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黄磊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平台管理与服务处对接成功
  • 方成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赵金星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64个团队

2013年10月01日

智能工程机械——冯培恩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冯培恩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0994
装备制造 其他
冯培恩,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浙江大学机械设计研究所所长,副校长。浙江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工程机械学会副理事长,挖掘机械分会理事长。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6人,副教授3人。得到了2项国家自然基金、2项863、211项目、多项省部级科技计划的连续资助。获得1项国家级奖励、2个省部奖、6项发明专利、6项国家软件版权登记证书,有6项发明专利已公开或授理。在智能挖掘机的广义优化设计、作业路径规划、轨迹规划及控制、局部自主操纵、远程无线遥控、节能控制、工况监控与故障查找、工程机械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工程机械关键液压元器件等多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与长江挖掘机厂、玉柴、徐挖约翰迪尔、中国国机重工(常州常林机械、洛阳一拖)、上海彭浦机器有限公司、洛阳路通重工、徐州恒天德尔、徐州威克特、江苏久工、杭州重机、安徽格瑞德等十多家工程机械企业进行合作。

2013年10月01日

智能车辆研究团队-吴锋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吴锋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0992
装备制造 其他
吴锋,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浙江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副主任、中国内燃机学会测试技术分会副主任、浙江省内燃机学会秘书长、浙江省电动汽车科技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 团队融合了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科研院集成电路与基础软件研究院和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等多学科优势,现有2名教授,3名副教授/副研究员,5名讲师/助力研究院,17名博士、60余名硕士,各类固定研究人员及支撑人员近20名。团队多年来从事产学研合作,与第一汽车集团、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浙江万向等大型企业深入合作,成功完成多个大型产学研项目,如与第一汽车集团合作研制的汽车嵌入式软件平台技术,成功应用于J6卡车项目,或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与吉利汽车公司合作,研制面向汽车电子的嵌入式平台,该平台成功应用与吉利熊猫、帝豪等车型,2012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与中电海康合作,研制了面向智慧汽车的智能信息控制系统。与奇瑞汽车合作研制了AMT电控液压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独立研制了发动力管理系统、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等产品。

2021年09月30日

无源爆炸物毒品探测仪——李鹏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李鹏
职称:
团队编号:10064
装备制造
李鹏,国家级人才专家,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智能材料与微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双创人才”“苏州市姑苏创业领军人才”“高新区创业领军人才”。带领团队开展包括痕量爆炸物检测、痕量毒品检测、化学战剂和工业有毒气体检测、危险化学物品检测、食品安全检测、药品安全检测等研究,应用领域涉及公共安检、国家执法、海关边防检查、食品监督、药品研究、食品药品生产等众多领域。 团队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级项目4项、市级项目5项。申请专利74项,授权46项。建立了痕量化学分析检测领域完整的研发平台,利用碳纳米材料的光电离效应所研发的电离源,解决了安检领域迁移谱爆炸物检测仪中需要用到放射源的难题,属国际首创。还开发了痕量标准气体配置系统、全功能危险品检测仪、空气检测系统等一系列产品,其研发的现场痕量检测设备成功应用于缉毒领域,多次协助各地警方破获制毒携毒案件,推广后有望成为缉毒工作的利器。多款爆炸物检测仪等安检设备成功通过了欧盟和中国民航认证,均为国内首家和唯一,国内市场占有率已高达70%,体现了公司研发和技术实力,其在安检领域的市场份额已经居于领先地位。

2013年10月01日

节能环保室内空气净化器研究-郭森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郭森
职称:副研究员
团队编号:00997
能源环保 其他
郭森博士,副研究员,现任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环保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自硕士以来一直从事室内空气污染控制及环境催化方面的工作。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获得中国博士后一等资助。目前主持863计划子课题、浙江省教育厅项目各1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员曾参加国家级、省部级等项目5项。发表SCI论文10篇,授权及申请专利9项。 团队依托于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及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技术力量雄厚。目前中心团队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研究方向涵盖废水治理技术装备与工程、水质监测仪器与成套系统;室内空气净化设备与工程。近5年来,团队承担国家863项目6项,科技支撑项目2项,自然科学基金3项(含仪器专项1项),浙江省科技公关项目2项,以及国防军工项目2项以及浙江省、杭州市科技项目数十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及省部级奖励10余项。

2015年07月17日

智慧能源装备与系统研究团队——钟崴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钟崴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995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钟崴,浙江大学热工与动力系统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所党支部书记。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6人,其中博导1人、副教授2人。近5年,承担经费10万元以上的重大横向项目5项,参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先后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国电集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发表EI收录论文20余篇。长期专注于锅炉性能分析计算研究,先后申请获得4项发明专利和5项软件著作权。本团队是智慧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常务理事单位,获得第六批“龙城英才”计划的政策支持,并荣获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荣誉称号。 与中国国电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杭州锅炉集团有限公司、济南锅炉集团有限公司等50余家大中型A级锅炉制造企业进行合作。5年科研总经费达2000万元。

2017年09月21日

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傅建中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154
装备制造
傅建中,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昆山创新中心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研究中心主任。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4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1人、副教授2人。近3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0项以上,其中863计划1项、国家支撑项目1项、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档数控机床及基础制造装备”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3项。发表SCI收录论文74篇,发表EI收录论文58篇,编著1部,发明专利授权72个,授权实用新型12个。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领域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大型自动化加工装备及自主知识产权的多轴联动控制系统成果已在多种产品的制造领域中得到应用,实现了产业化。与柯马、佰奥、苏州紫金港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3年科研总经费达700多万元,累计科研经费达3000多万元。团队负责人:傅建中教授、博士生导师、省双创人才,国家创业人才,姑苏人才。团队领军人物,主要研究方向:高档数控机床及数控技术、精密制造技术、智能制造装备等,项目总负责。团队成员:徐月同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公司法人、执行董事、总经理,公司创始人之一。主要研究方向:智能制造装备、机电一体化及结构设计等。曾在新加坡美国公司设备科担任资深工程师和高校研究所任职经历,分管机器人自动化焊接装备、典型机械零件自动化加工生产线等项目研发。徐冠华博士、博士后,技术副主任,主要负责机器人自动化去毛刺项目、3D打印、网络通讯系统软件、制造云平台等项目研发。王益硕士,销售经理及技术支持,在智能制造装备、自动化检测、工业软件等方面具有深厚的专用基础,主要负责高科技产品的推广应用、售后技术支持和服务等。团队成员间专业搭配合理、互补性强,并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基本具备了研发各类智能制造装备的人才和技术要素。

2013年10月01日

液化天然气动力装备——孙大明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孙大明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0993
能源环保 其他
孙大明,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系副教授。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8人,其中博导2人、副教授1人。近5年,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浙江省重大科技计划专项1项,参与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各1项,承担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浙江省和人事部留学归国人员资助项目各1项。在液化天然气冷能利用、液化天然气动力装备、低温制冷机、电子器件散热、热声斯特林发动机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电子器件散热成果已经在杭州产业化。先后与中国科学院、中船重工集团、三花集团、山东福奥圣通集团、华电华源、浙江精雷电器、浙江润祁、浙江中程科技等研究机构和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2017年09月21日

智能仪器与仪表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姚军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9153
装备制造
团队负责人为浙江大学光电学院姚军研究员,江苏省双创人才。团队致力于光度色度、光电检测、光机电一体化仪器仪表技术及产品的研发。现有核心研发人员40余人;承担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等多个省市级项目;重点开展水质、气象、工业排放等环境监测,生物、农产品安全检测,照明、显示产品性能检测,生产过程质量检测等领域的仪器仪表及控制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共申请专利61件,授权40件。

2017年09月21日

中药数字化智能制造技术——刘雪松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刘雪松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9498
生物技术与医药
"刘雪松,浙江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现代中药研究所副所长、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中药现代化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及中国制药装备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顾问等职务,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获得者,并于2016年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6人,其中博导4人,教授1人、研究员3人、副教授1人。近年来,承担和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有20余项,包括“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发改委重大专项7项、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13项、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综合性大平台项目1项、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标准化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奖二等奖等各类奖励10余项。发表SCI论文26篇,获发明专利授权41项。近几年累计获批到科研经费3486万元。在中药数字化制造和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包括高效节能装备、中药生产过程自动化与全程质量控制、中药生产信息管理和知识服务等一系列国内领先的集成创新技术,成果已实施应用于江苏康缘、上海凯宝、江西汇仁、天津红日、菏泽步长等国内大中型中药企业,获得了用户的一致好评;与重庆太极、山东绿叶、广东众生等多家中药生产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015年07月17日

中药生产数字化智能制造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刘雪松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刘雪松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7093
装备制造 生物技术与医药
浙江大学现代中药创制团队多年来致力于中药高效节能装备、自动化控制、过程质量控制、信息化管理、数据挖掘和知识管理等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化推广,致力于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目前团队共有工作人员150余人,其中教授1人,研究员3人,副教授1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7人,硕士学位人员10人。研发团队成员具有药学、中药学、电气自动化、软件工程、药物分析、信息科学、化学工程等多学科交叉优势,在中药先进制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研发和工程实施经验。 近年来团队承担了各类国家与省部级课题2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中药提取浓缩成套装备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该课题是国家科技部设立的第一个关于中药自动化的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经过多年的创新研发和产业化积累,团队在过程质量控制技术、中药制药装备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数据挖掘与知识服务技术等方向上居国内领先水平,荣获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科协十大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等奖励10余项。累计发表论文12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8项。此外,团队近年来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协助企业申报各类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累计为企业申报项目获批的政府拨款经费超过2亿元,其中包括国家发改委重大专项6项、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15项、科技部重大专项综合性大平台项目1项(江苏康缘,获批国拨经费7500万元)等一系列国家级重大项目。 至今,团队已在全国完成50余条中药数字化提取车间生产线的建设工作,应用客户包括江苏康缘、菏泽步长、广州香雪、天津红日、上海凯宝、九芝堂等国内中药领头企业。相关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在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节能降耗方面,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近5年来为制药企业带形成产值累计超过300亿元,销售增长超过100亿元,累计为企业培养中药自动化专业相关人才800余人。相关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有力地提高了我国中药装备与生产技术的现代化水平和科技含量,推进我国中药现代化进程。

2017年09月21日

能源环保技术——孙大明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孙大明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9165
装备制造
孙大明,男,40周岁,山东诸城人,工学博士,现为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导,浙江大学常州工业技术研究院节能环保中心主任,浙江省制冷与低温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长期从事回热式低温制冷机、热声热机和液化天然气冷能利用研究。先后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省重大科技计划专项1项,作为骨干参与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各1项,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浙江省和人事部留学归国人员资助项目各1项。2000年以来共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被《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Applied Ener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Cryogenics》等刊物录用和发表30余篇,其中一篇论文在2010年被列为国际权威期刊《Cryogenics》近五年Top 10引用论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0余项,获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各1项。

2022年02月23日

浙大聚合反应工程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包永忠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124
新材料
包永忠,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人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6人,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3人。近五来,承担单价省部级委以上科研项目5项目,其中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获授权专利30余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励3项。在含氯、含氟聚合物和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与新疆天业集团、巨化集团等企业建立和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1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