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张超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218个团队

2021年09月29日

醇醚酯绿色生产技术团队

南京林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朱新宝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025
新材料 其他
团负责人朱新宝,江苏省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安徽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江苏省醇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安徽省环氧树脂及助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会理事会第九届副理事长。 团队拥有骨干成员4人,承担了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的重要科研项目,完成了2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主编教材1部,发表120余篇科技论文,获专利授权60余项(含1件国际专利)。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2项,其中“中国专利优秀奖”1 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石油化工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在环氧化合物(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的精细衍生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其中二元醇单醚及其酯系列、二元醇双醚高级溶剂系列、封端聚醚系列、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系列高级溶剂与活性单体已实现了产业化应用。与江苏怡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扬州晨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新远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三年科研总经费达300万元。

2021年09月29日

材料合成关键中间体合成、精细化学品合成、低碳催化——石峰团队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石峰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9997
新材料 其他
石峰,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务委员,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团队拥有骨干成员20余人,其中博导4人,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5人。近5年,承担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学院和企业合作项目多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中、美、日等专利授权10余项,获甘肃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排名1),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2)。在醇制胺类精细化学品、低碳烯烃羰化制含氧化合物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多项成果完成工业化中试和产业化应用。与山东、陕西、江苏等省的多家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2021年09月29日

工业智能装备与机电液混合动力团队

西南交通大学

团队带头人:刘桓龙
职称:
团队编号:09995
装备制造 其他
“工业智能装备与机电液混合动力团队”,从事视觉伺服、机械手智能感知、机械手柔顺性、多机器人协同控制、机电液混合动力技术、复合空化去污除锈技术、轨道交通车辆智能检修机器人、工业智能机器人装备、工业复合空化去污除锈装备等研究。其中,铁路货车检修智能机器人技术和复合空化去污除锈技术研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团队拥有学术型、技术型和工程型各类核心成员共10人,硕士研究生12名,专注于工业领域的专用智能机器人装备、机电液混合动力系统和工业去污除锈装备技术的研究。团队依托先进驱动节能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南交大机械学院、西南交大研究院公司等平台,在机器人视觉伺服、智能柔顺性机械手、机电液能量混合管理与复合空化清洗等方向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已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团队主持过国家863项目、四川省科技重点研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共计20余项,具有较强的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和科研项目管理能力,尤其擅长科技成果转化。

2021年09月28日

智能机电系统设计与运维 团队

西南交通大学

团队带头人:高宏力
职称:
团队编号:09993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其他
智能机电系统设计与运维团队依托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目前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和专职设计师2人,博士研究生20人,硕士研究生60余人;主要围绕轨道交通装备、高档数控机床、航空航天飞行器、隧道施工装备、电网运维机器人等领域开展机电液一体化系统设计、机器视觉技术、智能传感器、检测与控制、智能化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故障预警与健康管理、节能驱动技术、基于边云协同的智能运维技术等开展研究,针对数控机床技术发展需求,首次提出了数控机床服役寿命的概念和基础理论,建立了系统的服役寿命预测理论和评估体系,为数控机床自适应加工和智能健康保障奠定了理论基础。团队长期致力于上述行业的高端装备设计与运维等关键技术研究,主持或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支撑项目、国防基金、四川省重大科技项目、军工项目等课题30余项,累计经费3000余万元;成果形成专利126项、论文200余篇;相关研究成果已形成产品,并成功应用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多个企业,加速我国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和相关技术进步。

2021年09月18日

土木工程——糜长稳团队

东南大学

团队带头人:糜长稳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941
其他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工程力学分析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工程力学系副主任、江苏省力学学会理事、固体力学专委会委员、实验力学专委会委员、国际交流与合作委员会委员、南京欧美同学会(南京留学人员联谊会)理事、南方计算力学委员会委员,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1994年7月毕业于江苏省淮阴电子工业学校机械制造专业;2003年7月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12月获美国怀俄明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涵盖微纳米力学、生物力学、物理力学及其应用、表面力学与界面力学、接触力学和应力腐蚀断裂力学。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基金、人事和社会保障部择优资助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科研项目。在固体力学、复合材料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的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有研究论文。掌握纳米力学、生物力学、细观力学和连续介质力学等多个尺度的力学理论,在每一领域均有研究论文发表。在教学方面,主讲过材料力学、建筑力学、弹塑性力学、固体力学基础、连续介质力学、细观力学与纳观力学、变分原理等课程。荣获东南大学“第九届吾爱吾师”我最喜爱的十大老师和“第十届吾爱吾师”最具魅力老师称号。主讲的“建筑力学”课程荣获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和“江苏高校省级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精品课程”称号;主讲的“材料力学”课程荣获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江苏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主讲的“弹性力学”课程入选教育部首批在线教学国际平台全英文MOOC。

2021年09月17日

先进微纳米粉体材料——姜炜团队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姜炜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935
新材料 其他
姜炜,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国防卓越青年人才,担任多个重点实验室及技术创新中心客座教授或专家,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英国皇家化学会“Top1%高被引中国学者”。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3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3人、副教授2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5项,其中国家重大安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4项。发表SCI论文130余篇,获专利授权4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在微纳米粉体材料、无机非金属功能粉体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微纳米粉体技术成果已在国防、电子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联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5800万元。

2021年09月08日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长三角培训中心

清华大学

团队带头人:姜雪
职称:中级
团队编号:09925
其他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1985年成立,作为全国高校第一所继续教育机构,学院已经为全国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超过400万人次的学员群体开展了多层次、多类型、多学科的继续教育。学员中既有大批企业家和党政干部,还有大量医务人员和医疗管理人员、政法干部、金融高管、军队转业人员、港澳台爱国人士、经济欠发达地区人群、残疾人群等,其中自2003年开始的远程教育扶贫工程,受益学员已逾250万人次,体现了学院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不懈努力。 长三角培训中心是学院业务部门之一,主要服务长三角区域(江浙沪皖)三省一市的人才培养与培训,中心共有成员12人,作为学院的重要业务部门,中心已为区域内领导干部、企业家以及各类人才开展了不同专题不同类型的继续教育,获得“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培训基地”、“ 江苏软件人才优秀合作伙伴”两项荣誉。 近年来,中心紧密围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结合清华学科优势,集中力量研发区域内重点产业链学习项目,如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与碳中和、智慧车联等。同时,与企业开展产教融合专题研究,推动和提高学院与企业的人才培养的合作,促进企业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

2021年09月06日

清华大学沈阳教授团队:清芸机器人

清华大学

团队带头人:王磊
职称:中级
团队编号:09923
其他
沈阳教授,学术创始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擅长于AI、大数据分析、未来新技术、技术情报等。 王磊,团队执行人,董事长,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裁、通祐集团CEO。 程刚,机器人头部设计师,毕业于沈阳理工大学,拥有5年以上机器人头部设计、装配、测试和整体结构设计经验。 李龙,机器人软件和硬件工程师,西北工业大学硕士,拥有多年各类机器人设计、软件开发、运动控制、语音交互和视觉识别经验。 团队核心人员8位,其中拥有博士学位1名,硕士学位3人。目前拟申请发明专利6个,以每个月6个发明专利的速度推进技术开发。

2021年08月23日

中医药智能化装备开发与临床数据挖掘技术——朱垚团队

南京中医药大学

团队带头人:朱垚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9870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生物技术与医药 其他
朱垚,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中医学博士。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 本团队围绕中医药智能化问题,开展基于智能硬件的中医药智能准备和基于智能软件的临床数据挖掘系统的研究,取得中医临床诊疗智能化软硬件及中医药大数据挖掘技术等系列成果。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等60余项,发表论文220余篇,参编专著12部,获软著权授权20项,申报专利18项。获江苏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并获全国优秀青年、大学五四青年奖章、南京优秀志愿者、社区优秀党员、优秀本科生银奖指导老师、江苏省创青春大赛金奖指导老师等多项荣誉称号。在名老中医辅助传承系统、中医智能门诊、智慧中药房、无人中医诊所、中医师移动智能工作站、中医药大数据处理、中医临床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辅助诊治系统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名老中医辅助传承系统成果已在北京广安门医院国医大师工作室、江苏省中医院国医大师工作室、江苏龙砂医派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中医药数据挖掘技术先后服务300人次临床专家,合作课题30余项,累计挖掘中医临床医案超500万份。围绕中医药大数据产业化开发与中盐金坛盐化有限责任公司、江苏随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南京上元堂沉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瀚章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润曼科技信息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2021年08月18日

下一代网络与智能计算(NEIC)关键技术——王进教授团队

苏州大学

团队带头人:王进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701
电子信息 能源环保 现代农业 其他
苏州大学下一代网络和智能计算实验室专注于研究边缘计算与云计算、嵌入式技术与物联网、人工智能、信息安全。在研究团队方面,由校内的2名教授、3名副教授、2名博士后/讲师、3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以及20余名本科生组成。此外,还包括校外合作教授2名(香港城市大学汪建平教授、波多黎各大学吕可劼教授)。在研究项目方面,已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科研项目20余项,企业委托横向项目多项。共发表/录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IEEE TCC、TPDS、TVT、TMM等)和会议论文(IEEE INFOCOM、ICDCS、IWQoS等)150余篇。共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授权16项)。团队成员具有丰富的产品研发经验和高昂的研发热情。 团队所在的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2个江苏省优势学科,计算机信息技术处理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网络空间安全工程实验室、江苏省大数据智能工程实验室。 学院现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江苏省品牌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软件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及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网络工程(江苏省重点专业)、物联网工程(江苏省重点专业,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等本科专业。 团队负责人王进教授,为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双创”科技副总,苏州市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苏州高新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苏州大学“仲英青年学者”。

2021年04月30日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张志炳教授团队

南京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志炳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830
其他
南京大学应用化学学科成立于1986年,是化学化工学院下属的二级学科。应化学科和化学一级学科共建‘绿色过程化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2017年化学工程学科入选国家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2016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南京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在全国388个开设此专业的高校中排名第一。学科立足于化学工程与技术一流学科建设,着力在精细分离技术、微界面反应强化技术、绿色催化合成技术、功能性环境友好材料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开发。经过30年的努力,已形成了三个特色研究方向:精细分离过程强化与集成,微界面反应强化工艺与装备,以及绿色催化合成与催化材料。

2019年10月25日

杨亦慧团队

淮阴工学院

团队带头人:杨亦慧
职称:中级
团队编号:09824
其他
杨亦慧团队,拥有骨干成员3人,其中副教授2人。进五年,承担省市级科研基金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1篇,EI论文1篇,获专利授权1项。在交通枢纽客流推演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与淮安市政设计研究院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金费达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