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张超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刘平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南京光启机电有限公司与聂俊对接成功
  • 盐城市瓯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与俞磊对接成功
-
21个团队

2013年10月01日

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水生经济动物资源利用团队

南京师范大学

团队带头人:尹绍武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0821
生物技术与医药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5人,其中博导8人,教授8人、副教授3 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30项,其中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4项。发表SCI论文100篇,获专利授权5项以上。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在鱼类繁育、虾蟹螺原体病防治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河魨鱼人工繁育、虾蟹病害防治技术等成果已在省内多家企业转化和应用。与江苏中洋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水仙实业有限公司、江阴市申港三鲜养殖有限公司、江苏虎石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南京帅丰饲料有限公司、泰兴市天禄珍品水产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3000万元以上。

2013年10月02日

虚拟地理环境理论与方法——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南京师范大学

团队带头人:闾国年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349
电子信息
闾国年,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跨世纪人才,江苏省“333工程”科技领军人才。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51人,其中博导17人,教授18人、副教授26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57项,其中国家973计划、863计划、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23项。发表SCI、EI论文346篇,获专利授权26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环境保护部一等奖1项、国家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测绘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新型空间数据模型、视频GIS、水体污染遥感监测、平原区域DEM构建、GIS虚拟现实化、车载移动三维数据采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其中水体污染遥感监测成果已在太湖、巢湖、滇池和三峡水库水质监测中得到应用并作为国家环境保护部大型湖泊水体监测平台的基础;车载移动三维数据采集系统已应用于华东地区20多个城市进行市政工程调查及高速公路设备实施采集与管理;视频GIS在南京市公安局夫子庙灯会人群监控、北极科学考察等工作中得到应用;GIS虚拟现实化技术在山西省地理信息中心、江苏省地理信息中心等单位实施。与南京北斗卫星导航研究院股份公司、南京国图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兰德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中科苏州地理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江苏省地理信息产业园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7800万元。

2013年10月02日

生物医用功能材料优势学科团队

南京师范大学

团队带头人:戴志晖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350
生物技术与医药
带头人:戴志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333工程人选”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20人,其中博导11人,教授13人、副教授4人。近3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36项,其中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优势学科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24项,江苏省科技厅前瞻性联合研究面上引导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230篇,获专利授权26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在抗凝血生物医用材料、纳米材料可控合成与功能化、生物活性分子检测技术、抗肿瘤药物筛选及抗癌机理、药物载体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聚氨酯基抗凝血生物医用材料、纳米材料功能化、生物活性分子检测技术、抗肿瘤药物筛选及抗癌机理、药物载体等成果已在心血管支架及血管补片、特殊有机分子催化合成、疾病分子检测等中得到应用。与福隆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微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及苏州艾迪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3年科研总经费达7000多万元。

2015年07月08日

三维打印技术

南京师范大学

团队带头人:杨继全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305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生物技术与医药 新材料
杨继全,男,博士,教授,汉族,安徽界首人,1973年9月出生,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副院长,江苏省三维打印装备与制造重点实验室主任,南京三维打印学会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三维打印(亦称快速成型、增材制造等)。获南京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2),美国Clemson大学机械工程系访问教授(2010-2011),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12),江苏省333工程第3层次人才培养对象(2013),江苏科技创业导师(2012),第十一届南京好市民(2012),江苏省三维打印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兼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2013),中国3D打印产业联盟顾问,南京三维打印学会理事长(2014)。 本团队拥有成员60余人,其中固定人员41人,高级职称29人,博士28人,学术骨干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人选4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5人;拥有南京市科技领军人才计划(“321”计划)重点扶持项目获得者1人;2013年度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厅局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2011至今实验室成员主持科研项目45项(国家级项目15项、省、部级项目19项),项目经费2027.2万元;实验室成员发表署名第一作者或通讯联系人学术论文192篇,其中SCI收录66篇、EI收录62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得署名第一发明人的授权发明专利22项。

2015年07月11日

智慧城市建设钱晓军团队

南京师范大学

团队带头人:钱晓军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6509
电子信息
钱晓军,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智慧城市子系统建设、云计算平台上的区域卫生信息化、物联网应用等。主持教育部、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等纵向项目9项,主持完成《智慧农村系统工程》等横向合作项目10项,发表论文17篇,其中SCI检索1篇、EI检索5篇,核心及外文11篇,编写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C#实用教程》等教材3部,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6项,获得南京市优秀软件一等奖1项,江苏省优秀软件奖金慧奖1项,在物联网的传感器分布与多传感器防碰撞检测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管理信息系统与数据库方面做了长期持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本团队依托江苏省信息安全保密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拥有骨干成员约43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2人、副教授3人。近3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5项。发表SCI论文5篇,软件著作权10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在智慧城市、智慧村镇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智慧城市子系统工程成果已在吴中区智慧社区三级平台系统、苏州市吴中区智慧森林系统等工程中得到应用。近3年科研总经费达900万元。

2015年07月15日

地理空间数据安全技术——朱长青团队

南京师范大学

团队带头人:朱长青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789
电子信息
朱长青,1962年11月出生于江苏阜宁。1982年7月获解放军测绘学院基础数学学士学位,1990年7月获郑州大学计算数学硕士学位,1997年6月获解放军测绘学院地图制图博士学位。 1982年起任教解放军测绘学院,1999年12月起任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2008年5月起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2009年5月起任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2000年4月起先后6次共26个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香港理工大学进行合作研究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十余名,承担国家和军队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863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973项目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基金项目1项、总装备部项目12项、南京市“321计划”项目1项、横向项目30余项。 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3),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名1、4),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6),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8),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均排名1),第14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中国高校展区优秀展品三等奖(排名1),2012首届测绘地理信息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4)。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育才奖”银奖,荣立解放军三等功2次。 团队主持研发“吉印”地理空间数据数字水印系统,通过总参测绘局和江苏省测绘局组织的有两院院士参加的评审,已成功应用于国家和军队的测绘、地理信息、国土、规划、地质、军事等领域百余家单位。

2015年07月18日

高效空调热泵技术——黄虎教授研究团队

南京师范大学

团队带头人:黄虎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7123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黄虎,男,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江苏省制冷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制冷学会空调热泵委员会副主任、《JARN》杂志高级编审,《江苏暖通空调制冷》杂志副主编。主要学术成果:风冷热泵智能化除霜控制系统开发,全新风空调热泵机组研发,大型热泵系统研发;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出版《压缩空气干燥设备的原理与设计》、《制冷空调新技术及进展》;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申报专利近20项。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4人,其中博士3人,副教授4人。近3年,承担省部委科研项目4项,其中江苏省重大项目2项;厅局级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2篇,EI论文4篇,获专利授权十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项。在全新风空调机组、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水冷冷水机组、机房空调、热泵干燥设备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其中,团队设计研发的直接蒸发式全新风空调机组、热泵热水机组、水冷冷水机组、机房空调等已得到应用和大规模生产。与江苏知民通风设备有限公司、南京佳力图空调机电有限公司、泰州南风冷链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3年科研总经费达400余万元。

2017年09月21日

生物医用功能材料-沈健团队

南京师范大学

团队带头人:沈健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414
生物技术与医药
沈健,生物医药功能材料国家与地方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生物医药功能材料(南京师范大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40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6人。近年来,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36项,其中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中心、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优势学科各1项,国家、省部重大研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发表SCI论文230篇,获专利授权26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在植入式生物医疗器械材料、新型药用材料、纳米材料可控合成与功能化、生物活性分子检测技术、抗肿瘤药物筛选及抗癌机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聚氨酯基抗凝血生物医用材料、纳米材料功能化、生物活性分子检测技术、抗肿瘤药物筛选及抗癌机理、药物载体等成果已在心血管支架及血管补片、特殊有机分子催化合成、疾病分子检测等中得到应用。与福隆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微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及苏州艾迪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年来科研总经费达7000多万元。

2017年09月21日

生物医药功能材料与分析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南京师范大学

团队带头人:赵波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482
生物技术与医药
团队主要包括两个主要方向:(一)分析技术与检测服务团队 主要包括环境、食品安全、药物分析的技术研发及检测服务。团队包括分析检测、药物分析方面的教授、留学博士等专业团队。团队在新技术研发以及产品开发方面都取得了系列成果,其中水质和食品安全便携式快速检测仪已经在环境检测和食品安全检测方面得到应用,并正在进行产业化推进。(二)生物医药功能材料团队以研发高端植入类医疗器械、新型功能药物及载体、生物医学检测及模拟技术平台建设为工作重心,展开相关的核心技术问题研究。将在高水平平台上全面进行成果的中试化研究,并对中试成果进行工程化评估和推进,为我省经济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贡献。

2017年09月21日

碳基能源清洁利用及烟气超净排放控制技术-卢平团队

南京师范大学

团队带头人:卢平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550
能源环保
卢平:南京师范大学能源学院教授,博导,院长。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南京市中青年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全国化工热工设计技术中心站第十届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江苏省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工程热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南京锅炉学会理事长。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6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5人,副教授6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32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30余件。在碳基燃料燃烧/气化、烟气SO2/NOx/汞等多污染物联合控制、生物质热化学转化与利用、CO2减排等方面开展了创新性研究,其中炉内分级低氮燃烧、SNCR脱硝、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脱硝、低品质燃气高效低氮燃烧、低温SCR脱硝等技术已在热电站锅炉以及烧结烟气超净排放工程上得到了应用。与南京龙源、南京凯盛开能、江苏佳鑫环保、安徽中安联合煤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2000万元。

2017年09月21日

乳酸菌及功能性发酵制品-潘道东团队

南京师范大学

团队带头人:潘道东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558
生物技术与医药 现代农业
潘道东: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位点带头人,生物技术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及江苏省“333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国家乳品加工技术专业中心主任。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86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转化成果重点项目、省重大攻关项目等课题的研究工作,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等奖项。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6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都具有博士学位,大部分成员曾在美国、加拿大、日本的著名大学留学一年以上,4人入选江苏省“333人才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或“六大”高峰人才培养对象,1 人入选南校大百人计划人才项目。近几年,团队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支撑计划子课题等项目的研究工作,获得各类科研经费近600万,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Food Chemistry、Analytical Chemistry、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Food Chemistry等有影响的期刊上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近90篇,SCI一区和二区收录论文30多篇。一些成果已在南京奶业集体等企业推广应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2017年09月21日

地理空间数据安全技术-朱长青团队

南京师范大学

团队带头人:朱长青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584
电子信息
朱长青,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十余名,承担国家和军队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863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标准1项、国家973项目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基金项目1项、总装备部项目12项、南京市“321计划”项目1项、横向项目3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3),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名1、4),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6),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8),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均排名1),第14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中国高校展区优秀展品三等奖(排名1),2012首届测绘地理信息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4)。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育才奖”银奖,荣立解放军三等功2次。 团队主持研发“吉印”地理空间数据数字水印系统,通过总参测绘局和江苏省测绘局组织的有两院院士参加的评审,已成功应用于国家和军队的测绘、地理信息、国土、规划、地质、军事等领域200多家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