智能网络规划及运维平台,以实现极致性能和极简运维,使能新业务的自动化覆盖优化、移动性优化、负载均衡优化、节能优化、故障分析与定位。同样可以基于无线数据和视频数据融合的用户个体及群体行为在多场景应用下,充分发挥5G的优势,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
生物技术与医药
目前,脊椎退行性疾病成为当今社会困扰人类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脊椎退行性病变导致椎间盘突出、椎体节段失稳、骨赘形成产生神经根压迫症状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治疗脊椎相关性疾病的常用术式为脊柱椎间融合术,术中植入椎间融合器,其目的是保持或恢复椎体的正常生理曲度,并在椎体运动及骨性融合的过程中提供稳定性。目前临床常用的脊柱椎间融合器主要为钛合金材料和PEEK材料。国内常见的椎体间融合器主要为钛合金融合器和PEEK融合器。由于钛合金的弹性模量较高,会引起植入物迁移、下沉、应力遮蔽和术后影响放射学评估等,手术后更容易出现由于应力遮蔽而引起融合的延迟,近年来正逐渐被PEEK融合器取代。 聚醚醚酮(PEEK)是一种半结晶性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与人体骨匹配的力学性能,其生物相容性、耐环境性、耐磨性、抗疲劳等优点成为新一代骨科植入材料。PEEK材料制成的椎体间融合器能够兼容X光拍照和核磁共振成像,且弹性模量低,可避免自体移植物的并发症以及同种异体移植物的缺陷,但聚醚醚酮的生物惰性限制了进一步的应用。 羟基磷灰石(HAP)是人体自然骨中重要的无机矿物质成分,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和生物相容性,但其力学性能差,不适合单独作为结构材料植入人体。 羟基磷灰石(HAP)/聚醚醚酮(PEEK)复合材料是目前应用的较广的新一代骨植入材料,结合了两种组分的优势,在满足人体机械性能兼容的同时,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即与人体骨连接。HAP/PEEK复合材料比纯PEEK具有更好的表面亲疏水性以及细胞的粘附增殖性,还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融合能力。 另外,现今对于PEEK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式,国内主要是用棒材通过机加工成型的方式生产,而国外很多是采用热塑加工成型的方式,前者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后者成型工艺受到模具的限制、不易进行结构上的改进及根据患者情况实现个性化。这些成型工艺都无法在成型过程中对材料进行改性,无法实现其生物学性能的提升。 本项目采用纳米HAP粉体与PEEK复合,解决了纳米HAP粉体在PEEK基体中均匀分散难题;采用熔融沉积成型3D打印技术解决了HAP / PEEK复合材料制备椎间融合器的成型难题;能够有效提高材料利用率、器件内部复杂结构的实现,以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实现个性化产品的生产。制备的椎间融合器具有中空三维联通结构,增加了新骨的长入位置,能够提高椎间融合器植入后的稳定性。
电子信息 新材料
X射线因其穿透作用、荧光作用和电离作用广泛应用于军事、通讯、医学、能源等领域。但X射线照射到生物机体时,可使生物细胞受到抑制、破坏甚至坏死,致使机体发生不同程度的生理、病理和生化等方面的改变,X射线防护材料应运而生。传统的混凝土以及铅等因其质量太大,便携性差,铅在40~88KeV存在弱吸收区、力学性能差、有毒且质量大舒适性差,因此研制屏蔽性能好、无毒、力学性能好以及轻便的新型X射线防护材料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所研发的高性能少铅X射线屏蔽复合材料具有力学性能好,无毒、质量小轻便,制作方法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

2020年12月16日

吸波橡胶板

成果编号:26488
电子信息 新材料
采用以强磁性合金(坡莫合金)纳米粉体为吸波剂,以丁基橡胶/天然橡胶等为基体,以特殊的复合工艺,制备了纳米磁性粉体均匀分散的橡胶基复合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1) 吸波剂采用纳米粉体,制备的复合材料吸波板面密度小、质量轻。 (2) 丁基橡胶作为基体,自粘性很好,易粘接、不易脱落、耐候性好。 (3) 复合材料板具有柔性,可以自由弯曲,可以与金属基体粘接。 (4) 吸波性能具有可设计性。

2020年12月16日

FeSiY磁粉芯

成果编号:26489
新材料
目前市售金属磁粉芯采用模压成型,体积大的磁粉芯对压机要求高,很难成型;并且现用磁粉芯工作温度比较低,当工作温度达到120℃以上其软磁性能严重下降,造成器件失效。 我们所研发的稀土金属磁粉芯能够克服以上两个问题,具有以下特点:(1)采用稀土Y改性合金粉体为扁平状,粉体延展性好,易成型,对压机要求低,成型后的磁粉芯具有金属光泽;(2)磁粉芯的高温软磁性能优于市售磁粉芯。
能源环保
传统的膜分离技术仅具备膜分离功能,导致膜通量衰减快、难清洗、膜寿命低、二次污染等问题,制约了膜分离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为克服上述缺点,将膜分离技术与臭氧催化氧化耦合,研发了基于复合纳米金属氧化物的催化分离膜,实现污染物的在线分解,从而有效缓解了膜污染,而且附加实现了污染物去除、灭菌等功能,在水处理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20年12月18日

碳分离膜废水深度处理技术

成果编号:26492
能源环保
电化学技术是一种安全环保的水处理技术,用于分解污染物的主要活性物种是电子和?OH,无需添加化学试剂。在分离膜上实现电化学过程,可利用静电排斥作用和电动现象等预防膜污染。而且由于电排斥等作用的存在,又存在阻止尺寸小于膜孔经的分子穿过分离膜的可能性。课题组开发出在陶瓷膜基底上沉积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纳米碳材料的技术,制备出基于碳材料和陶瓷膜基底的板式膜、管式膜、中空纤维膜,还成功开发出无需陶瓷基底的自支撑碳分离膜,实现了电化学和膜分离的耦合,揭示了不同电压施加条件下,电化学辅助作用提高碳纳米管分离膜的选择性和抗污染性的作用机理。
新材料 其他
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缩写DADMAC),又称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缩写DMDAAC),CAS号为7398-69-8,是一种水溶性极强的含有两个不饱和键的季铵盐,其共聚物作为一种水溶性阳离子聚合物,具有正电荷密度高、水溶性好、分子量易于控制、高效无毒、造价低廉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水处理、日用化学品、油田化学品等多个领域。 DADMAC常采用二甲胺和氯丙烯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通过一步法制备,制备工艺中的难点在于:反应过程中氯丙烯水解、原料和产品烯烃基团发生聚合、产品季铵盐分解等副反应难以避免,而关键的控制参数温度和pH值对反应进程和产品品质影响显著,却在反应各阶段呈现波动,不易控制,造成反应选择性、反应转化率和产品品质难以协同的困境。常规控制反应过程的方案是碱溶液和氯丙烯低温分批滴加入二甲胺水溶液中,滴加过程缓慢、耗时,期间控制pH,升温反应一段时间后继续低温交替递交碱和反应试剂,再升温过夜反应,因此间歇方式只有通过低温控制和缓慢且交替滴加方案减缓反应进程,从而控制副反应不会剧烈发生,但这种方法存在操纵繁琐、反应时间长、能耗高、重现性差、放大效应显著等缺陷,同时产品品质也难以保证。
生物技术与医药 新材料 其他
硝酸酸异辛酯(CAS号为73513-43-6)是一种柴油添加剂,用于提高柴油的十六烷值,改善柴油的燃烧性能缩短着火时间,降低燃点,提高机车热工况动力性,显著节约油耗。 目前国内外多采用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酸和异辛醇进行反应的路线,但由于硝化反应迅速且剧烈放热,使反应过程非常危险,国内已有多个工厂如辽宁金航石油化工、山东东风化工等因生产硝酸异辛酯发生爆炸,国外多由军工企业进行生产。传统间歇方法合成硝酸异辛酯存在工艺危险性高、参数控制困难、放热集中造成副反应及有毒二氧化氮气体的生成等问题,随着国家对危险反应工艺要求的提升,革新传统釜式间歇生产硝酸异辛酯的模式,采用安全可控新工艺进行技改势在必行。
生物技术与医药 其他
亚甲基双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Y2010A)产品是通用无灰型抗氧剂和极压剂,具有优异的极压、抗磨性能,热稳定性好,高温极压性能突出。产品适用于各种润滑油、润滑脂中,高温下可用于轴曲润滑油、发动机油、齿轮油、各种润滑脂、金属加工液等。 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二硫化碳与二正丁胺在碱性条件下加成反应后再与二氯甲烷进行取代反应合成Y2010A的路线,目前国产产品质量存在产品颜色深、纯度低、极压抗氧性差等缺点,高端产品仍然依赖进口。该工艺的难点在于:(1)加成反应放热剧烈且体系传热效率低导致热量分布不均导致副反应难以控制;(2)反应体系呈现液液两相,使传质效率下降,反应时间长,副产物难以避免。从而导致反应后处理过程繁琐、生成成本提高等问题。

2020年12月31日

大型风力机设计技术

成果编号:26564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大规模风能利用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和环境保护必不可少的途径和重要手段。通过引进国外风力机机型和生产许可及其机型改进,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实现了快速增加,从2010年至今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和累计装机容量均稳居世界第一位。但是,风电的核心设计技术始终被国外所垄断,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风力机关键设计技术,严重制约了我国从风电大国走向风电强国。本研究团队在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撑下,围绕大型风力机设计所需解决的空气动力学、结构动力学和多目标优化等关键问题,开展了多学科综合研究和技术集成。经过十五年的潜心研究,不仅打破了大型风力机关键技术长期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引领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风力机设计关键技术的发展,而且产品成功打入欧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