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方成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赵金星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866个团队

2023年07月22日

射频传输与能量收集技术——张金玲团队

北京邮电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金玲
职称:
团队编号:10324
电子信息 能源环保 其他
张金玲: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本科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北京邮电大学优秀教师,研究生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研究生优秀育人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获得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奖,指导研究生获得创新创业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获得“集萃创新杯”2022年度总决赛二等奖。?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X X人,其中博导X X人,教授X X人、副教授X X人。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项、国家重点研发和国防项目3项、华为、中兴和其他院所项目3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130余篇,SCI和EI检索近100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18项。 目前在研科研项目6项,其中纵向项目2项,横向项目4项

2023年07月22日

可见光通信技术——张明伦团队

北京邮电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明伦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325
电子信息
张明伦,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级重点研发项目1项,国家级研发项目4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子课题)1项,企事业委托横向项目5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863计划项目3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科委项目1项。累计在Optics Express,IEEE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Electronics,ACP等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现任Photonics 客座编辑,Optics Express,JLT,Electronics, Photonics, IEEE Access等期刊审稿人,曾任多个国际学术会议TPC委员。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得国家授权专利7项。指导学生获得省部级科技竞赛一等奖1次。 实验室当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无线光通信技术、光纤传感、智能物联网、智慧医疗等研究方向,实验室拥有较齐全的任意波信号发生器、光电信号分析仪、射频网络分析、误码分析仪等仪器仪表。实验室多年来一直承担国家重点项目和纵、横向项目;在电路设计、信号处理、机器学习、区块链等研究领域等取得了多项国内/外领先的创新成果,发表相关领域SCI、EI检索论文数十篇,获国家专利授权30多项。

2023年07月22日

植介入医疗器械体外评测设备技术——樊瑜波团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团队带头人:樊瑜波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326
生物技术与医药
樊瑜波,教授,博导,长江学者,杰青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中心主任,北航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院长,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负责人,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15)、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奖一等奖 (2017),国家首家医工整合联盟理事长。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 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端植介入医疗器械优化设计与评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医疗器械和康复工程中关村开放实验室 ,植介入医疗器械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医疗器械与转化医学工信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优青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2人,国自然“骨和心血管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创新群体,科技部“植介入医疗器械的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创办国际期刊 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

2023年07月22日

高速低时延光纤总线系统技术——张春熹团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春熹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327
装备制造
张春熹教授,北航光学工程学科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总装惯性技术专家组专家、国家高技术计划专家组专家,973计划、863计划首席科学家,我国战略反导核心人物之一。张春熹教授作为总装惯性技术专家参与了我国光纤陀螺技术发展规划和布局,确定了我国光纤陀螺主流技术方案和技术实现途径。2019年度,作为第一完成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名称“高动态快启动高精度光纤陀螺惯性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2020年1月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亲自为张教授颁奖。张教授团队还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项、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国防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等多项荣誉奖项。

2023年07月22日

新能源汽车用模块化智能线控角驱动系统研制技术——王书翰团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团队带头人:王书翰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328
装备制造
王书翰,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航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委员,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优秀奖各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SCI/EI等科技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70余项、软著38项,专著1部。先后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 主要研究方向是车辆智能传动理论与控制技术、车辆智能线控底盘技术、车辆传动系统NVH机理与抑制技术等。 承担与本项目相关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国际合作重大专项等20余项重大科技项目。

2023年07月25日

宽禁带半导体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朱丽萍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350
电子信息
朱丽萍,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半导体薄膜和器件、纳米结构材料及气敏传感器件、光电功能材料与应用的研究,特别是氧化物宽禁带半导体光电材料与应用的研究,取得了创新成果。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群项目子课题及973项目子课题,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等项目若干项。已在Nano Energy、Small、J.Mater.Chem.A、Appl.Phys.Lett、Nanoscale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近300篇,其中SCI收录150篇,在影响因子3.0以上发表论文30多篇,SCI他引900次。 团队依托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整合研究院已建的电力电子器件研究中心等平台,长期以来在宽禁带化合物半导体材料进行基础应用研究,团队以在国际上具有引领优势的氧化物宽禁带半导体新材料与新技术研发为核心,有潜力建立先进的氧化物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发光显示与传感应用创新平台、器件研发制备平台,着力于突破氧化锌高效紫外高效发光材料国际前沿技术、无铟低成本透明先进显示器件研制、保障国家电网安全的气敏传感应用等瓶颈,推动光电产业发展及转型升级。

2023年07月25日

北京工业大学膜科学与技术团队

北京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安全福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351
新材料
安全福,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5年获得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支持,2017年入选北京市“长城学者”培养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分离膜,共发表SCI论文200篇,他引总数5000余次,个人H-index指数达54,授权专利42项。获得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2015)。担任Advanced Membranes、The Innovation Materials、《水处理技术》和《膜科学与技术》等期刊编委。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0人,其中博导5人,教授5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1项,包括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等。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专利授权10余项。团队开发了膜法-催化耦合处理烟道气、膜法-生化耦合处理费托合成废水、膜法-生物发酵耦合生产无水乙醇等新型工艺,与企业合作进行规模化生成,解决环境、资源和能源领域的相关难题,通过膜分离技术捕集和转化CO2,回收高附加值有机溶剂,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废水/废气处理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北京碧水源、江苏天合元氢科技有限公司、泰丰先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1000万元。

2023年07月25日

航空航天液压泵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斌
职称:
团队编号:10352
装备制造
张斌,现就职于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流体动力及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华勇院士教育部创新团队成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兼任阜新浙大智能液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主任,英中文化经济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特大型工程运输车辆分会常务理事。2009年获浙江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15-2016在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省部级和企业项目二十多项,曾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辽宁阜新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6年到台湾高雄第一科技大学进行为期两个月访问合作,作为研究人员进入Sauer-Danfoss公司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SCI /EI 33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0多项(授权30余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7项。 团队提出了缸体浮动复合支撑新结构和主轴系高速动平衡新方法,优于国外同类产品,显著提高我国航天泵转速极限;解决了我国高端轴向泵存在的转速低、脉动大和可靠性差等难题,打破长期受国外技术封锁与产品禁运;应用配套我国航空航天装备,实现自主可控,保障了国防、航空航天重大工程,引领我国航空航天液压技术高速发展。

2023年07月25日

电子信息技术——“装备智能计算芯片及系统应用”团队

北京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李永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10353
电子信息
李永,装备智能计算芯片及系统应用北京市工程中心副主任,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25人,其中博导6人,教授5人、副教授12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1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5项,工信部创新发展基金2项。发表SCI论文46篇,获专利授权7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参编国家标准8项。在智能装备、融合计算芯片、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无人平台群体异构分布式融合感知技术等成果已在航天、海事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航天部三院、中科院计算所、中信科集团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2600多万元。

2023年07月25日

环境光学技术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姚军
职称:
团队编号:10354
姚军,浙江大学光电研究员,江苏省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承担多项省级以上科技项目,获多项省部级奖,获多项发明专利。主要研究及成果转化方向为:精密光度色度检测技术及仪器、光谱分析(从红外到X射线)检测技术及仪器、环境(水、烟、尘、气)光电检测技术及仪器、显示及光源光电检测技术及仪器等。在光电机一体化、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光电传感技术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优秀创新成果。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20人,由光学、电子、机械等领域的紧缺人才组成。团队申请219项专利,获得119项专利授权,6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期间孵化多家企业,承担多个省市级科技项目,并已获批高新技术企业、苏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资质,产品销售额逾10亿元。

2023年07月25日

数字多媒体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陈耀武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355
陈耀武,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江苏省双创人才,苏州市姑苏领军人才,苏州高新区领军人才。 作为团队负责人,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重大国际横向项目等,发表SCI/EI论文110余篇,拥有国家发明专利70余件,美国发明专利4件。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

2023年07月25日

高效直驱装备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叶云岳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356
装备制造
叶云岳,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高新区领军人才。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直线电机专委主任,国家磁浮交通技术工程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磁浮技术与磁浮列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浙大电机节能中心主任。曾任浙江大学航天电气与微特电机研究所所长。国家“十五”863高速磁浮交通技术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全程参与了上海磁浮列车的工程项目);工业应用直线驱动国际会议主席(Chairperson: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inear Drives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国际磁浮会议分会主席、国际电机及控制会议顾问主席等。 团队成功研制了世界首台直线电机冲压机,比传统冲压机在同时间内冲压的钮扣量增加1倍,但用电仅为原来1/4;研制了首条国产化高速直驱邮包分拣机,成果在全国得到高效应用,产生了几十亿元经济效益;采用外转子电机与盘式电机相结合的办法,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复合式“三维永磁电机”,并大胆改进传统抽油机系统,研制电机直接驱动抽油杆抽油机,在大庆油田等20多个油田近千口油井应用,系统节电达60%以上;完成了国内第一条自行研制的同步直线电机磁浮试验线和直线电机地铁试验线,发明了快速直驱立体车库,多项技术属国内首创。2015年完成了国内外首台630吨弧形直驱机器人压力机,节电50%。2020―2021年获“智能直驱跨坐式空中巴士”, “直驱大巴立体车库”,“盘式磁浮直驱动力装置”等专利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