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方成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赵金星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2036个团队

2013年10月01日

液化天然气动力装备——孙大明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孙大明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0993
能源环保 其他
孙大明,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系副教授。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8人,其中博导2人、副教授1人。近5年,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浙江省重大科技计划专项1项,参与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各1项,承担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浙江省和人事部留学归国人员资助项目各1项。在液化天然气冷能利用、液化天然气动力装备、低温制冷机、电子器件散热、热声斯特林发动机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电子器件散热成果已经在杭州产业化。先后与中国科学院、中船重工集团、三花集团、山东福奥圣通集团、华电华源、浙江精雷电器、浙江润祁、浙江中程科技等研究机构和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2013年10月01日

智能车辆研究团队-吴锋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吴锋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0992
装备制造 其他
吴锋,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浙江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副主任、中国内燃机学会测试技术分会副主任、浙江省内燃机学会秘书长、浙江省电动汽车科技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 团队融合了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科研院集成电路与基础软件研究院和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等多学科优势,现有2名教授,3名副教授/副研究员,5名讲师/助力研究院,17名博士、60余名硕士,各类固定研究人员及支撑人员近20名。团队多年来从事产学研合作,与第一汽车集团、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浙江万向等大型企业深入合作,成功完成多个大型产学研项目,如与第一汽车集团合作研制的汽车嵌入式软件平台技术,成功应用于J6卡车项目,或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与吉利汽车公司合作,研制面向汽车电子的嵌入式平台,该平台成功应用与吉利熊猫、帝豪等车型,2012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与中电海康合作,研制了面向智慧汽车的智能信息控制系统。与奇瑞汽车合作研制了AMT电控液压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独立研制了发动力管理系统、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等产品。

2013年10月01日

敏感陶瓷磁控溅射金属化技术及产业化专用设备——金浩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金浩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0987
其他
金浩,博士,男,1979年10月生,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问学者,《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副主编,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委员。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4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2人、副教授1人。近3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专利授权4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在国际上率先攻克了PZT/PTC/NTC/ZnO等电子陶瓷磁控溅射金属化的技术难关,并实现了大规模量产,该技术首次在电子元件产业使用绿色制造、节能、且能大幅提高产品品质,目前已在浙江嘉康电子、常熟林芝电子、常州兴勤电子(知名台资企业)、深圳安培龙电子等业内主要电子陶瓷元器件厂商大规模推广应用,颠覆了PZT/PTC/NTC/ZnO等电子陶瓷产业的传统工艺,引领了业内技术革新的浪潮,一套生产线就能为企业年增利润800余万元,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了深圳华为等终端客户的高度好评。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1500万元

2013年10月01日

物联网通信技术——慕福奇团队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团队带头人:慕福奇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0986
新材料
慕福奇,现任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物联网通信技术实验室室主任,主要负责物联网通信系统的研发与测试工作。历任航天部所属厂总工程师,美国CWILL 通信有限公司研发总监,美国BROADSTORM 通信有限公司副总裁,美国ADAPTIX 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上海瀚迅无线技术有限公司技术副总裁等职位。 1、参与中国3G标准TD-SCDMA标准的制定; 2、2000年,在美国BROADSTORM 通信有限公司主导基于OFDMA/TDD/IP 系统方案的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研发测试; 3、在美国ADAPTIX 有限公司领导802.16e通信系统研发,并主导系统架构、财务预算、 进度计划、团队建设、系统集成及外场测试等工作; 4、成功研制UHF频段“三网融合”宽带无线移动系统,并多次运用于抗灾、维稳、抢险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通信,均表现出色,获得较高评价; 5、在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开展“无线三网融合”发展战略及技术路线的研究,推动科学院与广电部门在技术研发层面的合作,探讨“三网融合”关键技术及系统实现;申请并实施“软件无线电”平台研发项目。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30人,其中研究生27人,本科3人。近3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项,其中先导计划1项,03专项一项,院十二五计划一项,发表EI论文2篇,CSCD论文6篇,等国际国内核心论文刊物多篇,获发明专利10余项,在物联网通信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无线高速多跳自中继链状网络通信系统成果已在新疆边防信息化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中科院,北京邮电大学等相关研究单位和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近2年科研总经费达2000多万元。

2013年10月01日

高端装备技术———童水光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童水光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0985
装备制造 其他
童水光教授:研发中心主任,1991年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 1993年清华大学机械系博士后出站。1996晋升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大学流体机械学科带头人、中国海洋钢结构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物制造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151第一层次人才,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锅炉热力学分析与仿真系统的研究、装备数字化设计制造与管理技术研究、重大技术装备的结构强度与轻量化设计技术研究、逆向工程技术、生物制造工程的研究。主持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锅炉CAD应用系统,锅炉热力学分析与仿真系统,锅炉协同设计平台的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得了多项奖励,产生40多亿的经济效益。完成了十余项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项,省部级奖励十余项。

2013年10月01日

高端装备数字化设计——谭建荣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谭建荣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0983
电子信息 其他
谭建荣,著名机械设计与研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浙江大学工程与计算机图形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7人,其中博导3人、副教授2人。近5年,团队得到获国家级奖4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将提出的技术固化在软件中,开发并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2项,在一批制造企业得到成功的应用。出版专著或编著8本,142篇论文被SCI/EI检索。在高端装备数字化设计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与沈阳机床集团、杭州制氧机有限公司、康力电梯有限公司等几十家装备制造企业进行合作。5年科研总经费达1.5亿元。

2013年10月01日

内外网融合通讯软件技术开发——尹建伟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尹建伟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0981
电子信息 其他
尹建伟,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是科技部电子服务基础技术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技术负责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江苏省双创人才、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苏州高新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A类),浙大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智慧城市与云计算研究中心主任、浙大-电信ECP融合通讯联合研发中心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专委常委,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长期从事云计算、平台软件、融合通讯、数字医疗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及其产业化应用工作。近年来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发改委产业化项目等国家级重大项目10余项,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均排名第二)。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8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授权30项。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6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2人、副教授1人。近2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3项,其中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共2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获专利授权实施许可10余项,获软件著作版权8项。在云计算、融合通讯、老年健康服务相关的平台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与Avaya、中国电信、AudioCodes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2013年10月01日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团队

盐城工学院

团队带头人:胡国文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0980
能源环保
胡国文,国家住建部全国高等学校土建学科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全国高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本科应用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盐城市特殊贡献津贴专家。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6人,其中硕导2人,教授2人、副教授2人。近五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企业博士创新计划项目1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5篇,获发明专利授权4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其中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微电网、新能源汽车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新能源汽车研究成果已在电动汽车汽油直流发电机48V/30A充电稳定控制器、电动汽车铅酸电池72V/30A充电器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江苏铃高电动车有限公司、江苏玖宇实业有限公司、江苏德澳汽车检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三年科研总经费达50万元。

2013年10月01日

中药提取分离成套装备及自动化与在线质量控制技术——陈勇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陈勇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0979
生物技术与医药 其他
浙江大学现代中药创制团队由浙江大学药学现代中药研究所骨干教师组建成立,涉及中药新药研究、生产过程工艺优化、重大装备研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等多学科研究和应用领域。团队现有教授1人,研究员2人,副教2人,另有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150余人,已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学术团队,开创了中药先进制造方向。团队领军负责人为刘雪松研究员。 团队强调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在注重学科前沿的研究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的同时重视中药新药研发、中药生产全程质量控制与高效、节能新型装备研制等应用研究。 近五年来,团队先后承担参与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改委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等22项国家级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各类奖励多项,发表论文150余篇,获30多项专利授权,4项研究成果通过鉴定,2项为国际先进水平。。 团队组建以来提出微成像、近红外等中药过程分析新方法,建立了中药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组织开发了 “BVD真空带式干燥机组”等新型高效节能制药装备,填补国内空白,已实现产业化;将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新型重大装备技术等学科交叉技术成果创新融入并建立中药先进制造技术,在提高中药制药企业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节能降耗方面的研究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有力支撑了我国中药现代化进程。团队技术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数十家大型中药企业,并利用现代过程分析技术实现了中药提取过程实时监测和调控。

2013年10月01日

矿业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研发——陈耀武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陈耀武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0978
电子信息
  公司的管理团队由来自业界一流公司的具有丰富经验和很强业务能力的专家组成,实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并重,同时通过已有的市场积累大力进行市场拓展,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公司的稳定发展。公司董事长由公司法人陈耀武博士担任,公司总经理由余福荣担任,聘请吕菡担任公司监事,市场总监由岳猛担任,生产和质量管理高管由周茜担任,研发高管由许毅杰担任。   公司总经理余福荣,男,1998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学士学位,2001年获浙江大学工学硕士学位,长期在国内通讯企业工作,从事过固网、光网络、3G、数通、存储、多媒体等领域研发工作,主导华为-3com公司新业务拓展,包括L3+、EPON、存储、多媒体等,创立华为-3com公司存储产品线及多媒体产品线,目前合并为存储及多媒体事业部,被评为公司级资深专家;长期从事团队的管理工作,团队管理经验丰富。   市场总监岳猛,男,1998年获浙江大学工学学士学位,2001年获浙江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在华为-3com公司工作期间,作为主要成员先后参与过第三代移动通信GGSN产品,以太网交换机S8500的市场推广工作,其中S8500单产品实现年销售额11.3亿,产品先后大规模应用于国内运营商和百度、腾讯、淘宝等互联网骨干企业。由于工作中的出色表现,获得过华为-3com公司的最高荣誉总裁奖。

2013年10月01日

高性能太阳能反射镜制备技术——左岩团队

中国建筑材料研究总院

团队带头人:左岩
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团队编号:00974
新材料
左岩,教授级高工;现任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玻璃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家玻璃深加工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璃分会理事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委员会理事。研究方向:长期从事玻璃材料增强、镀膜、成型、层合等加工技术方面的研究,在特种玻璃制品、玻璃深加工新技术,尤其是国防军工高性能风挡玻璃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和多项研究成果。先后承担了“XX号工程座舱圆弧风挡透明件研制”;“直X机层合座舱玻璃研制” 等多项涉密国防科工重点项目;获2003年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5年获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科技奖等。

2013年10月01日

环境污染化学及生态控制——丁成团队

盐城工学院

团队带头人:丁成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0973
能源环保
丁成,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工学博士,教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人选,第三批(2006年)及第四批(2011年),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2009年),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6年)。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0人,其中兼职硕导4人,教授4人,副教授6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科技部科技创新项目3项、国家富民强县项目1项,江苏省科技创新项目4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5项,江苏省社会发展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30篇,获专利授权3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其中国家环保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化工清洁生产、固体废物处理、水污染控制和废气治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成果已在乐果生产线清洁生产及废气治理、造纸废水人工湿地处理、化工生产废气生物治理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江苏双灯造纸有限公司、江苏锐毕利、江苏利民农化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