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张超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509个团队

2020年06月15日

船舶与海洋工程自动控制系统集成关键技术

江苏科技大学

团队带头人:朱志宇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828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本团队共有8人,其中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8人,成员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船舶自动化、船舶电气、检测技术以及控制工程等,团队人员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较为合理。 团队自1998年组成团队以来,始终坚持服务面向船舶企业及海军国防装备建设,积极开展基础理论、工程前沿技术和工程应用技术研究,近年来重点开展了船舶电力系统控制理论、大型船舶电力系统环形电网区域配电技术、海洋工程船舶综合控制系统和船舶综合保障技术等研究工作,取得了突出的业绩,目前已成为我校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最具优势和特色的研究团队之一,初步具备了引领我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自动化控制和电力系统技术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基础和能力。 团队五年来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工业与信息化部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3项,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镇江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67件、国家标准3项,发表论文100余篇。

2020年09月29日

水环境与污染控制研究所

盐城工学院

团队带头人:丁成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829
能源环保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1人,全部为博士,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近三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专利授权30多件;省部级以上奖项10多项。在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高效降解菌筛选与培育和生物淋滤-微电解处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与江苏科易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康贝特医药化工有限公司、北京麦瑞科工业技术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合作关系,科研总经费达1500多万元。

2021年07月11日

清洁能源材料

南京晓庄学院

团队带头人:刘苏莉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831
能源环保 新材料
团队有教授2人,副教授 2 人,讲师 2 人。获奖: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江苏省教育教学与研究成果奖;江苏省高等教学管理研究会优秀教学研究论文奖;南京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全国“挑战杯”江苏省选拔赛三等奖及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团体奖(指导老师)。

2021年08月18日

中药资源产业化与方剂创新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南京中医药大学

团队带头人:段金廒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833
生物技术与医药
本平台拥有骨干成员约16人,其中博导4人,教授6人、副教授6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医药行业专项等共10余项。发表SCI论文210余篇,获专利授权8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6项。在中药资源规范化生产与循环利用、中药配伍有效性与安全性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与山东步长制药、江苏康缘药业、江苏苏中药业、江苏济川药业、苏州雷允上药业集团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7000余万元。

2021年08月19日

针灸器具与技术——张建斌团队

南京中医药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建斌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834
生物技术与医药
张建斌,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副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澄江针灸学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第四批全国中医优秀人才、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针灸学会流派研究与传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适宜技术评价和推广委员会副会长等职。主要研究中医适宜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等,擅长从督脉诊治各类疼痛性疾病及脑病。主持或参与国家973项目、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课题15项,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高等教育成果二等奖、江苏省中医药科技二等奖、中国针灸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6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2人、副主任医师1人。近10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0项,其中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共4项。发表SCI论文10篇,获专利授权4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在针刺和艾灸设备与应用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角针贴微型穴位刺激装置已在临床中得到应用。与淡安(江苏)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10年科研总经费达400万元。

2021年08月19日

中医药防治肿瘤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抗肿瘤验方研究与产业化工程实验室、名医验方评价与转化重点研究室

南京中医药大学

团队带头人:程海波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835
生物技术与医药
本平台拥有骨干成员约25人,其中博导14人,教授14人、副教授11人。近5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1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13项,新增科研项目经费达6927.1万元;发表SCI论文6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64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制定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5项;获专利授权23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其中教育部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3项;研制中药防治肿瘤复方新药2个;获药物临床试验批件1项。培养省部级及以上人才17名,新引进国家杰青、长江学者1名,新增省部级创新团队1个,共培养博士研究生109人,硕士研究生384人,留学生18人;获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篇;获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与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中医药防治肿瘤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中医药疗效的作用机制阐明、抗肿瘤名医验方转化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2021年08月19日

江苏省海洋药用生物资源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南京中医药大学

团队带头人:吴皓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836
生物技术与医药
近二十年来,实验室基于中医药理论研究开发海洋中药,针对江苏地产海洋药用生物资源开展相关基础与应用研究。已承担、完成多项国家级和部省级的海洋医药和中药新药的科研专项,包括国家海洋“863”高新技术项目3项、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专项4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2项、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支撑计划项目4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6项、江苏省科技兴海专项5项、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2项、江苏省自然基金4项、江苏省高校产业化项目3项等。与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获得“丹鹿胶囊”的新药证书及生产批件,获得保健食品批文2件。实验室已经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件,其中3件实现转化。 实验室的负责人吴皓教授获得2011年度江苏省海洋中青年科技标兵的称号;实验室研究成果“江苏贝类资源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示范”获得2020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实验室研究成果“四角蛤蜊深加工综合利用及功能性保健品的研发”获得2012年度国家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

2021年08月19日

江苏省植物药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

南京中医药大学

团队带头人:朱华旭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837
生物技术与医药
江苏省植物药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于1996年经江苏省计划与经济委员会(现名:江苏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准建设;2000年,中心组建成立 “中药制剂实验室”,同年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资格认证,并于2008年通过换证评估。2008年中药制剂实验室获批建设校级中药制药分离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心紧密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积极推进以植物药为主体的中药制药绿色分离技术创制与专属装备研发,同时开展新药研发服务。中心先后开发中药复方制剂40多种,其中15项获国家新药临床批件,3项获新药证书。中心已向省内外制药企业实施成果转化36项,到账经费超过2000万元。中心通过与徐南平院士创建的膜科技团队、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期合作,于2013年签署共建“中药与天然药物领域膜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研发平台”,努力推广中药膜技术产业化进程;联合开发的中药膜法分离技术已应用于云南白药、吉林敖东、劲牌生物、天士力集团、太极集团涪陵制药厂、济川药业等企业的产业技术升级和废弃物循环利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5年以来,中心与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紧密合作,联合完成“十二五”“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并联合建立膜法中药挥发油制备,膜法中药成分纯化、中药膜乳化技术等技术平台。2020年以来,中心与敖广国际共建“健康产业联合实验室”,联合开展中药化妆品、洗消用品的开发。目前中心已形成以“膜分离技术与专属装备创制”“中药特种膜材料研发”“中药复合粒子制备”为核心的中药制药技术,用于中药新药创制、中药新产品研发以及中药废水、废渣、醇提废弃物等的资源循环利用。

2021年08月19日

江苏省中药高效给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南京中医药大学

团队带头人:狄留庆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838
生物技术与医药
江苏省中药高效给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在江苏省“青蓝工程”中药复方新型给药系统科技创新团队与“南京市中药微丸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基础上,依托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双一流”学科、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剂学重点学科等优势学科平台,于2011年经江苏省科技厅批准立项建设的省级中药制剂研究平台。2012年被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确立为南京市开放实验室。实验室面积1500m2。中心拥有骨干成员14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5人、副教授8人,主任为狄留庆教授。 中心与南通精华药业、扬子江药业、雷允上药业、神威药业、以领药业等数十家国内知名企业开展密切合作,重点围绕中药制剂过程传质与控制(经典名方、医院制剂、配方颗粒、保健品开发、挥发油高效利用、中药质量标准等)和高效创新中药制剂及其关键制备技术(多元释药系统、磷脂复合物/微乳/包合物、固体分散/微纳米化)开展研究,产品或技术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行业比较优势。近年来主持新药开发10项,并已研制中药新药6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项,其中授权12项,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2021年08月19日

江苏省中医药健康养生技术工程实验室、南京市中医药健康养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南京中医药大学

团队带头人:陈涤平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9839
生物技术与医药
江苏省中医药健康养生技术工程实验室依托依托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建设场地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学科骨干成员,面向蓬勃发展的健康养生产业,发挥中医药特色,着力应用共性技术,打造中医药膳、功能食品、美容保健、保健器械四个研发平台,组建多学科研发团队,构建应用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一体化特色鲜明的工程技术中心。本中心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联合相关企业构建“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一体化的应用研发基地,努力开展中医养生、中医康复工程技术、营养学等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培养。本平台拥有骨干成员约16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8人、副教授3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8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分课题1项,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100万元,发表SCI论文10篇,核心论文50余篇,获专利授权3项。由平台负责人陈涤平教授牵头制订了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养生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牵头编写了国家卫健委十三五中医养生学本科专业规划教材,出版了20余本学术论著和教材。

2021年08月19日

江苏省中医外用药开发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南京中医药大学

团队带头人:曾莉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840
生物技术与医药
本平台拥有骨干成员31人,其中博士25人,硕士5人;正高职称13人,副高职称7人,中级职称9人,初级职称1人,其他1人;专业方向包括中医学,中药学,中医文献学,计算机,医学信息学等,形成了一支学科交叉、聚焦中医外用药开发与应用的研究团队。目前承担科研项目3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省部级项目3项,横向课题(企业合作项目)17项,近年来获得授权专利48项,其中发明专利36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开发出中医外用药新产品新技术共21种,形成了系统的技术体系。近五年科研总经费达到总经费5369.22万元。

2021年08月19日

江苏省中药药效与安全性评价重点实验室

南京中医药大学

团队带头人:陆茵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841
生物技术与医药
江苏省中药药效与安全性评价重点实验室是国内开展中药新药研究的重要基地,是科技部唯一在高校建立的国家科技部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拥有国家杰青、国家药监局新药评审专家5人,博导21人,教授31人、副教授11人。近三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IH-国家基金委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30多项,在国际顶尖刊物如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杂志发表论文40多篇,获专利授权20余项。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支持下,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Fenical实验室开展国际合作重点项目,探索从天然产物中寻找PD-1/PD-L1小分子抑制剂。同时在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下,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爱尔兰高威大学等开展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合作培养掌握中医药领域国际前沿动向的创新型拔尖人才。 重点实验室致力于开展中医药关键技术及中药上市大品种生物大数据的研究,开展中药同类品种的科技壁垒提升及专利保护的研究。为扬子江药业、康缘药业、正大天晴、南京同仁堂、江阴天江药业、雷允上制药、济川药业、苏中药业、施强药业等制药企业开展中药品种的二次开发及临床精准定位研究,近年来与国内著名制药企业联合开发新品种,获得新药证书及临床批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