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张超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刘平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南京光启机电有限公司与聂俊对接成功
  • 盐城市瓯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与俞磊对接成功
-
262个团队

2014年11月05日

移动互联技术团队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刘军发
职称:副研究员
团队编号:05771
电子信息 现代农业
本团队多年来一直在移动定位和普适计算方面进行前瞻性研究。从2004年开始,课题组在基于WiFi的移动定位方面开始产出学术论文、专利等研究成果,成为国内较早进入WiFi定位领域的研究团队。在国家十一五“863”计划项目“支持无线标准的智能低功耗跟踪定位装置与系统研发”支持下,对室内WiFi定位进行了更为系统、全面的研究与开发。在无线信号采集与处理、定位与跟踪算法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领域知识与技术方案,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知识扎实的高素质研发队伍。同时,团队成员一直从事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方面的相关应用研究,搭建了自己的机器学习方法平台,积累了大量的机器学习算法模块,并对Deep Learning、ELM(Extreme Learning Machine)等新型学习方法跟踪研究。团队在2004年国际ACM KDD竞赛中获得团体第一名;在2007年国际数据挖掘大赛ICDM Contest(基于WiFi的室内定位竞赛)中获得团体第二名;在2009年数据挖掘大赛ICDM Contest中获得单项第一名。已与高德软件签署技术合作协议,可以使用其定位平台的无线数据资源,用于测试和提高本项目提出的定位方法。同时系统已在万达广场、华润欢乐颂购物中心等场景中得到验证。近年来团队发表定位方面的相关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国际期刊10余篇,同时申请了相关国家发明专利8项,获得授权4项。

2014年11月10日

清洁生产

常州化学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王公应
职称:其他类正高级
团队编号:05785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生物技术与医药 现代农业 其他
主要在绿色催化、精细化学品合成、医药中间体和功能高分子材料等方面开展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为江苏省化学工业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主要领域:1)高分子乳液及聚合技术;2)绿色新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3)催化新材料;4)精细化学品制备技术与工艺;5)药物及中间体合成工艺;6)清洁生产技术

2014年11月14日

微弱光探测与主动成像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周燕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5801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生物技术与医药 现代农业 其他
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光电系统实验室微弱光探测与主动成像技术团队拥有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2人,助理研究员4人;一直从事激光主动成像、激光干涉测量以及气体检测等相关工作,先后承担了国家86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重大成果转换项目、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以及军工项目等20余项,实现成果转化2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50余项;授权专利30项;是一只年轻的、充满活力的技术团队。

2014年11月14日

LED团队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王军喜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5803
电子信息 能源环保 新材料 现代农业
中科院半导体所半导体照明团队,骨干成员的研究领域和专长覆盖LED产业上中下游各个阶段。承担多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围绕国家重大计划,以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和器件工艺研究为切入点,探索半导体照明技术中的科学和技术问题,突破了多项产业化的共性关键技术,形成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团队曾经开发了具有正装、倒装和垂直结构的Si、GaN和Sapphire基的GaN LED芯片多种技术路线,与产业完全对接,具有为产业研发提供准Foundry的能力。 具有为研发和工程化技术开发提供测试分析全方位服务的能力和意愿。

2014年11月20日

生物质炼制工程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陈洪章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5817
能源环保 现代农业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物质炼制工程课题组主要致力于将丰富的生物质资源通过清洁高效的转化技术生产环境友好的生物基能源、生物基材料和生物基化学品,课题组以原料组分分离和新型固态发酵为核心,强调基础理论、工艺流程和设备放大一体化研究,打造生物质原料转化利用的通用技术平台,研发设计配套的关键设备,促进生物质炼制产业化发展

2015年02月15日

云创

南京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潘郁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914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生物技术与医药 新材料 现代农业 其他
理念:开拓、创新、诚信、实干。 队伍:成员中有3名教授、6名副教授,1名高级工程师,8名博士,长期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企业合作科研,已经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和项目管理等专业研究生一百多名。 服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ERP、管理信息系统等项目咨询和系统研发;物流运筹设计与规划;科技项目评审咨询;科技政策和区域发展规划;产业和行业发展规划;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灾害求援和危机处置预案编制,应急资源配置和求援能力评估。 优势:人才荟萃、技术先进;集信息技术、经济、管理为一体,以人工智能和组合优化为决策机制,以Internet为开发和运行平台。 目标:用户的效益。我们转让的不仅仅是科研成果,更包括卓越的服务。 特点:商务智能、Multi-agent协同 。 核心技术:多源异构环境中的信息融合;Web信息收集技术(网络爬虫、网络蜘蛛);智能推荐;Web环境中客户行为分析;大数据环境中的泛化聚类和同构分组,供需智能对接和数据挖掘;Web环境中的虚拟情景技术实现;云计算中的智能方法和技术;信息资源池管理方法和技术;基于Ajax架构,运用C++、.Net、JAVA等编程的电子商务系统;现代集群智能算法

2015年03月26日

智能控制系统

盐城工学院

团队带头人:王如刚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5929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现代农业
本团队共有10名成员,其中包括2名副教授,4名高级工程师,3名博士,长期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成员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士集聚等国家级和省、市重大科技项目。成员拥有自主研发的30余项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和省级鉴定科技成果。本团队为机械装备制造等用户提供涉及自动化问题的统筹解决方案,解决您的机械装备控制难题,我们转让的不仅仅是科研成果,更包括卓越的服务。

2015年04月14日

现代食品工程技术科研创新团队

徐州工程学院

团队带头人:李超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6035
现代农业
李超,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加工及天然产物化学。其主持科研课题14项,其中: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2项,江苏省“企业博士集聚计划”项目1项,江苏省苏北科技发展计划项目4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6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4件,其中第1发明人10件(2件已经进行独立许可转让),第2发明人4件;在核心期刊上以第1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4篇,其中5篇被SCI和EI索引收录;获徐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第2),徐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分别第2和第5)。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中级7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35项、市厅级科研项目22项。发表SCI论文8篇,获专利授权25项。获市厅级以上奖励5项。在肉制品加工、果蔬加工、天然产物开发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与江苏博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伟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益客天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天益食品(徐州)有限公司、新沂众客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约600多万元。

2015年04月21日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科研团队

常熟理工学院

团队带头人:徐本连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103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生物技术与医药 现代农业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科研创新团队形成的初期,主要的研究方向分为多目标跟踪技术和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围绕新医药研制安全所应用的信息处理方法、围绕食品品质与安全所用的智能检测方法、围绕特种设备安全的智能故障诊断与控制方法开展了一定深度的应用基础研究与应用推广,先后通过合作办学与产、学、研相结合的运作模式,在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检测及先进自动化控制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上实现自主研发,以及进行实用技术的开放式服务。

2015年07月06日

水稻遗传育种技术——万建民团队

南京农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万建民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231
现代农业
本团队围绕水稻产量、品质、抗性等重要农艺性状,在籼粳交杂种优势利用基础研究、稻米品质形成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水稻抗性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直播相关性状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等方向开展工作,挖掘重要基因,研究基因功能,阐明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将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相结合,创制新种质,培育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性的水稻新品种。 本单位固定人员共18人,包括教授4名,副教授7名,讲师3名,科研辅助人员4名,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高层次引进人才1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名,南京农业大学钟山学术新秀3名。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36名,硕士研究生41名。十一五期间,毕业博士研究生63名,硕士研究生70人,其中3名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4名获得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3名获得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 本课题组是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部分,同时建设有农业部长江中下游粳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杂交水稻产业提升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南京江宁土桥和海南陵水建有200多亩育种基地和50多亩南繁基地。 在科研过程中团队创新能力增强,获得较好的研究成果。克隆水稻重要基因28个,培育新品种8个,其中宁粳1号、3号、4号被评为超级稻品种,1号和4号被评为超级稻主导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获发明专利28项;在Nature、Nature Biotech.、Nature Commun.、Developmental Cell、Plant Cell、PNAS等SCI刊物发表论文149篇,其中影响因子>9的为13篇,出版专著1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团队负责人2012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在推进水稻分子遗传改良技术体系建设方面,完善了籼粳交分子设计育种体系,有效促进了籼粳杂种优势利用。培育的籼粳交新组合结实率在85%以上,有效解决了籼粳交杂种低育性的难题。通过聚合光钝感和广亲和基因,培育出籼粳广适恢复系W107,组配的协优107和Ⅱ优107分别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2006年协优107在云南省永胜县亩产达1287公斤,刷新了世界水稻亩产新记录;建立了水稻高产优质多抗分子育种技术体系,培育出宁粳1号等系列高产优质抗病粳稻新品种。利用分子聚合育种与规模化抗性鉴定技术体系,筛选高抗种质212份,选育出抗病高产优质系列新品种,有效解决了南方粳稻区条纹叶枯病流行危害的难题。宁粳1号累计推广2000多万亩,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居全国粳稻品种前3名。宁粳4号2012-2014年连续三年年推广面积超过500万亩。

2015年07月06日

生物肥料技术——沈其荣 团队

南京农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沈其荣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255
现代农业
沈其荣,男,博士,国家教学名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部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专家组组长,中国有机(类)肥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常务理事兼有机肥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领域主题专家,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农业学科组组长。从1982年攻读硕士和1985年攻读博士学位开始一直从事有机肥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有机肥的项目50余项,累计获得科研经费6000多万元。重点研究了有机肥协调土壤养分供应的机理、微生物有机肥克服蔬菜连作生物障碍的机理、固体有机废弃物堆肥产业化开发等工作,主持完成的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和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所研制的肥料产品获得34项中国发明专利,其中1项专利获江苏省专利金奖(第一完成人)和国家专利金奖(第一完成人),发表SCI论文158篇),总引频次1200多次,H指数20,主编出版21世纪全国统编教材《土壤肥料学通论》。现兼任教育部资源节约型肥料工程中心主任,江苏省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工程中心主任,农业部、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太湖水防治与蓝藻治理专家委员会委员,PEDOSPHERE (SCI刊物)副主编,曾任PLANT SOIL编委和中国土壤学会副理事长,获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农业部突出贡献专家”、“霍英东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奖”、“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江苏省十大杰出发明人”、“科技部十一五科技计划完成突出贡献奖”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高附加值产品技术研究和开发方面成绩显著,在国内外学术领域和有机肥行业享有较高声誉和影响力。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20人,其中博导7人,教授10人、副教授3人。近3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39项,其中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5项。发表SCI论文48篇,获专利授权3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有机肥研发、功能型生物有机肥研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利用固体废弃物生产微生物有机肥料配套技术”成果已在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江苏新天生生物肥料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江阴市联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田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明珠肥料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6600多万元。

2015年07月07日

生物农药创制及植病生物防治——郭坚华团队

南京农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郭坚华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268
现代农业
生物农药创制及生物防治团队现有研究人员5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立生物源农药筛选体系,筛选高效功能性微生物菌株或代谢产物,构建防病促生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创制环境友好型微生物农药制剂;探索生防微生物-植物-病原物互作过程,揭示生物农药活菌制剂或代谢产物的防病、促生、抗逆、保鲜的机理;研究生物农药田间施用技术及其与其他功能农药与肥料的配合、集成方案,制定农作物全程绿色植保规程并为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民开展培训,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示范推广;植物病原细菌致病分子机理研究;细菌性病害风险评估和快速检测技术体系建立;近三年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50多篇,2人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支持。近三年转化科研成果5项,取得了重要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