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黄磊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平台管理与服务处对接成功
  • 方成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赵金星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
589项成果

2017年09月12日

金融区块链技术

成果编号:18235
电子信息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可以完整地、不可篡改地记录价值转移(交易)的全过程。该技术不需要额外的第三方中介机构,极大地降低了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维护成本;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审计,减少犯罪可能,抵御各种风险。区域链在银行、审计、物联、医疗、公证、版权、社交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是继大经济、个人电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的计算范式的第五次颠覆式的创新,是下一代云计算的主形,有望像互联网一样彻底重塑人们的生活方式。

2017年09月12日

建筑全环境设计分析软件

成果编号:18236
电子信息
基于Matlab程序开发了建筑全环境设计分析软件(Daylight Airflow and Thermal Simulation software, DatSim),该分析软件实现了建筑立面开口形式以及建筑采光、传热及自然通风综合物理性能的参数化链接。Datsim可以自动建立建筑围护结构几何形态数据及边界条件数据,调用Energyplus及Fluent软件核进行全年的天然采光、传热及自然通风的综合模拟计算,并进行模拟结果的自动分析和数据的联动显示,为进行建筑外立面开口形式物理性能规律的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09月12日

一种智慧健康全信息采集分析系统

成果编号:18237
电子信息
现有的计算机智能设备的采集端存在许多问题,比如采集数据较为单一,不能一次性采集较为完整的人体生理参数与其它健康相关的信息。另外,现有计算机智能设备使用云端服务器也存在问题:近些年,随着数据量爆炸式的增长,普通的关系型数据库已经不能有效地管理剧增的数据。云存储技术的出现为解决海量数据存储提供了技术支撑。云存储是在云计算的概念上延伸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基于Web的特殊模式的服务,具有低成本、可扩展的特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慧健康全信息采集分析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数据显示模块等四大模块,我们在一块开发板上集成了温度、心率、心电、血压、血氧、湿度、一氧化碳浓度、烟雾浓度的测量模块,因此可以实现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三种人体参数的无创检测,还可以对老年人群体高发、易发病进行监测与跟踪,根据健康模型预测未来老年人个体和群体发病率、发病情况,且能够检测周围环境,避免老年人收到伤害。本发明可以利用云储存技术将检测结果及时通知相关机构,促使相关机构、人员做好相应措施。

2017年09月12日

可穿戴心电检测技术

成果编号:18238
电子信息
可穿戴生物电信号监测允许前所未有的健康监护进入人们的生活,是当下IOT(Internet of Things)处于爆发前夜的一个重要发展分支,与互联网+相结合,将会推动智能医疗的发展,为医疗带来一场革命。 干性和非接触检测技术作为生物电信号可穿戴检测必要技术,均需极高输入阻抗和极高的电路噪声抑制能力,且面临监测距离与噪声之间的矛盾,尚无法满足应用需求。 鲨鱼能够实现远距离nV量级微弱极低频电信号探测,其灵敏度较现有检测技术高了至少三个数量级,其探测机理对现有技术具有很好启示作用。团队基于鲨鱼极低频电探测机理,取得一系列技术创新,探索出超高灵敏度非接触生物电信号检测新技术,已经成功实现医疗级的干性和间隔3 mm厚度棉布的非接触生物电信号检测,其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该技术不仅为生物电信号检测技术开辟新视野,还将为极低频信源定位的研究奠定基础,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2017年09月12日

基于FPGA的LED通信和照明系统

成果编号:18239
电子信息
可见光无线通信技术是基于白光LED照明技术的发展建立起来的无线光通信技术。而白光LED器件具有低功耗、高使用寿命和绿色环保等优点,其输出光功率和驱动电流具有高响应灵敏度,能够实现高速数据通信。可见光无线通信技术能够和目前的无线通信系统实现融合,在照明的同时能够实现泛在通信,无限制的频谱资源能够提供大容量的通信服务,在机场、车站、医院、商场和水下等特殊场合下应用前景广阔。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不受电磁干扰,实现大容量、高速率的短距离通信服务的基于FPGA的LED通信和照明系统。利用白光LED用做通信光源,并通过可见光载波信号进行接收,通过自由空间传递信息,实现了白光LED的信号传输和接收,避免了环境变化对信号传输带来的干扰,另外,由于白光LED能够提供稳定的照明,并且非常常见,因此,白光LED通信传输能够有效的节约能源,并为用户体验带来便利,进一步的为宽带高速数据接入的信号光源建立基础。

2017年09月12日

基于机器视觉的第三代ACS关键技术研究

成果编号:18240
电子信息
出入口控制系统(Access Control System, ACS)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站点检票、高档楼宇出入控制等场合,市场容量大,利润率高,其关键技术被国外供应商垄断。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对新一代ACS产品的需要非常迫切。而新一代ACS的关键技术主要体现在以机器视觉技术为基础的行人识别跟踪分析、通行逻辑控制等算法及其实现。 项目创新性提出并开发完成了利用先进的红外结构光三维图像传感器结合体视觉检测的以计算机视觉技术为基础的第三代ACS通道逻辑方案。与目前国外最先进二代产品相比,项目产品提供了更为精准的通道逻辑控制,使得ACS能对更为复杂的通行情况进行识别,大大提高了ACS产品的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由于不受制于传感器整列尺寸还可使ACS体积大大减小。项目产品杜绝了目前所有阻挡系统存在的夹伤、拍打等危险情形,使通行者能快速、安全的通过通道。 1. 项目的提出并实现投射复杂红外结构光的三维传感器感知通道内的通行者和物体,其探测精度,对复杂场景的分辨能力与现有产品中的阵列式对射红外传感器都有本质的提高。 2. 项目提出并实现了基于深度图的目标识别和跟踪算法,基于该算法开发了新一代的通道逻辑功能。 3. 项目创新性的在扇门系统中加入了碰撞保护传感器用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减小在意外碰撞时对通行者的撞击力度。
生物技术与医药
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已经走过了二十多个年头,IT 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成为卫生行业前进必不可少的助推器,IT 技术的应用正在走向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医疗服务的创新,如何将分散的医疗资源整合,为人民提供更安全更完整的医疗服务。基于远程影像会诊(诊断)健康管理服务是现代健康管理和私人医生服务中一个非常重要、也是需求量最大的方面。当前,随着CR、DR、CT、核磁、超声等影像设备的普及和推广,多数县级医院,甚至某些社区(乡镇)卫生院也都开始配备影像设备。然而,由于放射科读片医师的技术要求较高,这些下级医院往往缺少能够根据影像做出准确、独立的诊断的医师。这样,利用远程影像诊断的方式,申请高级医院的医师进行远程影像会诊,并且通过这种协助式诊断进行健康管理服务,在现实中越来越普及。 基于远程影像会诊(诊断)健康管理服务中,医学影像的共享交换对医疗质量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3D成像技术)。集成健康组织IHE颁发了一系列医学文档共享交换的技术规范,在国内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在基于IHE解决方案的影像信息方面领先于我们,我们的核心技术将给现有影像诊断与治疗网络支撑平台系统(如图片归档及通讯系统,PACS)在技术架构、数据流程控制、图像处理功能及显示模式、图像通信和存储等方面带来全球最优的解决方案。
电子信息
面向机器人视觉的自然场景理解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和重要挑战之一,其目标是对自然场景图像及视频的内容作出有效分析、认知与表达,目前相关理论和算法正处于初期探索阶段。我们的研究成果表明,从场景视觉语义推理、场景目标识别和场景行为模式检测三个环节展开研究,有助于构建自然场景理解的创新机制,进一步开发机器人视觉认知和三维展示相关应用。相关研究参见http://cs.nju.edu.cn/lutong/。 采用基于最大间隔训练的主题模型来标注场景中可见区域的语义,进而利用标注与视觉特征间的关系,通过对含隐变量的约束优化求解来推导间接场景语义。针对自然场景图像中目标的多样性和可变性问题,通过条件随机场构建自然场景的多层次上下文,并利用无向图刻画目标的多视角关联表示,提高目标识别算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最后,通过三维高斯分布来描述场景视频中融合深度信息的局部运动模式,并采用马尔科夫随机场模型刻画局部运动模式间时空上下文,以探索拥挤场景中行为模式检测的新方法。 从三维模型的几何特征、拓扑特征与统计特征提取出发,通过拓扑关系识别、属性分析、语义关联识别,给出新型、鲁棒的快速层次式动态检索算法及三维模型检验等相关算法.
电子信息
我国近年来的大气环境状况已经成为科研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重要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研工作者在数据监测和获取的方法手段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大气环境状况可以通过站点观测、区域遥感和模式模拟等多种手段,在不同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了解其变化发展的过程,并积累了大量的有价值的科学数据。这些科学数据一方面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青睐,急需通过有价值的大气科学数据来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大气环境基本状况也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如何共享大气环境数据,使数据在流动中实现其更大的科学意义和社会价值已经成为数据共享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技术之一是大气科学数据的有效组织、显示和查询。大气科学数据形式多样,除具有有表格、矢量、栅格等传统的地学数据类型外,在空间和时间尺度上还具有空间维度多,时间序列长的特点。如何将这些数据有效的进行组织、方便在移动客户端上进行显示、查询是本项目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关键技术之二是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大气环境反演系统。该系统可以利用观测、遥感和模拟数据,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中数据同化方法快速反演目标位置大气环境质量状况,为项目中提供的基于位置服务的大气环境状况查询功能提供算法支撑。本项目的创新之处是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开展大气环境数据的共享和社会公益服务。
电子信息
机器人产业在过去十年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有效提高机器人的智能感知能力,是未来数年内进一步推动该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机器人的智能认知能力,是指通过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赋予机器人一种类似人类的高层认知能力,从而使得机器人可以自己适应复杂多变、具有较强不确定性的自然场景。本项目拟在前期计算机视、听觉认知算法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机器多模态认知关键技术在机器人环境感知问题中的具体应用。 1. 从视听觉媒体内容分析着手,探索机器人应用中的多模态关系分析关键支撑技术; 2. 提出视频中的目标识别、场景图像分割与分类新方法; 3. 针对图形对象检测,考虑利用多模态对象语义与结构约束及其与自然场景中其它类型对象的上下文关联,将对象自身的有效特征表示与相关对象及其语义联系起来,相对于主要基于外观特征的多数场景对象检测方法,具有较明显的特色; 4. 在多模态信息在自然场景建模与理解中的应用方面,将多模态对象及其语义信息引入场景上下文模型,丰富了上下文模型的表示能力,同时视、听觉特征的融合增加了场景表示的完整性,有助于提高其区分能力从而增加机器人应用中场景智能感知的精度。

2017年09月12日

超高频RFID智慧图书馆系统

成果编号:18245
电子信息
该技术使用无线电波而非光作为与读写器进行信息交互的媒介,可以实现RFID标签与读写器的非视线通信。超高频RFID+互联网+机器人可实现图书的自助借还、可提高图书的自动化管理能力、可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该项目目前已完成中试,可进入产业化阶段。目前国内图书管理系统主要采用的是“安全磁条+条形码”的技术手段,这种方法在图书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缺陷。超高频RFID射频识别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已有的条形码图书管理方式的缺陷。超高频RFID技术的优点主要有:非接触阅读、数据存储容量大、读写速度快、数据安全性高、体积小易封装、识别距离远、使用寿命长、环境适应性高。

2017年09月12日

连续分布式光纤智能感测技术及其应用

成果编号:18246
电子信息
本项目属于人工智能传感、仪器仪表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项目组从连续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原理入手,顺应重大工程设施结构安全健康监测的需求,对智能化分布式光纤感测系统的实现方案及应用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多功能高精度连续分布式光纤微扰动场智能感测技术。该技术具有感知微小扰动的能力,并能够分析和判断扰动源的位置、大小、频率和性质,实现对破坏性振源如附近地面挖掘、地陷、爆破、地震、滑坡等以及微弱振源如偷盗、窃听、侵入等微扰动场的连续分布式感测,从而为重大结构包括各种建筑设施、地下和水下管线等受扰动后的安全隐患进行预警。并为研究结构服役期间的损伤演化规律提供有效的、直接的方法。该技术还结合声学振动场逆源分析理论和方法,采用基于小样本辨识的支持向量机扰动事件类型识别算法,实现基于振源特征的地质状况分析,突破现有分布式传感技术不能够进行振源特性分析的瓶颈,从而为地质结构、矿藏资源和地震信息等的分析和研究提供新的科学手段。 实现了包括多传感机理融合技术、传感灵敏度增强技术、扰动源智能定位与识别技术三类关键技术发明。基于上述技术发明,课题组通过与企事业单位的广泛合作,成功研发 “NJUB-1200型分布式光纤温度/应变传感系统”、“海底光缆故障点监控与定位系统”、“集输管道光纤传感在线检漏系统”、“高铁声屏障倾覆在线监测系统”、“高压输电线路覆冰、舞动与雷击智能监控系统”等系列仪器,并已成功应用于国防、通信、能源、交通等重要领域,在桂林中电第34研究所、上海铁路局、鹤壁变电站、泰州变电站、中石油江苏油田、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发艾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数十家单位得到了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研发的“连续分布式多参量传感与监测系统”南京军区给出的使用结论为“打破了国外长期对我们的封锁”。研发的“连续分布式多参量传感与监测技术”,上海铁路局计量检定站的检测和使用结果为“填补了路内(国内)铁路施工现场安全监控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