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黄磊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平台管理与服务处对接成功
  • 方成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赵金星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440个团队

2021年09月29日

低碳资源催化转化组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李跃辉
职称:
团队编号:09996
能源环保
李跃辉,博导,中科院兰州化物所研究员,中组部青年千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NRG COSIA Carbon XPrize CO2转化技术负责人。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5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2人、副教授1人。近五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2项,其中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8项,省、院级人才、科技项目等共4项。发表SCI论文10篇,获专利授权1项。曾在全球“NRG COSIA Carbon XPrize”大赛中取得前十名(煤电赛场前五名)的优异成绩。在CO2利用研究、高性能微纳导热材料研发、聚合物加氢研究、酰基金属化合物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在CO2转化利用等方面在与苏州绿碳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五年科研总经费达1100余万元。

2021年09月28日

微纳米气泡技术——李攀团队

同济大学

团队带头人:李攀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9990
能源环保
李攀,同济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际微纳米气泡技术专家,日本微纳米气泡技术创始团队成员。主要围绕微纳米气泡技术开展气泡物理化学特性研究、发生技术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包括:微米/纳米气泡技术的基础研究,包括界面物理化学特性,气泡测定方法,自由基生成理论等;微米/纳米气泡的应用技术研究,包括微米/纳米气泡的发生技术研究,高级氧化技术、生态修复技术和绿色清洗技术研究等。

2021年09月28日

高能量锂离子超级电容器技术——郑俊生团队

同济大学

团队带头人:郑俊生
职称:
团队编号:09988
能源环保
郑俊生博士,男,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能量锂离子超级电容器与燃料电池膜电极的研发。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示范促进小组联络人。2009年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2010年获得“同济大学优秀出站博士后”称号,2011年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特别资助等多项国家级项目,具有较强的独立主持科研项目的能力。作为项目的主要技术人员,参加了“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动态性能综合测试仪器开发及应用”,“面向低成本和高耐久性车用燃料电池集成设计及制造工艺技术研究”,“燃料电池轿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研究与开发”等多项科技部863项目,科技支撑项目和科技部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的研究。

2021年09月28日

江南大学蛋品加工研究团队

江南大学

团队带头人:杨严俊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986
能源环保
杨严俊,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后,美国普度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国家蛋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第二届中国蛋品加工业“十大杰出人物”。主要从事蛋品加工工程化技术研究及功能性禽蛋制品开发、活性蛋白/肽的生物制造及高效纯化技术研究、功能性蛋白乳液体系研究及生物活性物质转运系统构建等领域的研究工作,长期从事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生物活性多肽、蛋品深加工理论与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2021年09月28日

燃料电池系统设计与开发——马天才团队

同济大学

团队带头人:马天才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9976
能源环保
马天才,男,1979年02月,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及动力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氢能源与燃料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国家86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IEC国际电工学会燃料电池技术专家,中国内燃机学会燃料电池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燃料电池及液流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电池回收与再利用分会专家、上海燃料电池商业化促进中心理事,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wertrains期刊编辑。持续从事燃料电池汽车研发20年,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了4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和10余项课题,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开发了200余辆燃料电池汽车和100余套燃料电池备用电源系统,主持参与国内外标准16项,发表论文60余篇,授权专利80余项,获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项。

2021年09月28日

建筑固废资源化研究——肖建庄团队

东华大学

团队带头人:肖建庄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975
能源环保
肖建庄,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德国洪堡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现任建筑工程系主任,国际RILEM 再生混凝土结构行为与创新委员会主席、可持续土木工程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砂石协会再生骨料分会副会长、再生混凝土学术交流委员会主席、建筑固废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再生混凝土材料与结构、高性能混凝土抗火、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海水海沙混凝土、建筑固废资源化与产业化、绿色智能建造技术。 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面上项目、上海市科技行动计划等项目20 余项。主编国内首部《再生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和国家规范《工程施工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规范》,参编《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建筑固废再生砂粉》等多部国家/行业标准。 近五年,致力于建筑固废资源化基础研究和产业创新,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省部级一等奖2 项/二等奖2 项,均排名第一。出版专著3 本,发表SCI论文100 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8 项,连续入选Elsevier 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再生混凝土论文列全球第一,科研成果促进产业上、中、下游重点企业技术进步,成效显著。 肖建庄教授主持完成国内第一幢高层(12 层)再生混凝土结构的建造,并负责菏泽市全再生混凝土科普馆项目的设计工作。该项目技术辐射“一带一路”国家,主持中日、中巴、中英、中韩政府间资源化合作项目。

2021年09月27日

环境空气质量模型预测及溯源分析——胡建林团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团队带头人:胡建林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969
能源环保
胡建林,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组部第十二批国家重点人才(青年),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首席青年科学家,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双创人才,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人才。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7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3人,副教授4人。近5年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5项,科研总经费达3500万元,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4项。发表SCI论文188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其中环保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杰出科技人才奖1项。在大气污染物的来源解析,大气污染反演与预报的AI算法,以及低成本传感器的研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拥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基于源导向CMAQ空气质量模式已在上海进博会、江苏省PM2.5和臭氧协同防控一体化平台、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污染防治一体化平台上得到成功应用,与上海市环科院、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江苏省环保集团等政府和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

2021年09月26日

硒科学-扬州大学俞磊教授团队

扬州大学

团队带头人:俞磊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966
能源环保 生物技术与医药 新材料 现代农业
俞磊,教授、博士生导师,已发表SCI论文150余篇,被引3000余次,个人H指数为33。俞磊教授原创性地提出元素转移反应理论,并出版学术专著《元素转移反应》,入选光明日报出版社《博士生导师学术文库》。该教授积极从事产学研合作,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有六项成果转化,其中,非氢氟酸法含氟锂盐合成技术获得5亿元投资建设生产基地,2020年以来销售额已达2000万元。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0人,其中博导5人,教授5人、副教授3人。围绕硒科学展开系统性研究,成功开发出有机叶面硒肥,并实现大规模应用。2020年以来应用面积已超过20万亩。团队还发明了高效硒化试剂硒赛(Seyyzz),并实现销售。利用硒化试剂硒化纺织品,可以赋予其抗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这部分成果有望应用于服装、医疗等领域。欢迎有兴趣的企业合作,进行硒科学技术转化。

2021年09月26日

微尺度流动与传热——陈永平团队团队

扬州大学

团队带头人:陈永平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965
能源环保
陈永平,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8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1人、副教授1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吗,国防专项5项。发表SCI论文100多篇,获专利授30余项。在能源高效热转换利用与传热传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已在“神光III”工程ICF内爆靶球研制、南极内陆冰穹Dome A无人值守天文观测能源支撑平台等国家重大战略研究领域得到应用。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1300多万元。

2021年09月26日

能源环保技术——能源环保新材料及水土环境修复团队

扬州大学

团队带头人:王小治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964
能源环保 现代农业
王小治,博士、教授、国家环评工程师,中国土壤学会理事,江苏省土壤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江苏省土壤污染防治专家,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土壤改良)岗位专家,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节能环保创新团队负责人,《农业资源与环境》编委。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0人,其中博导4人,教授3人、副教授3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外国专家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6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获授权专利8件。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在能源环保新材料、水土环境修复、土壤改良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有机固废制备基质、农田污染土壤安全利用、土壤有机质快速提升已在多个区域进行示范推广,与兴化市田缘基质肥料有限公司、江苏天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瑞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研发出一种同步选择性吸附磷和硝酸盐的纳米复合材料已被用于分散式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的生产,相关设备在“山东曹县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工程”中得到了推广应用,与江苏启创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碳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成果已在“磷酸铁锂电池关键材料创新应用研究及产业化”工程中得到应用,与江苏中兴派能电池有限公司、江苏大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1200余万元。

2021年09月20日

智领未来绿色低碳技术及装备——吴春笃团队

江苏大学

团队带头人:吴春笃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960
能源环保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21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0人,讲师3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8人。 团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以环境科学与工程、流体机械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的先进理论与技术为支撑,绿色低碳为原则,智领未来为导向,坚持基础研究与工程化应用结合、技术开发与装备集成结合、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结合的科学方法为指导,在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理论与方法开展基础研究,在农业/农村污染绿色防治、工业污染全流程绿色治理、海绵城市建设与水环境生态修复、基于羟基自由基绿色氧化、土壤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取得了丰富研究成果。近5年来已承担科研项目共5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近20项,企业和地方政府委托课题30多项,总研究经费近1500万元,为生态文明建设、政府职能部门决策和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力技术保障。

2021年09月18日

环境功能材料与水污染控制研究团队

南京大学

团队带头人:潘丙才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949
能源环保
团队现有5名教授、4名副教授、1名副研究员、5名助理研究员、3名研究助理以及100余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团队带头人为潘丙才教授。 团队近五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水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及各类横向合作项目等40余项;共发表SCI论文200余篇,授权中国、美国、日本发明专利110余件。团队成员主持获得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20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13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20年国家环境保护科技进步二等奖、2018年江苏省专利发明人奖、2016年中国专利优秀奖、2014年光华工程科技奖等成果奖励多项,多人次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江苏省333工程、江苏省双创计划等人才计划,并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优秀青年基金、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等人才项目的资助。 潘丙才教授:环境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环境纳米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有毒污染物治理与资源化”教育部创新团队共同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环境工程)、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环境化学)、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