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张超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866个团队

2023年07月22日

无源爆炸物毒品探测仪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骆季奎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95
装备制造
骆季奎,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领军人才。国际上MEMS的活跃人物之一,在国际上有重要的影响力。原创地提出和开发了基于表面声波的微流体器件:微泵、微混合器、传感器等,可实现从几百微升到皮升数量级液体操作,并基于此进一步实现了集成传感器和微流控制器的Lab-on-a-chip系统,在诊断和监控领域有着巨大应用前景。在国际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共计发表论文282篇,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210篇,其中特邀报告/keynotesspeaker 35次。H-index46,引用7647次。作为共主席主持领域顶级会议SMAC、MME、IDW、NanoSmat、NanoMan、IWanDLC、IEEE NEMS、ThinFilms等。 团队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级项目4项、市级项目5项。申请专利74项,授权46项。建立了痕量化学分析检测领域完整的研发平台,利用碳纳米材料的光电离效应所研发的电离源,解决了安检领域迁移谱爆炸物检测仪中需要用到放射源的难题,属国际首创。还开发了痕量标准气体配置系统、全功能危险品检测仪、空气检测系统等一系列产品,其研发的现场痕量检测设备成功应用于缉毒领域,多次协助各地警方破获制毒携毒案件,推广后有望成为缉毒工作的利器。多款爆炸物检测仪等安检设备成功通过了欧盟和中国民航认证,均为国内首家和唯一,国内市场占有率已高达70%,体现了公司研发和技术实力,其在安检领域的市场份额已经居于领先地位。

2023年07月22日

智慧城市与云计算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尹建伟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94
电子信息
尹建伟,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国家级领军人才,江苏省双创人才。 担任科技部2035现代服务业战略研究组成员、“文化科技与现代服务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家组副组长,在TC、TSE、TKDE等国际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百余篇,主编或参编《Crossover Service Convergence》等专著5本,承担完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重大项目10余项。担任ISO TC215/ISO TC312委员会委员。与北控集团、湖州科发集团、中望软件等成立联合研究中心,研究成果应用在淘宝、中国电信、中国航天、中国移动、工商银行、网易、新华三、信雅达等50余家大型单位。拥有国际发明专利3件、国家发明专利120余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均排名第一或第二)、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1项、2021中国专利展金奖(排名第一)、2022日内瓦国际专利展金奖(排名第一)。

2023年07月22日

碳化硅功率集成芯片技术开发与产业化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盛况
职称:
团队编号:10293
装备制造
盛况,“江苏省双创人才”,“苏州市姑苏创业领军人才”,科技部863主题专家、国家万人计划首批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浙江大学特聘教授、电力电子应用国家工程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团队承担了电力电子器件及应用领域的多个国家级、省部级和横向合作项目,包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863主题项目及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课题、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等十余项,在器件理论、芯片研制、器件封测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包括最早报道了碳化硅(SiC)功率集成芯片、在国内较早自主研制出了系列SiC芯片和模块(600V~6000V/最高300A,SBD、JBS、MPS、JFET、MOSFET)、提出沟槽型超级结SiC肖特基二极管设计方法并报道了1300V(不包括衬底0.36 mΩ?cm2,品质因子FOM达国际前列)SiC超级结二极管、提出新型垂直型氮化镓晶体管结构并报道了FOM处国际前列的芯片、基于新型单驱动方法的10kV/200A碳化硅MOSFET多芯片串-并联模块、首款10kVA基于全碳化硅器件的高压电力电子变压器、合作开发了高压大容量硅基IGBT芯片等。团队也和国内外著名企业开展合作推进成果的产业化,合作企业包括国家电网、中车、中电集团、华为、华润微电子、台达、德国英飞凌、美国福特等公司,实现了碳化硅和硅基电力电子芯片的产业化。相关的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280余篇,获授权专利40余项。

2023年07月22日

动态血压监护仪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叶树明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10292
装备制造
叶树明,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副教授,江苏省双创人才,姑苏领军人才等。带领团队开展高精尖医用电子仪器技术及设备研究开发,包括大动态高精度生理信号采样技术、多种生理信号机器识别算法、生理信号大数据存储和网络传输技术等,致力于研发多参数睡眠监测仪、新型肺功能检测仪、心电血压二合一监测仪、血氧仪和生理信号统一分析传输平台软件等系列产品。 团队在电生理检测仪器、高精度荧光检测仪器、深海原位传感器、高可靠性数字检测与控制系统等领域深耕二十余年,拥有重大项目组织管理能力及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经验。累计承担了“天宫一号”型号任务医疗仪器1项、“天宫空间站”型号任务医疗仪器4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专项1项、国家863重点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课题1项、国家海洋局公益项目课题2项、省部和企业横向项目多项。

2023年07月22日

集成光电子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杨建义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91
装备制造
杨建义,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主任,兼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常务副院长,曾任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多年来一直从事集成光学和光电子技术的研究工作,通过对基本理论、基本功能与器件结构和制作工艺等研究,利用集成光学材料的特性,探索各种光电功能结构及其平面集成,以及在通信、互连,传感和计算中的应用。 目前主要研究课题与方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JCJQ:硅基光子集成及硅基OPA芯片与系统、硅基光计算芯片与系统硅基、硅基光量子芯片与应用等。其参与的“偏振遥感物理机理、关键方法与技术应用”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集成光波导芯片”项目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近五年发表SCI收录论文41篇,授权发明专利10项,申请中的发明专利7项。

2023年07月22日

光学仪器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刘旭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90
装备制造
刘旭,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光学学会会士,国际光学学会OSA 会士,国际光子学学会SPIE 会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光学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 长期从事光学薄膜技术与光学显示、成像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培养了一批本科生与研究生,形成了光学薄膜,三维显示,超分辨成像的研究团队,推进了光学薄膜的产业化,以及超分辨光学显微技术的产业化转化。

2023年07月21日

人工智能技术——张学武教授团队

河海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学武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76
装备制造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5人,其中博导4人,教授4人、副教授8人。近3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0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4项,国家基金6,发表SCI论,200余篇,获专利授权30余项。

2023年07月21日

智能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仿生机器人团队

河海大学

团队带头人:徐林森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75
装备制造
徐林森,教授、博导,河海大学特种机器人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方向为智能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技术。国防科技创新特区主题专家组专家,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江苏省产业教授,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地面机器系统分会委员、国际仿生工程学会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服务机器人及特种机器人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机器人专委会副主任。

2023年07月21日

认知与机器人——刘小峰教授团队

河海大学

团队带头人:刘小峰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74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河海大学教授、博导,曼彻斯特大学名誉教授,马来亚大学客座教授,担任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特种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担任Interactions Studies,IET Cognitive Computation and Systems,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Consciousness,Robotic Intelligence and Automation等期刊编委或客座编辑。任中国自动化学会共融机器人专委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科学普及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0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3人、副教授3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二十余项,其中包括新一代人工智能2030重大项目课题、863 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发表SCI论文50余篇,获专利授权20余项。获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等科技奖励。在康复机器人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近3年科研总经费达500万元。

2023年07月21日

废弃土资源化利用研究——陈永辉团队

河海大学

团队带头人:陈永辉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73
其他
陈永辉,河海大学二级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领军人才、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执行院长、江苏省岩土工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淤泥固化及废弃土资源化利用、软土地基处理与工程安全、环境岩土工程、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

2023年07月21日

双碳技术——海上风机工程技术团队

河海大学

团队带头人:蔡新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72
能源环保
蔡新,河海大学工程力学国家重点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力学学会能源结构力学专委会主任,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第8届风能利用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风电机组结构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风电装备产业链首席专家,江苏省新能源装备学会联合体主席。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研发计划)、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基金及重大工程等多项项目。

2023年07月20日

智慧农业创新——朱艳教授团队

南京农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朱艳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60
现代农业
朱艳,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先后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特聘教授等人才计划。兼任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江苏省信息农业重点实验室主任、农业部农作物系系统分析与决策重点实验室主任、“农业信息学”江苏省优势学科负责人等。团队现有成员19人,其中教授12、副教授5人、讲师2人。 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创新团队将农业信息学与作物栽培学相结合,以水稻和小麦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构建了作物管理知识模型,实现不同条件下栽培方案的精确化设计;建立了作物生长快速监测与定量诊断技术体系,可对作物生长状况进行定点、移动和在线实时监测、诊断与调控;发展了基于模型的作物生长与产量品质预测技术,为粮食生产力预测预警及粮食安全生产策略制定提供了数字化支撑;创制了农业信息工程系列软硬件产品,为智慧农作提供了工程化产品和实用化平台研究成果;开辟了作物精确栽培新领域,发展了作物栽培学的理论与技术内涵,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4 项、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5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