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方成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赵金星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262个团队

2017年09月21日

现代农业智能生产技术——创新团队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团队带头人:苑严伟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9416
现代农业
苑严伟博士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机电所所长、研究员,长期从事农机装备智能化技术研究,负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863、支撑计划、自然基金等课题近20项,开发农机测控新产品10余项,发明专利40余项,软件著作权15项,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近40篇,省部级奖励5项,其中一等奖3项。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北京市科技新星等人才计划,兼任国家种子装备中心院士工作站专家、Universidad de Concepción Visitor Professor、新疆绿洲农业重点实验室特聘专家、兵团跨区科技特派员等,是多个SCI/EI期刊的特约审稿人。团队致力于提供我国现代农业全程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解决方案,团队现有成员16人,其中研究员4人、高级工程师5人,10人具有硕士博士学历;35岁以下科研人员10名,是一支年轻的高知团队;团队入选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十二五”机械工业优秀创新团队。是我国首个盐碱地治理与高效利用的技术支撑单位,先后研发出我国首套农业全程机械化云服务平台,在精准农业技术、农机服务平台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关键技术突破、打造了系列化的核心产品,大量技术和产品已应用支撑于国家农业高新开发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017年09月21日

农业装备智能化技术——创新团队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团队带头人:赵博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9417
现代农业
赵博博士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机电所副所长、研究员,智能农业装备方向的青年学术带头人,中国农机院最年轻的破格研究员(2013年)与硕士生导师(2014年)。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粮食局公益专项等16项国家级课题;申报发明专利11项;发表论文55篇,SCI/EI收录28篇;获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获中国农机院第八届“五佳青年”,中国农机院“青年岗位能手”,中国机械工业集团“青年岗位能手”,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入选2016年度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中国农业机械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基础技术分会委员。团队所现有成员16人,其中博导3人,研究员5人、高级工程师5人,10人具有硕士博士学历;35岁以下科研人员6名。团队成员从事基础研究到产品开发的全程研究,以中青年骨干为主,已成为一支专业和年龄结构合理的面向农业智能装备基础应用、重大关键与前沿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学术带头人与技术研究相结合的创新团队。团队技术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引领行业发展。近五年,团队核心成果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3项、三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17项;发表EI、SCI论文25篇。团队研究成果已形成系列化精准农业智能化作业装备,近三年销售推广智能化精准变量作业装备7452台(套),涵盖新疆、东北、西北、华北等主要粮食产区,新增销售额7.23亿元,取得了重大经济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2017年09月21日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江南大学

团队带头人:尚玉永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431
现代农业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在我国同类学科中创建最早、基础最好、覆盖面最广,现拥有我国食品领域中唯一的国家一级重点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国家一类特色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是我国食品科技领域最著名的学府之一。在2009年以来,教育部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名列全国第一。 主要合作课题组—食品与配料加工中心食品酶学课题组,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博士研究生7人,硕士研究生30人,课题组长期从事功能食品绿色加工技术理论基础和应用、食品功能因子及相关产品开发、农副产品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近5年内课题组完成和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支撑、自然科学基金)8项、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农业支撑、社会发展、产学研)6项,以及企业横向合作课题10项,总经费约1000万元;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其中4项获得授权。

2017年09月21日

本土草坪草种质发掘与创新利用——刘建秀团队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刘建秀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9452
现代农业
刘建秀,中国草坪学术委员会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副理事长,农业部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首届和第二届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江苏省三八红旗手。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0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3人、副教授1人。近10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课题等共12项。发表SCI论文28篇,获专利授权5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在本土主要暖季型草坪草种质发掘和创新利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本土草坪草种质发掘与创新利用等成果已在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工程、青奥会草坪足球场地、热带岛礁生态重构等重大工程中得到应用。与ROYAL BARENNING、江苏福特宝体育产业公司、浙江江川生态工程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2000余万元。

2017年09月21日

食品、农产品无损检测团队

江苏大学

团队带头人:邹小波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513
现代农业
团队负责人为邹小波教授,曾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江苏省特聘教授、中国青年科技奖等荣誉和奖项。团队成员由石吉勇副教授、孙宗保副教授、黄晓玮助理研究员、张文博士后以及20余名博硕士研究生组成。团队致力于食品、农产品无损检测研究,尤其是在光谱和机器视觉技术、气敏和电化学仿生传感器技术、食品加工机械智能化等领域进行了深入探索,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子项、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十余项,发表SCI论文59篇,出版中英文专著2本,合著3本,获国际PCT专利3项,授权中国专利34件,并与相关国际知名大学、相关企业建立了广泛、深入的合作关系。

2017年09月21日

食品快速检测及加工智能化研究科技服务团队

江苏大学

团队带头人:陈全胜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520
现代农业
陈全胜,博士,江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食品、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与智能化加工装备研究。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4人及研究生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近五年,先后主持完成了20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出版学术专著2本,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5件(含国际专利2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件。获国家或部省级科技奖励10多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两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和“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等。在计算机视觉、近红外光谱技术和电子鼻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其中近红外光谱技术已在茶叶深加工领域得到应用,与福建大闽食品有限公司、南京融点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三年科研总经费达200万元。

2017年09月21日

生物技术与医药——农业食品团队

江苏大学

团队带头人:贾俊强
职称:副研究员
团队编号:09521
现代农业
桂仲争,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镇江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6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1人、副教授3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项。发表SCI论文10篇,获专利授权6项。获教育部科技认证成果2项。在新型生物降血糖制剂的研制与开发、蚕蛹虫草高效培养技术和蚕蛹蛋白深加工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新型生物降血糖制剂的研制与开发和蚕蛹虫草高效培养技术成果已转化为生产并应用。与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海安弘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400万元。

2017年09月21日

种业科技创新技术——王金玉团队

扬州大学

团队带头人:王金玉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522
现代农业
王金玉,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劳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扬州大学高端人才支持计划首批杰出人才,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江苏省优势学科畜牧学和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负责人,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委员。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4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3人、副教授1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8项,发表SCI论文32篇,获专利授权8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其中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与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三德利畜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畜禽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培育的国家级新品种京海黄鸡成果已在全国11个省市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2017年09月21日

现代农业—粮食作物优质高效精确栽培团队

扬州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洪程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526
现代农业
张洪程,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部水稻专家组副组长,江苏省水稻产业首席专家,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主任。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26人,其中博导9人,教授15人、副教授3人。近3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80项,其中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10项。发表SCI论文70篇,获专利授权1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近3年科研总经费达3983万元。

2017年09月21日

家禽遗传资源评价与创新利用——陈国宏团队

扬州大学

团队带头人:陈国宏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533
现代农业
陈国宏,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6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3人、副教授1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先后获得获省部级成果4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89篇,其中SCI收录27篇,出版教材专著6部,申请和授权专利12项,制定地方标准3项,培养博、硕士研究生28名。在家禽遗传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评价、肌肉品质的种质特性研究、优质家禽选育以及种养结合生产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鸡遗传资源研究与创新利用”曾获2011年获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与江苏益客集团、江苏立华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扬州天歌鹅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500万元。

2017年09月21日

粉体技术-盖国胜团队

清华大学

团队带头人:盖国胜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553
现代农业
盖国胜,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粉体工程研究室主任、能源环境材料研究所副所长;九三学社中央社会服务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建材联合会粉体技术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Powder Handling andProcessing》(International Journal)《中国粉体技术》杂志编委。 本团队先后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等3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 与企业合作完成了60多项工程化项目。粉体工程研究室拥有一支实力很强的科技研发队伍,包括博士学位以上专职研究人员3名,高级职称人员3名,工程师2 名,研究生8-12名。研究室重视新工艺与新装备的创新,分别在山东淄博设立了粉体工程装备研发基地、在浙江湖州设立了粉体加工与应用研发基地、在山东滨州和江苏无锡设立了生态农业和土壤改良研发基地。团队的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北京市、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建材工业联合会、国土资源部等省部级二等以上奖励11项。完成省部级鉴定项目15项。拥有的专利技术28项,其中发明专利21项。出版学术专著7部,发表论文100多篇。本团队从颗粒的微观结构控制、形貌、尺度以及复合等工艺入手,开展与工业实践相结合的理论研究,在粉碎、分级、改性、包覆与应用方面积累了大量的 经验,形成了微纳米颗粒有序复合与颗粒球形化、工业粉体原料超细加工工艺与改性系统优化、生物粉体微细化提高生物利用度等三个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研究 方向,为产业转化奠定基础。特别是针对粉体加工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与国内外相关大型企业和研究单位有着紧密的联系。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英 国、印度、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外粉体同行也建立了广泛的合作。

2017年09月21日

肉品加工与质量控制创新团队—周光宏团队

南京农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周光宏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555
现代农业
南京农业大学周光宏教授领衔的肉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创新团队成立于1994年, 该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肉品科学研究,并系统研究肉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相关的基础理论、共性关键技术和装备,产生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并于2013年获得了肉品加工领域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1999年至今是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行业一级学会)的会长单位,周光宏教授和徐幸莲教授先后担任会长;团队成员先后担任过国家“十五”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十一五”863计划领域专家,“十二五”支撑计划项目“动物源食品安全加工科技工程”首席科学家,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2008年至今,周光宏教授和张万刚教授先后担任国际知名期刊《Meat Science》副主编;担任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肉品标准专业化委员会第一个亚洲国家成员,参与并牵头制定系列国际标准;承办第53届国际肉类科技大会,周光宏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据web of science统计,2005-2014年间,周光宏教授和徐幸莲教授SCI论文发表数量在肉品科学领域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团队在肉品科学领域处于国际前列、亚洲领先水平。此外,现有固定研究人员26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6人;2人担任农业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其中2人为研究室主任),1人获得国家万人计划、1人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称号、3人获得江苏省333第二层次培养人次、1人获得江苏省外专百人计划和江苏省友谊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