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联在线·新闻速递

报道最新产学研动态、政策、成效

中共扬州市委 扬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新兴科创名城建设的工作意见》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8-11-23 消息来源:扬州市科技局

扬发〔2018〕30号

各县(市、区)委、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生态科技新城、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工委、管委会,市委各部委办,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人民团体,驻扬各单位:

《关于加快推进新兴科创名城建设的工作意见》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扬州市委

扬州市人民政府

2018年8月31日


关于加快推进新兴科创名城建设的工作意见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六个高质量”总体部署,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以创新发展引领高质量发展,努力“把人们心目中的扬州建设好,满足世界人民对扬州的向往,争创扬州发展第四次辉煌”,现就加快推进新兴科创名城建设,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重要意义

(一)建设新兴科创名城,是扬州抢抓创新发展机遇的战略举措。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刻改变生产形态和市场格局,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先后作出了科技强国、科技强省的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增强区域创新力和竞争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环境和历史机遇。扬州必须以加快新兴科创名城建设为抓手,更加主动融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呼应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江苏建设创新型省份和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部署,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不断培植区域竞争的新实力、增创创新发展的新优势。

(二)建设新兴科创名城,是扬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建设,在创新载体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新兴产业培育和创新创业氛围营造上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对外交通格局打开以及互联网特别是高速移动互联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重塑扬州的经济地理;不断厚积的历史文化、科教资源、生态禀赋,也为扬州打造宜居宜创城市积累了比较优势。“新产业、新人才、新城市”互动并进的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必将吸引集聚更多创新资源、创新要素、创新人才,从而为扬州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扬州建设新兴科创名城恰逢其时、势在必行。

(三)建设新兴科创名城,是扬州再创辉煌的可靠路径。扬州历史上兴盛于汉、繁盛于唐、鼎盛于清的“三次辉煌”,都得益于开放创新的内在基因和城市特质,开放创新是扬州城市发展的关键所在、动力所在、根本之路。新时代的扬州要努力建设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争创扬州发展第四次辉煌,必须传承和发扬开放创新的发展基因,将新兴科创名城建设作为主航道,走出一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富城市特质的创新之路。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六个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把新兴科创名城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航道,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动能,把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和企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纵深推动全国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显著提升城市创新效能,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干在实处、形成特色、走在前列。

(二)基本原则

——坚持高点定位。以长远战略定位谋划新兴科创名城建设,自觉融入国家和江苏省创新发展大局,对标国内外一流的科创名城,以高质量标准和系统性思维谋划推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整体提升城市创新发展能级、特色竞争力和综合承载力。

——坚持科技引领。突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有机融合,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各环节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促进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现代治理体系构建的互动并进,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主动能。

——坚持人才支撑。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新兴科创名城的第一资源,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建立健全人才招引、培养、使用、激励、竞争体制机制,全面构建以人为核心的创新要素配置体系,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庞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能。

——坚持开放融合。不断深化和拓展开放式创新,积极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主动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宁镇扬一体化等重大战略,积极推进与先进发达地区的创新合作。最大限度引进和用好全球创新资源,主动融入国际创新网络,探索创新国际化与企业、人才、城市国际化互动并进的有效路径。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扬州新兴科创名城的总体框架和发展路径基本成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在产业创新、研发投入、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明显进步,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平台、顶尖人才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形成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创产业集群,基本建成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城市整体创新效能显著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6%,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2.3%,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分别达48%和4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件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

——科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构架基本建成。规划建设科技产业综合体和众创空间1000万平方米,建成孵化器、众创空间100家。建设两个达到国家级标准的重点实验室,10个达到省部级标准的重点实验室。

——科创人才资源加速集聚。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达100人,全市人力资本总投入占GDP的比重达17%,人才总量达100万人。高层次人才占人才资源总量的比例达1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25%,在校大学生规模达到10万人,全市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人口比例达到14%。

——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基本建成。全社会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法治、金融和市场环境。建成覆盖创新全链条、全过程的科技政策和服务体系,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30亿元,科技服务业规模达150亿元,在扬注册的各类创投基金管理规模达600亿元以上。

到2035年,全市创新型经济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全面转向以科技创新为主,经济发展动能得到根本转变,形成一流的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建成一流的科技产业综合体等创新创业载体平台,拥有一流的人才团队,构建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科创名城建设水平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四、三年重点任务(2018-2020年)

今后三年是扬州新兴科创名城建设的起步阶段,要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提升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关键和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聚焦新兴科创名城定位,突出城市特色优势,狠抓关键环节提升,强化重点领域突破,推动扬州高质量发展强基础、补短板、树标志、创特色。

(一)加快培育创新型优势产业集群

1.做大科技创新产业规模。大力发展软件与互联网产业,做大“一基地三板块”,持续推进新兴软件和互联网名城建设,到2020年,软件和互联网产业实现业务收入1800亿元。大力发展科技研发产业,抓好创新服务载体建设,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品牌化的科技服务机构,科技服务业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工艺美术、戏曲、木偶等传统文化资源转化创新,积极推进文化领域新业态、新项目蓬勃发展。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5%。

2.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5+3”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持续做强微电子、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大幅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和发展质量,促进产业规模显著扩大、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产业支撑体系显著完善,形成布局合理、集聚集群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体系。精耕细作高档数控机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机器人、MEMS(微机电)、通信设备、精密仪器等重点领域,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部署服务链,每年重点组织实施100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和10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到2020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建成1-2个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研制10项以上具有业内领先水平的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零部件。

3.做新传统特色产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通过技术、品牌、管理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延伸拉长食品产业链并提升品牌价值,不断提升高技术化学品船和大型集装箱船制造水平,大力推进石化产业绿色化、服装产业品牌化,积极推动旅游日化、毛绒玩具、灯具等产业借助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大力引导企业将智能控制系统、传感器、嵌入式终端应用于生产制造过程,推动制造业服务化与生产性服务业有机结合。到2020年,全市新建市级以上智能车间60家,培育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30家,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保有量达3500台套以上。

(二)着力抓好科技创新载体建设

4.做强做优三大创新板块。江广融合区板块重点聚焦软件和互联网产业,加快推进江苏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扬州软件园、青谷里创客街区等载体建设,致力打造成“新产业、新人才、新城市”互动并进的样板区;扬子津科教园区板块重点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业,整合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资源,致力打造成“扬州智造”的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板块重点聚焦现代农业和食品加工业,重点推进扬大科教示范园、中法共建种猪示范基地建设,致力打造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到2020年,三大创新板块区域创新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建成创新活力充分释放、创新功能不断健全、创新生态持续优化的科技创新高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比重达50%以上。

5.持续提升科技产业综合体水平。按照“公园+”发展模式,着力建设一批“城市公园+科技综合体+人才公寓”的城市创新组团,打造现代化都市地标,市区以三湾片区、“三河六岸”区域、广陵新城和高铁站周边地区为重点,规划建设邗江科技产业园、扬子津科教园、智谷、七里河公园、广陵新城、高铁站、生态科技新城、江都区三河六岸等8个科技产业综合体,总占地面积107万平方米;宝应、高邮、仪征以城市新区为重点,分别规划建设一个科技产业综合体,总占地面积37万平方米。对标国内一流总部经济楼宇、智力产业基地、创新创业载体,着力提升科技产业综合体运营质态、孵化效率和产出水平,到2020年,入驻企业超过4000家,集聚各类创新创业就业人员5万人以上,投入使用的科技产业综合体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覆盖率达80%以上,创成省级以上众创空间30家。积极推进与深圳科技园、上海金桥开发区、清华启迪、北大科创园等国内著名园区的合作,推动科技产业综合体的专业化、精准化、国际化运营,加快将科技产业综合体打造成集聚知识型高端产业、高端技术、高端服务、高端人才的创新发展先行区。

6.加快布局高水平实验室建设。坚持培育、提升、招引建设相结合,着力打造一批契合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抢占科技前沿阵地的高水平实验室。依托驻扬高校院所重点学科和骨干企业,着力培育建设市级实验室。重点支持扬州大学围绕地方产业创新,规划建设一批理工科类高水平实验室;推进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开票销售10亿元以上骨干企业、科技创新类上市公司和上市后备企业、专精特新型企业加强企业实验室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到2020年,全市布局建设50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大力推动现有实验室提质达标,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公共实验研究平台能力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升,到2020年,建成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3个。大力招引大院大所来扬创办实验室,招引国家重点实验室来扬设立分实验室,招引院士、长江学者、千人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学科领军人物领衔的创新团队来扬创办实验室,重点建设MEMS(微机电)、机器人、江豚保护、生猪产业等一批高水平实验室,到2020年,招引建设省部级标准重点实验室5个。在扬州国家高新区规划1平方公里的科研用地,重点打造实验室集聚区,推动实验室为主的研发产业向科技产业综合体集聚。制定出台加快实验室建设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完善实验室运行机制和投入机制。

7.全力提升园区项目承载能力。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对全市各类园区的发展定位、产业特色、建设规模和空间布局进行系统研究,为城市产业发展和新兴科创名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持续提升扬州国家高新区和高邮、杭集省级高新区发展水平,加快宝应安宜、江都仙城工业园创建省级高新区步伐,着力构建“1+2+N”高新园区体系。加快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步伐,提升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提升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园区服务功能建设,进一步增强政务、商务、财务、法务等综合服务能力,建立健全融资担保、股权投资等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园区发展绩效考核,探索推进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一站式、集成化服务,切实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循环利用率、智能制造普及率,着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园区集约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

(三)加快构建“双创”人才高地

8.着力抓好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以落实好“人才政策20条”为抓手,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招才引智力度,引进一批学科行业内顶尖、契合扬州发展方向的人才和团队,加快集聚、培育和使用一批“高精尖缺”人才。实施青年企业家发展领航计划,培养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本土企业家人才。加快培养投身扬州产业发展一线和经典工艺传承的实用人才、专业技能人才“扬家匠”队伍。根据企业引才需求不断优化政策供给。到2020年,拥有各类创业创新领军人才1000人,博士人才1万人,硕士人才10万人。

9.全面推进“大学生城”建设。加快建设扬子津科教园区,支持扬州大学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推动扬州大学科技园创成国家大学科技园。招引国内知名高校、重点院所来扬,围绕我市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软件与互联网等基本产业开展合作办学。以更加开明的政策吸引大学生来扬、回扬、留扬、就业、创业、置业。推进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力争每年1万名以上大学生来扬实习实训。到2020年,每年新增在扬就业创业大学生达到3万名以上。

10.加快建设教育名城。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率先发展,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办好公平普惠、优质高效、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市,打造教育名城。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大幅提升高中教育质量,持续提高高考学生“双一流”高校录取比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扬州职业大学、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水平,充分发挥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江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的作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高等教育加快发展。

(四)加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11.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1121”行动计划,到2020年培育技术品牌全国领先、拥有行业“单打冠军”实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100家,拥有10件以上发明专利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各1000家,力争产生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具有国内外行业竞争优势的“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聚焦科技型产业,加快实施企业上市挂牌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后备企业培育和分类指导;鼓励引导已上市挂牌公司开展融资、并购、重组;鼓励科技型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搭建私募股权机构与中小微科创企业信息对接和撮合平台,更大力度推动创投机构、基金投向早期科创项目。

12.着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参与国家和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鼓励企业组建各类研发机构,加强研发能力建设,推动大中型企业和规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加大对中小企业与初创企业的扶持力度,在全面落实国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基础上,对获得省级研发费用资助的企业实行配套支持,每年对研发投入前十的企业予以奖励。强化新技术新产品“首购首用”等政策支持,助力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产品推广。以技术创新引领企业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

13.搭建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瞄准智能制造、健康医疗、食品安全及军民融合等领域,加快专业技术研究所建设,围绕产业基础技术、共性技术和前瞻技术开展研究开发和专业技术服务。同时,加快技术交易市场建设,提升高新技术展示交易、大型仪器共享等服务平台,主动对接承接最新、最实用的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

(五)强化开放融合创新发展

14.深入推进与大院大所合作。全面实施“名校名院名所”建设工程,推动“双一流”院校在扬设立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和研究生培养基地,支持国际知名高校在扬设立特色学院、创新中心和人才基地。大力推动清华大学MEMS产业研究院、扬州微电子产业园、启迪科技城、哈工大机器人研究院、北大科创园、西安交大科技园、南大光电研究院、南大化工研究院、东南大学研究院等提升建设水平,加快引进和建设一批功能定位明晰、现代管理制度健全、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型研发机构。每年组织企业拜访5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400项以上。

15.积极融入长三角创新板块。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和宁镇扬一体化战略机遇,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转型转移、开发园区共建、产学研合作、跨区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重要领域、重点环节,对接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南京创新名城建设,强化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构建,大力推进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和国际化。积极承办跨地区、跨领域的全国性、国际性创新创业活动,打造一批体现扬州特色的科技创新名展名会,不断提升新兴科创名城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16.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持续开展“科技产业合作远征计划”,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组织企业赴境外拜访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邀请境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来扬,每年开展科技产业合作交流对接活动不少于30次,与境外高校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达成科技或产业合作协议不少于100项,争取建设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2个。鼓励企业牵头或参与建立国际技术创新联盟、起草国际技术标准,支持企业“走出去”合资、并购、参股国际研发企业,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吸纳利用国外先进科技成果和优秀人才,引进海外高端人才不少于30人。

五、保障措施

加快推进新兴科创名城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要久久为功、锲而不舍。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优化发展环境,创新工作举措,贯彻落实好鼓励激励、容错纠错和能上能下三项机制,鼓励担当,激发创新,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为新兴科创名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新兴科创名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议事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各项建设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重大项目、重要政策落地,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市直各相关部门根据职能分工,积极主动履行职责,在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改革创新等方面研究落实相关举措。各县(市、区)、功能区要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实施方案,形成市县联动、统一高效的工作机制。

(二)加强要素保障。坚持把科技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建立财政科技经费稳定增长机制。加强现有科技、人才、产业相关政策集成,设立新兴科创名城建设专项资金,加大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梦想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投资力度,大力引进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基金。扩大“苏科贷”、“扬科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补偿贷款、“人才贷”等贷款规模,积极探索发展“知贷通”等专利质押贷款产品。对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创新载体、重点研发平台、知名企业或高校院所研创中心、高层次人才及团队给予重点支持,强化政策激励、要素保障和金融支撑。

(三)加强环境优化。不断完善提升城市功能,构建现代交通体系,加快建设有利于加快科技创新、加速人才汇聚的基础设施和各类公共服务平台。优化新兴科创名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和载体建设规划,打造生活环境优美、服务功能完善、创新创业活跃、工住平衡的城市创新组团。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营造宽松发展环境,持续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加大科技资源整合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健全政策有效落地的工作机制和管理机制,推动科技扶持政策落实由事前审批变事中事后监管。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广泛发动社会参与,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

(四)加强督查考核。研究建立创新型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强化对新兴科创名城建设核心指标的监测评估。完善创新驱动导向评价机制和考核办法,将考核绩效纳入各地、各部门年度目标考核与党政主要负责人政绩考核中,形成“一把手抓、抓一把手”的工作推进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强化督查督导和评估通报,推动新兴科创名城建设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形成抓落实的有效工作机制,确保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把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新兴科创名城建设作为检验干部能力素质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

3380 次浏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