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黄磊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平台管理与服务处对接成功
  • 方成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赵金星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64个团队

2015年07月20日

液化天然气动力装备——孙大明副教授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孙大明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7203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孙大明,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系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8人,其中博导2人、副教授1人、博士后/讲师2人。近5年,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浙江省重大科技计划专项1项,参与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各1项,承担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浙江省和人事部留学归国人员资助项目各1项。在液化天然气冷能利用、液化天然气动力装备、低温制冷机、电子器件散热、热声斯特林发动机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电子器件散热成果已经在杭州产业化。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各一项。先后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化技术研究所、中船重工集团、三花集团、山东福奥圣通集团、华电华源、浙江润祁、浙江中程科技等研究机构和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2015年07月17日

中药生产数字化智能制造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刘雪松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刘雪松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7093
装备制造 生物技术与医药
浙江大学现代中药创制团队多年来致力于中药高效节能装备、自动化控制、过程质量控制、信息化管理、数据挖掘和知识管理等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化推广,致力于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目前团队共有工作人员150余人,其中教授1人,研究员3人,副教授1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7人,硕士学位人员10人。研发团队成员具有药学、中药学、电气自动化、软件工程、药物分析、信息科学、化学工程等多学科交叉优势,在中药先进制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研发和工程实施经验。 近年来团队承担了各类国家与省部级课题2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中药提取浓缩成套装备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该课题是国家科技部设立的第一个关于中药自动化的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经过多年的创新研发和产业化积累,团队在过程质量控制技术、中药制药装备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数据挖掘与知识服务技术等方向上居国内领先水平,荣获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科协十大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等奖励10余项。累计发表论文12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8项。此外,团队近年来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协助企业申报各类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累计为企业申报项目获批的政府拨款经费超过2亿元,其中包括国家发改委重大专项6项、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15项、科技部重大专项综合性大平台项目1项(江苏康缘,获批国拨经费7500万元)等一系列国家级重大项目。 至今,团队已在全国完成50余条中药数字化提取车间生产线的建设工作,应用客户包括江苏康缘、菏泽步长、广州香雪、天津红日、上海凯宝、九芝堂等国内中药领头企业。相关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在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节能降耗方面,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近5年来为制药企业带形成产值累计超过300亿元,销售增长超过100亿元,累计为企业培养中药自动化专业相关人才800余人。相关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有力地提高了我国中药装备与生产技术的现代化水平和科技含量,推进我国中药现代化进程。

2015年07月17日

智慧能源装备与系统研究团队——钟崴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钟崴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995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钟崴,浙江大学热工与动力系统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所党支部书记。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6人,其中博导1人、副教授2人。近5年,承担经费10万元以上的重大横向项目5项,参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先后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国电集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发表EI收录论文20余篇。长期专注于锅炉性能分析计算研究,先后申请获得4项发明专利和5项软件著作权。本团队是智慧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常务理事单位,获得第六批“龙城英才”计划的政策支持,并荣获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荣誉称号。 与中国国电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杭州锅炉集团有限公司、济南锅炉集团有限公司等50余家大中型A级锅炉制造企业进行合作。5年科研总经费达2000万元。

2015年07月14日

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王旭龙琦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王旭龙琦
职称:中级
团队编号:06732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王旭龙琦团队致力于机器视觉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团队现阶段主要为生产制造企业在产品表面缺陷检测方面,提供经济有效的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实现“机器换人”,并进一步在机器视觉技术的基础上向“大数据,云处理”方向发展,研发和生产通用图像信息采集终端。利珀与浙江大学工业研究院紧密合作,已在五个细分行业开发了机器检测产品,目前拥有专利5项,并有4项专利正在申请受理中 利珀团队目前主要由来自浙江大学工程学、计算机、管理学博士、硕士组成。研发团队成员曾多次参与过国家863、国家社科重大课题、浙江省重点课题研究等,具有出色的课题攻关能力和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

2015年07月13日

计算机图形技术——计算机美术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于金辉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6654
电子信息 其他
于金辉,教授,博导。中国图像图形学会计算机动画与数字娱乐专业委员会委员,数码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动画学会会员,杭州国家动漫基地特聘专家。本团队有教授1人,副教授2人,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863高科技研究与发展项目2项,开发的技术在国内著名湖南三辰动画公司得到应用。基于汉画像拓片黑白图像恢复三维浮雕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ADAL)数字图书馆中。参与973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承担省部级项目3项。在《ACM Trans. on Graphics》,《IEEE Trans on Visualization and Computer Graphics》, 《The Visual Computer》, 《Computer Animation & Virtual worlds》, 《Computers and Graphics》,《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200多万元。

2013年10月01日

节能环保室内空气净化器研究-郭森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郭森
职称:副研究员
团队编号:00997
能源环保 其他
郭森博士,副研究员,现任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环保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自硕士以来一直从事室内空气污染控制及环境催化方面的工作。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获得中国博士后一等资助。目前主持863计划子课题、浙江省教育厅项目各1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员曾参加国家级、省部级等项目5项。发表SCI论文10篇,授权及申请专利9项。 团队依托于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及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技术力量雄厚。目前中心团队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研究方向涵盖废水治理技术装备与工程、水质监测仪器与成套系统;室内空气净化设备与工程。近5年来,团队承担国家863项目6项,科技支撑项目2项,自然科学基金3项(含仪器专项1项),浙江省科技公关项目2项,以及国防军工项目2项以及浙江省、杭州市科技项目数十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及省部级奖励10余项。

2013年10月01日

动力装备——钟崴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钟崴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0995
装备制造 其他
钟崴,浙江大学热工与动力系统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所党支部书记。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6人,其中博导1人、副教授2人。近5年,承担经费10万元以上的重大横向项目5项,参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先后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国电集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发表EI收录论文20余篇。长期专注于锅炉性能分析计算研究。与中国国电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杭州锅炉集团有限公司、济南锅炉集团有限公司等50余家大中型A级锅炉制造企业进行合作。近5年科研总经费超过2000万元。

2013年10月01日

智能工程机械——冯培恩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冯培恩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0994
装备制造 其他
冯培恩,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浙江大学机械设计研究所所长,副校长。浙江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工程机械学会副理事长,挖掘机械分会理事长。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6人,副教授3人。得到了2项国家自然基金、2项863、211项目、多项省部级科技计划的连续资助。获得1项国家级奖励、2个省部奖、6项发明专利、6项国家软件版权登记证书,有6项发明专利已公开或授理。在智能挖掘机的广义优化设计、作业路径规划、轨迹规划及控制、局部自主操纵、远程无线遥控、节能控制、工况监控与故障查找、工程机械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工程机械关键液压元器件等多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与长江挖掘机厂、玉柴、徐挖约翰迪尔、中国国机重工(常州常林机械、洛阳一拖)、上海彭浦机器有限公司、洛阳路通重工、徐州恒天德尔、徐州威克特、江苏久工、杭州重机、安徽格瑞德等十多家工程机械企业进行合作。

2013年10月01日

液化天然气动力装备——孙大明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孙大明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0993
能源环保 其他
孙大明,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系副教授。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8人,其中博导2人、副教授1人。近5年,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浙江省重大科技计划专项1项,参与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各1项,承担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浙江省和人事部留学归国人员资助项目各1项。在液化天然气冷能利用、液化天然气动力装备、低温制冷机、电子器件散热、热声斯特林发动机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电子器件散热成果已经在杭州产业化。先后与中国科学院、中船重工集团、三花集团、山东福奥圣通集团、华电华源、浙江精雷电器、浙江润祁、浙江中程科技等研究机构和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2013年10月01日

智能车辆研究团队-吴锋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吴锋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0992
装备制造 其他
吴锋,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浙江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副主任、中国内燃机学会测试技术分会副主任、浙江省内燃机学会秘书长、浙江省电动汽车科技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 团队融合了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科研院集成电路与基础软件研究院和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等多学科优势,现有2名教授,3名副教授/副研究员,5名讲师/助力研究院,17名博士、60余名硕士,各类固定研究人员及支撑人员近20名。团队多年来从事产学研合作,与第一汽车集团、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浙江万向等大型企业深入合作,成功完成多个大型产学研项目,如与第一汽车集团合作研制的汽车嵌入式软件平台技术,成功应用于J6卡车项目,或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与吉利汽车公司合作,研制面向汽车电子的嵌入式平台,该平台成功应用与吉利熊猫、帝豪等车型,2012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与中电海康合作,研制了面向智慧汽车的智能信息控制系统。与奇瑞汽车合作研制了AMT电控液压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独立研制了发动力管理系统、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等产品。

2013年10月01日

敏感陶瓷磁控溅射金属化技术及产业化专用设备——金浩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金浩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0987
其他
金浩,博士,男,1979年10月生,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问学者,《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副主编,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委员。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4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2人、副教授1人。近3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专利授权4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在国际上率先攻克了PZT/PTC/NTC/ZnO等电子陶瓷磁控溅射金属化的技术难关,并实现了大规模量产,该技术首次在电子元件产业使用绿色制造、节能、且能大幅提高产品品质,目前已在浙江嘉康电子、常熟林芝电子、常州兴勤电子(知名台资企业)、深圳安培龙电子等业内主要电子陶瓷元器件厂商大规模推广应用,颠覆了PZT/PTC/NTC/ZnO等电子陶瓷产业的传统工艺,引领了业内技术革新的浪潮,一套生产线就能为企业年增利润800余万元,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了深圳华为等终端客户的高度好评。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1500万元

2013年10月01日

高端装备技术———童水光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童水光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0985
装备制造 其他
童水光教授:研发中心主任,1991年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 1993年清华大学机械系博士后出站。1996晋升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大学流体机械学科带头人、中国海洋钢结构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物制造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151第一层次人才,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锅炉热力学分析与仿真系统的研究、装备数字化设计制造与管理技术研究、重大技术装备的结构强度与轻量化设计技术研究、逆向工程技术、生物制造工程的研究。主持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锅炉CAD应用系统,锅炉热力学分析与仿真系统,锅炉协同设计平台的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得了多项奖励,产生40多亿的经济效益。完成了十余项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项,省部级奖励十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