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张超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
4426项成果

2020年10月27日

全量秸秆覆盖地免耕洁区播种技术与装备

成果编号:26323
其他
该装备连续多年被农业部列为主推技术,创制的系列机型实现在前茬作物秸秆未做任何处理的全量秸秆覆盖地播种玉米、小麦、花生、大豆等,已在冀、鲁、豫、苏、津、辽、黑等典型地区得到有效推广和广泛应用,为实现机械化秸秆禁烧提供了有力技术装备支撑。该机具配套动力为100hp以上四驱轮式拖拉机,工作幅宽240cm,生产效率可达6-12亩/小时。
其他
该成果解决国内外现有移栽技术装备作业效率低、对土壤适应性差的重大难题,创新育苗和移栽方式,发明了油菜毯状苗育苗技术和毯状苗切块窄缝栽插的移栽方式,创制了基于插秧机底盘高速全自动毯状苗移栽机,一次作业完成切缝、栽插、覆土镇压等工序,栽植效率是全自动旱地移栽机的3倍,是链夹式移栽机的8倍,栽植质量达到农艺要求,对土壤适应性好,在适宜的免耕和已耕地均可实现高效移栽,可广泛适用于油菜、部分蔬菜等作物移栽。设备发动机功率15.4(20.9)kW(PS),移栽行数4行,移栽行距600-300-600 mm,移栽株距240/210/180/160/140/120 mm,6挡可调,适宜毯状苗,作业效率0.27-0.5hm2/h 。

2020年10月27日

自走式果园风送定向喷雾机

成果编号:26325
其他
该装备主要适用于低矮密植型果园病虫害防治作业,采用四轮驱动专用低矮底盘,转弯半径小,作业机动灵活;采取单动力源输入、多动力输出的齿轮分动技术,同时满足行走、喷雾、风送及转向等作业要求,实现高速机械化作业;根据不同树冠高度和树型,确定并调节雾流方向及喷雾量,辅以不同强度的高速风力输送,实现定向低量高穿透性喷雾作业,有效改善果树树膛内部的药液附着状况。通过果园生产考核,作业效率提高6倍以上,农药有效利用率达60[%]以上,提高果树冠层内部药液附着率20[%]以上,节水省药,优越性十分明显。

2020年10月27日

节能型反旋灭茬耕整作业技术装备

成果编号:26326
其他
该装备通过改变刀轴排列及结构,有效地降低机具的功耗,提高作业效率,整机功耗比常规反旋灭茬旋耕机降低8-10[%],灭茬覆盖率提高15[%]以上,秸秆覆盖严密,埋茬量大,埋茬深度大(5cm以下秸秆量大)。该装备技术适用于稻麦秸秆根茬的覆盖还田和土壤耕整作业,也可用于玉米秸秆的粉碎还田土壤的耕整作业,一次可完成秸秆粉碎和土壤耕整作业,整地质量达到播种要求,效率高,对土壤压实小,为机械化秸秆还田提供一种新型作业技术和高效机具。

2020年10月30日

双目可聚焦系统及其应用

成果编号:26351
电子信息
人类视觉具有根据任务和场景,把视觉注意集中于有意义场景目标的能力,选择性和主动性是人类视觉信息处理的重要特征。机器人系统具有良好的运动能力,能够为机器人视觉系统实现外界信息获得的主动性和视觉信息处理的选择性提供有效的控制手段。通过算法编译赋予机器人视觉任务学习的场景感兴趣目标发现能力,通过多通道场景视频的视觉目标关联性计算,实现同一监控场景物体,在不同摄像机获取的视频图像序列中,其目标图像的视点和尺度不同,基于目标动作和视觉外观的多线索感知特征整合的 target re-identification 可以解决大场景图像微小目标的协同跟踪问题。以 PTZ 相机为核心主动目标选择聚焦视觉系统的物理实现。PTZ 相机具有镜头变焦、变倍和全方位转动控制能力,它与固定摄像机的协同组合可解决远距离目标的清晰图像获取。因而,这种主动目标选择聚焦双摄像机系统具有 PTZ 相机和固定摄像机的各自优势,既保证对大场景的不间断监控,又可自动跟踪感兴趣目标。这种双摄像机系统可应用于视频监控,在自然场景下跟踪进入主视场的行人或车辆,并获取其高分辨率图像数据,为目标识别和取证等提供高质量图像信息。
装备制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杀虫系统的园林树木固定装置及其工作方法,由固定锁紧套,锁紧螺钉,固定块,固定顶杆,伸缩弹簧,杀虫系统,光能采集电池板,工字支架,角铁稳定板,膨胀螺钉,中央控制系统组成;将两个工字支架对称至于所要固定园林树木的两侧,并通过膨胀螺钉固定在地面,进而将固定锁紧套套在树干上,固定锁紧套通过伸缩弹簧与两个工字支架相连接,固定锁紧套可随树木的生长自动弹性伸缩;同时光能采集电池板为杀虫系统提供电源,杀虫系统发光后可吸引害虫并将其电死。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带杀虫系统的园林树木固定装置及其工作方法结构牢固合理,使用方便快捷,功能多样,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阔。

2020年11月04日

一种测定聚合物特性粘度的装置

成果编号:26389
能源环保
该发明专利提高了一种测定聚合物特性粘度的装置,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恒温水箱、激光装置、光敏传感装置、控制与显示装置和电源;在恒温水箱中设有毛细管,箱体一侧壁设有两颗激光器,其发射的激光垂直通过浸泡于箱体中的毛细管上的刻度线,并照射到对侧箱体壁上的传感器上,来实现特性粘度的测定。

2020年12月23日

550t高速精密压力机

成果编号:26499
装备制造
5500kN闭式三点高速精密压力机由南京工程学院联合广东豪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现已提交用户使用。该设备与料架、校平机、送料机和模具共同组成冲压线,应用于大型电机定转子(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以及工业电机领域)的高速自动冲压,与传统单工序冲压相比,冲压效率显著提升。配备冲片涂胶控制系统接口,可实现电机定转子的无叠铆冲压,从而提高电机的工作性能。采用整体曲轴三偏心全滚动轴承结构适应宽台面客户需求(3000mm),支撑及连杆部位滚动轴承间隙精密控制,缩小传动机构间隙从而保证冲压精度;采用组合式床身结构(下横梁、立柱和上横梁经两倍预应力拉杆拉紧),经去应力处理,减振效果好;采用无间隙的精密七圆导柱结构,滑块运行精度高,主导柱部分采用螺纹液压压紧,减少螺纹间隙对冲压精度的影响;采用动态平衡装置,有效平衡滑块上下运动产生的惯性力。
能源环保
提出在生物质快速热解制备生物油过程中通过分级冷凝获得生物油轻质和重质组分,将轻质组分采取低温、高温二级温和加氢,重质组分化学链制氢提供氢源,自氢制取高品质含氧燃料的新途径。建成了国内外首套千吨级生物质定向热解制备高品质含氧燃料示范装置,经第三方检测认定:可实现5.6吨生物质制备1吨目标产品,生物油总碳利用率89.3[[[[[%]]]]],产品中醇类选择性达87[[[[[%]]]]],制备的含氧燃料能够与汽柴油混合使用,动力性能相当,碳烟排放量可降低20[[[[[%]]]]]。相关成果获得2017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2021年01月07日

生物质移动式热解制油技术与装备

成果编号:26718
能源环保
针对生物质体积密度低、热值低,高值化利用中原料收集和运输成本高的问题,开发了双螺旋移动式热解制油装置系统,将生物质就地转化为高能量密度、易于运输的生物油。该系统包括快速热解、燃烧供能、骤冷和智能化控制等单元,采用自主设计的双螺旋内混热解反应器,利用热解气燃烧供能,通过分段式加热进行反应强化和能量品质优化匹配,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和紧凑化和移动化。设计的紧凑式装置系统在相同处理量下,体积只有传统设备的1/5,生物油产率高达50[[[[[%]]]]],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制备的生物油品质较好,通过简单提质后可与汽柴油混合使用,有望实现生物质“分散式制油-集中化炼制”模式。

2021年01月07日

水电/生物质共转化为合成天然气工艺

成果编号:26719
能源环保
针对我国严重弃水问题,提出将冗余水电就地转化为易保存和运输的清洁能源天然气的整体工艺,冗余水电电解水产生氢气,生物质气化提供碳源,制备甲烷化催化剂,氢气和合成气在高效催化剂作用下,在特殊设计的流化床反应器中反应生成天然气,实现水电和天然气系统的交叉互补运行,提供能源优势互补新途径。建成了一套电转气小型示范装置,稳定运行并测试后,其运行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高、性能稳定,甲烷选择性大于99.9[[[[%]]]],转化率可达100[[[[%]]]]。
能源环保
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面临的峰谷负荷差大,弃风弃水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循环氧空位储氢技术,以该技术为核心单元,耦合了电解水制氢和燃料电池发电两项技术,有效的实现了氢-电两种能量载体的相互转换,实现了常压条件下基于廉价铁基材料的高效储氢,解决了电能难以大规模安全廉价存储的问题。经第三方检测认定:材料储氢密度可达4wt[[[[%]]]]以上,系统储能效率大于40[[[[%]]]],储氢材料制备成本约15万元/吨。 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面临的峰谷负荷差大,弃风弃水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循环氧空位储氢技术,以该技术为核心单元,耦合了电解水制氢和燃料电池发电两项技术,有效的实现了氢-电两种能量载体的相互转换,实现了常压条件下基于廉价铁基材料的高效储氢,解决了电能难以大规模安全廉价存储的问题。经第三方检测认定:材料储氢密度可达4wt[[[[%]]]]以上,系统储能效率大于40[[[[%]]]],储氢材料制备成本约15万元/吨。 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面临的峰谷负荷差大,弃风弃水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循环氧空位储氢技术,以该技术为核心单元,耦合了电解水制氢和燃料电池发电两项技术,有效的实现了氢-电两种能量载体的相互转换,实现了常压条件下基于廉价铁基材料的高效储氢,解决了电能难以大规模安全廉价存储的问题。经第三方检测认定:材料储氢密度可达4wt[[[[%]]]]以上,系统储能效率大于40[[[[%]]]],储氢材料制备成本约15万元/吨。 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面临的峰谷负荷差大,弃风弃水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循环氧空位储氢技术,以该技术为核心单元,耦合了电解水制氢和燃料电池发电两项技术,有效的实现了氢-电两种能量载体的相互转换,实现了常压条件下基于廉价铁基材料的高效储氢,解决了电能难以大规模安全廉价存储的问题。经第三方检测认定:材料储氢密度可达4wt[[[[%]]]]以上,系统储能效率大于40[[[[%]]]],储氢材料制备成本约15万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