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张超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440个团队

2023年07月22日

工业元宇宙团队

北京邮电大学

团队带头人:牛少彰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323
能源环保 新材料
牛少彰,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国家863重点项目负责人,中国高科技产业研究会智能制造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北京信息产业协会理事长。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20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2人、副教授5人。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获专利授权3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在工业场景数字孪生、制造大数据分析、增强现实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已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中得到应用,与多家头部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2000余万元。

2023年07月22日

射频传输与能量收集技术——张金玲团队

北京邮电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金玲
职称:
团队编号:10324
电子信息 能源环保 其他
张金玲: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本科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北京邮电大学优秀教师,研究生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研究生优秀育人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获得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奖,指导研究生获得创新创业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获得“集萃创新杯”2022年度总决赛二等奖。?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X X人,其中博导X X人,教授X X人、副教授X X人。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项、国家重点研发和国防项目3项、华为、中兴和其他院所项目3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130余篇,SCI和EI检索近100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18项。 目前在研科研项目6项,其中纵向项目2项,横向项目4项

2023年07月23日

海绵城市生态功能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团队

同济大学

团队带头人:李辉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330
能源环保 新材料
团队负责人李辉,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近8年,承担国家省部委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发表SCI/EI论文60余篇,获专利授权21项,其中美国专利1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项。在生态铺装新材料与新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成果已在冬奥会延崇高速河北段太子城服务区、雄安新区对外骨干公路网京德、荣乌高速、河北省曲港高速等多项国家重大工程,以及上海临港国家海绵城市示范区、世界级生态岛崇明生态道路等示范工程中得到应用。与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路桥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8年科研总经费达2100万元。 本团队拥有博士、硕士共32人,骨干成员6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1人、博士5人。分别负责公司运营、技术研发、技术推广等,形成了成熟完备的产学研体系。

2023年07月23日

基于复合增焓的能源塔热泵技术——张振涛团队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张振涛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10332
能源环保
张振涛,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农特产品绿色节能干燥技术装备研发(2018YFD0700200)”首席科学家,中国轻工业食品药品保质加工储运装备与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30余人。近年来,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二十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共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文章50余篇,授权专利80余项。在基于复合增焓的能源塔热泵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技术成果成功应用于北京金茂绿建科技有限公司(大型央企-金茂集团)第1-3期能源站项目示范(青岛),在四川成都独角兽岛区域供冷供热智慧能源站项目进一步推广应用。

2023年07月24日

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装备团队

哈尔滨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王树涛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10342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新材料
王树涛,哈工大环境学院副教授,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黑龙江省臭氧应用技术与设备开发重点实验室主任,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访问学者,生态环境部专家库成员、黑龙江省商务厅专家库成员、哈尔滨市生态环境局专家库成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环境毒理与健康、臭氧氧化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等;承担科研项目20+,发表论文70+,发明专利10+;主编《环境工程设备与应用》(高教社)、《水污染控制工程》(化工社)。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5人,博士生和硕士生数十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SCI论文百余篇,获专利授权20余项。

2023年07月25日

农产品安全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应义斌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358
能源环保
应义斌,浙江省特级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教学名师、全国农业杰出科研人才、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全国模范教师、浙江省劳动模范、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2014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09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0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09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业工程学科评议组第二召集人。是国家重点学科—浙江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的负责人,以及浙江大学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和浙江大学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生物系统工程学科的负责人。曾先后在美国University of Maryland、University of Arkansas、美国农业部Instrumentation and Sensing Laboratory和Texas A&M University担任Visiting?Professor或Visiting Scientist。 团队发现了电化学纳米界面的电子转移机制及增敏效应,建立了农产品痕量化学性污染物高灵敏感知方法;探明了生物特异识别-纳米高效增敏的感知机理,建立了基于生物-纳米复合敏感界面的农产品微量食源性致病菌高特异、高灵敏感知方法;阐明了柔性金属纳米超材料物理机械特性对金属表面等离激元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农产品表面化学性污染物原位感知方法,为农产品安全检测传感器实现无电池化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3年07月25日

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徐建明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359
能源环保
徐建明,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毕业于原浙江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获土壤学博士学位。现任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分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土壤化学与生物化学、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环境质量与食物安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生态效应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以及重点和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973项目课题、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各类纵向科研项目40余项,在PNAS、The ISME Journal、Microbiome、Global Change Biology、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70余篇,主编中、英文著作8部,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7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件,获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0个。主编出版的《土壤学》(第三版)教材是“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11年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奖,2019年12月主编出版的《土壤学》(第四版)于2021年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 团队揭示了中轻度污染土壤多种重金属的化学稳定机制,实现了重金属中轻度污染稻田安全利用机制创新与理论突破,形成了重金属污染土壤分级安全利用技术体系并构建配套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规程;解决了对大面积中轻度污染土壤进行高效稳定安全利用的难题,避免我国南方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凸显、农产品安全事故频发,从而保障农产品安全;在全国率先建立耕地重金属污染长期定位观测试验站,打造示范样板,近三年在全国多个省市、“一带一路”国家推广应用八百多万亩,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2023年07月26日

高效气相净化材料技术——季生象团队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季生象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10369
能源环保
季生象,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获中科院人才计划(A类)、长春市“长白慧谷”英才计划、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江苏省双创人才、吉林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人才计划支持。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5人,其中副教授2人、助理研究员2人、工程师1人。团队成立以来,主持国家实验室、科技部、国基委、中科院、吉林省科技厅和横向等课题30余项,立项总经费超过7000万元。发表SCI论文60余篇,获专利授权40余项。2018年,与艾易西(中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成年产800吨高效气相净化材料中试生产线,并投入生产使用。经过多年的研发,高效气相净化材料在生产工艺、产品性能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2021年项目获得1亿元融资款,同年建成世界上首条年产1万吨高效气相净化材料生产线,艾易西(中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销售额突破一亿元。经上海市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鉴定,使用后失效的高效气相净化材料属于一般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危害小、处理成本低。2022年,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为组长的7人专家组,对高效气相净化材料成果进行鉴定,成果水平总体国际先进、部分国际领先。高效气相净化材料成果已在北京大兴机场垃圾转运站除臭项目、上海白龙港污水厂除臭项目、上海城投透气井除臭项目、徐州市中小学校园新风项目、国际香料(中国)有限公司VOC治理项目、济南二机床厂VOCs治理项目等工程中得到应用。

2023年07月26日

能源金属分离技术——陈继团队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陈继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10370
能源环保 新材料
陈继,二级研究员,中科院特聘研究员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6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2人,助理研究员和工程师4人,研究生10余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及横向科研项目5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专利授权1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项。在稀土及钴镍、锂等金属的绿色分离与工艺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重稀土分离新工艺制备高纯氧化镥成果已在稀土产业得到广泛应用,与中国稀土集团、厦门钨业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建成了废旧动力电池有价元素回收中试示范线,为新工艺产业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1000万元。

2023年07月28日

高效、稳定的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及其应用——黄春辉团队

北京大学分子工程苏南研究院(江苏集萃分子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团队带头人:黄春辉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377
能源环保
黄春辉,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20人,其中院士1人,集萃研究员3人。近4年发表SCI论文4篇,获专利授权2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项。在解决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的稳定性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开发出十余种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已在信息、照明、光伏以及现代农业等领域得到应用。与苏州赛伍、迈为、上海海优威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4年科研总经费达800万元。

2023年07月28日

能源光电子团队

北京大学

团队带头人:朱瑞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10381
能源环保
朱瑞,北京大学研究员(长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能源光电子研究室主任。入选北京大学“博雅青年学者”,获国家基金委“优青”资助(2017年),北京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21年)。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7人,近3年,承担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18篇,获发明专利授权2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在超轻质钙钛矿光伏电池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与贝特瑞集团、利亚德光电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3年科研总经费达1259万元。

2023年07月31日

南京大学董磊教授团队

南京大学

团队带头人:董磊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385
能源环保 生物技术与医药
董磊教授作为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领导的研究团队围绕生物材料的生物学效应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生物材料界面生物学分析方法”、“主动调控组织微环境的生物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应用”、“基于免疫调控材料的器官再生与再造”等理论与应用研究,已凝练出一支核心突出、特色鲜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教学与科研团队。目前,研究团队包括教授1 名,副教授2名,助理研究员和博士后研究员8名,团队平均年龄为35 岁。团队成员学科背景交叉、年龄及知识结构合理。近年来,团队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项目1项,国自然青年基金项目4项,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一项,江苏省青年基金2项,国家博士后特别资助3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8 项;在Gut、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eLife等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88 篇,2 篇论文入选Advanced Science 封底文章,1篇入选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 封面文章,1篇被选为Science Advances 亮点文章。连续多次被Trend In Biotechnology、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等权威期刊邀请撰写综述。近期团队的核心技术成果器官功能重塑的文章被国内外20余家科技和公众媒体报道,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有2项技术产品成功转化,多项技术已成功转化,进入产品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