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梁文轩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成科扬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资源开发与技术转移处对接成功
  • 黄磊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平台管理与服务处对接成功
  • 方成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赵金星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
1355项成果
装备制造
本装置以空心轴电机直接驱动焊炬导电杆来带动焊接电弧作一定半径的旋转运动,从而增大窄间隙坡口两侧壁熔深、改善焊缝成形、提高焊接接头质量。电弧旋转频率和直径可调,适用于不同板厚、不同坡口间隙工件的平位置窄间隙熔化极电弧焊接。

2015年08月18日

四旋翼无人机

成果编号:13108
装备制造
四旋翼无人机,采用自主开发设计的自动驾驶仪,软件控制系统、地面控制站。

2014年06月05日

片上传感器

成果编号:06500
电子信息
未来传感器和电路单片集成是一种趋势,小线宽、单片集成传感、控制和输出是片上传感的共性技术,可应用于3G手机振动马达,目前诺基亚、LG的马达供应商已明确表示试用样片。

2016年08月02日

高精度机器人自动钻铆系统

成果编号:16680
装备制造
本成果属于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主要应用于航空制造业。基于工业机器人的航空自动钻铆系统是将数字化、精益制造和机器人智能柔性装配技术融合,形成面向国产新一代军机部件装配的集高精度制孔、电磁铆接、在线检测等功能的综合技术体系,适合对内部骨架结构复杂的飞机部件进行制孔、铆接。系统配套有机器人辅助重构的自适应柔性定位工装,实现对曲面类部件外形柔性定位、对骨架交点孔柔性定位。本系统依托工业机器人作为装配加工载体的新型装配技术,利用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与高柔性的特点,融合“重载工业机器人绝对定位精度补偿技术”、“多传感器融合的部件装配误差在线检测与修正技术”、“基于机器人辅助重构的低成本自适应柔性工装定位技术”、“双机器人协同制孔与多功能末端执行器集成技术”、“机器人复杂任务离线编程技术”等5项关键技术,实现对新一代飞机部件的自动化制孔和铆接工作。
电子信息 能源环保 生物技术与医药 新材料 现代农业 其他
本项目标准内容包括:前言、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述语和定义、标记、分级和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规范性附录、资料性附录及标准编制说明。
能源环保 新材料
基于南京大学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的“介电体超晶格”制备技术,开发了一套适合量产的超晶格材料制备工艺。超晶格材料在激光非线性波长变换、量子纠缠源产生、声学滤波换能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以超晶格材料为核心材料,开发出红光、绿光、蓝光、准白光、钠黄光、皮秒锁模以及中红外等多种新型激光器。
新材料
该技术是采用等通道转角挤压技术(ECAP)对镁合金进行晶粒细化,提高镁合金的塑性变形能力,并与后续轧制加工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制备高性能、高成材率的超细晶镁合金薄板及其宽板的加工方法。其特点是利用多道次等通道转角挤压细化镁合金组织,优化变形织构,提高镁合金塑性变形能力,改善镁合金的温热冲压成形性能;再通过轧制工艺实现连续减薄,将等通道转角挤压块材加工成厚度在2mm以下的镁合金薄板、宽板。

2014年06月09日

规模化磁性纳米颗粒制备方法

成果编号:06575
生物技术与医药
一种规模化的磁性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制备的二氧化硅壳的四氧化三铁为核磁微粒,方法简单,重复性好,可上规模。可用于磁珠法核酸提取、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等应用领域,已经获得ISO认证。

2015年07月14日

猪沙门菌病防控新技术

成果编号:10346
现代农业
该成果是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动物源性沙门菌病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的实施成果,已在江苏、安徽多个规模化猪场应用推广,取得较为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建立快速、特异、敏感的猪沙门菌病诊断技术,摸清猪场沙门菌感染状况,制订出沙门菌药物使用指南,筛选出环境友好型消毒制剂,获得高效、安全的猪沙门菌DIVA疫苗候选株,集成构建出猪沙门菌病防控新技术。

2014年06月05日

2.4G/5.8G双频高速漫游高带宽车载无线网桥

成果编号:06506
电子信息

2017年07月17日

资源化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关键技术

成果编号:11101
能源环保
项目负责人依据低温氧化脱除NOx的原理,将 O3通过催化剂活化后,喷入主烟道,其氧化NO为NO2,再以氨为吸收剂,在吸收塔中一并将烟气中的NO、NO2和SO2脱除,生成的副产品硫酸铵和硝酸铵可作为农用肥。

2014年12月03日

高效太阳能发电系统及装备

成果编号:08601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新材料 其他
本团队主要开展第三代超高效聚光型光伏发电系统开发及产业化工作,团队所研制的超高效(≥30%)聚光型光伏模组及低成本光伏发电产品属于国家政策导向性行业范畴,顺应社会各界对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发展需求,是高新科技项目。团队将面向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需求,专注于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超高效聚光型光伏发电模组及系统等相关产品的开发及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