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梁文轩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成科扬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资源开发与技术转移处对接成功
  • 黄磊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平台管理与服务处对接成功
  • 方成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赵金星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375个团队

2015年08月11日

REGEND

同济大学

团队带头人:左为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7663
生物技术与医药
左为,同济大学特聘研究员,担任同济大学转化医学高等研究院、上海市肺科医院教授博导PI。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4人,其中教授博导1人,博士3人。 左 为 博士 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首位生物医学领域“领航人才” 上海市肺科医院转化医学中心器官再生实验室主任 国际生物医学科学与应用期刊(JSAB)副主编 成体干细胞领域专家。学术成果发表在Nature、Nature Cell Biology、Molecular Cell、PNAS、Cell Research、Cancer Hallmarks等国际一流期刊上。 于清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就职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美国Jackson实验室和新加坡科技局; 现任新加坡干细胞学会会员,中国细胞生物学会会员; 曾任林岛国际诺贝尔奖大会中国代表,并出席达沃斯细胞治疗论坛。 近几年获奖: Annual best scientific research award(年度最佳科技成果奖);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优秀墙报奖; 北京细胞生物学学会优秀研究奖。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情况: 培养液及其应用(已受理),专利或软件著作权号:201510091114.6。 近五年发表著作、论文情况: 1、Landscape of protein domain interactome 2、p63+/Krt5+ distal airway stem cells are essential for lung regeneration 3、c-Cbl-mediated neddylation antagonizes ubiquitination and degradation of TGF-β type II receptor 4、Endocytosis 5、Autophagy negatively regulates Wnt signaling by promoting Dishevelled degradation 6、Monomeric type I and type III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receptors and their dimerization 张 婷 博士 新加坡科技局/强生公司干细胞研发项目负责人 于清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曾就职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美国Sanford-Burnham医学研究院、美国Jackson实验室 美国肿瘤学会(AACR)会员 新加坡干细胞学会会员 德国林岛诺贝尔奖大会中国代表 曾任芬兰Lumene公司北京总经销 曾任新日文化娱乐公司副总经理 曾于重庆市长寿区政府挂职 马 煜 博士 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 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有长达十年的干细胞研究经验,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是包皮成纤维细胞和胚胎干细胞的关系。博士后期间马煜博士继续从事胚胎干细胞与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关系和iPSC细胞的研究。 陈 放 博士 世界上最大的医疗技术设备、《财富》世界500强企业BD公司任疾控系统项目部、高级产品应用专家 于复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市场运作经验丰富,与各地医疗机构及科室学术带头人有密切合作关系

2015年08月11日

生物医学光子学—冯继宏团队

北京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冯继宏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7667
生物技术与医药
冯继宏,副教授,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医学专业委员。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5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2人、副教授3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0多项,其中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10篇,获专利授权2项。在分子诊断仪器与试剂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有关成果已在艾滋病毒检测中得到应用。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华大吉比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500万元。

2015年08月14日

农林特产资源高效利用与开发——张卫明团队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张卫明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7727
生物技术与医药 现代农业
张卫明,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院长,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首席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辛香料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植物学会民族植物学分会副理事长,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30名首席科学家)人才,江苏省劳动模范。自1987年起一直从事野生经济植物与农林特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研究工作,在我国率先提出了农林特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技术体系的战略思路,系统形成了从农林特产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加工技术创新到产品创新开发的农林特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体系。先后主持国家农业领域“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农林特产资源高效利用与产业化”和“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区域特产资源生态高值利用与产业化研究”。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6人,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5人。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奖10项,全国性行业协会、学会科技进步奖22项。发表学术论文337篇,出版专著5部,获得33项授权发明专利。形成的农林特产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全国24个省市200多家国家级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和300多个农业产业化基地,产生了重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总体提高了我国特产资源生态高值利用的产业化技术水平。

2015年08月14日

植物资源与天然产物利用技术开发团队---赵伯涛团队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赵伯涛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7729
生物技术与医药 现代农业
团队带头人:赵伯涛,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江苏省333工程专家。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5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2人、助研1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 8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共6项。发表论文120余篇,获专利授权5项,已公开申请专利8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在天然香料、天然产物等研究开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相关成果已在企业生产中得到应用。与江苏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晨光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宏芳香料(昆山)有限公司、驻马店十三香调味品有限公司、新疆伊犁紫苏丽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张家港市神园葡萄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1000余万元。

2015年08月14日

微生物应用技术研究——陈继峰团队

郑州大学

团队带头人:陈继峰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7730
能源环保 生物技术与医药 现代农业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3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1人、副教授1人。近10年来,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河南省科技厅项目8项,其他横向项目10多项。发表SCI论文5篇,获专利授权7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2项。近几年来,在微生物资源利用、微生物应用技术、生物制剂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等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一些成果已在河南的一些生物企业中应用,尤其是在有机肥发酵剂方面,帮助河南省鹤壁人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发展壮大,使其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畅销,在生物有机肥生产、有机肥发酵剂生产方面成果国内龙头企业。

2015年08月18日

张志芳蛋白质工程创新团队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张志芳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7779
生物技术与医药
张志芳,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农业科学院学科带头人、II级岗位人才,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8人,其中博导3人,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2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8项,其中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5项。发表SCI论文50篇,获专利授权12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在昆虫生物反应器、微生物基因挖掘及重要农用生物制剂创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昆虫生物反应器成果已在动物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方面得到应用,猪α-干扰素等已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应用并产生了效益。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1500万元。

2015年08月18日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工业设计中心创新研发团队

中国矿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董琪
职称:其他类副高级
团队编号:07787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生物技术与医药 现代农业 其他
徐州工业设计中心是徐州市政府与中国矿业大学共同投资建设的产学研创新服务平台,总投资3000万元,选址建设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力促进中心。2014年技术服务合同金额700余万元。 中心定位于徐州市“中国工程机械之都”、“江苏省工程机械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产业特色,积极发挥工业设计的产业链创新带动作用,十二年来累计完成数百项技术服务和新产品开发。特别在工程机械、农林机械、工业设备等行业,长期保持国内领先的工业设计研发实力。 服务合作对象包括徐工集团、中联重科、冀中能源集团、中石化集团、中国重汽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通过工业设计为企业取得新增销售收入四十多亿元,赢得的产业竞争优势价值难以估量。 徐州工业设计中心投资700多万元用于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建设,采用60余套HP惠普Z系列设计工作站、DreamColor系列专业显示器及专用图像输出设备;芬兰AVARTE(阿旺特)办公家具;WACOM顶级数位绘图板;Objet Design Series 3D打印设备;独立建设服务器机房。 中心现有专职技术人才37名,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学历者3名,硕士学历者7名。设有驻厂团队、专家团队,并与国内外多个企业开发团队、高校开发团队建有合作关系。 中心是江苏省工业设计协会创始会员单位,先后获评为“江苏省科技企业”、“江苏省工业设计示范企业”、“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工程机械工业设计研究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工程硕士培养基地”、“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实践基地”、“西安交通大学大学生实践基地”等。

2015年08月27日

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艾连中团队

上海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艾连中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7875
生物技术与医药 现代农业
艾连中,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上海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现任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教授、博导。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5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1人、副教授2人。近年来,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8项。获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1、3),其他省部级奖9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0项;发表论文100多篇,SCI收录40余篇。团队长期从事食品生物技术研究,在益生菌选育及乳制品开发、生物活性物质、乳制品安全等研究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尤其在益生菌选育平台建设及产业化关键技术方面成绩突出。与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枫酒业股份有限公司X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2015年08月27日

食品生物技术研究——艾连中团队

上海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艾连中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7877
生物技术与医药 现代农业
艾连中,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上海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现任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教授、博导。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6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1人、副教授2人。近年来,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8项。获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1、3),其他省部级奖9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0项;发表论文100多篇,SCI收录40余篇。团队长期从事食品生物技术研究,在益生菌选育及乳制品开发、生物活性物质、乳制品安全等研究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尤其在益生菌选育平台建设及产业化关键技术方面成绩突出。与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枫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2015年08月28日

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夏永军团队

上海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夏永军
职称:中级
团队编号:07885
生物技术与医药 现代农业
夏永军,博士毕业于江南大学发酵工程专业,现任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硕导。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5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1人、副教授2人。近年来,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8项。获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其他省部级奖9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0项;发表论文100多篇,SCI收录40余篇。团队长期从事食品生物技术研究,在益生菌选育及乳制品开发、生物活性物质、乳制品安全等研究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尤其在益生菌选育平台建设及产业化关键技术方面成绩突出。与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枫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2015年09月01日

生物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中心——高云华团队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高云华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7921
生物技术与医药
高云华 女,1987年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1989年7月赴日本朝日大学从事访问研究,1990年转入日本冈山大学攻读学位,1996年3月获得博士学位。1996年东京都立大学博士后,1998年至2000年底在日本冈山大学自然科学研究科VBL(Venture Business Lab)任讲师,200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1年回国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心现有研究员3人,副研5人,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物芯片/生物传感器高灵敏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平台的研究以及新型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共承担国家863、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等10余项研究课题。企业横向项目10余项,主要包括生产工艺的开发与优化,目标产品的开发与功效研究。

2015年09月03日

细胞分析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武晓东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7965
生物技术与医药
团队带头人:武晓东,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医用光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多年从事多年从事光学工程、医用光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8人,其中博导1人,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2人,助理研究员5人。近5年,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重点项目、省市产学研等项目8项。发表论文9篇,授权专利12项,在申专利8项。团队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高速数据采集与获取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科研总经费达2千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