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黄磊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平台管理与服务处对接成功
  • 方成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赵金星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
272项成果
生物技术与医药
益生菌已被广泛用于预防初发性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pCDI),但很少有研究深入探讨益生菌的治疗作用,特别是在感染后阶段。本研究采用高剂量短双歧杆菌YH68单用或联合万古霉素(VAN)、甲硝唑(MTR)来治疗pCDI小鼠。分别从感染前、感染后和治疗后收集小鼠粪便,并检测粪便中艰难梭菌数量和毒素水平。同时,采用16S rRNA扩增子测序和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索粪便菌群和代谢组的变化规律和特征标志物。结果表明,高剂量YH68单用或与抗生素联用,相比抗生素的治疗更加有效,显著提高了小鼠的最终生存率。该益生菌与抗生素的配伍可降低粪便中艰难梭菌数量和毒素水平,下调结肠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减轻盲肠组织增生。
其他
一种具有溶酶体定位效应的金属有机框架固定化荧光探针LysFP@ZIF-8,该荧光材料可应用于体外及活细胞内的羧酸酯酶1(CES1)的检测,并且可以应用于有机磷的高灵敏定量检测。探针分子的底物是基于一种体外合成的荧光蛋白生色团类似物,然后利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IF-8负载有机荧光分子,制备得到MOFs限域的化学传感器。利用MOFs材料的微孔道结构,可作为限域反应器有效提高酶与探针分子的催化反应效率。此外,MOFs对探针分子具有一定类似“铠甲”的作用,使得探针分子能够在较宽范围的pH条件下保持稳定存在。实验数据证实,相对于溶液中分散性的探针分子,MOFs限域空间中的探针分子与CES1反应,明显地提高了探针对CES1的检测灵敏度。由于有机磷农药对羧酸酯酶的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作者利用酶抑制法成功地实现了对有机磷农药残留进行定量检测。作者在探针分子设计过程中,巧妙的引入溶酶体定位基团,赋予了LysFP@ZIF-8良好的溶酶体定位能力,实现了在细胞微环境及亚细胞器中对CES1的可视化识别。
其他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咪唑沸石骨架-8荧光平台(ZIF-8)作为载体包封红色CES1特异性结合小分子探针,实现了对羧酸酯酶1的定量测定。该设计基于BODIPY荧光母核在3位活泼甲基上引入给电子基团N-乙基咔唑-3-甲醛延伸共轭π结构,使荧光发射红移至红光区域,通过在8位引入羧酸酯酶1的特异性识别基团,获得目的探针CBZ-BOD后与2-甲基咪唑、乙酸锌在水溶液中通过一锅法制备得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CBZ-BOD@ZIF-8。CBZ-BOD@ZIF-8对羧酸酯酶1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与游离态的探针CES1相比,CBZ-BOD@ZIF-8与羧酸酯酶1的催化水解效率显著提高,检测限更低。
现代农业
一种新型红色发光的探针材料用于肝癌血清学标志物羧酸酯酶1(CES1)的检测,以及应用于农药残留毒死蜱的检测。 创新性的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咪唑沸石骨架-8荧光平台(ZIF-8)作为载体包封红色CES1特异性结合小分子探针,实现了对羧酸酯酶1的定量测定。该设计基于BODIPY荧光母核在3位活泼甲基上引入给电子基团N-乙基咔唑-3-甲醛延伸共轭π结构,使荧光发射红移至红光区域,通过在8位引入羧酸酯酶1的特异性识别基团,获得目的探针CBZ-BOD后与2-甲基咪唑、乙酸锌在水溶液中通过一锅法制备得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CBZ-BOD@ZIF-8。CBZ-BOD@ZIF-8对羧酸酯酶1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与游离态的探针CES1相比,CBZ-BOD@ZIF-8与羧酸酯酶1的催化水解效率显著提高,检测限更低。

2022年09月06日

一种FEN1响应性的哑铃型DNA探针的制备

成果编号:33766
生物技术与医药
瓣状核酸内切酶(FEN1)是一种结构特异性核酸酶,参与冈崎片段成熟、长片段碱基切除等DNA代谢过程,在DNA复制与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FEN1起到支持细胞增殖的作用,其表达水平可以反映细胞增殖速率。肿瘤细胞是一类过度增殖的细胞,肿瘤细胞中的FEN1通常处于高表达状态。研究发现FEN1表达水平与乳腺癌、卵巢癌等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因此,FEN1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肿瘤标志物,对其检测有助于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病程监控、疗效评价。
生物技术与医药
病原体感染在临床实践中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对感染耐药微生物的患者。革兰氏阳性菌体内的硫氧还蛋白(Trx)系统与哺乳动物体内的Trx系统存在结构差异,是新型药物设计的理想抗菌靶点。然而,后备硫醇依赖的抗氧化谷胱甘肽(GSH)系统限制了药物在许多革兰氏阴性菌中的有效性。此外,传统的小分子抑制剂治疗方案存在生理稳定性差、生物分布和靶向性不强、抑制效率低等固有局限性。
生物技术与医药
外泌体是指包含了复杂RNA和蛋白质的纳米尺度小膜泡,基于其天然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已被广泛应用于药物载体研究。如何通过适当的外泌体工程化修饰以实现更好的医学治疗效果更是引起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当前大多数工程化方法都是直接开展针对外泌体的整体修饰,这样的操作往往以破坏膜结构从而导致外泌体自身的靶向和治疗性能受损为代价。近日南京师范大学的沈健教授/毛春教授/万密密副教授团队提出了“独立模块/级联功能”的工程化外泌体构建策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多步靶向和多环节干预治疗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帕金森病。
其他
面向特大城市的发展特点和管线信息化治理需求,针对传统管线探测带来的管线空间(地图)认知、管线“多图”并存导致的管线共享交换与集成融合、管线信息化(地图)的技术服务能力等系列基础科学和关键技术等问题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形成了新型特大城市地下管线“一张图”研究成果体系,构建了特有的“南京新型管线信息化建设模式”,率先探索符合特大城市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管线信息化治理新路径,实现了特大城市地下管线“一张图”构建的新范式,为我国城市数字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贡献了“管线力量”。

2022年09月06日

有益真菌和细菌在农业生长上的联合应用

成果编号:33773
现代农业
豆科植物与土壤根瘤菌之间的共生关系对于豆科植物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的物质交流是共生关系建立的前提。该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一株植物内生真菌枫香拟茎点霉在侵染宿主植物之前,可以作为菌丝网络协助根瘤菌到达植物根际,起始结瘤。然而,在枫香拟茎点霉-根瘤菌-豆科植物三者共生建立之前,枫香拟茎点霉和根瘤菌之间的信号交换及其对后面结瘤的影响尚不清楚。本次研究中,作者首先通过盆栽试验,发现枫香拟茎点霉和慢生根瘤菌共接种可以加快花生结瘤原基形成。其次,通过代谢分析、真菌基因敲除和比较转录组学分析发现枫香拟茎点霉和慢生根瘤菌互作刺激真菌产生黄酮类物质,作为信号分子激发根瘤菌结瘤信号,促使花生-慢生根瘤菌共生信号激活和根瘤原基形成。最后,通过比较枫香拟茎点霉与38个根际细菌之间的互作,以及枫香拟茎点霉在土壤中的生存,发现枫香拟茎点霉合成黄酮是为了缓解菌丝胁迫,维持其与土壤细菌之间的共存,从而增加其土壤生态定殖。该研究对于阐明植物-真菌-细菌三者互作关系建立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有益真菌和细菌在农业生长上的联合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能源环保
该项目对污泥机械脱水絮体结构调理-低温干化耦合园林废弃物制备生物质燃料进行了研究,形成了污泥减量化、资源化利用集成技术,为全方位产业化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依托项目研究成果在昆山建成示范工程1项(日处理量超过10吨),示范工程运行稳定,废水和废气满足排放标准要求。
现代农业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沙塘鳢等塘鳢鱼类的需求量在逐年增长,韩国等东南亚国家对我国塘鳢鱼类的进口需求也呈不断增长趋势。河川沙塘鳢作为长江下游特色鱼类,被称为“上海世博第一鱼”,2014年市场价已达到160元/公斤,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当前我省主要养殖的塘鳢鱼种类为河川沙塘鳢,苗种来源于野生捕捞和人工繁殖,养殖方式主要与河蟹、青虾混养。近年来,由于自然资源利用过度、水域污染及底质生境的变化等因素,导致该鱼的天然渔获量持续下降,仅靠天然资源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同时由于沙塘鳢为小型巢窝型产卵鱼类,个体较小,怀卵量较少,致使该鱼优质苗种规模化繁育和生产大规格苗种的单位少,大规格苗种供应量远满足不了目前养殖发展的需求。虽然沙塘鳢规模化繁育技术已获突破,但后续该鱼大规格苗种批量培育技术并没有跟上。目前该鱼水花苗放养成活率极低,鱼苗在0.7-0.9cm培育阶段批量死亡现象严重,急需攻克该鱼大规格苗种培育的关键技术。本项目首次开展河川沙塘鳢早繁控制技术(规模化人工仿生态早繁)研究,可以提早培育出鱼苗,有利于延长该鱼的养殖期,提高该鱼养殖的经济效益;筛选出鱼苗的开口饵料、生长饵料、最适生长密度、最适生长温度等,集成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年工厂化培育2-3厘米以上大规格苗种50-100万尾以上。 应用前景:本项目通过控制河川沙塘鳢早繁技术(规模化人工仿生态早繁)、筛选鱼苗的开口饵料、生长饵料、最适''
现代农业
''根结线虫生防菌剂技术:本发明所说的蜡状芽胞杆菌,其代号为CM7,是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它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4233。该菌株的菌体分泌的一种蛋白物质能杀死线虫,该蛋白能通过硫酸铵沉淀和柱层析分离出来,分子量大小为38.5kD,等电点(pI)为7.77,共有376个氨基酸;蜡状芽胞杆菌CM7菌株能通过沾根或伤根接种方法稳定定殖在番茄等多种植物根内并抑制根系结瘤,调查结瘤抑制率防效在90%以上。因此,该菌株制成的菌剂可以防治植物根结线虫病。 审定(登记)号:(新品种提供) 特点优势:替代防治辣椒疫病和根结线虫的农药,预防效果达到100%和80%以上 技术指标:生防菌剂为可湿性 成熟度:田间试验 知识产权:归南京师范大学 应用前景:能替代农药,增加蔬菜食品安全。 市场风险:具有预防效果,需要技术人员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