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张超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866个团队

2017年09月21日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技术——邓元团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团队带头人:邓元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500
电子信息
"团队带头人曾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03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年度)以及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2013年度)。目前担任J. Mater.Sci. Tech.编委,还担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热电材料与应用分会理事,中国能源学会理事,2017 年中国材料大会热电材料与器件分会主席以及 20余家国际知名期刊论文评审人。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4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1人,博后1人。近十年,先后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0项,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6项自然基金、科技部 863 课题1项、国防科工局民用航天预先研究项目1项、北京市科委项目2项。在Adv. Funct. Mater.、Nano Energy等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7项。近5年发表SCI论文70篇,SCI他引843次。发展了快速制冷和热发电用轻质、高效、高可靠热电半导体薄膜材料与器件,突破器件间能源耦合与互连难题,满足了空天与电子领域高热流密度热控与废热利用的迫切要求,实现了太阳能光热高效利用与温度无源传感新功能。研制的无源温度传感器在天津港、国家电网获得应用。与航天一院10所、航天三院306、航天八院812、清华微电子所、浙大、物理所、广东工业大学、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北汽新能源等院所高校以及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1000多万元。"

2013年10月11日

装备制造技术——工业设计团队

西北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余隋怀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2081
装备制造
余隋怀教授,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评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工业设计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陕西省教学名师,南通西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技术研究院院长。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9人,其中博导6人,教授6人、副教授5人。近五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6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工信部工业设计产业政策研究项目2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工业设计成果已在航空航天、载人深潜、特种车辆等多个领域中得到应用,先后成立了“西工大—东莞永强特种车辆创研中心”、“南通西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技术研究院”等合作机构。

2013年10月01日

工程仿真与宇航计算技术联合实验室

西北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朱继宏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288
其他
团队负责人张卫红教授,教育部第二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团队立足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发展国际学术前沿,针对航空航天、机械装备研制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结构轻量化、高性能设计与制造共性基础问题,深入开展建模仿真与优化设计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 团队拥有骨干成员40余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2人、副教授8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20项。发表SCI论文120余篇,获专利授权30余项。获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省部级二等奖三项,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我国新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和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中,国防科技成果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与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沈阳航空发动机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700万元。

2013年10月01日

航空发动机先进制造技术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西北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定华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292
其他
张定华教授,我国航空航天先进制造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长期从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现任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工信部航空发动机先进制造技术国防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西安三航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和首席科学家,兼任国家“2011计划”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科技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制造工艺学组召集人。 航空发动机先进制造技术国防科技创新团队目前共有人员26人,其中博导8人,教授9人、副教授16人。2009年以来,团队围绕主要研究方向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6项,省部级项目19项,其它国防基础预研和工艺攻关项目35项,研究经费累计约1.95亿。在创新团队建设期间,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索引31篇,EI索引169篇。申请国家国家专利74项(发明专利61项),软件著作权39项,技术标准3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3项。

2017年09月21日

电化学制造技术—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团队带头人:朱荻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536
装备制造
“电化学制造技术”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的带头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朱荻教授。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多位研究骨干由于学术业绩突出,入选了各类国家级的人才计划。团队中具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等。团队针对国民经济发展及国防装备建设的重大需求,从工程实际中凝练问题,揭示机理,创新方法,形成了高效精密电解加工技术、高性能电铸加工技术与微纳电化学制造技术三个研究方向,相继承担了国防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863重点和面上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等近百项,创新出多种工艺方法,研制出系列的新型电化学制造机床装备,例如整体叶盘电解加工机床、摩擦辅助电铸机床、旋印电解加工机床、微细电化学切割机床等,解决了多类复杂结构件制造难题,在航空航天装备研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近些年来,团队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多项,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培养出的研究生获得全国优博、全国优博提名、上银优博银奖、江苏省优博、工信部创新创业、挑战杯等各类表彰奖励。团队2009年评为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013年评为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2013年10月02日

新材料技术——陈达院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团队带头人:陈达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346
新材料
陈达,中国科学院院院士,核技术材料与应用。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8人,其中博导5人,教授5人、副教授3人。课题组成员先后完成了国家自然基金、国家863计划、省科技支撑、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以及各类横向课题等项目40多项。已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教材2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在金属防腐涂料、核辐射防护装备以及复合材料制备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与无锡麟龙铝业有限公司、扬州锦江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省内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2017年09月21日

新型金属与先进复合材料——陈光团队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陈光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576
新材料
团队形成的背景和发展目标:在学校统一部署和领导下,1999年引进带头人陈光教授,组建新型金属与先进复合材料团队。目前,“新型金属与先进复合材料”已经成为“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三个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巨大成绩,主要标志是:2000年度,南京理工大学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整体授予权,这在江苏省所有高校中是最早的;2001年材料学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技术被评为江苏省重中之重学科,这在江苏省所有高校中是唯一的;2002年建成“江苏省新材料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创新工程示范基地”。2009年成立“江苏省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进入十一五,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全国同学科中的排序不断迅速提升,排名明显领先于江苏境内所有学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除“材料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国防科技重点学科外,“纳米及亚微米科学与技术”又被评为国防科技工业重点交叉学科、“纳米材料及相关技术”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在团队建设方面,积极引进人才,形成了由院士、博士生导师、教授、副教授、讲师组成的年富力强、团结协作、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新型金属与先进复合材料团队,并成为“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以该团队为基础,组建了“材料评价与优选设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于2006年获得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团队的发展目标是通过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的培养进而成为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团队的研究方向是新型金属与先进复合材料,其内涵是通过系统实验、深入研究,在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合金熔体行为、凝固与相变行为、物理化学行为、力学行为、在极端条件下的服役行为基础上,科学设计合金成分、组织结构以及材料复合与制备加工方法,创制新型金属与先进复合材料,注重新型高性能特种金属材料,特别是非晶及纳米晶、活泼金属、难熔金属、高温合金、介金属等的制备与成形技术、材料复合与成形加工技术、材料性能与使用效能评价技术的研究。

2017年09月21日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智能化升级与再造——运营团队

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孙剑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420
装备制造
孙剑,男,1979年1月生,同济大学交通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同济大学交通工程系主任,苏州华川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法人代表。主要研究领域为交通信号控制与优化。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4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1人、副教授1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2项,省部级基金3项,其他研究课题10余项。发表SCI/EI论文70篇,获专利授权44项。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等人才计划,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团队负责人。现为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青年科技工作者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系统仿真学会理事,成员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年度优秀论文奖(2013)、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12)、同济大学青年英才计划(2012)、日本三好研究奖励会奖学金(2010)、日本学术振兴会博士后奖学金(2008)。具有很强的项目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发表了多篇与本项目相关的论文,在城市道路信号系统控制方向的两个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交叉口交通安全保障技术》及《基于视频的交叉口交通状态全息检测》以及若干企业产学研实践合作中,申请了信号控制与优化相关发明专利15项,其中已授权8项,与本项目应用相关的多项专利技术均为申请人所有,并且核心技术已受发明专利保护。

2017年09月21日

航空材料表面工程团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团队带头人:姚正军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540
新材料
姚正军,博士,教授,博导,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研究项目“中国热处理与表面改性技术路线图”项目组专家,江苏省金属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金属学会新金属材料学术委员会主任。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6人,其中博导5人,教授5人、副教授4人。近3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32项。发表SCI论文107篇,获专利授权43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在耐海洋腐蚀表面处理、钛合金3D打印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与商飞、成飞、天工工具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超过1亿元。

2014年06月17日

化工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开发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崔崇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153
能源环保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开发团队在近十年间从事化工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研究。2003年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洁净化工生产技术-化工白泥尾渣资源化开发利用, 2006通过专家鉴定验收,鉴定意见为:国际先进水平;2004年承担江苏省科技厅化工白泥渣制备新型墙体材料计划项目;2007年承担江苏省教育厅产业化推进项目-酸性锆渣资源化利用产业化;2009年承担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委员会课题-用废弃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硅酸盐陶粒研究;2010年承担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造纸碱回收白泥渣利用技术研究。目前团队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6项。

2015年07月17日

运动体智能控制——郭健团队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郭健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7008
电子信息
郭健,国家军口863某专题专家组成员,国家国防科工局“信息与控制”专家组成员,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带头人。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2人,其中博导4人,教授5人、副教授6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8项,其中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共8项。发表SCI论文35篇,获专利授权16余项。获省部级奖励5项。在智能控制、电机控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高性能电机控制成果已在智能制造等省级重大工程中得到应用。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1800万元。

2017年09月21日

低成本高可靠双凸极无刷直流电机系统——张卓然团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卓然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544
能源环保
张卓然,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 Senior Member。曾任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访问教授。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是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等。荣获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奖。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0余人,其中教授、博导1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博士生4人,硕士生3人。近年来,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0项,研究团队近年来在电励磁无刷直流电机系统研究方面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等。团队已发表论文100余篇,SCI收录论文17篇,EI检索论文8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核心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团队致力于航空电机及新能源汽车电机系统研发与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