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黄磊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平台管理与服务处对接成功
  • 方成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赵金星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218个团队

2019年10月12日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创新团队

重庆大学

团队带头人:刘和平
职称:
团队编号:09758
其他
2004年6月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并取得工学博士学位。在校对机电动力系统分析与仿真、超导电力科学技术、现代电机设计、双机械端口电机及其控制等学科都进行过学习和实验,对工程电动力学和机电动力系统有过深入的研究。 毕业后在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担任“教授”一职,为重庆大学教师。曾发表过科研论文148篇,高水平科研论文20多篇,出版译著和教材18部。多次承担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点攻关项目 “混合动力汽车外挂式ISG电机及其控制系统”、863子项目“50kW锂电池纯电动汽车电机和控制系统研究”以及校企联合项目“蒙迪欧2.5 V6车型档位控制器”、“大功率永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等。荣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重庆市计算机应用成果二等奖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项,已授权13项。 2011年注册成立重庆百转电动汽车电控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并随后创建一支以教授博导为主理论水平高的工程技术素质全面、实践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掌握了电动汽车电机理论和控制理论及管件技术,能将汽车、机械、电机、电气、电控融合在一起,开发了72V、60V、48V低压大功率电驱动系统,采用了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矢量控制技术,拥有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性能。

2019年10月12日

建筑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团队

重庆大学

团队带头人:刘界鹏
职称:
团队编号:09759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其他
本团队综合了重庆大学的土木、建筑、计算机、自动化、数学等学科和人才优势,立足于国内外技术前沿,紧密围绕建筑业智能建造的发展需求,开展技术研发和产学研结合工作,开发成套技术和产品,培育特色企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并最终形成重庆市建筑业智能建造方面的产业集群,推动全国建筑业的转型升级。 团队拥有独立的科研团队和技术开发团队。其中教授(博导)3人,博士生、 硕士生30余人,全职人员5人。 刘界鹏教授,结构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得者(排名第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重庆大学“百人计划”,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钢结构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钢结构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副理事长、重庆市钢结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伍洲教授,电子工程专业工学博士,重庆大学“百人计划”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IEEE会员,中国自动化协会会员。计算科学与数学国际期刊编委,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多个国际会议执行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央高校基金前沿交叉项目1项。 冯亮教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重庆市“百人计划”研究员、重庆大学博士生导师、重庆市高层次引进人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目前已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期刊30余篇,中科院SCI一区期刊论文8篇,二区期刊论文7篇。一作及通信作者期刊论文中,影响因子5.0以上论文6篇。获得2012 IEEE WCCI国际会议最佳学生论文提名。获得2019 IEEE Transaction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杰出论文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重庆市科技计划项目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研究专项资助项目、中央高校基金前沿交叉项目等多个项目。

2019年10月14日

数字化智能化制造信息系统团队-郭顺生教授团队

武汉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郭顺生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770
装备制造 其他
郭顺生,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院长,2019年度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特聘教授。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湖北省国际合作项目10余项,企业横向合作30余项。获得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建筑材料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一种可重构的ERP多源数据导入方法国家发明专利1项,出版《数字制造资源智能管控》、《现代制造企业质量管理方法与实践》等专著2本,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70多篇,被工程索引SCI、EI收录50余篇,获得了20余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目前兼任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制造业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担任20余个SCI杂志审稿人。 数字化智能化制造信息系统团队包括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3人,博士研究生8人,硕士研究生60余人。具有机械学科、计算机学科、数学等多学科背景。一直从事制造业信息化相关的理论及应用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湖北省国际合作项目10余项,企业横向合作30余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200多篇,被工程索引SCI、EI收录80余篇。开发了数字化智能化制造信息系统在中材装备集团下属多家制造基地、江苏鹰游纺机、佛山国星光电、武汉智讯创源等等多家行业企业得到良好应用,为企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9年10月24日

冯研科研团队

淮阴工学院

团队带头人:冯研
职称:高级工程师
团队编号:09823
能源环保 其他
冯研,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工学博士。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1人,其中副教授2人。近3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2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获专利授权6项,在道路工程设计与新材料研发、基坑工程等方面取得了国内先进成果,X X成果已在青藏铁路多卡特大桥、金湖247省道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中铁十九局、江苏捷达路桥工程集团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3年科研总经费达100万元。

2019年10月25日

杨亦慧团队

淮阴工学院

团队带头人:杨亦慧
职称:中级
团队编号:09824
其他
杨亦慧团队,拥有骨干成员3人,其中副教授2人。进五年,承担省市级科研基金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1篇,EI论文1篇,获专利授权1项。在交通枢纽客流推演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与淮安市政设计研究院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金费达50万元。

2021年04月30日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张志炳教授团队

南京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志炳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830
其他
南京大学应用化学学科成立于1986年,是化学化工学院下属的二级学科。应化学科和化学一级学科共建‘绿色过程化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2017年化学工程学科入选国家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2016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南京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在全国388个开设此专业的高校中排名第一。学科立足于化学工程与技术一流学科建设,着力在精细分离技术、微界面反应强化技术、绿色催化合成技术、功能性环境友好材料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开发。经过30年的努力,已形成了三个特色研究方向:精细分离过程强化与集成,微界面反应强化工艺与装备,以及绿色催化合成与催化材料。

2021年08月23日

中医药智能化装备开发与临床数据挖掘技术——朱垚团队

南京中医药大学

团队带头人:朱垚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9870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生物技术与医药 其他
朱垚,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中医学博士。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 本团队围绕中医药智能化问题,开展基于智能硬件的中医药智能准备和基于智能软件的临床数据挖掘系统的研究,取得中医临床诊疗智能化软硬件及中医药大数据挖掘技术等系列成果。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等60余项,发表论文220余篇,参编专著12部,获软著权授权20项,申报专利18项。获江苏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并获全国优秀青年、大学五四青年奖章、南京优秀志愿者、社区优秀党员、优秀本科生银奖指导老师、江苏省创青春大赛金奖指导老师等多项荣誉称号。在名老中医辅助传承系统、中医智能门诊、智慧中药房、无人中医诊所、中医师移动智能工作站、中医药大数据处理、中医临床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辅助诊治系统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名老中医辅助传承系统成果已在北京广安门医院国医大师工作室、江苏省中医院国医大师工作室、江苏龙砂医派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中医药数据挖掘技术先后服务300人次临床专家,合作课题30余项,累计挖掘中医临床医案超500万份。围绕中医药大数据产业化开发与中盐金坛盐化有限责任公司、江苏随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南京上元堂沉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瀚章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润曼科技信息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2021年09月06日

清华大学沈阳教授团队:清芸机器人

清华大学

团队带头人:王磊
职称:中级
团队编号:09923
其他
沈阳教授,学术创始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擅长于AI、大数据分析、未来新技术、技术情报等。 王磊,团队执行人,董事长,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裁、通祐集团CEO。 程刚,机器人头部设计师,毕业于沈阳理工大学,拥有5年以上机器人头部设计、装配、测试和整体结构设计经验。 李龙,机器人软件和硬件工程师,西北工业大学硕士,拥有多年各类机器人设计、软件开发、运动控制、语音交互和视觉识别经验。 团队核心人员8位,其中拥有博士学位1名,硕士学位3人。目前拟申请发明专利6个,以每个月6个发明专利的速度推进技术开发。

2021年09月08日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长三角培训中心

清华大学

团队带头人:姜雪
职称:中级
团队编号:09925
其他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1985年成立,作为全国高校第一所继续教育机构,学院已经为全国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超过400万人次的学员群体开展了多层次、多类型、多学科的继续教育。学员中既有大批企业家和党政干部,还有大量医务人员和医疗管理人员、政法干部、金融高管、军队转业人员、港澳台爱国人士、经济欠发达地区人群、残疾人群等,其中自2003年开始的远程教育扶贫工程,受益学员已逾250万人次,体现了学院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不懈努力。 长三角培训中心是学院业务部门之一,主要服务长三角区域(江浙沪皖)三省一市的人才培养与培训,中心共有成员12人,作为学院的重要业务部门,中心已为区域内领导干部、企业家以及各类人才开展了不同专题不同类型的继续教育,获得“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培训基地”、“ 江苏软件人才优秀合作伙伴”两项荣誉。 近年来,中心紧密围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结合清华学科优势,集中力量研发区域内重点产业链学习项目,如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与碳中和、智慧车联等。同时,与企业开展产教融合专题研究,推动和提高学院与企业的人才培养的合作,促进企业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

2021年09月17日

先进微纳米粉体材料——姜炜团队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姜炜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935
新材料 其他
姜炜,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国防卓越青年人才,担任多个重点实验室及技术创新中心客座教授或专家,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英国皇家化学会“Top1%高被引中国学者”。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3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3人、副教授2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5项,其中国家重大安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4项。发表SCI论文130余篇,获专利授权4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在微纳米粉体材料、无机非金属功能粉体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微纳米粉体技术成果已在国防、电子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联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5800万元。

2021年09月18日

土木工程——糜长稳团队

东南大学

团队带头人:糜长稳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941
其他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工程力学分析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工程力学系副主任、江苏省力学学会理事、固体力学专委会委员、实验力学专委会委员、国际交流与合作委员会委员、南京欧美同学会(南京留学人员联谊会)理事、南方计算力学委员会委员,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1994年7月毕业于江苏省淮阴电子工业学校机械制造专业;2003年7月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12月获美国怀俄明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涵盖微纳米力学、生物力学、物理力学及其应用、表面力学与界面力学、接触力学和应力腐蚀断裂力学。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基金、人事和社会保障部择优资助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科研项目。在固体力学、复合材料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的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有研究论文。掌握纳米力学、生物力学、细观力学和连续介质力学等多个尺度的力学理论,在每一领域均有研究论文发表。在教学方面,主讲过材料力学、建筑力学、弹塑性力学、固体力学基础、连续介质力学、细观力学与纳观力学、变分原理等课程。荣获东南大学“第九届吾爱吾师”我最喜爱的十大老师和“第十届吾爱吾师”最具魅力老师称号。主讲的“建筑力学”课程荣获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和“江苏高校省级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精品课程”称号;主讲的“材料力学”课程荣获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江苏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主讲的“弹性力学”课程入选教育部首批在线教学国际平台全英文MOOC。

2021年09月28日

智能机电系统设计与运维 团队

西南交通大学

团队带头人:高宏力
职称:
团队编号:09993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其他
智能机电系统设计与运维团队依托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目前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和专职设计师2人,博士研究生20人,硕士研究生60余人;主要围绕轨道交通装备、高档数控机床、航空航天飞行器、隧道施工装备、电网运维机器人等领域开展机电液一体化系统设计、机器视觉技术、智能传感器、检测与控制、智能化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故障预警与健康管理、节能驱动技术、基于边云协同的智能运维技术等开展研究,针对数控机床技术发展需求,首次提出了数控机床服役寿命的概念和基础理论,建立了系统的服役寿命预测理论和评估体系,为数控机床自适应加工和智能健康保障奠定了理论基础。团队长期致力于上述行业的高端装备设计与运维等关键技术研究,主持或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支撑项目、国防基金、四川省重大科技项目、军工项目等课题30余项,累计经费3000余万元;成果形成专利126项、论文200余篇;相关研究成果已形成产品,并成功应用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多个企业,加速我国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和相关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