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张超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189个团队

2021年10月12日

固态能源系统技术中心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崔光磊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10090
能源环保
固态能源系统技术中心组建于2009年2月,隶属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先进储能技术研究室。团队现有职工2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0人;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6人;,现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中科院青年促进会成员6人,山东省泰山学者3人,山东省杰出青年学者2人。近年来,研究组在高比能固态锂电池、锂离子电容器、下一代低成本储能器件(锌离子电池、镁离子电池等)等以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核心器件和关键材料、等方面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和进展。

2021年10月12日

微生物制造工程中心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吕雪峰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10091
生物技术与医药
微生物制造工程中心面向国家及山东省面临的能源、化工、资源、环境等领域的重大挑战,致力于开发替代石化制造的绿色生物制造技术,从生产原料、加工过程和终端产品等维度全面升级能源、材料、化学品、医药的传统制造过程,驱动产业模式向可持续的生物制造路线变革。中心以光合蓝细菌、丝状真菌、酿酒酵母等重要微生物为研究对象,以合成生物技术和绿色生物制造技术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为目标,开展“基因-蛋白-途径-细胞”等尺度上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打造“资源挖掘为平台、基础研究为内核、技术开发为驱动、工程应用为导向”的微生物制造工程创新链条和研究团队。

2013年10月01日

多相流体力学课题组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吴应湘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1088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吴应湘,研究员/博导,博士,2003年被中国科协评选为我国海洋工程领域学科带头人,是中国科学院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十五”重大合作项目首席科学家。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2人,其中博导1人,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7人,近五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SCI论文30多篇,发明专利4项。在油气水分离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已经在石油企业进行中试,与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等大型石油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2013年10月01日

镀层工艺力学与摩擦学课题组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夏原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1096
装备制造
夏原,研究员,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3人,其中博导1人,副研究员1人, 5年承担国家部委以上科研项目6余项,发表SCI论文9篇,专利与软件4项。获省部级奖励2项。在真空阴极弧离子镀及DLC超硬薄膜制备技术方面取得突出成果,并已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2015年07月16日

先进全固态激光技术——周军团队

省产研院先进激光技术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周军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6905
电子信息 能源环保 其他
周军,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南京321人才计划,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30余人,专家顾问团十余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6人、副教授6人。两年来,承担了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江苏重点研发计划。获专利授权十余项,在高重频大能量全固态激光器、全光纤单频激光发射源、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系统、雷达用激光光源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雷达用激光光源成果已在机载激光探测、机载激光成像、远距离目标探测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为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南京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南京帝耐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等院校企业提供了技术服务并建立合作关系,其中产品定制开发和技术服务类合同额近一千万元。

2013年10月01日

魏源送团队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团队带头人:魏源送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1143
能源环保
魏源送,国际水协会(IWA)非常规水源中国工作组成员,环保部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评审专家,中国科学院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专家。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9人,其中研究员(博导)3人,副研究员(硕导)1人,副处级支撑人员1人。近5年来团队主持、承担国家863计划、水专项、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共16项。已在Environ. Sci. & Tech.、Water Research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 团队在市政污水、行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应用;城市污泥减量化、资源化技术研究及集成;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河流生态治理与修复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近3年科研总经费超过800万元。

2013年10月02日

先进功能膜分离技术——刘必前团队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刘必前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333
新材料
刘必前,研究员,江苏省2009年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009年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自1982年以来先后从事高分子合成、橡胶、塑料、纤维等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研究,在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改性,高分子膜的制备技术、工艺和精细化工材料等方面有突出成就。本团队有从事功能分离膜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5人,博士后1人。在SCI刊物以及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84篇。申请专利136项。在新溶剂再生纤维素、改性聚烯烃微孔滤膜,先进储能新材料等方面有突破性研究进展。

2015年08月28日

光电转换材料与器件技术——黄富强团队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黄富强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1188
能源环保 新材料
黄富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 上海市学术带头人,上海市“浦江人才”。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20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2人、副教授3人。近年来围绕新型太阳能和先进储能应用,在材料设计、材料制备和器件集成方面做出了深入而系统的创新性工作,形成了“国际特色”的新能源研究。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5项,其中国家973项目课题 2 项,国家863重点项目 1 项,国家自然基金杰青、重点基金、创新团队等 5 项,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5 项,上海市项目 7 项等。发表Nature Mater.、Nature Commun.、JACS、Angew. Chem.、AM、EES等SCI论文300余篇,总引用超过6000次,10篇单篇引用超过100次,最高单篇引用超过380次;申请发明专利100余项(含国外20余项)。 本团队在CIGS薄膜太阳电池、石墨烯新材料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发明了CIGS电池的低成本技术,并在国内率先完成兆瓦级中试,电池效率达18%以上;发明了高质量石墨烯材料与相关产品的大规模低成本制备技术,并广泛应用于储能、防腐、催化等领域,目前正与美国康宁、上海华谊等公司合作进行产业化开发。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5000万元。

2013年10月02日

等离子体及纳米技术开发及应用——王祥科团队

团队带头人:王祥科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336
生物技术与医药
   王祥科,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海外杰出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等离子体所低温等离子体应用研究室主任,中科院“朱李月华优秀研究生导师”、日本静冈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双聘教授、苏州大学讲座教授,国际学术刊物《The ope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toxicology journal》、《Energy & Power Engineering》等期刊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教育部、上海市、安徽省科技厅等课题和科技奖等奖项及项目评审专家。    该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22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2人、副教授7人。近3年来,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30项,其中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20多项,与企业合作研究项目10多项,博士后基金项目多项。已发表SCI论文140篇,获专利授权1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0项,其中安徽省第五届自然科学论文一等奖、安徽省第七届自然科学论文一等奖,获2010年度安徽省第十二届青年科技奖及2012年度安徽省第九届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等多个奖项。

2015年09月10日

大型铸锻件制造与模拟仿真——李殿中团队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李殿中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1154
装备制造
李殿中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20人,其中院士1人,博导3人,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9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40项,其中国家支撑计划、重大专项、国际合作、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共10项。发表SCI论文65篇,获专利授权40余项,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低偏析微缺陷大型钢锭制备技术、700MW级水轮机转轮不锈钢铸件组织性能控制技术、大型低速柴油机曲轴曲拐弯锻控制技术、大型核电锥形筒体一体化成形技术、大型铸锻钢支承辊制备技术、大型复杂铸锻件变形控制技术、CRH3动车组铝合金枕梁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大型合金钢锭及铸锻件缺陷与组织控制成果已在三峡水电、火电、核电、船舶、冶金和高铁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中国一重、中国二重、鞍钢重机、大连重工、苏南重工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9000万元。

2013年10月01日

纳米金属材料---卢柯团队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卢柯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1156
新材料
卢柯,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7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实验师4人。近5年来总经费2600余万元。近年来,在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纳米孪晶铜、纳米结构钢铁材料等方向共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获中、美、法和欧盟等发明专利20余项,正在申报专利5项。

2013年10月01日

先进医疗与健康技术——刘静团队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刘静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1137
生物技术与医药
刘静,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低温生物医学工程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团队拥有骨干成员8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4人、副教授4人。实验室长期致力于肿瘤微创治疗技术、无线移动医疗、先进能源、先进热管理以及液态金属印刷电子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一系列原创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