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张超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440个团队

2013年10月02日

废水资源化及深度处理技术——张亚雷团队

同济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亚雷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373
能源环保 其他
张亚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获得者。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6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2人、副教授4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0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共7项。发表SCI论文90篇,获专利授权5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在高浓度有机废水能源化资源化处理、重金属废水资源化处理、难降解废水深度处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并均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与国家环保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1500万元。

2013年10月01日

功能薄膜材料的结构调控与光电性能技术——赵修建团队

武汉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赵修建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273
能源环保
赵修建,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国际玻璃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薄膜与涂层分会理事长、中国稀土学会理事、全国建筑用玻璃标准化委员会委员。 赵修建团队,是一支以本实验室为主、结合校内相关领域优势研究力量、包含材料、物理、化学、光电子器件等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团队,本室成员主要包括赵青南、李远志、刘启明、韩建军、陶海征、夏冬林、刘保顺、冯晋阳等。该团队2005年经教育部评审批准建设,随后3年,在功能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与结构调控原理、光电性能设计以及应用研究中,发表国际期刊论文170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6的论文8篇、影响因子3~6的论文54篇,研发了7种具有实用前景的功能薄膜材料和6种功能薄膜器件。建设期间新增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湖北省和江苏省高层次人才3人、湖北省杰出青年人基金获得者3人、武汉市青年优秀人才晨光计划4人。2009年6月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

2013年10月01日

低成本薄膜太阳电池团队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团队带头人:戴松元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205
能源环保
   戴松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新型薄膜太阳电池重点实验室染料敏化太阳电池技术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研究开发工作,参与项目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第8届安徽省青年科技奖,已发表论文100余篇。    该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8人,其中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4人,先后承担国家“973”项目、世界实验室资助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项目、安徽省重点和重大项目、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创新型项目及其他项目。鉴定成果4项,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5项(第一发明人8项),已有11项专利授权。

2013年10月01日

能源环保及新材料——李灿团队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李灿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168
能源环保
该项目的核心团队由留学美国的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留学法国的具有工业化实践经验的蒋宗轩研究员、具有管理经验的韩涤非博士、具有市场营销经验的刘铁峰助理研究员构成。团队负责人李灿院士现任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主任、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

2013年10月01日

分散污水治理技术——范彬团队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团队带头人:范彬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1151
能源环保
范彬,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住房城乡建设部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北方研究中心技术研发部主任,盖茨基金“探索大挑战”计划资助获得者。 该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0人,其中研究员博导1人,副研究员2人,高级工程师2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8项,其中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共2项,水专项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8篇,获专利授权8项。在分散污水治理技术、真空源分离生态排水与真空排导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有关成果已在常熟县域污水综合治理系列示范工程中得到应用。与中国北车集团山东华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嘉净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邨镇水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1500万元。

2013年10月01日

魏源送团队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团队带头人:魏源送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1143
能源环保
魏源送,国际水协会(IWA)非常规水源中国工作组成员,环保部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评审专家,中国科学院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专家。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9人,其中研究员(博导)3人,副研究员(硕导)1人,副处级支撑人员1人。近5年来团队主持、承担国家863计划、水专项、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共16项。已在Environ. Sci. & Tech.、Water Research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 团队在市政污水、行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应用;城市污泥减量化、资源化技术研究及集成;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河流生态治理与修复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近3年科研总经费超过800万元。

2013年10月01日

海洋环境与工程应用课题组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林缅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1091
能源环保 其他
林缅,研究员,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5人,其中博导1人,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2人,近5年承担国家部委以上科研项目9项,发表SCI论文15篇,专利与软件15项。在海洋管道安全评估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该成果已被中石油公司所使用。

2013年10月01日

多相流体力学课题组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吴应湘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1088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吴应湘,研究员/博导,博士,2003年被中国科协评选为我国海洋工程领域学科带头人,是中国科学院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十五”重大合作项目首席科学家。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2人,其中博导1人,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7人,近五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SCI论文30多篇,发明专利4项。在油气水分离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已经在石油企业进行中试,与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等大型石油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2013年10月01日

污泥固化/稳定化技术——朱伟教授团队

河海大学

团队带头人:朱伟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020
能源环保
朱伟教授、博士生导师,"863"首席科学家。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固体废弃物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十届人大代表,江苏省十一届人大代表、九三学社河海大学基层委员会副主委、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城市水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苏省太湖富营养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会员、日本土木学会会员、日本地盘工学会会员、江苏省地下结构与空间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针对我国湖泊、河流环境治理中产生的大量淤泥难以处理的问题,在国内率先研究固化处理再生资源化利用技术、淤泥与废弃EPS颗粒混合制取高价值轻质土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形成了多项专利和独特的技术体系。已在无锡长广溪堆场淤泥处理、管社山底泥清淤工程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得到了南水北调东线清淤工程、多项水库清淤工程的重视。 针对我国污水厂污泥大量发生但没有适合国情的处理方法和二次污染等问题,研究污水厂污泥固化/稳定化技术。对于含水率在80%左右的污泥,通过研究改变其物理性质和重金属形态变化等特点,开发出基于骨架构建的污泥固化/稳定化技术,在苏州甪直污水厂得到成功应用。目前,结合深圳下坪垃圾填埋场开展得污泥预处理填埋工程,深圳福永淤泥处理场工程,正在开展进一步的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 拥有骨干成员约10人,其中博导4人,教授4人、副教授1人。获省部级奖励8项,申请专利24件,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50余篇。

2013年10月01日

节能环保室内空气净化器研究-郭森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郭森
职称:副研究员
团队编号:00997
能源环保 其他
郭森博士,副研究员,现任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环保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自硕士以来一直从事室内空气污染控制及环境催化方面的工作。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获得中国博士后一等资助。目前主持863计划子课题、浙江省教育厅项目各1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员曾参加国家级、省部级等项目5项。发表SCI论文10篇,授权及申请专利9项。 团队依托于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及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技术力量雄厚。目前中心团队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研究方向涵盖废水治理技术装备与工程、水质监测仪器与成套系统;室内空气净化设备与工程。近5年来,团队承担国家863项目6项,科技支撑项目2项,自然科学基金3项(含仪器专项1项),浙江省科技公关项目2项,以及国防军工项目2项以及浙江省、杭州市科技项目数十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及省部级奖励10余项。

2013年10月01日

液化天然气动力装备——孙大明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孙大明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0993
能源环保 其他
孙大明,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系副教授。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8人,其中博导2人、副教授1人。近5年,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浙江省重大科技计划专项1项,参与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各1项,承担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浙江省和人事部留学归国人员资助项目各1项。在液化天然气冷能利用、液化天然气动力装备、低温制冷机、电子器件散热、热声斯特林发动机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电子器件散热成果已经在杭州产业化。先后与中国科学院、中船重工集团、三花集团、山东福奥圣通集团、华电华源、浙江精雷电器、浙江润祁、浙江中程科技等研究机构和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2013年10月01日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团队

盐城工学院

团队带头人:胡国文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0980
能源环保
胡国文,国家住建部全国高等学校土建学科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全国高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本科应用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盐城市特殊贡献津贴专家。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6人,其中硕导2人,教授2人、副教授2人。近五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企业博士创新计划项目1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5篇,获发明专利授权4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其中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微电网、新能源汽车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新能源汽车研究成果已在电动汽车汽油直流发电机48V/30A充电稳定控制器、电动汽车铅酸电池72V/30A充电器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江苏铃高电动车有限公司、江苏玖宇实业有限公司、江苏德澳汽车检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三年科研总经费达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