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黄磊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平台管理与服务处对接成功
  • 方成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赵金星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218个团队

2015年08月07日

超硬材料微纳制造技术团队

北京交通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勤俭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0922
新材料 其他
张勤俭,博士,教授,北京交通大学数字化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所长。1972年3月生。200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同年在北京市电加工研究所参加工作,任所长助理,微纳加工实验室主任。2002.05-2004.06在清华大学精仪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被评为研究员,2011年5月转入北京交通大学工作,2011年11月被评为教授。 长期从事超硬材料微纳制造技术的研究,作为副主编已出版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SCI收录5篇,EI收录12篇。曾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各1项,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项目1项;作为骨干(排名第2)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科技新星”,2006年荣获“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和“北京市优秀青年工程师”荣誉称号。拥有金刚石超硬材料微纳制造技术领域8年的实践经验,独自开拓美国客户2个和多个国内客户,主持研发了多种金刚石超硬材料制品,并以实现批量生产。现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种加工分会理事,《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编委,百度百科学术委员会委员,《系统仿真学报》审稿专家,北京市电加工研究所兼职教授。

2015年08月07日

智能化电气设备技术团队

北京交通大学

团队带头人:文化宾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0920
装备制造 其他
文化宾,博士后,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2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4人、副教授2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8项,其中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4项。发表SCI论文2篇,获专利授权6余项。在高压真空开关设备及智能化电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40.5kV真空负荷开关、27.5kV真空负荷开关已在国家电网、铁道电气化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浙江日升、北京合纵、许继集团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2000多万元。

2015年08月07日

通信与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团队

北京交通大学

团队带头人:刘云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0883
电子信息 其他
北京交通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是由北京交通大学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科研、教学、培训基地,占地面积450平方米,设备投资总额超过2000万,2001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由1名教授、7名副教授、2名高工、1名讲师,10余名博士生和多名硕士生组成,在科学的管理下形成健康发展的梯队。实验室成员的研究领域覆盖密码学、信息安全、通信、计算机等专业,全面从事密码学、通信网络安全、内容安全等相关课题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工作,曾承担过多项课题任务。 实验室主任刘云,博士,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通信系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交通大学互联网舆论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职称委员会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师和工作人员代表大会副主席,北京交通大学女教授协会会长,北京女教授协会执行委员,IET Fellow,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Tele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系统仿真学报》和《都市快轨交通》编委;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国家科技中心企业创新基金评审专家;台湾宜兰大学兼职教授。刘云教授主持过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铁道部课题等重大课题。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50余篇被三大检索检录。获得过一些研究成果和奖励,包括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北京交通大学红果园奖、北京交通大学优秀教材奖、北京交通大学教学名师、三八红旗奖章等

2015年08月07日

新能源-新材料技术——郭建伟团队

清华大学

团队带头人:郭建伟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365
能源环保 其他
郭建伟,博士,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3人,其中副研究员3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3项,其中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3项。发表SCI论文20篇,获专利授权4项。与大型国有煤矿、铁路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600万元。

2015年08月07日

机器视觉与模式识别技术团队

清华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伟汽车系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359
其他
张伟,清华大学博士,美国东北大学访问学者,曾任教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光学与电子工程系,获得多项军队科技进步奖项。在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助研期间,先后参与两期国家863计划编号2006AA11Z213、2009AA11Z214,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20人,其中清华大学博士3人,海外归国留学者3人,硕士12人。主要围绕车载机器视觉、车载信息的实时获取与动态分析、远程信息处理与监控平台等汽车智能安全核心技术,开发先进的驾驶安全辅助系统,提供包括嵌入式系统设计、参数匹配、故障诊断、远程监控预警平台开发、系统集成等方面的整体解决方案。本团队自组建以来,依托清华大学两期863项目的研究成果,迅速推进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工作,已申请相关专利7项。 与厦门金龙、郑州宇通、苏州智华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两年科研总经费达350万元。

2015年08月07日

环境建设艺术咨询研究中心——苏丹教授团队

清华大学

团队带头人:于立晗
职称:其他类副高级
团队编号:03921
其他
苏丹,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兼任中国室内设计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明式家俱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工业设计学会室内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5人,其中,教授1人、讲师3人,博士后2人。近3年,承担广州规划展览中心室内设计及策展创意方案设计等多项展览展示设计工作;承担前门大街景观设计等多项景观设计工作;承担中国华电西单安福大厦写字楼工程艺术管理咨询服务等多项咨询服务工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多项,其中本项目获2012年国际景观规划设计行业协会颁发的公共环境设计类金奖。近3年科研总经费达2571万元。

2015年08月07日

流体机械复杂多相流与生物流动力学 研究室

清华大学

团队带头人:罗先武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1881
其他
课题组长期从事流体机械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负责或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专项项目以及多项国际技术合作项目。 通过以上项目研究,课题组对水力机械内部非定常空化湍流的物理现象、演化特征及其精细模拟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把握了水力机械内空化发展的基本规律。研究中先后提出了超小尺度空化模型、改进的通气空化模型等,采用发展的数值方法模拟水力机械(包括水轮机、泵、螺旋桨、水翼等)内的空化湍流并获得了成功,部分研究成果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phase Flow, ASME Journal of Fluids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等知名期刊;通过总结空化模拟方法,并应用于各种泵装置的空化流动模拟,大幅改进了多系列泵产品的空化性能,“复杂空化流动的机理研究及其工程应用”项目通过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并获得2012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5年08月07日

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排气净化技术团队

清华大学

团队带头人:帅石金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371
其他
团队负责人帅石金教授,从2002年开始,一直致力于柴油机SCR应用关键技术的研究,累计发表期刊论文20余篇,获发明专利2项。在2002年~2004年期间,主持863子课题“NOx催化剂与柴油机的系统集成和匹配优化”,研究成果已用于公交客车示范运行。与多家国内外企业合作开展重型车用柴油机SCR技术及匹配控制系统的研究,如2008年与浙江银轮合作开展“重型车用柴油机SCR技术的开发”;2009年与日本三菱重工合作开展“混合器改善尿素SCR性能的研究”; 2010年与潍柴动力合作开展“SCR后处理系统尿素喷雾及热分解特性研究”;2011年与浙江爱力浦合作开展“尿素计量泵喷射单元的开发及其与SCR催化器的匹配与优化”;2011年与日本三菱合作开展“发动机后处理尿素水溶液喷射沉积物预测研究”。从2013年开始,率领团队开展“十二五”863课题“面向国VI的重型柴油车后处理集成技术研究”。 研究所的技术依托单位,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燃烧与排放课题组,拥有400kW发动机动态试验台,空气辅助尿素还原剂计量控制软硬件系统,无空气辅助尿素还原剂喷射系统一套,DMS500颗粒计数仪,AVL489颗粒计数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激光诱导荧光(PLIF)测试平台,FASTCAM-ultima512普通高速摄像机和增强型高速摄像机各,AVL CEB-Ⅱ排气分析仪,发动机模拟软件FIRE、STAR-CD、KIVA-3V、GT-power、Boost,16CPU并行计算机工作站,氮氧化物分析仪等仪器设备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软件。

2015年08月07日

绿色化学与资源回用——清华大学核研院205团队

清华大学

团队带头人:朱国才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367
能源环保 其他
朱国才,工学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低品位矿生物质还原及稀贵金属资源回收技术研发。 李天成,工学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生物质能源化工、精细化学品与医农药中间体制备新技术研发。 刘靖,理学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化学、有价金属综合回用技术研发。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3人,其中副教授2人,高级工程师1人。近些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8项,其中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际合作计划项目、国家环保局清洁生产新技术项目等共6项。发表SCI论文10多篇,获专利授权10余项。在有色金属生物质还原、生物质能源化工、精细化工与有价资源综合回用等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数项成果已在“生物质还原低品位锰矿、非粮燃料乙醇、纤维素乙醇、医药与农药中间体制备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数十家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五年科研总经费达1500万元。

2015年08月07日

激光检测仪器研发中心——黄惠杰团队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黄惠杰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7607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其他
黄惠杰,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4年度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曾爱军: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6年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获得者。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20人,其中博导2人,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7人。近5年,承担国家与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9项,其中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子课题)3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1项,中国科学院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计划1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专利授权3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其中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1项。在光学生物传感器、光学生物气溶胶监测仪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上转换发光生物传感器、实时光学生物气溶胶监测仪已在临床检验、生物事件处置、疾控应急、口岸检疫等领域得到应用。与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上海海潮新技术应用研究所、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德国耶纳大学、白俄罗斯KBTEM-OMO光学公司、北京热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科炎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等科研机构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1.8亿元。

2015年08月06日

农产品质量安全太赫兹检测技术研究团队

河南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廉飞宇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7604
电子信息 现代农业 其他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7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3人、副教授4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0项,其中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3项。发表SCI论文33篇,获专利授权3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项。在粮食品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与北京金先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大恒新纪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光电集团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3年科研总经费达1000万元。

2015年08月05日

储粮粮情雷达探测技术研究团队

河南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廉飞宇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7591
电子信息 现代农业 其他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5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2人、副教授3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8项,其中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共4项。发表SCI论文2篇,获专利授权2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项。在电磁波探测储粮粮情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与中储粮郑州直属库、荥阳直属库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3年科研总经费达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