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黄磊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平台管理与服务处对接成功
  • 方成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赵金星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440个团队

2014年11月20日

绿色冶金与产品工程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王志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5815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新材料 其他
针对复杂资源转化效率低、流程长、产品附加值低等共性问题,以两性金属矿物资源、低品位复杂共生矿、冶金化工二次资源为对象,围绕电冶金、外场冶金、清洁冶金过程,以相态调控为核心,建立电化学新过程、材料提纯新方法、复杂矿物清洁转化与工业固废产品转化共性方法,形成矿物处理的矿相活化、电解离与结晶关键技术,实现资源高效清洁转化工艺绿色化和产品高值化。

2014年11月20日

生物质炼制工程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陈洪章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5817
能源环保 现代农业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物质炼制工程课题组主要致力于将丰富的生物质资源通过清洁高效的转化技术生产环境友好的生物基能源、生物基材料和生物基化学品,课题组以原料组分分离和新型固态发酵为核心,强调基础理论、工艺流程和设备放大一体化研究,打造生物质原料转化利用的通用技术平台,研发设计配套的关键设备,促进生物质炼制产业化发展

2014年11月25日

凹土新材料郑茂松研究员团队

中科院盱眙凹土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

团队带头人:郑茂松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5825
能源环保 新材料 其他
从事凹凸棒石粘土研究三十多年,研究员2名,研究生7名,具有矿业、化工、测试、材料、标准化等专业人员。2012年完成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凹凸棒粘土(GB29225),2014年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凹凸棒石粘土制品》(包含12个产品)(JC/T2266-2014),2014年获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奖,获全国非金属矿产品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3年度标准化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奖。

2014年12月03日

高效太阳能发电系统及装备研制团队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宋贺伦
职称:副研究员
团队编号:05837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新材料 其他
开展高倍聚光型光伏(HCPV)系统集成及工程化应用,基于光学、机械、材料、电子、热力、控制工程等交叉学科关键技术,结合模组封装工艺、组件加工、光电传感系统设计、电源管理系统设计、散热设计等技术及加工工艺,开发出了高倍聚光型光伏发电系统,已实现超过30%的聚光模组光电转换效率,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技术、及工程化开发经验。

2014年12月04日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盱眙凹土研发中心陈新德团队

盱眙凹土能源环保材料研发中心

团队带头人:陈新德
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团队编号:05844
能源环保 新材料
能源化工实验室是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集成技术研发中心立足于加快理论实践转化、研究成果产业化所建立的实验室。以技术集成与产业化为出发点,经过多年的研究与积累,本实验室成功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用于万吨级秸秆水解发酵制备生物丁醇技术。在此基础上,本实验室还开展了秸秆通过生化转化制备生物燃气(沼气)、细菌纤维素、微生物油脂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研究,获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与此同时,本实验室通过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研究了合成气制备低碳醇、高碳醇、秸秆制备糖基表面活性剂和聚氨酯等高分子树脂以及凹凸棒石和膨润土等非金属矿综合应用等多条具有产业化应用前景的工艺技术。除此之外,本实验室还在产业化进程中开展了有机废水生化处理、废弃塑料制备润滑油等研究,不仅解决了工业上的各种污染,还能变废为宝,使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能源化工实验室负责人为陈新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实验室现有正高级工程师1人,副研究员1人,助理研究员4人、研究实习员5人,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4人,还有部分项目聘用人员。能源化工实验室负责人在石油化工系统工作近二十年,从事过技术改造、科研开发、长远规划的制定、装置的基本建设、设备维护、装置开车调试,熟悉了解掌握石油化工工艺,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2007年4月以来一直在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从事技术研究工作。长期从事化学工程、精细化工、发酵工程、生物化工、高分子化学等领域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到目前为止,承担并参与完成了广州市、广东省、中科院、“863”、 国家科技支撑、中国石化、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以及地方支持的等40多项科研项目。在物理化学学报,石油学报(石油加工),Biotechnology Advance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Applied Energy, 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Renewable Energy, Biomass and Bioenergy, Journal of Analytical and Applied Pyrolysis, Biotechnology Letters, Applied Biotechnology and Biochemistry, 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等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了40多篇论文、其中30多篇被EI/SCI收录,申请了22项专利,11项授权。曾获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到目前为止,本实验室和实验室负责人承担并参与完成了广州市、广东省、中科院、“863”、国家科技支撑、中国石化、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以及地方支持的等50多项科研项目。通过与广东、浙江、辽宁、山西、江苏等多个省市的企业合作,上述研究成果的产业进程有条不紊地进行,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2015年02月15日

云创

南京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潘郁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914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生物技术与医药 新材料 现代农业 其他
理念:开拓、创新、诚信、实干。 队伍:成员中有3名教授、6名副教授,1名高级工程师,8名博士,长期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企业合作科研,已经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和项目管理等专业研究生一百多名。 服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ERP、管理信息系统等项目咨询和系统研发;物流运筹设计与规划;科技项目评审咨询;科技政策和区域发展规划;产业和行业发展规划;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灾害求援和危机处置预案编制,应急资源配置和求援能力评估。 优势:人才荟萃、技术先进;集信息技术、经济、管理为一体,以人工智能和组合优化为决策机制,以Internet为开发和运行平台。 目标:用户的效益。我们转让的不仅仅是科研成果,更包括卓越的服务。 特点:商务智能、Multi-agent协同 。 核心技术:多源异构环境中的信息融合;Web信息收集技术(网络爬虫、网络蜘蛛);智能推荐;Web环境中客户行为分析;大数据环境中的泛化聚类和同构分组,供需智能对接和数据挖掘;Web环境中的虚拟情景技术实现;云计算中的智能方法和技术;信息资源池管理方法和技术;基于Ajax架构,运用C++、.Net、JAVA等编程的电子商务系统;现代集群智能算法

2015年03月26日

智能控制系统

盐城工学院

团队带头人:王如刚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5929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现代农业
本团队共有10名成员,其中包括2名副教授,4名高级工程师,3名博士,长期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成员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士集聚等国家级和省、市重大科技项目。成员拥有自主研发的30余项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和省级鉴定科技成果。本团队为机械装备制造等用户提供涉及自动化问题的统筹解决方案,解决您的机械装备控制难题,我们转让的不仅仅是科研成果,更包括卓越的服务。

2015年04月20日

风电机组健康状态监测团队

江苏师范大学

团队带头人:刘文艺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6101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团队依托江苏师范大学机电学院,面向风力发电机组企业,在风电机组故障诊断方面寻求合作。 团队研究成员已经初步搭建了风机健康状态模拟试验台,并配套QPZZ-II旋转机械振动分析及故障模拟试验平台系统、ZDJX-2多功能转子实验台等典型旋转机械故障分析平台做基础研究。具有多套和课题内容相关的振动测试仪器,如:NI cDAQ 数据采集系统(cDAQ-9178、NI 9215四通道同步电压采集模块、NI 9203八通道电压采集模块、NI 92344通道振动采集模块);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INV360U智能信号采集处理分析仪及配套分析软件;重庆大学QLVC-ZSA型振动信号分析仪;ZK-5VIC型虚拟测试振动与控制实验装置等,可以满足不同工况下风机健康状态模拟试验台的数据采集、分析处理等需要。 团队具有很好的数据分析条件,配套戴尔Precision T7500 工作站硬件;配套DASP 2006ET工程版系统、NI声音和振动测量套件。

2015年04月23日

过程强化与优化科研团队

河北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少峰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121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河北工业大学“过程强化与优化科研团队”以化工过程机械河北省重点学科和河北省蒸发结晶及干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围绕锅炉烟气脱硫/除尘、含盐(如氯化铵、氯化钠、碳酸钾、硝酸铵钙等)或制碱等废液处理、海水资源利用等领域,结合蒸发、干燥、结晶、精馏、吸收等单元操作过程基本原理,开展相关工艺过程强化与装备优化、设备强度分析与安全评价等方面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相关成果在连云港海水化工有限公司、天津北方食品有限公司、广州正川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衡阳裕华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天万源煤化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全国近百家企业得到了工业化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团队现有正高4人、副高6人、中级2人,其中包括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程专委会蒸发学组组长1人,全国机械密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1人,河北省特种设备学会副理事长1人,河北省特种设备应急管理专家组(承压类特种设备专家组)专家1人,河北省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天津市化工过程及设备技术研究会理事1人。

2015年07月27日

气体电离放电治理环境污染物团队

江苏大学

团队带头人:依成武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139
能源环保
作为主要参加者参加了交通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超临界电场强化内燃机燃烧与改善尾气污染技术和辽宁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电焊烟尘离子荷电就地净化技术研究,并分别通过交通部、辽宁省科委通过的鉴定会验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3年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低温等离子体脱除汽车排气中有害气体的研究和国家“863”重大科技专项——镇江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及综合示范第三分项。 2004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气体电离放电治理外来微生物入侵性传播研究。 2005年作为第二负责人承担了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羟基自由基治理船舶压载水外来生物入侵的研究。 2006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电收尘器的交变强电场离子荷电凝聚研究和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大气污染控制精品课程群建设研究项目。2006年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远洋船舶压载水羟基自由基工程化处理技术开发。 2008年作为主持人承担了江苏省自然基金项目——羟基自由基处理水源地突发性环境污染物研究(已结题)。 2009年,主持的等离子体荷电喷钙脱硫系统研究项目通过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技术鉴定,该项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11年主持了江苏省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交变强电场预荷电高风速复合式电收尘系统研究和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用于水质突变应急处理的羟基自由基应用技术研究。 2012年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超微细粉尘荷电凝并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 2013年获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第十批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单区式双涡旋型收尘极板超微细粉尘高效电捕集技术研究资助。 科研成果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以及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次,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项奖(国内仅2项)各一次。获国际或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3项。此外,在国内外重点刊物发表科技论文80余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被SCI、EI、ISTP国际三大检索收录26篇。

2015年07月03日

环保型功能纺织品的开发团队

盐城工学院

团队带头人:张伟
职称:中级
团队编号:06226
能源环保 新材料
本团队共十人,学历都在硕士以上,其中教授一名、副教授三人,讲师六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纺织品的研究与开发。团队负责人毕业于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长期从事有关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丝纤维及织物的后整理研究,工作以后又进一步深入该方面的研究,并将研究范围拓宽到其他纤维和织物。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数十篇,多次参与国际丝绸会议并发表相关论文,主持并完成江苏省高校应用化学重点建设学科开放项目一项,发表论文获盐城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正在申请发明专利一项,成功授权实用新型专利两项。团队成员正在申请发明专利多项,成功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多项,完成一项盐城市工业科技支撑项目及多项校级科研项目,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一项,团队具有非常好的研究基础和实践经验。

2015年07月07日

可持续发展材料和环境研究团队

西交利物浦大学

团队带头人:Chee Seong Chin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6259
能源环保 新材料 其他
Chee Seong (CS) Chin,副教授,西交利物浦大学土木工程系系主任。CS博士毕业于英国斯旺西大学,十余年来从事纤维混凝土的研究,曾获得2002年英国结构工程师协会的Jubilee大奖。CS是英国Propex Concrete Systems公司资助的纤维设计软件开发的项目负责人。至今获得累计超过500万人民币的研究资助,并发表了超过45篇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CS目前是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市政工程国际期刊的编委会成员,并且曾受邀参加江苏省科协与英国总领事馆组织的研究论坛并作大会报告。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3人,副教授5人,讲师8人。全部成员均有海外博士学历。近3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际研究基金4项,校内资助项目二十余项。发表英文论文350余篇,近3年科研总经费达1650万元,实验室及相关设备投资达4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