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黄磊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平台管理与服务处对接成功
  • 方成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赵金星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
1617项成果

2023年07月22日

降低胆固醇、抗感染的新型药靶

成果编号:38960
生物技术与医药
调节体内胆固醇含量可降低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病风险,研究显示降低细胞的胆固醇水平还有助于抵御病毒感染。并且,病毒繁殖需要胆固醇,降低胆固醇含量可限制病毒在体内的繁殖。目前有在临床使用或在临床前研发的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主要针对胆固醇限速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即他汀类药物(statins)。此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反馈性刺激细胞膜表面(主要为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受体数量和活性增加,促进血清胆固醇的清除,但其实际疗效方面还有待验证。本领域还需要进一步开发防治病毒感染的物质,以更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制药或必要时的环境中病毒的灭杀、消除,从而降低或避免病毒的感染。 项目团队研究发现了7?脱氢胆固醇还原酶(DHCR7)在I型干扰素IFN?β表达、病原微生物感染或血清胆固醇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因此DHCR7可作为病原微生物感染以及血清胆固醇调控研究的靶点。团队发现阻断胆固醇合成最后一步关键酶的老药他莫昔芬或者新型抑制剂有效降低胆固醇,兼具抗病毒感染与靶向胆固醇合成第一步酶的他汀类药物相比,避免影响众多胆固醇前体谢物。 本项目可用于开发预防、缓解或治疗病原微生物感染或抑制病原微生物复制的药物,制备降低胆固醇或降脂或调控胆固醇代谢产物的组合物,和制备预防、缓解或治疗病原微生物感染相关肝病,或高胆固醇或高脂相关肝病的药物。

2023年07月14日

生物安全活体成像系统

成果编号:38517
生物技术与医药
目前我国生物安全领域急速发展,研究机构对高致病性病毒基础科研和医学研究非常迫切,科研单位和医学院对高等级生物安全防护下的活体成像实验有着越来越多的需求,例如: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寨卡病毒、SARS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等高致病性病毒,如果开展动物实验,都需要在P3实验室中进行,在侵染了活体动物后的实时成像,会给设备、人员和其他动物带来污染的风险,而目前的仪器条件并不适合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实验,极大得阻碍了相关病毒学和预防治疗药物的研究速度。因此亟待研制一套生物安全隔离转运成像系统,能够实现病毒环境与外部环境的隔离,防止病毒感染,同时为小动物在检测过程中的生命维持提供保障。为了解决携带病毒动物活体成像实验的生物安全防护条件,研制的生物安全活体成像系统以及生物安全隔离转运成像系统,可以实现生物安全防护环境下病毒在活体动物上侵染、繁殖等过程的示踪成像,隔离转运成像系统具备负压、过滤和高透性,整套系统为开展高致病性相关病毒实验提供技术保障,满足病毒学生物安全实验的特殊需求。

2023年07月22日

面向未来应用的农田信息智能感知设备

成果编号:38947
现代农业
本成果依托中科院先进科研平台,聚焦于农田信息智能监测感知设备的创新研发,从传感器测量技术、产品形态、新一代物联网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创新,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适应未来智慧农业的农田信息智能感知技术方案,设计研发了涵盖农田土壤、作物、气象等关键要素的监测设备产品。特别是地下无线式土壤多参数定位监测设备M1X ,是国内首款基于无线地下传感器网络WUSN概念的土壤监测设备。2020年,经中科院范围征集、汇总和专家遴选,M1X入围《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科学仪器产品名录》,并于在《中国科学院院刊》正式出版,标志着本项目产品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智慧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在强烈市场需求和国家宏观政策的推动下,基于产品的技术领先优势,本成果必将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2023年07月23日

PEM电解水制绿氢关键材料及技术

成果编号:39029
能源环保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电解水制氢目前主要使用质子交换膜体系,具有高效、环保、启动快、功率应变性强等特点。然而,贵金属用量超高、单堆模块功率和功率密度偏低、系统集成度低以及能耗高等瓶颈问题制约了其规模应用。研发了多种基于低贵金属载量的新型高效多组分催化剂,开发了低贵金属用量的大面积膜电极制备技术,设计组装了MW级电解电堆及制氢装置;催化剂活性、膜电极性能、电解制氢能耗、功率规模、氢气纯度等具有先进性。 核心指标优于国际类似技术,形成原型并得到验证。 本项目掌握催化剂、膜电极方面的核心技术,解决关键材料与关键技术方面的卡脖子问题,有助于提升我国在绿氢、双碳目标等产业上的竞争力。有助于“双碳”、“黑土粮仓”等重大战略的落实,如实现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促进绿氢规模制备,应用于合成氨、化肥、新能源汽车、炼钢等高耗能产业。

2023年07月22日

脱氮固磷复合材料

成果编号:38870
能源环保 新材料
主要功能:高效脱氮固磷复合材料将污染水体中的氮磷钝化,并形成小分子无机物复合体沉降到底泥,并利用复合材料的可渗透性和高吸附性继续在底泥钝化氮磷,同时添加的缓释碳源为底泥反硝化作用提供碳源,进而达到脱氮的效果。

2024年01月08日

超亲电解液锂电池隔膜技术

成果编号:40773
新材料
锂电池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电池隔膜的缺陷。电池在受到金属穿刺、高温等情况下会导致电池隔膜破损和热失控,导致电池短路。电池隔膜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对电池的安全性能至关重要。隔膜对电池性能也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良好电解液润湿性的隔膜可提高离子传递,降低电池内阻,便于电池组装。针对目前锂电池隔膜存在的问题,本研发团队开发了超亲电解液锂电池隔膜,具有如下技术和性能优势: (1)能够快速的对电解液进行完全浸润; (2)良好的热稳定性; (3)涂层仅有3.5微米; (4)制备过程类似于电极的制备过程,具有简单易得等优势,可通过涂覆技术进行批量生产; (5)根据需求可进行单面或双面涂覆; (6)针对改性隔膜不同用途,可以对涂层成分及比例根据具体应用条件而调节。

2023年07月23日

废旧动力电池有价元素提取

成果编号:39026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必然出现大量的退役动力电池,预计2030年国内退役动力电池超过200万吨,其中含有大量的锂、镍、钴、锰等高价金属元素,对应市场空间超过千亿元。同时,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引发的巨大需求,与各类金属资源不可再生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废旧动力电池中金属元素的分离提取方法分为干法和湿法。干法主要利用物理分选和高温热处理实现金属的回收,部分欧美企业采用干法工艺,具有流程简单、反应速度快、效率高,但是处理成本高,对设备要求高,会产生有害气体。湿法具有金属元素综合回收程度高、易实现连续化、设备投资成本低等优势,应用更为广泛,国内邦普、格林美、金泰阁等企业均采用湿法技术,主要通过溶剂萃取对各种元素进行分离提取,最终得到单一产品,现有技术方案往往为实现较高的资源综合回收率而试图回收正极材料中的每一种元素/组分,需进行多次化学沉淀、萃取、离子吸附等操作才能实现浸出液中不同组分的有效分离及净化,不仅操作繁杂且几乎每步操作都会引发其他金属元素(尤其是锂)的夹带损失,Li+的夹带损失率高达16-17.5 %。另外浸出液中镍、钴等金属离子的分离问题也是当前锂电回收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 本项目研究团队长期从事稀土、钴、镍等金属的分离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创新性成果。针对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首次提出了利用新萃取体系从NCM523型正极材料中回收Li、Ni、Co、Mn的完整工艺,实现了单一金属元素的分离提取,Ni、Co、Mn回收率达98%以上,工艺中所采用的新萃取剂较传统萃取剂对钴镍的分离系数提高了数倍,分离效率提高20%,易反萃,萃取级数减少20%以上,缩短了艺流程,减少了占地面积和工程投入;通过共萃技术直接制得目标三元前驱体材料(NCM523→NCM111),使得从浸出液中直接提取过渡金属以再生正极材料成为一种可能,这种分离制备一体化工艺技术有效的简化了现有工艺流程。同时针对目前市场火热的锂盐行情,以及锂回收率低等问题,研究团队即将开展溶液中锂的提取及除杂等工作,希望对国内动力电池行业提供技术支撑,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核心指标优于国内类似技术,技术成熟已经在实际环境进行应用验证,潜在市场规模100亿元左右。
新材料
突破了类金刚石薄膜制备中的高硬度 韧性匹配优化关键技术、低摩擦 长寿 命界面设计技术、超厚膜和膜层高承载等关键技术。改善发动机、压缩机等关键 零部件摩擦状态,大幅降低其摩擦功耗,并最终提高其可靠性和服役寿命。 技术指标: 硬度 :15 25GPa ,具有类金刚石和类石墨的功能特点。 摩擦系数:在各种工况下如干摩擦、发动机油润滑、压缩机油润滑、水润滑 等环境下显示出低摩擦系数, 0.01 0.1 范围之内。 磨损寿命:同等摩擦条件下,较未镀膜部件磨损率降低 5 倍 3 个数量级。

2023年12月04日

仿酶材料在土壤有机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成果编号:40198
能源环保
围绕我国农田土壤有机污染问题,开展了“仿酶材料开发 - 原位强化技术 - 土壤有机污染修复”三个方面的相关工作,重点开发了两种仿酶材料(络合物小咻锰和焦磷酸钠-锰络合物),并研究其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氯酚的去除行为和反应机理。另外探究了亚硫酸盐强化锰氧化物生成促进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并发现士壤中有机氯酚类污染物的转化产物主要以无毒的类腐殖化产物存在。研发的锰络合物材料具有仿生物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价廉、稳定性高、催化活性强、环境友好等优点,该成果可以为农田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高效无害化处理提供技术支撑。

2023年07月22日

用于降脂减肥的天然产物组合物

成果编号:38989
生物技术与医药
肥胖、艾滋病、吸毒和酗酒被WHO列为世界四大社会问题。与肥胖有关的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脑血管意外被医学界称为“死亡五重奏”。目前市场上允许长期自主使用的减肥药仅有奥利司他一种,而减肥药物的安全性正受到医学界的日益关注。既安全又有效的减肥产品有望成为减肥市场的宠儿。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广东东莞物资集团启动了“减肥降脂天然混合物健康食品”项目的研发。根据脂肪酸的摄入途径和代谢途径,选择三脂酰甘油酶、胰淀粉酶等蛋白质作为靶点,从天然食品和中草药中筛选出一个由左旋肉碱、荷叶碱、泽泻醇等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根据SFDA安全性评价标准进行了大小鼠经口急性毒性、遗传毒性、30天大鼠喂养试验。同时,对Wistar大鼠的测试表明,该组合物能够显著降低大鼠的Lee’s指数和肥胖指数,其效果弱于化学药奥利司他但优于国内许多同类产品。此外,SFDA对104名志愿者进行的为期45天的试食实验也表明,该混合物的胶囊剂能够有效减少人体脂肪的重量和血脂的含量,且从未发现对人体健康有损伤作用。

2023年07月23日

电镀废水重金属综合处理及循环利用

成果编号:39046
能源环保
电镀行业一直是重金属污染防控关注的焦点。目前许多电镀产业发达的区域已经逐渐形成集中入园的状态,废水治理情况已经大有改观,但是仍然存在着难以达标、污泥量大、资源浪费严重等一系列问题。目前电镀废水中六价铬的处理方法主要采用还原沉淀法,即利用还原剂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然后加入沉淀剂形成沉淀,最终形成含重金属的固体危废再进行处理。还原沉淀法操作简单,处理成本低,但是药剂消耗大,废水经常难以稳定达标,污泥量大且处置费用连年上涨,给企业带来严重负担,另外资源不可回收。随着《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执行的加强,以及国家和地方对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传统方法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离子交换法是一种借助于离子交换剂上的离子交换基团和水中的离子进行交换反应而除去金属离子的方法。离子交换法具有吸附速率快、饱和容量大、分离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尤其是可回收金属资源,出水可回用,二次污染小,显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树脂材料稳定性差,效率低,制约了该项技术的发展。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离子交换树脂及其在重金属的高效回收中利用对提高电镀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源头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农业
本研究平台利用根区毛细管换热装置,在冬季利用太阳能、农业废弃物生物质能或工业废热能调控设施作物根区温度,通过对各环节热量的智能控制,保证设施栽培适宜的根温和气温环境;同时根据光照强度和作物类型智能控制设施内CO2浓度,促进设施作物养分高效利用和高产优质生产。在该平台内还配备有设施作物养分规律智能获取平台,收集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时期不同环境条件下(光照强度、气温、湿度、根温、大气CO2浓度)对不同养分的吸收速率,形成养分需求规律数据库,通过模型建立,可以预判营养液的需求量,智能精准控制营养液中各种养分浓度,并指导专用水溶肥配方研制。同时该平台还配备温室气体采集系统,可监测作物全生育期温室气体(CO2、CH4、N2O)和氨挥发排放量,可用作各类作物在不同水肥管理和栽培方式下全生育期的温室气体和氨挥发排放总量研究,为不同栽培模式的碳排放提供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