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方成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赵金星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439个团队

2019年10月16日

绿色分子筛催化剂技术——王向宇团队

郑州大学

团队带头人:王向宇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786
电子信息 能源环保 新材料
王向宇,河南省杰出创新人才基金获得者,承担重大横向企业项目负责人。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6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2人、副教授2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12篇,获专利授权1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在己二酸绿色合成、己内酰胺关键催化剂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绿色催化氧化催化剂成果已在鲁西化工、福建永荣科技己内酰胺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鲁西化工、平煤神马、河北美邦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2600万元。企业获得40多亿经济效益。

2015年08月13日

纳米碳材料研发技术——智林杰团队

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团队带头人:智林杰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1069
新材料
智林杰,国家863计划项目课题组长,百人计划。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4人,其中博导1人,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3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0项,其中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10项。发表SCI论文46篇,获专利授权10余项。在纳米碳材料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1100万元。

2019年10月17日

黑龙江省绿色化工技术创新团队

哈尔滨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由君
职称:
团队编号:09798
生物技术与医药 新材料 现代农业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8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4人、副教授4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4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专利授权20余项,其中4项专利已转让;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近年来在金属加工液的研制及回收技术、碳纤维上浆剂的制备、免蒸压水泥砌块的制备、中草药中农药残留的检测、转基因农作物的快速检测、含氟化合物的制备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其中西洋参中超标农药的去除技术已在吉林通化得到产业化应用。与黑龙江晨环生物、哈尔滨天顺科技有限公司、湖北襄樊裕昌精细化工等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400万元。

2021年09月29日

碳基新材料技术—热管理与摩擦复合材料团队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陈成猛
职称:
团队编号:10017
电子信息 能源环保 新材料
陈成猛,研究员,博导,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三晋英才”拔尖骨干,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科院煤化所课题组长,中科院炭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科院石墨烯工程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先进炭材料与器件研究工作,主持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60余篇,授权专利32项,出版英文专著1部,主持制定国际和国家标准8项。 刘占军,研究员,博导,中科院煤化所课题组长、学术带头人、太原市高端创新人才、“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一直从事特种炭/石墨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工作,发表学术论文约40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0项,制定供货石墨材料标准5项,开发的高端炭/石墨在市销售产品8类。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5人,其中博导2人,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3人。近3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共1项。发表SCI论文160余篇,获专利授权6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在先进炭材料与器件研究、特种炭/石墨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开发的石墨烯产品、高端炭/石墨产品,已在航天军工等领域中得到应用。与中国航天、中国电子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累计科研总经费达9000万元。

2019年10月14日

“场地土壤污染综合治理”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团队

武汉大学

团队带头人:侯浩波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773
能源环保 新材料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7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3人、副教授2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30余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专利授权3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项。在场地土壤污染治理、环境功能材料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成果已在武汉CBD复合污染场地修复、滇池生态清淤、大亚湾核废料安全处置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五矿集团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超过5000万元。

2013年10月01日

高性能太阳能反射镜制备技术——左岩团队

中国建筑材料研究总院

团队带头人:左岩
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团队编号:00974
新材料
左岩,教授级高工;现任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玻璃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家玻璃深加工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璃分会理事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委员会理事。研究方向:长期从事玻璃材料增强、镀膜、成型、层合等加工技术方面的研究,在特种玻璃制品、玻璃深加工新技术,尤其是国防军工高性能风挡玻璃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和多项研究成果。先后承担了“XX号工程座舱圆弧风挡透明件研制”;“直X机层合座舱玻璃研制” 等多项涉密国防科工重点项目;获2003年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5年获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科技奖等。

2021年10月20日

燃料电池

江苏科技大学

团队带头人:欧阳春
职称:高级工程师
团队编号:10096
能源环保 新材料
欧阳春,江苏科学大学材料学院高级工程师 目前团队骨干成员5人,其中副教授2人,博士4人,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 自然科学基金3项, 发表论文20篇,与南通瑞翔新材料有限公司,中电科宁波海洋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2019年10月17日

铝镁合金新材料及精密成型技术团队

哈尔滨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吉泽升
职称:
团队编号:09799
新材料
吉泽升教授团队依托于黑龙江省材料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和省铝镁合金精密成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长期从事于铝镁合金新材料的开发和先进精密成型技术的应用研究。团队聚焦于汽车强量化关键承力件的一体化开发与应用,在铝镁合金固相再生与合成技术、先进铝镁合金的压铸、挤压铸造及半固态成型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团队现有教授2人,讲师2人,博士及硕士研究生20余人。目前在该领域承担国家以及省市科研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发表铝镁合金压铸、挤压铸造。铝镁合金固相再生和新材料开发方面学术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国际、国内会议特邀报告近20次。同时团队注重研究成果的产业化推广,目前挤压铸造技术已经在丰田多款车型的关键部件得到了应用并实现产业化,同时为吉利开发的转向节由铸铁的4.2kg减重至1.85kg,减重达56[%]。

2019年10月16日

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成型与模具(科技部首批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郑州大学

团队带头人:刘春太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789
装备制造 新材料
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成型与模具团队,在申长雨院士领导下长期致力于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成型加工、模具优化设计与制造等领域的理论、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建立了我国首批利用世行贷款建设的4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之一的“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材料成型及模具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塑料成型和模具技术领域理论研究、技术开发、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相关产业技术发展的主要基地。 中心现有科研人员25人,其中院士1人,教授5人,拥有博士学位17人。主持承担了国家“八五”、“九五”、“十五”重点科技攻关、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载人航天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重点和杰出青年基金等各类纵向项目40余项,重大横向项目40余项。出版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其中SCI收录200余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2007年完成了“神七”出舱宇航服面窗的研制,作为全国20个获奖集体之一,荣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奖励。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成型过程数值模拟及模具优化设计;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成型加工中的物理问题;轻量化及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国家战略领域用塑料制品的研制等。

2015年07月24日

新材料技术——材料设计及制备技术

常州大学

团队带头人:苏旭平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691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生物技术与医药 新材料 其他
苏旭平,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获得者,江苏省双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物理学会相图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6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2人、副教授1人。近五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2项。发表SCI论文90余篇,获专利授权8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其中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在材料表面处理热浸镀锌领域、材料设计与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现代热浸镀锌关键工艺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成果已在株冶、上海宝钢等企业得到应用。与江苏国强、攀钢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五年科研总经费达600万元。

2019年10月17日

高场绝缘材料与绝缘技术创新团队

哈尔滨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王暄
职称:
团队编号:09797
装备制造 新材料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5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3人、副教授5人。近五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973计划2项、863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100篇,获专利授权5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完成110kV高压交流电缆料国产化,目前与企业共同开发500kV交流、直流电缆料,保障能源互联网建设战略性材料安全供给。重视成果本地转化,已开发出聚合物材料转矩流变仪、紫外光辐照交联聚乙烯电缆制造设备。近3年科研总经费达3000余万元。

2021年09月30日

先进核能材料研究中心

西北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李中奎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036
新材料
先进核能材料研究中心目前拥有学校全职教师12人,其中万人计划1人、高级以上职称10人,团队教师博士化率100%。 先进核能材料研究中心探索核能材料在设计、加工、服役行 为评价与预测、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突破相关瓶颈技术,承担国家相关科研项目,联结产学研用,集中优势力量,突破核能关键材料制备的瓶颈技术,在核能关键材料技术成熟度和条件建设方面满足小批量研制的需求,解决核电站急需的技术和试验件供应等问题,为核能关键材料的创新发展提供可靠的制备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