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黄磊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平台管理与服务处对接成功
  • 方成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赵金星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30个团队

2015年07月10日

海洋工程先进材料——周廉团队

南京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常辉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456
新材料
周廉,我国著名的材料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现任南京工业大学先进金属材料研究院院长、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世界钛会执委会委员等职。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3人。近2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973计划、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科技部国家材料环境腐蚀平台专题项目等共10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专利授权5项。在低成本高性能钛合金成分设计及加工成型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与攀钢集团、沙钢集团、西部钛业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2年科研总经费达1000余万元。

2014年06月27日

复合材料结构

南京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刘伟庆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491
新材料
刘伟庆 博士、教授,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土木建筑学科群首席教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主要从事复合材料结构、结构抗震与减振控制等方面研究。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0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3人、副教授4人,青年博士3人。近5年,承担了973子前期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与面上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科研课题20余项。获专利授权20余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研发的复合材料道路垫板、窨井系统、板桩、防船撞系统等专利产品已实现产学研合作,与江苏博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研发产品实现了批量化生产,形成产值上亿元。近五年科研总经费达1000万元。

2017年09月21日

膜集成技术—邢卫红团队

南京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邢卫红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9488
新材料
邢卫红: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首批万人计划入选者,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得者。团队拥有骨干成员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长期从事膜材料及膜反应器的应用基础和工程开发研究工作,承担20多项国家级项目,其中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8项,近五年科研经费4500多万元。发表SCI论文120多篇,获得发明专利108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膜集成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到化工、制药、环保等领域,建成了100多个工程应用装置。创办了多家科技型公司,其中一家公司在创业板上市,成果转化形成直接经济效益近10亿元,间接经济效益百亿元以上。

2014年06月27日

生物炼制化学品创新团队

南京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徐虹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494
生物技术与医药
该团队近年来承担了国家973项目3项,国家863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发表SCI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0余项,授权23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6项。在生物炼制相关产品的研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发明了高效、低耗、绿色制备高能磷酰化合物的新方法,建立了7个相关产品生产线;建成了年产百吨聚谷氨酸和聚赖氨酸生产线各一条,生产水平达国内外领先;建立了先进的丁二酸、乳酸生物炼制技术,和中石化正合作建设年产千吨的丁二酸生产线,与丰原生化集团合作建成年产百吨D-乳酸生产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该团队新增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二、第三层次人选各1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2人。

2017年09月21日

化工过程安全——蒋军成团队

南京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蒋军成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491
能源环保
蒋军成,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江苏省"333工程"科技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6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5人、副教授7人。近5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3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及青年项目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发表SCI论文30篇,获专利授权3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X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10余项。在危险化学品结构危险性评估模型与控制技术,典型化工事故演化模型与抑制技术,反应工艺及装置安全评估模型与监测预警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开发的高危险性化工装置重大事故预防与控制技术装备已在包括扬子石化、黄岛石化区等在内的全国15 个省区的化工企业及园区得到了示范应用。与南京安元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炼油厂有限责任公司、中石化南化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5000万元。

2019年08月06日

江苏省药物研究所药品-包材相容性研究中心

南京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丁逸梅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9697
生物技术与医药 新材料
丁逸梅,江苏省新药审评专家,国家药审中心外聘专家。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1人,正高4人、副高7人。均有10年-30年以上药学研究背景,具有丰富的新药研究经验,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包材相容性及相关研究,目前已实现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全链条服务。

2017年09月21日

化工过程安全——蒋军成团队

南京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蒋军成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493
能源环保
蒋军成,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江苏省"333工程"科技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6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5人、副教授7人。近5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3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及青年项目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发表SCI论文30篇,获专利授权3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X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10余项。在危险化学品结构危险性评估模型与控制技术,典型化工事故演化模型与抑制技术,反应工艺及装置安全评估模型与监测预警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开发的高危险性化工装置重大事故预防与控制技术装备已在包括扬子石化、黄岛石化区等在内的全国15 个省区的化工企业及园区得到了示范应用。与南京安元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炼油厂有限责任公司、中石化南化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5000万元。

2015年02月15日

云创

南京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潘郁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914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生物技术与医药 新材料 现代农业 其他
理念:开拓、创新、诚信、实干。 队伍:成员中有3名教授、6名副教授,1名高级工程师,8名博士,长期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企业合作科研,已经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和项目管理等专业研究生一百多名。 服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ERP、管理信息系统等项目咨询和系统研发;物流运筹设计与规划;科技项目评审咨询;科技政策和区域发展规划;产业和行业发展规划;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灾害求援和危机处置预案编制,应急资源配置和求援能力评估。 优势:人才荟萃、技术先进;集信息技术、经济、管理为一体,以人工智能和组合优化为决策机制,以Internet为开发和运行平台。 目标:用户的效益。我们转让的不仅仅是科研成果,更包括卓越的服务。 特点:商务智能、Multi-agent协同 。 核心技术:多源异构环境中的信息融合;Web信息收集技术(网络爬虫、网络蜘蛛);智能推荐;Web环境中客户行为分析;大数据环境中的泛化聚类和同构分组,供需智能对接和数据挖掘;Web环境中的虚拟情景技术实现;云计算中的智能方法和技术;信息资源池管理方法和技术;基于Ajax架构,运用C++、.Net、JAVA等编程的电子商务系统;现代集群智能算法

2015年07月13日

微弧技术研究所团队

南京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蒋百铃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659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新材料
蒋百铃,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于2012年5月创建以“探究材料制备原理、创新材料制备技术、装备中国材料产业”为科研理念的微弧技术研究所。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0人,其中教授2人、博士8人。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攻关、“863”技术及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二十余项,企业委托开发项目四十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本,获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微弧氧化、磁控溅射领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不仅在国内企业界得到推广应用,且引起美国通用、福特等跨国公司的高度关注,已被中、美、加国际合作组美方项目参加单位列为汽车用镁合金防护处理的首选技术而进入整车试验阶段。近三年科研总经费达1000万元。

2017年09月21日

化工过程强化技术——管国锋团队

南京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管国锋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490
能源环保
管国锋,工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教育部化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工程教育认证专家、中国化工学会石油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江苏省化工过程强化工程中心主任。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5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6人、副教授7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0项,其中国家973、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等共12项。发表SCI论文83篇,获专利授35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在绿色功能材料设计与制备、基于多尺度方法的环境友好催化材料制备与功能强化和化工过程合强化技术开发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开发的精对苯二甲酸(PTA)生产中溶剂循环利用的过程强化新技术开发、PTA生产中副产物综合利用新技术开发和PTA生产中精制废水资源化利用新技术开发均通过了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在扬子石化化工厂PTA装置应用,建成了3套工业化装置。与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南京威尔化工有限公司、苏州华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石化南化集团研究院、中石化南京工程公司等公司建立了较强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3000万元。

2015年07月16日

数字制造及测控技术创新团队

南京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洪荣晶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937
装备制造 其他
洪荣晶,教授、博导,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南京市“321科技创业家”计划;黄筱调教授、博导,一直从事数控产品开发,领军回转支承的新型制造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项目,获得了2011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专利金奖等荣誉。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0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4人、副教授4人。近四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2项,其中国家重大专项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目前有效授权专利达30多项,其中16项授权发明专利。核心专利获得了多项荣誉,其中“极坐标数控铣滚齿复合机床”专利获得2012年度第十四届中国专利金奖;“风电转盘轴承综合性能实验台”获2010年度江苏省百件优质发明专利称号;主要发明人黄筱调教授被评为2014年江苏省优秀发明人。在齿轮加工装备、功能部件检测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多项成果已在南高齿、洛轴、瓦轴等单位推广,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近三年科研总经费达2000多万元。

2015年07月10日

新材料技术——催化吸附分离研究团队

南京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刘晓勤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491
能源环保 新材料
刘晓勤,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发展基金、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多项省部级基金项目,完成企业委托科研开发项目20余项,其中10项成果通过部、省级鉴定,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共5项,以第一完成人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9项,发表学术论文19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新型吸附剂及吸附分离过程、化工节能减排技术、工业催化过程、绿色化工工艺、煤化工、气体净化及废气处理技术等。研究成果在石化、化工、农药等行业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任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高校化学工程学报》、《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煤化工》和《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编委。曾获化工部“巾帼建功标兵”称号,被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师德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40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3人、副教授2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3项,其中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2项。发表SCI论文50篇,获专利授权1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在石油化工、工业废气回收利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石油化工生产常温脱氯技术成果已在石化、化工、农药等工程中得到应用。近3年科研总经费达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