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黄磊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平台管理与服务处对接成功
  • 方成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赵金星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497个团队

2014年06月05日

大气分子污染物控制消除团队

南京大学

团队带头人:董林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026
能源环保
本团队致力于环境催化材料的创制及其性能研究,主要探索稀土基催化剂和负载型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大气分子污染物的吸附、催化消除方面的科学规律。2010年通过联合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和环境学院的部分教授及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江苏省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在重点实验室已有工作基础上,集中开展移动源和固定源尾气净化方面的研究(签订科技协议,共同研究高性能三效催化剂用稀土催化材料,利用产学研联合的优势,对机动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污染治理等领域中具有前瞻性的的重大研究课题进行研发)。目前,在“环境催化”研究方向(特别是关于大气污染物NO,CO等的消除方面)形成了一支由青年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约20人左右)参加的研究小组,已发表SCI论文百余篇,专利17项。

2014年06月02日

粉末冶金与特种材料成形

哈尔滨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于洋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4997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生物技术与医药 新材料 其他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8人,其中博导4人,教授1人、副教授1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7项,其中国家863计划、国际科技合作、总装十二五预研等共7项。发表SCI论文22篇,获专利授权6项。在钨钼等难变形合金热精密强化成型,轻质高强韧钛、镁及铝合金铸造及塑性加工关键技术和装备等产业化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1200万元。

2013年11月12日

沥青路面温拌沥青混合料改性剂性能试验与定型

东南大学

团队带头人:黄晓明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4241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其他
黄晓明教授团队结合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实际,主要开展高速公路建设及管理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1)高速公路路面结构综合分析与管理系统。主要就高速重载作用下路面结构的疲劳特性、重载交通的特征及对路面结构的影响、沥青稳定基层路面结构、无粘结材料基层路面结构的路用性能等进行深入研究;(2)路面结构材料组成设计新技术、新材料开发与应用评价技术。通过学科新引进的MTS材料试验系统、SHRP沥青材料试验评价系统及材料三轴与疲劳试验系统进行路面材料的基本路用性能研究。结合国家高速公路重点工程的建设,开展系统的材料组成设计、新材料开发(如温拌沥青、沥青再生技术、水泥路面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阻燃沥青、纤维加筋、高黏度沥青)与工程应用研究工作;(3)公路路基和边坡稳定及防灾减灾技术。公路路基及填方路基边坡在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将出现各种地质灾害,尤其是在强降雨、地震等复杂地质条件作用下将出现严重影响公路运行安全的损坏,本研究方向将主要依赖现代检测技术、分析预警技术和现代物联网数据传送技术,进行公路路基及边坡灾害的预测、预警及防治技术,实现公路交通的防灾减灾;(4)路面结构评价与加铺改造和再生利用技术研究。路面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将出现各种形式的破坏,结合高速公路早期病害的调查、原因分析。在车辆-路面结构相互作用动力分析;路面结构优选、材料组成设计及应用技术;路面结构评价、维修及再生利用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沥青各组分热解动力学特性的复合阻燃技术研究”、“大旧料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模量化设计理论与性能研究”、“SMA 路面热再生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等项目。已经完成国家863项目《沥青路面结构疲劳仿真及其在长寿命路面中的应用技术研究》、《透水性路面用复合改性沥青及再生沥青混合料技术》,西部交通建设项目《高速公路早期病害预防措施的研究》、《改性沥青及SMA路面性能恢复与再利用技术研究》、《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长期性能研究》及其他省部级项目。 团队在“土木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中国公路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180余篇,拥有发明专利26项;出版专著、教材16本;获得省部级成果奖22项。

2013年10月30日

天然气发电关键技术

东南大学

团队带头人:司风琪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3661
能源环保
司风琪,1996年本科毕业于东南大学,2001年于东南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07-2008为美国Lehigh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导、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江苏省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动力工程学会自控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自动控制及计算机应用专委会委员,“东大-大唐(南京)环保科技联合研发中心”主任。一直从事电站节能减排与自动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电站信息化理论方法与软件开发方面有很好的研究基础,先后主持了70余项科研项目,在国际国内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EI收录60余篇。

2013年10月18日

功能高分子材料——张秋禹团队

西北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和鹏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3202
新材料
张秋禹,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副院长。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5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1人、副教授3人。近3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7项,其中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共6项,国家高新工程军品配套项目6项。攻克了微纳米尺度有机无机复合、多孔材料孔道控制等关键技术。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获专利授权3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在光电新材料、吸附分离材料及有机无机复合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

2013年10月11日

装备制造技术——工业设计团队

西北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余隋怀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2081
装备制造
余隋怀教授,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评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工业设计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陕西省教学名师,南通西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技术研究院院长。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9人,其中博导6人,教授6人、副教授5人。近五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6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工信部工业设计产业政策研究项目2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工业设计成果已在航空航天、载人深潜、特种车辆等多个领域中得到应用,先后成立了“西工大—东莞永强特种车辆创研中心”、“南通西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技术研究院”等合作机构。

2013年10月08日

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研究团队

大连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宾月珍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922
新材料
本团队隶属于: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高性能树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辽宁省先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重点二级学科(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承担高分子材料系的大部分教学工作。如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学、复合材料、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功能高分子材料、聚合物结构分析和高分子专业实验等本科生主要专业课程,以及聚合物反应原理、功能高分子材料等研究生课程。

2013年10月08日

工业催化团队

大连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王祥生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921
新材料
围绕有重要工业价值的MFI家族(ZSM-5, TS-1)、MWW家族(MCM-22, MCM-49, MCM-56, ITQ-2)、β家族分子筛的合成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重点:晶化过程和晶貌调控的机理探究,基于晶种技术的廉价和清洁合成研究。 2、多相催化(沸石分子筛): 围绕化工原料、能源技术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重点:针对芳烃进行芳构化(生产三苯,汽油调和组分)与烷基化(生产二甲苯,乙苯, 异丙苯,对甲乙苯,对二乙苯)研究,针对烯烃进行低碳烃脱氢、裂解和转化(生产乙烯、丙烯、异丁烯和丁二烯、环氧丙烷)研究。 3、等离子体催化: 围绕等离子体和多相催化剂的协同催化作用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开辟化学反应新途径。重点:用氢气氧气混合气直接合成绿色氧化剂和电子级纯度的过氧化氢,用氨气裂解制取高纯氢气(燃料电池汽车氢能技术),甲醇和天然气等低碳烃的低温活化。

2013年10月03日

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

哈尔滨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王国栋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721
其他
王国栋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5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博导2人,教授3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0人。近5年来,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等奖2项,2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2等奖以上奖项12项,冶金科技奖2等奖以上奖项3项。申报或授权发明专利20项,授权实用新型12项;发表论文被SCI收录100余篇,EI收录150篇。

2013年10月03日

橡胶及其复合材料技术—王友善团队

哈尔滨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王友善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656
其他
王友善,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工大航天学院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副书记;哈工大(威海)汽车工程学院 副院长。 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1人,其中博导4人,教授7人、副教授3人。近3年来,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9项,其中国家973计划、总装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共3项。已发表SCI/EI检索等学术论文25篇,获专利授权1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其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轮胎设计、分析、优化与评价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TYABAS3.0软件分析平台等成果已在轮胎分析与优化中得到应用。团队与杭州中策、上海双钱、贵州轮胎等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近3年科研总经费近1000万元。

2013年10月03日

分析仪器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团队

哈尔滨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姜杰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1655
电子信息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1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2人、副教授3人。近3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5项,其中十二五科技支撑、科技部重大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共3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已申请仪器方面发明专利11项。在光谱仪、质谱仪、离子迁移谱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与威高集团、乐家电子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3年科研总经费达600万元。

2013年10月03日

海岸带水生态安全与水质保障

哈尔滨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尤宏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654
能源环保
本团队隶属于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于哈工大(威海)的“海洋资源与环境联合研究中心“,拥有骨干成员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近五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SCI论文80余篇,获专利授权10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在海岸带城市污水的健康循环和回用、海岸带特种废水的深度处理、船舶压载水处理的原理与技术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其中船舶压载水处理的原理与技术研究先后获得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和山东省“两区”建设专项资金的资助,并在哈工大(威海)建设了中试研究平台,获得授权专利2项。近海地区油田回注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获得省科技攻关项目资助,并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