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张超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刘平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南京光启机电有限公司与聂俊对接成功
-
40个团队

2015年07月16日

高端制造装备与技术——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团队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廖文和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928
装备制造
廖文和,男,1965年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人才工程中青年首席科学家。“高端装备与微纳器件”江苏省优势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高端制造装备与技术工程实验室主任、南京理工大学中德增材制造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4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2人、副教授X 1人。近X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 项、国防基础科研项目1项、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一院高校联合创新基金1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专利授权1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0项。在增材制造数字化设计、陶瓷/金属材料选区激光熔融成形工艺、逆向工程、数字几何处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金属材料激光增材制造工艺优化技术成果已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航天一院、中航工业洪都、上海福斐科技、无锡易维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3年科研总经费达800万元。

2015年07月16日

高端制造装备与技术—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团队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廖文和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936
装备制造
廖文和,男,1965年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人才工程中青年首席科学家。“高端装备与微纳器件”江苏省优势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高端制造装备与技术工程实验室主任、南京理工大学中德增材制造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4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2人、副教授X 1人。近X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 项、国防基础科研项目1项、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一院高校联合创新基金1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专利授权1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0项。在增材制造数字化设计、陶瓷/金属材料选区激光熔融成形工艺、逆向工程、数字几何处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金属材料激光增材制造工艺优化技术成果已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航天一院、中航工业洪都、上海福斐科技、无锡易维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2015年07月16日

凝固与纳米技术——新型金属与先进复合材料团队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陈光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941
新材料
本团队依托于南京理工大学“材料评价与设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心2006年由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10年12月通过教育部验收正式运行开放,是南京理工大学首个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并通过验收的工程研究中心。团队以陈光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以中青年教授、副教授和博士研究生为骨干,是一支专业基础扎实、学科互补、创新能力突出的精干队伍,拥有骨干成员7人,其中博导6人,教授4人,副教授3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973计划、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共7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4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在轻质高强韧Ti及TiAl合金、超高强度钢、块体金属玻璃及其复合材料、高温合金、高性能耐腐蚀稀土永磁材料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与南钢、龙川钢铁、沙钢、晨朗电子、佑天金属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1000余万元。

2015年09月08日

图像处理与智能识别团队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王清华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8001
电子信息
王清华,工学博士,副教授。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4人,其中副教授2人。近5年,承担科研项目5项,其中国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防科研项目1项,民用横向2项。发表SCI论文20篇,获专利授权1项。在医学图像处理,流场三维重建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2021年09月17日

先进微纳米粉体材料——姜炜团队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姜炜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935
新材料 其他
姜炜,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国防卓越青年人才,担任多个重点实验室及技术创新中心客座教授或专家,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英国皇家化学会“Top1%高被引中国学者”。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3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3人、副教授2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5项,其中国家重大安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4项。发表SCI论文130余篇,获专利授权4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在微纳米粉体材料、无机非金属功能粉体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微纳米粉体技术成果已在国防、电子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联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5800万元。

2021年09月17日

智能焊接与高效增材技术团队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王克鸿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934
新材料
王克鸿,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首席科学家、前沿创新项目专家组首席科学家,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一发明人。受控电弧智能增材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委先进制造专家委员、兵器大型构件焊接技术/兵器增材制造技术创新中心专家组主任委员、高技术船舶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基地负责人,高端装备与微纳制造江苏省工程中心副主任,国家电网“苏-通管廊工程”特邀专家。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20余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4人、副教授8人。团队依托国防科工局大型焊接技术创新中心和受控电弧智能增材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承担军委科技委前沿创新重大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仪器项目、国防科工局重大项目、总装探索重点项目等国家省部级项目50余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国家、省部级奖励20项,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0篇,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0余项,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50000万元。发明创异种金属熔敷焊接、受控电弧多送丝增材、精密受控等离子焊接/增材、感应+拉弧复合热源螺柱焊接等20余项关键技术,60余项技术成果在国家高新工程、特种车辆、电能传输GIL管、船舶、压力容器、金属复合材料、风电主轴等200余项产品上应用。

2021年09月17日

南京理工大学智能计算成像实验室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左超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932
电子信息
左超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斯坦福World’s Top 2% Scientists''终身影响力''和''年度影响力''榜单。发表JCR一区论文72篇(第一/通讯作者 65篇),10篇论文入选AP,OE,OL等光学顶级期刊的封面文章,10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热点论文,20余篇论文入选期刊最高引/最高下载论文,Google Scholar引用超过7000次,为《光学学报》、《中国激光》等中文期刊撰写邀请论文8篇,作为专题主编为《红外与激光工程》出版“计算光学成像技术与应用”与“三维光学成像与传感”专刊。成果多次被SPIE、OSA、CLP、《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媒体报道,得到了60余名院士、OSA/SPIE Fellow的多次引用与正面评价,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光学工程学会创新奖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奖项。 目前团队已建成为以南理工智能计算成像实验室(基础研究平台),南理工科技园(军工项目平台),南理工产业孵化园(创新创业平台),南理工智能计算成像研究院(产业孵化载体)为核心的“四位一体”式的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平台集群。研究团队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4人,专职科研教师2人,专职工程师5人,在读研究生70余人。形成了一支顶尖人才集聚、学缘结构合理、能够适应学科前沿发展和重大工程研发所需的稳定人才团队。 科研成果已获国家发明专利、PCT国际/美国专利超过80项。本项目获中国授权发明专利35项、PCT国际专利10项、美国专利5项。形成了“计算光学定量相位显微成像关键理论与技术”从核心原理到关键技术,从国内到国外的“专利池”立体保护。研制出全球首台非干涉多模态定量相位显微镜SCscope、我国首台商业化数字全息显微镜FM-DHM500与无透镜全息显微镜Cytelive,生物显微镜成像组件d'Biomager、实时高速结构光彩色三维成像仪Realtime3D,真三维人脸扫描与识别系统RealFace3D、孔径编码超分辨红外成像系统等,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多项成果应用于国内外知名企业与军工院所,若干技术正依托南理工智能计算成像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进行产业孵化。

2021年09月17日

高档数控机床功能部件与智能装备创新团队——冯虎田团队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冯虎田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931
装备制造
课题团队致力于高端装备功能部件产品研发、测试技术及装备研究。目前,国内高档数控机床中高档功能部件近80%需要从国外及中国台湾地区购买,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机床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智能制造自动化生产线对大导程及微型滚珠丝杠副、线性模组每年有200亿以上的市场需求,国内大陆企业在中、高端市场是空白,低端市场占不足3%的份额。芯片及3C产品制造装备紧缺高端关键功能部件及一体化线性组件,每年需求1亿台套,而螺母滑块一体化的精密线性模组国内产品是空白。军工、高铁、桥梁等特殊行业的滚动功能部件产品短缺,急需针对高速度、高加速度、高可靠性的特殊环境条件使用的高端产品进行研发和技术支撑。 从 “专、特、精”三方面解决问题:(1)聚焦航空航天、汽车、数控机床重点领域的关键滚动功能部件与智能装备,围绕核心技术,加强成果验证与示范应用,强调“专”。(2)重点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功能部件核心技术问题,加强共性技术融合,强调“特”。(3)深入用户工艺研究,形成工艺、加工制造、系统集成和用户使用的良性互动,强调“精”。

2021年09月17日

金属材料跨尺度异构研究与应用团队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朱运田
职称:
团队编号:09930
新材料
朱运田,美国TMS Fellow,全球异构材料领域研究的发起人之一,《Materials Research Letters》创刊主编,富兰克林梅尔奖获得者。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5人,其中国家杰青1人,国家优青1人,博导3人,教授4人、副教授8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0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10余项。发表SCI论文200篇,获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在异构钢铁材料、钛合金、铝合金强韧化机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与宝钢、鞍钢、中铝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2000余万元。

2023年07月20日

特种分子筛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娄悦团队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娄悦
职称:
团队编号:10247
新材料
娄悦,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专业博士,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专业在职博士后,现为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讲师,先后主持横向科研项目,参与横向、纵向科研项目2项,在研经费115万元,已经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23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包括:Angew Chem Int Ed., Nano Energy, Chem Sci,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Nano Research, Electrochim. Acta,Chem. Eng. J.等)。

2023年07月20日

江苏省智能交通与车联网工程研究中心——戚湧团队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戚湧
职称:
团队编号:10249
电子信息
团队由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电光学院、自动化学院、机械学院等跨学科教师和华盛顿大学智能交通研究与应用实验室联合组成,核心成员60余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6人,专职科研人员20余人,以交通信息智能感知与组网通信、智能网联车路协同、交通大数据与车联网安全、交通主动管控与数字孪生等为研究方向,获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50余项、经费超过8000万元,授权美国、韩国等国和中国发明专利100余项,获批软著30余项,制订技术标准4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50余项。 团队负责人戚湧教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社会实验总体专家组专家,江苏省智能交通与车联网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南京理工大学-华盛顿大学智能交通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领军人才,2023年荣获中国专利奖、江苏省专利奖和江苏省首届十大专利发明人。团队2016年入选江苏省智能交通信息感知与数据分析工程实验室,2019年入选交通信息融合与系统控制工信部重点实验室,2022年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车联网协同育人示范其基地(全国唯一)、江苏省智能交通与车联网工程研究中心;2023年以智慧交通和车联网为应用场景,获批江苏省国产基础软硬件与网络安全信创实验室。

2023年07月20日

南京理工大学工程热化学重点实验室——张静团队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静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50
能源环保 新材料
张静,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团队的研究特色是工业减污降碳及太阳能综合利用,借助长三角地区发达的工业制造及配套能力,推进相关技术工艺产品化应用。已建设了一支年龄、学缘结构合理、多学科交叉的科研团队,现有教授4人(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3人)、副教授 1人、讲师10人;在读博士生6名,硕士生25名。近五年,团队承担国家级基金 11项,省基金10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企业横向项目10项等,项目经费近2100万元;获省科学技术奖2项、省专利奖1项;发表论文80余篇,ESI 高被引8篇;引育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2人,选送青年教师2人到企业做博士后、研究生10人次赴国外知名课题组和行业领军企业交流和联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