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方成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赵金星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262个团队

2017年09月21日

乳酸菌及功能性发酵制品-潘道东团队

南京师范大学

团队带头人:潘道东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558
生物技术与医药 现代农业
潘道东: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位点带头人,生物技术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及江苏省“333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国家乳品加工技术专业中心主任。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86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转化成果重点项目、省重大攻关项目等课题的研究工作,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等奖项。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6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都具有博士学位,大部分成员曾在美国、加拿大、日本的著名大学留学一年以上,4人入选江苏省“333人才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或“六大”高峰人才培养对象,1 人入选南校大百人计划人才项目。近几年,团队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支撑计划子课题等项目的研究工作,获得各类科研经费近600万,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Food Chemistry、Analytical Chemistry、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Food Chemistry等有影响的期刊上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近90篇,SCI一区和二区收录论文30多篇。一些成果已在南京奶业集体等企业推广应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2017年09月21日

松材线虫病防控技术

南京林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叶建仁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559
现代农业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6人,其中博导8人,教授9人、副教授5人。近10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49项,其中国家973计划子专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6项。发表SCI论文62篇,获专利授权23余项,出版专著或教材12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X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项,梁希林业科技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梁希林业科技二等奖2项。在中国松材线虫病流行规律与防控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松材线虫病系列防控技术”成果已在全国17省推广应用,建立了56个检测中心。与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南京生兴生物防治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10年科研总经费达3600万元。

2017年09月21日

林木遗传育种-尹佟明

南京林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尹佟名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587
现代农业
团队带头人,尹佟明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4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1人、副教授1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5项,包括十三五重点课题,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公益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等 。发表SCI论文50余篇,获专利授权5余项。累计经费达1000多万元。在林木基因组学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 RESEARCH刊物上(IF=14.7)。目前就杨树速生高产新品种、柳树生物质能源等方面与苏北陈圩林场等单位进行多方面合作,有望对我省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2017年09月21日

竹材高效加工利用团队

南京林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李延军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588
现代农业
李延军,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引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6人,其中博导6人,教授7人、副教授6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0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共8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获专利授权30余项,行业标准3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在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户外重组竹材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户外重组竹材成果已在南京青奥会、无锡大剧院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浙江永裕、杭州大索、福建华宇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2000万元。

2017年09月21日

水稻高产优质高效与机械化生产—丁艳锋团队

南京农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丁艳锋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589
现代农业
水稻栽培团队是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生产管理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坚持现代稻作理论和技术的创新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以解决我国水稻生产中的重大问题为己任,服务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需求,在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不断创新,突破偏重经验和定性思维的传统栽培学研究局限,形成了以“精确设计栽培”理念为核心,以目标产量、产量结构及产量形成过程群体关键指标的定量设计为手段的稻作理念和技术体系。 团队在云南、四川、黑龙江、贵州、河南、江西、福建和江苏等地与合作单位共建了16个高标准的试验、示范基地,在丹阳基地建有国内首套应用于大田作物研究的开放式增温系统。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7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4人。近3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5项,其中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6项。发表SCI论文28篇,获专利授权6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近X年科研总经费达3000余万元。

2017年09月21日

长江特色水产资源保护与利用

南京师范大学

团队带头人:杨光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602
现代农业
杨光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5人,其中博导8人,教授8人、副教授7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40多项,其中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4项。发表SCI论文100多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项以上。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在鱼类种质创新、虾蟹螺原体病防治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沙塘鳢、黄颡鱼、暗纹东方鲀等长江特色鱼类繁育和虾蟹病害防治技术等成果已在省内多家企业转化和应用。与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水仙实业有限公司、江阴市申港三鲜养殖有限公司、江苏虎石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盐城市顺丰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5000万元以上。

2017年09月21日

智慧农业—曹卫星团队

南京农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朱艳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603
现代农业
智慧农业团队现有固定研究人员13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5名、讲师3名,包括9名硕士生导师、5名博士生导师,其中9名教师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江苏省特聘教授2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第一层次1名、第二层次1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3名、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名、江苏省双创博士1名、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名;团队先后入选农业部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等。“十二五”以来,本实验室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和课题70多项,总经费超2亿元。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863项目1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4项、948项目等其他国家级项目12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00多篇,其中在Nature ClimateChange (IF=19.257)、GlobalChange Biology (IF=9.028)、RemoteSensing of Environment (IF=7.388)、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IF=4.839)、Field CropsResearch (IF=3.541)等国际高水平杂志发表SCI/EI收录论文117篇;主编并出版教材1部、外文专著1部,参编国内外专著教材4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4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登记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0

2017年09月21日

银杏资源培育与综合利用团队

南京林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曹福亮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606
现代农业
该创新团队成员所在学科为南京林业大学林学学科(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和林业工程学科(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创新团队所在学科拥有“江苏省特种经济树种培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林业局银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大科研平台。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8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导8人,教授10人、副教授8人。近五年来,银杏资源培育与利用创新团队承担了与银杏资源培育和加工利用有关的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林业行业公益性项目5项、国家林业局948项目3项、国家林业局林业科技推广项目1项、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2项,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等。 近五年来,本团队在国外刊物和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30余篇,SCI收录20多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2项,选育出银杏新品种26个,筛选出抗性强的树种、种源、无性系和品种35个,获银杏新品种保护权6个,通过省级良种认证的银杏品种6个,10余项成果通过鉴定和验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梁希科普作品一等奖1项, 主编和参编6本著作和论文集。培养博士18名,硕士研究生45名,团队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能力等整体实力和水平得到了同行和社会的高度认可。本创新团队注重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加拿大UBC大学等国外著名的教学、科研单位保持密切的联系,经常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前来进行学术交流并开展合作研究,在国际同行间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近5年来,主办国际学术会议1次,全国性银杏学术会议4次。

2017年09月21日

现代农业技术-蔡祖聪团队

南京师范大学

团队带头人:蔡祖聪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619
现代农业
蔡祖聪,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5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2人、副教授1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0项,其中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3项。发表SCI论文90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2等奖1项。在土壤氮素循环机制、土传病害防控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与云南省石屏丽然花卉果蔬有限公司、江苏天补有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1000万元。

2017年09月21日

菊花遗传育种—陈发棣团队

南京农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陈发棣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625
现代农业
团队带头人陈发棣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农业部景观设计重点实验室主任。 本团队现有成员16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人,20余人次入选国家和省部级人才计划,是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和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另有专业技术人员11人,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100余人,研究与开发力量雄厚。近年来,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8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期刊收录140余篇。选育系列新品种300余个,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项,国家植物新品种权29个,20个品种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6项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1项以及其他省部级二等奖4项,同时还获得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中国花卉博览会金奖、中国菊花精品展金奖等行业奖励。在菊花种质资源搜集、保存和新品种选育及菊花标准化生产技术等研究领域有明显特色和优势。

2017年09月21日

梨新品种选育与安全高效生产技术——张绍铃团队

南京农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绍铃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627
现代农业
张绍铃,二级教授,国家现代农业(梨)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江苏省果树学重点学科点点长,国家梨改良中心南京分中心主任,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本团队目前拥有主要团队成员12人,包括教授、博导3人,副教授4人,实验师2人,师资博士后3人;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江苏省“333工程”人才工程培养对象3人(第一层次1人),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计划3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江苏省教科系统五一巾帼标兵”1人,南京市“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1人。近5年来,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优青项目、面上项目、国家现代农业(梨)产业技术体系、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863计划、948计划、全国重大农技推广项目、江苏省省杰青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总经费约3亿元。相关研究成果在《Genome Research》(IF 15.567)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SCI论文70多篇,其中高影响因子(IF > 5)论文7篇。获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3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以及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等省部级一等以上科技成果奖3项,并荣获中国园艺领域最高奖项“华耐园艺科技奖” 团队奖。本团队多年来致力于梨新品种选育与安全高效生产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关键技术开发,从梨优良种质创新、先进育种技术、高光效树形和花果管理技术方面开展创新性研发,形成了对产业有突出贡献的创新性成果。育成的‘宁霞’、‘夏露’等5个梨新品种,发明的梨树液体授粉、梨果实脱萼等新技术,以及倒“个”形、“3+1”形新树形在全国约20个省、市(自治区)应用推广,显著提升了梨果品质量和生产水平。通过与吴江东之田木农业生态园、上海嘉定华亭人家现代农业园区、徐州丰县大沙河果园、张家港鸿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带动了江苏及周边地区梨产业转型与升级发展、梨农增产增收,经济及社会效益显著,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果树产业稳步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7年09月21日

水稻遗传育种——万建民团队

南京农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万建民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628
现代农业
本课题组固定人员共13人,包括教授7名,副教授4名,讲师2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青年长江学者1名,国家优青1名,江苏省特聘教授1名,高层次引进人才1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名,南京农业大学钟山学术新秀3名。十三五以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转基因重大专项、江苏省高技术项目等40余项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180余篇,获专利授权3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十一五”以来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7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抗条纹叶枯病优质高产水稻分子育种及应用”入选2010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水稻矮化多分蘖基因DWARF 53的图位克隆和功能研究” 入选2014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科学十大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