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张超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2036个团队

2015年07月12日

快速成型技术——工业中心3D打印团队

南京工程学院

团队带头人:郁汉琪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589
装备制造
本团队拥有指导教师骨干成员约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本团队始建于2010年,至目前为止,己成功申请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重点项目三项,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一项,获得企业资助一项。五年来,团队成员共有60余人,毕业参加工作的有21人,他们均被大型企业或研究单位录用从事研发设计工作。

2015年07月22日

作物遗传育种——小麦遗传育种团队

团队带头人:马鸿翔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7395
现代农业
马鸿翔,2012年荣获江苏省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2013年被列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荣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同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为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沿江综合试验站站长,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中弱筋小麦育种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江苏省麦类作物品种培育工程协作攻关组首席专家,江苏作物学小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20人,其中博导1人,研究员6人、副研究员5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5项,国家科技支撑1项,科技部农转资金1项,国家产业体系1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专利授权20余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项。与江苏明天种业、红旗种业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3000余万元。

2017年09月21日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清华大学

团队带头人:欧阳明高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208
装备制造
欧阳明高,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电动汽车》联盟中方主任。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4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2人。近十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4项,其中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10项。发表SCI论文12篇,获专利授权18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9项,其中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燃料电池城市客车成果已在科技部“863”项目多款燃料电池城市客车等工程中得到应用。近10年科研总经费达800余万元。

2017年09月21日

采矿工程——巷道围岩控制团队

中国矿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农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592
能源环保
张农,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0人,其中博导4人,教授4人、副教授3人。近5年,承担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承担企业合作攻关项目30余项,科研总经费达2000余万元。团队在采动巷道围岩控制、主动式高强预应力支护技术、沿空留巷、煤与瓦斯共采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致力于深部资源开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矿区零排放研究。有关成果已在20多个矿区100多个矿井得到应用。发表SCI、EI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3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2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

2017年09月21日

机电一体化装备及检测技术——邱自学团队

南通大学

团队带头人:邱自学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578
装备制造
团队负责人邱自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近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新技术、科技支撑项目、南通市重大专项、以及企业委托研究开发项目50多项,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科技奖,拥有国家发明专利20多件,为科学技术进步及地方经济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科研成果和经济社会效益。

2017年09月21日

大数据分析技术——刘青山团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团队带头人:刘青山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651
电子信息
刘青山,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双创个人,江苏省双创团队领军人才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9人,其中博导4人,教授7人、副教授2人。近5年来,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优青项目2项、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2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获专利授权2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其中刘青山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2016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团队骨干成员组队获得2015、2016两届ImageNet图像分类与检测国际竞赛视频目标检测子任务第1名。在图像分析、机器学习、遥感信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三维影像、遥感图像分析成果已在航天、军工等部门工程中得到应用。与平安、诺基亚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1600余万元。

2023年07月22日

北理工专用处理器研究团队

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周波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10311
电子信息
周波,北京理工大学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从事模拟、射频、混合、数字集成电路芯片研制二十余年。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0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近6年,主持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6项,承担企业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SCI论文30多篇,发表EI论文20多篇,获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出版教材1部。在低功耗多模式收发、电源管理、锁相环、滤波器、AD/DA、各型IP核、专用处理器芯片研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在穿戴式生物医疗电子系统方面也有产品应用前景。与广东省大湾区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浙江泰矽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近6年科研总经费达400多万元。

2017年09月21日

植保机械科技服务团队

江苏大学

团队带头人:贾卫东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637
现代农业
本团队有贾卫东、邱白晶、高建民等7名教授组成,围绕精确高效流体输运关键技术研究方向深入系统地研究了静电喷雾、超低量喷雾、航空喷雾飘移控制、精确对靶喷施和雾滴群近靶标界面行为可控等关键技术的基础理论,其中液体雾化机理、离散相荷电机理、荷电两相流输运过程和沉积附着过程等的研究处于国内外同类研究前沿。在静电喷雾技术、超声雾化与其他低量和精确喷雾技术的结合上开展了深入研究。研究了红外线信号在作物上的反射特性,超声波测距原理和技术,并将红外线自动对靶技术、超声波测距技术与静电喷雾有机结合,成功地实现了对果树靶标的定向精确喷雾。集成应用在线自动混药、压力脉动调控、气力辅助高压静电喷洒等关键技术,研制了高附着超低量喷雾施药系列产品,实现了农药高效利用。研制的高压静电喷雾施药系列产品、水田风送低量喷杆喷雾机和菜地喷杆喷雾机等填补国内空白。本团队在精确施药技术、高效植保装备研发方面竭诚服务于植保机械企业和农业合作组织。

2023年08月02日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张天柱团队

东南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天柱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392
生物技术与医药
本团队由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物理学院教授,附属中大医院普外科任医师共同组成。专业方面由材料科学专业,材料物理专业,医学专业以及工程相结合。因此从人员整体组成方面看具有比较强的项目实施和攻关能力。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1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3人、主治医师1人。 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4项,科技部重大仪器专项(二级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社会发展项目等共5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专利授权9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项。在生物医用水凝胶、聚丙烯复合材料疝补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三微细胞培养水凝胶支架和聚丙烯复合材料疝补片等正在进行产业化开发。与江苏苏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江苏尤佳手套有限公司等数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建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500万元。张天柱,东南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复合材料和医学转化分会委员,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大环与超分子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发表SCI论文60余篇,获专利授权9项。

2017年09月21日

煤炭高效干法分选与深度筛分技术团队

中国矿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赵跃民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624
能源环保
团队负责人:赵跃民,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家教学名师。本团队现有研究人员30余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团队成员多学科交叉,覆盖了矿业、化工、机械、环境和物理等学科。培养和凝聚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形成了一支团结、奉献、活跃、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研究团队。近5年来,承担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5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专利授权2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在煤炭筛分与干法提质及利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高性能超静定大型振动筛分技术与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技术已实现了工业化应用。与神华集团新疆能源有限公司、唐山市神州机械有限公司、鞍山重型矿山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超过600万元。

2017年09月21日

新能源材料与纳米技术团队

合肥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勇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301
新材料
张勇,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先进功能材料与器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973计划专项子课题负责人。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7人,其中“安徽省百人计划”1人,博导1人,教授1人、副教授3人,高工1人,讲师2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973计划专项1项、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专项1项,中航军工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5项目。发表SCI论文60余篇,获专利授权10余项。在纳米技术与新能源材料包括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生物传感器、光催化产能、隐身材料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已在高性能电池电极材料、超电容电极材料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1000万元。

2015年07月31日

花青素提取纯化及系列产品开发技术——孙汉巨团队

合肥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孙汉巨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7543
现代农业
孙汉巨,教授/博士,男,49岁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近五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中国-波兰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国家级星火计划重大项目等共12项。发表SCI论文18篇,获专利授权1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其中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在花青素的提取及系列产品的开发、菜籽多糖的开发、银杏休闲食品、即食食品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与安徽强旺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快乐蜂食品(安徽)有限公司、上海哈博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3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