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张超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刘平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南京光启机电有限公司与聂俊对接成功
  • 盐城市瓯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与俞磊对接成功
-
52个团队

2013年10月01日

微生物发酵优化与放大技术——陈坚团队

江南大学

团队带头人:陈坚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0851
生物技术与医药
陈坚,教授,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江南大学校长。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1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4人、副教授7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4项,国家自然自学基金面上项目与青年基金项目9项,江苏省科技项目7项。发表SCI论文220余篇,获专利授权7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在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技术、织物染整前处理用酶的开发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成果已在维生素C、透明质酸和纺织用酶发酵法生产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武汉新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宜兴协联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3年科研总经费达4000万元。

2013年10月01日

功能材料环保助剂开发与产业化——蒋平平团队

江南大学

团队带头人:蒋平平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036
新材料
蒋平平,1957年8月生,研究生学历,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5.6年-2011.1年一直担任江南大学科技处副处长,长期从事科技管理工作。荣获2007-2008年度江南大学《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标兵称号、2010获无锡市“知识产权管理”先进个人、2010年获江南大学“荣智权奖教金”。在科学研究和成果产业化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得到了国内本行业的认同,曾连续四年在全国塑料助剂行业学术与技术交流会作特邀报告,受到业界的普遍欢迎,现任中国工程塑料协会助剂委员会专家组专家、全国水溶性高分子委员会专家组专家,《塑料助剂》期刊编委、《增塑剂》期刊主编、《Journal of Chemistry & Chemical Engineering》特聘中国编辑。2012年获得无锡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3人,都为副教授。2006年以来,本团队承担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产学研联创项目、江苏省国际合作课题和江苏省创新团队等研究项目12项,围绕国家产业导向的研究项目,主持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品质环保增塑剂制备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2008年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环保增塑剂清洁化生产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获2011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6获安徽巢湖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近年来发表SCI、EI及国内核心等刊物上论文7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1项,授权专利13项,其中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项目多项,出版专著2部,分别为《增塑剂及其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和《环保增塑剂》(国防工业出版社)。与常州市武进佳华化工有限公司、浙江建德建业有机化工有限公司、浙江传化华洋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860万元。

2013年10月02日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武美萍团队

江南大学

团队带头人:武美萍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337
装备制造
武美萍,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项目获得者,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近3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6项,含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发表SCI论文16篇,获专利授权8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在数字化设计制造、重大装备研究开发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重大装备的智能化设计制造成果已在上汽超超临界百万千瓦汽轮机组末级国产化大叶片S1146、东汽引进百万千瓦汽轮机组末级国产化大叶片、出口日本东芝DZ1016叶片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无锡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4年科研总经费达1000万元。

2013年10月02日

食品微生物功能发掘与利用 — 陈卫团队

江南大学

团队带头人:陈卫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338
生物技术与医药
陈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5人,其中博导6人,教授7人、副教授6人。近5年,承担包括国家十一五863 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二五863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重点项目、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等10余项,其中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5项。发表SCI 论文 72 篇;出版著作及教材 5 本;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4项,其中国际专利 6 项,获授权专利17项。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与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共12 项,其中功能性益生乳酸菌高效筛选及应用关键技术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食品微生物功能发掘与功能性益生菌开发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功能性益生菌的开发研究成果已在发酵乳制品的工业化生产中得到应用。与光明乳业、南京卫岗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3年科研总经费达1000余万元。

2014年06月05日

微生物制造工程——刘立明教授团队

江南大学

团队带头人:刘立明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017
能源环保 生物技术与医药 现代农业
依托于江南大学发酵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由1名教授、两名副教授、20余名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组成的微生物制造工程实验室致力于解析工业微生物高效合成新型食(药)品及其配料的遗传和调控机制,发展强化微生物生理功能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微生物制造的过程效能,主要包括:(1)重要工业微生物功能基因组注释与展示;(2)微生物最优代谢途径设计与改造;(3)微生物发酵过程调控与优化;(4)医药中间体的生物转化技术。上述研究内容得到973课题、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发展项目、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等国家或省部级科研和人才项目的支持。在Metabolic Engineering, Biotechnology Bioengineering, Critical Reviews in Microbiology, 微生物学报, 生物工程学报等国内外生物工程类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出版科技著作2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项,申请或公开发明专利30余项。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等五项科技奖励。并与日本味之素、江苏江山制药、光明乳业、常州制药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 团队负责人为刘立明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是2013年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计划人选、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人选。主要从事生物化工过程优化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负责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或省部级科研、人才项目9项。在Metab Eng,Biotech Bioeng,Biotech Adv等生化工程类期刊上以第一或责任作者(含共同责任作者)发表SCI(E)论文53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8项,6项专利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3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 微生物制造工程团队能为贵公司提供:(1)发酵微生物功能基因组注释与代谢网络构建;(2)微生物菌种性能的改造与优化;(3)医药中间体的生物转化技术;(4)组建联合研究中心;(5)新产品开发的合同定制研究;(6)共同申报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7)技术成果转让。

2014年06月16日

包装材料及制品工艺装备

江南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新昌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133
新材料
江南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办包装工程专业(1963年)的高校,拥有目前全国唯一的包装工程专业博士、硕士点;全国轻工业包装标准化中心、国家轻工业包装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挂靠在江南大学,由包装工程系负责管理,拥有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的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编号:2013000789C)、国家轻工业联合会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机构审查认可合格授权(证书编号:GQJSQ国轻检认字第2013094号)、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的能力验证实验室合格验证(证书编号:CNCA-07-A03-L020)等。江南大学包装工程专业2004年被遴选为江南大学品牌专业,2012年获得江苏省特色专业称号,2013年省科技厅批准建设省级食品包装技术与安全重点实验室。 包装材料及制品工艺设备研究所现有近20名成员,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有国外研学经历的教师3人,研究生10多人。研究所主要研究现代包装材料(主要是纸和生物质包装材料)及其功能化;包装结构的创新设计与性能优化;相关包装产品工艺及设备开发;产品包装整体解决方案研究。拥有包装结构实验室、功能性包装材料实验室、包装制品性能实验室和运输包装实验室等试验研究条件。

2014年06月18日

江南大学环锭纺纱新技术研究开发

江南大学

团队带头人:高卫东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173
装备制造 其他
本团队对环锭纺纱新技术的研究始于2000年,是全国最早研究环锭纺细纱机改造的团队,近几年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团队成员7人,包括教授3人,副教授1人,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2人,其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江苏省教学名师2人;近三年每年科研经费在1000万元以上,年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30余件;在研纵向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产学研专项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重点、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等;团队对于环锭纺纱新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环锭细纱机智能花式纱技术改造,成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种形式的花式竹节纱装置ZJ1-ZJ5系列,目前已有四个系列十多种机型的产品,其中“系列全数字智能花式纱生产装置”经江苏省科技厅鉴定,结论为“国际先进”,目前产品已遍及全国十多个省,全国棉纺织企业销售前五十强有三分之一的厂家使用了此产品;二是环锭细纱机紧密纺技术改造,成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种形式的紧密纺纱装置如:三罗拉网格圈小风机型、三罗拉网格圈大风机型、四罗拉网格圈小风机型、四罗拉网格圈大风机型、窄槽式负压空心罗拉紧密纺—全聚纺等,目前已在江苏双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利泰纺织、江苏悦达纺织、江苏通裕纺织集团、仪征化纤纺织有限公司、常州名力纺织有限公司、太仓利泰纺织有限公司等江苏省知名企业逐渐推广;三是三区超大牵伸环锭纺纱技术,成功开发了一种三区全数控超大牵伸细纱机,四罗拉四皮圈三区牵伸形式,实现总牵伸倍数在30~300倍之间可调,目前该细纱机一台车(420锭)已在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试用。

2014年06月18日

江南大学数字化纺织技术

江南大学

团队带头人:高卫东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174
装备制造 其他
研究利用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和机器视觉等技术在纺织上的应用,提高纺织品检测、监控、分析和设计的自动化水平。以快速、准确提取纤维集合体结构参数、智能检测纺织品质量为目标,借助计算机图形图像、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等理论,利用工业相机、高清显微镜等图像录入设备,完成包括纤维、纱线、织物等纤维集合体的图像采集,分析纺织生产过程中纤维集合体的瞬间变化过程及运动轨迹,实现纤维集合体各种参数的自动提取和质量的智能分析,以取代现有的耗时费力、误检率高的主观分析方法,为建立高效优质加工体系提供智能保障。主要研究包括:纺织品静态图像处理、纺织品动态图像处理、用于纺织品检测与分析通用平台的开发等。

2014年06月18日

江南大学微波过程加工技术与装备

江南大学

团队带头人:崔政伟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175
装备制造
本团队致力于微波在食品、化工、能源和环保等行业中的应用,提高过程效率、减少能耗。九十年代开始最早在国内从事真空微波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发展了真空微波技术及其应用。率先提出并实现了热风微波耦合干燥的新技术方案,已开发出适应大生产的设备。开展了微波反应器中介尺度、多尺度放大理论的研究,已开发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大型微波反应器应用于生物柴油的制备和高浓度废水的高级氧化降解。

2014年06月18日

发酵工艺优化控制及放大技术团队

江南大学

团队带头人:蒋伶活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176
生物技术与医药
本团队由1名教授、3名青年博士(讲师)、1名实验员及11名研究生组成。 团队负责人蒋伶活教授,获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国外学习和工作10年。回国后,曾主持和正在主持的科研项目包括863项目1项,973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项目6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共发表SCI论文31篇,影响因子合计100分有余。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兼任中国微生还物学会真菌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细胞和发育生物学学会理事。还兼任2个国际期刊FEMS Yeast Research和Microbiological Research的编委。获得 “2012年无锡市事业单位领军人才”和“2013年江苏省双创人才”称号。应邀在包括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的2013年“酵母细胞生物学”会议和2012年的第13届国际酵母大会等多个国际会议上做学术报告。 团队成员徐国强讲师是江南大学发酵工程专业毕业的博士,具有从事酵母发酵研究的技术和经历,近2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Microbial Cell Factories、PLoS ONE、Bioresource Technology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获得授权专利1项。 团队成员赵运英讲师,是天津大学分子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的博士,主要从事酵母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对质粒构建、基因重组、蛋白表达及纯化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有系统完善的掌握。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4篇,影响因子合计15.1。 团队成员杜婕讲师,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事水产动物微生物病害及甲壳类先天非特异性免疫相关研究,参加多项国家及省级项目研究,博士期间发表SCI论文13篇,其中第一作者5篇(影响因子累计14.4)。

2014年06月18日

江南大学智能系统与网络计算研究所团队

江南大学

团队带头人:梁久祯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177
电子信息
智能系统与网络计算研究所成立于2008年12月,是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重点研究单位之一,位于物联网工程学院大楼B区3楼305-321。研究所下属五个研究室:机器视觉研究室、机器学习研究室、无线传感网研究室、嵌入式系统研究室、集成电路设计研究室。现任研究所所长为梁久祯教授,目前有12名研究人员,其中8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具有正高职称,4人具有副高职称,研究生50余人。

2014年06月18日

江南大学油脂研究中心刘元法团队

江南大学

团队带头人:刘元法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179
生物技术与医药 现代农业
团队围绕大宗食用油料加工与物性、油料与稻谷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和高效增值、食用油产品的生物制造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并实现了“饲料级磷脂生产技术和装备产业化”、“食品级大豆磷脂产业化”、 “花生油增香提质产业化技术”、“食用油脱色专用吸附剂研究与开发”、“大豆综合深加工关键技术”、“高纯度GPC产品研究与开发”、“食用油适度精炼新技术应用”、“食品专用油产品开发与应用”等一批科研成果的成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