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黄磊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平台管理与服务处对接成功
  • 方成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赵金星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
9602项成果

2023年12月18日

Ag-MAX低压电接触材料开发

成果编号:40497
新材料
电接触材料是电炉接通与分断元件的“心脏”。“万能”银基电接触材料AgCdo因铜毒而被明令限制,研究与开发替代材料成为关键问题。本成果围绕可加工导电陶瓷MAX相增强Ag基电接触材料体系

2023年12月10日

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拉钩

成果编号:40466
生物技术与医药
成果简介 该发明能够使得甲状腺手术建腔更容易,不用担心手术过程中气体栓塞问题。手术烟雾更少,视野更清晰 科研团队 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王培松科研团队 应用领域 甲状腺腔镜手术

2023年12月10日

腔镜示教用头戴式术中光学交互系统

成果编号:40465
生物技术与医药
成果简介 一种“腔镜示教用头戴式术中光学交互系统”可以解决术者在腹腔镜教学环境中,通过头戴式光学 交互系统在腔镜显示器屏幕上展示自己的手术计划及操作目的,还可以具体展示针对目标“切割、分 离”的建议路线与“结扎、止血”等建议部位。该装置不仅限于术者对学习者单向的意图传递,学习者 可以头戴该光学交互系统,向术者即教学者在显示器屏幕上传达自己的观点与建议,达到术者与学习者 双向沟通。针对术中多学科会诊或多位学习者、参观者的术中交互,可达到术中多方观点的有效表达与沟通。此外术者在显示器上明确具体操作意图与目的,可以提高学习者及助手配合效率。 科研团队 白求恩第二临床医学院赵洪宇科研团队 应用领域 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2023年12月10日

平欧榛子壳紫杉醇提取工艺

成果编号:40464
生物技术与医药
成果简介 东北特产平榛和欧洲土耳其大果榛子杂交种平欧榛子是近年广泛推广种植于东北的抗旱高产大果榛 子,普通欧洲榛不含紫杉醇,东北野生平榛紫杉醇含量高,但种植面积小,果实小,空果率高,没有商用 价值。平欧榛子产量高,生长快,从植株到果实均含有一定量紫杉醇,但每年国内4000万斤榛果产量,其 中至少2000万斤果壳作为垃圾或者燃料处理,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本项目利用果壳提取,优化工艺,降低成本,规模化后必将对榛子种植和加工以及带动吉林省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科研团队 生命科学学院刘晓波教授科研团队 应用领域 药物原料生产,癌症,靶向药物开发。 知识产权情况 和企业合作获得一项专利CN201610007438.1: 一种榛子壳提取紫杉醇的方法。
生物技术与医药
成果简介 培美曲塞二钠是一种抗叶酸合成抗肿瘤药。研究发现其对胸膜间皮瘤、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自2017年,我们在国际上首次进行了2项培美曲塞鞘内化疗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探索了其耐受性,安全性,给药方案,以及临床反应性。研究显示,培美曲塞鞘注化疗的单次给药 10mg, 每周1-2次给药,对于实体瘤脑膜转移患者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安全性以及治疗反应性。培美曲 塞在脑脊液中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无明显蓄积性。研究确定了培美曲塞鞘注给药的推荐剂量及给 药方案,使之成为第六种可以用于人类鞘注给药的化疗药物,也是我国发现的首个适合鞘内给药的化疗药物。 科研团队 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潘振宇科研团队 应用领域 临床医学,肿瘤学,神经肿瘤,恶性肿瘤脑膜转移的治疗。

2023年12月10日

脑中风后手功能康复仪

成果编号:40462
生物技术与医药
成果简介 产品主要用于脑中风后手功能康复。本项目利用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大脑功能重组技术,该设备综合 神经科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技术,通过感觉驱动式脑调控机制,针对靶区脑细胞和神经通路进行无创性功 能调控,促进大脑功能康复。正在开发的系列产品包括女性尿失禁治疗仪、偏头痛治疗仪、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仪。系列产品均由美国华裔神经学博士设计,吉林大学计算机学院研发团队负责产品实现。 科研团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李树秋教授科研团队 应用领域 康复医疗设备,用于脑中风后手功能康复。
生物技术与医药
成果简介 本研究利用脑脊液液体活检的方式,通过芯片筛选肺腺癌脑膜转移相关的脑脊液miRNA, 进 一 步通 过大量患者标本进行鉴定及验证,并评价其作为生物标志物诊断肺腺癌脑膜转移及监测疾病状态的潜 能,初步探究其生物学功能。研究证实,与肺腺癌脑转移及非肿瘤性疾病患者比较,肺腺癌LM患 者CSF 中存在特异性表达升高的miR-7977、miR-7975 及miR-7641; 通过对可疑存在LM的肺腺癌患者群体进 行验证并评价发现, miR-7977、miR-7975 及 miR-7641 具有较高的诊断LM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且三者 联合能够进 一 步增加诊断LM的效能,具有作为诊断LM生物标志物的潜能;通过对肺腺癌LM患者初诊 时、治疗后、复发时及挽救治疗后CSF 中 miRNAs 表达水平的变化研究发现, miR-7977 及 miR-7975 的 表 达变化与LM 的病情变化密切相关,具有监测LM 疾病状态的潜在作用。本项目为转化医学研究,可以转 化为临床检测试剂盒,广泛应用于本病的临床诊断与病情监测。 科研团队 白求恩第一 临床医学院杨国姿科研团队 应用领域 临床医学、肿瘤学、神经肿瘤、肺癌、肺腺癌脑膜转移的诊断及病情监测。

2023年12月10日

纳米药物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成果编号:40460
生物技术与医药
成果简介 本项目研究了纳米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围绕不同形态纳米药物(包裹型、释放型)、键合 型纳米药物与高分子辅料在体内的时空命运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成果包括: (1)不同形态纳米药物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建立了纳米制剂中释放药物与包裹药物的分离与质谱定量新方法,解决了纳米制剂体内多形态成分精 准分析的技术难题,并成功应用于阿霉素脂质体和两性霉素B 脂质体中释放药物与包裹药物的分离与定量。 (2)键合型纳米药物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完成了PEG-DOX、PEG-PTX、PEG-CDDP、PEG- 吉西他滨四种键合型纳米药物体内不同形态的定量分析。 (3)多分散性高分子辅料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以PEG 特征碎片作为定量离子,建立了同时定量EPO 和PEG 的LC-MS/MS 分析新方法,解决了传统方法 无法克服内源性物质干扰EPO 精准分析的技术难题。并且基于SWATH-MS “技术,首次突破了多分散性载体材料 (PEG、PEG-PLA 和DSPE-PEG) 体内精准分析的技术瓶颈。本研究首次发现DSPE-PEG、PEG-PLA 、PEG主要分布在网状内皮系统发达的组织器官,以原形的方式排泄极少(<1%),其绝大部分 在体内代谢后以PEG 的形式经由肾脏排泄。 科研团队 生命科学学院顾景凯教授科研团队 应用领域 纳米药物、药代动力学、高分子药用辅料。 知识产权情况 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项(申请号: CN104931637A、CN107589184A 和CN104991016A)
生物技术与医药
成果简介 免洗手消毒凝胶为人们的生活和医疗提供一种便捷、有效的手消毒方式。但市面上的免洗手消毒凝 胶多含有化学杀菌剂,这些消毒凝胶虽然能起到较好的杀菌效果,但含有有毒的化学杀菌成分,不易生 物降解,并且对皮肤刺激性太大,可引起皮肤过敏等副反应,长期使用容易造成皮肤粗糙、皲裂甚至脱皮等问题。本项目开发了一种绿色环保型免洗手消毒凝胶,具有以下突出优点: (1)该凝胶以可食用天然高分子为凝胶剂,高浓度乙醇为凝胶基质和有效的杀菌剂,所有成分均 为美国FDA 认定的食品等级,与人体组织相容性好,对人体和环境无害; (2)该凝胶成膜性好,不粘腻,无掉渣,具有极佳的使用体验; (3)对常见的致病细菌均具有良好的杀菌、抑菌效果; (4)制备工艺简单,生产过程无有毒有害物质排出。 科研团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海涛教授科研团队 应用领域 本品适用于医疗、防疫及日常生活的手卫生及消毒杀菌,是目前市面上可售产品的升级产品。 知识产权情况 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CN 201710296799.7)

2023年12月10日

鹿胎盘蛋白精华口服保健品的研发

成果编号:40458
生物技术与医药
成果简介 国内目前已有的鹿胎盘口服产品主要有胎盘粉和鹿胎膏,分别采用传统的烘干粉碎工艺和中药熬制方 法,没有同现代制药工艺进行有机结合,导致产品的生物利用度及其生物活性都差的现状。团队利用物理 和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提取制备鹿胎盘活性蛋白和多肽,然后作用于人成体干细胞发现其可以激活干 细胞的干性。为了实现其产业化,团队采用纳米粉碎技术,将鹿胎盘组织进行纳米精细打粉,提高其在人 体肠道的吸收率,大大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和在人体内对组织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再经过与药食同源的中药材科学配伍,研发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劳、抗辐射和抗衰老生物学功效的保健食品。 科研团队 生命科学学院蔡勇教授科研团队 应用领域 口服保健品和特医食品、以及作为化妆品的主要原料(成分)。

2023年12月10日

灵芝孢子粉袋泡粉

成果编号:40457
生物技术与医药
成果简介 课题组制备的灵芝孢子粉口感好,冲服时无沉底现象,克服了通常情况下灵芝孢子粉冲服时易于沉底、口感差的问题。 科研团队 药学院管清香教授科研团队
生物技术与医药
成果简介 该成果以长白山林蛙油、林蛙卵籽为原料,通过生物酶解技术、营养重组技术、风味改良技术、微胶 囊喷雾干燥技术等,制备林蛙油多肽口服液、林蛙油多肽粉剂、林蛙油含片、林蛙卵油胶囊、林蛙卵油微 胶囊、林蛙卵蛋白肽、林蛙卵蛋白发酵乳饮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多肽类产品分子量主要分布在5000Da以 内,吸收率高,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氧化、防衰老、促进矿物质吸收等多种保健功效。林蛙卵 油具有降血脂、降低胆固醇和改善记忆等多种功效。在产品研制过程中,技术人员攻克了林蛙油、卵籽蛋白的高效酶解、除腥和配方优化等多项关键技术难题。 科研团队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张铁华教授科研团队 应用领域 我国老年人口激增,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健康食品产业有利于改善老年人身体状况,提高人体免疫力、调节内分泌循环和抗衰老等功能,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知识产权情况 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2项,申报专利技术1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