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黄磊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平台管理与服务处对接成功
  • 方成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赵金星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440个团队

2014年11月10日

光子探测技术团队

常州光电技术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李向阳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5782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其他
团队是依托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在航天探测器方面的研制技术基础,集中在红外及紫外光子探测器的研制和相关应用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积极向民用和工业应用等相关方面转化。在红外探测器及应用领域,实验室成功实现了用于列车轴温监测的红外传感器产品的小批量生产,为我国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支持。在紫外探测器及应用领域,实验室以日盲式紫外焦平面器件为核心技术,开展了包括紫外化工、生物学、火灾预警和智能电网电晕放电监测等领域的研究。

2014年09月11日

新能源材料、器件与装备

常州大学

团队带头人:丁建宁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690
能源环保 生物技术与医药 新材料 其他
丁建宁,男,1966年出生,江苏丹徒人。2001年于清华大学获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工学博士学位。从事微纳器件及系统设计与制造基础、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及装备、摩擦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科技部“十二五”863计划“新型太阳能电池中试及前沿技术研究”主题项目总体专家组专家,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学位人才培养项目——光伏材料与器件产业化制造技术负责人,江苏省2011光伏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为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微/纳器件与系统技术分会常务理事及2006-2007年度执行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摩擦学学会副主任委员、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储能材料与器件产业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材料学部机械学科会评特邀评委,是《Sensors & Transducers Journal》、《摩擦学学报》和《friction》等学术刊物 编委。曾为江苏大学微/纳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电子工程博士点学科带头人,香港城市大学机械工程系研究员,现为常州大学低维材料微纳器件与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低维材料微纳器件与系统” 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常州市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太阳能电池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333”工程一层次中青年首席科学家、江苏省第九届青年科技奖、镇江市十大杰出青年、常州市产学研合作贡献奖等荣誉,指导博士生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和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特等奖。 本团队现拥有骨干成员15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2人,副高职称3人,中级职称11人。承担973、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0项。发表论文300余篇,获专利授权18件。获省部级以上奖励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新能源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技术研发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开发了多晶硅冷氢化生产核心专用加热合成反应器成套工艺装备,与江苏中能和洛阳中硅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研制出专门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制备的多腔室的、机械手自动传递的化学气相沉积系统(PECVD)设备。

2014年07月25日

土壤生态学

南京农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胡锋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655
能源环保 现代农业
针对我国土壤退化以及农田污染问题,重点研究土壤肥力质量演变和农业土、水环境退化的生态过程,研发高效、安全的土壤质量提升技术和土水污染修复技术与装备,为江苏省耕地质量建设及主要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污染防控提供科技支撑。

2014年06月28日

低能耗舰船新型空调系统研发团队

江苏科技大学

团队带头人:杨兴林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513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团队拥有3名教授、5名副教授,6名博士。多年来,在舰船新型空调系统研发方向拥有多项发明专利,从舰船空调系统节能、空气品质改善、减振降噪、舱室内温湿度自适应控制及人体舒适度等方向展开全方位研究,形成了完整的舰船新型空调节能降耗、提高品质的技术。

2014年06月25日

新能源发电与微电网应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团队带头人:陈新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5367
能源环保 其他
课题组成员长期从事航空电源系统中二次电源及新能源功率变换应用研究,课题组共同完成了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课题《大规模非并网风电系统的基础研究》中第3课题非并网风力发电系统控制基础研究。项目组在新能源应用与开发、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系统、大功率双向功率变换技术、风电并网系统控制等方面具备较好的技术积累。已成功研制的100kVA微电网示范工程、100kVA双向微网主逆变器、微电网中央控制器、50kVA并网型逆变器、50kVA双向PWM整流器、30kVA能馈型电子负载、3kVA光伏逆变器、15kVA永磁同步机组、双向蓄电池充放电管理器等新能源应用各类产品。 课题组依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电源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新能源发电与电能变换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投资超过3000多万元,实验室面积3000平方米。主要从事航空电源的预先研究和型号研制、新能源发电系统及电能变换关键控制技术的研究。实验室有电力电子变换技术研究所需的基本试验仪器设备,如高档数字存储示波器、试验电源及模拟线性负载、EMI测试分析设备等。实验室同时具备三维电磁场分析软件Ansys,控制系统分析软件Saber 和电力电子电路分析设计软件Cadence,可用于本项目的控制优化设计、仿真验证和电路的设计。此外实验室设有电源结构与工艺研究试验室,可满足各种功率变换器和控制器研制的需要。 课题组共获得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申请发明专利10项,先后多次获国家和省部级奖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重要国际会议发表论文100多篇。

2014年06月25日

南京航大光纤传感与结构健康监测团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团队带头人:曾捷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5364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其他
本团队隶属于“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由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讲师以及二十余位博、硕士研究生共同组成,专业领域涉及:光纤传感、力学测试、计算机测控、信号采集与处理、智能模式辨识等不同学科方向。 本团队自上世纪90年代开展先进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及其在复杂机械结构(如航空航天、高速铁路、电力系统、土木工程领域)健康监测与状态评估,以及环境监测领域的相关研究应用工作。 本团队先后主持和参与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航空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与厂所企业合作技术攻关项目。

2014年06月24日

电力电子变换器与控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团队带头人:邢岩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339
电子信息 能源环保
本团队包括两名教授、一名副教授和一名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研究兴趣包括功率变换器的拓扑和建模,功率因数校正技术,LED绿色驱动变换技术,新能源发电变换技术等。拥有中国发明专利30余项、美国专利3项和日本专利1项;获得省部级成果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2014年06月23日

脱硫脱硝研发团队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钟秦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268
能源环保
团队核心成员6名,教授1名,副教授4名。在脱硫脱硝领域,有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中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个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个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1个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1个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建有国家化学化工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发表SCI论文3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8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8项,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奖1个,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个,兵器工业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个,农业部乡镇企业科技奖三等奖1个, 研发的“喷射鼓泡脱硫技术与装备”列入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2014年06月20日

河海大学微纳结构材料与技术研究中心

河海大学

团队带头人:江静华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235
能源环保 新材料 其他
河海大学微纳结构材料与技术研究中心瞄准国际科技前沿,以“实现协同创新,产学研一体化”为战略目标,紧密围绕机械、水利、交通、生医、能源、环境等领域的超细晶、纳米高性能材料发展需求,通过中外合作开展先进微纳米材料及其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现已与美国N.C. State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Delaware、日本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ich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韩国Gyeonsang National University等国际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 研究中心负责人为马爱斌教授,中心成员大多具有海外留学背景,为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先进微纳米材料及装备”的技术骨干或技术人员。其中:一名日本学术振兴会博士后(JSPS研究员)、一名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两名河海大学优秀创新人才、一名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中心成员已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高校科研产业化推进项目等30余项科研项目,在《Acta Materialia》、《Scripta Materialia》、《Corrosion Science》、《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Materials Letters》、《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中国稀土学报(英文版)》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公开发表300余篇(其中SCI和EI各收录100余篇),相关成果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7件。 作为一个新型开放性科研机构,中心热忱欢迎更多有志之士的加入与合作!我们希望汇聚国内外微纳结构材料领域的优秀人才,以国际科学前沿关键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为研究导向,努力将中心建设成为国际化运行机制的高水平微纳结构材料研究基地。

2014年06月20日

河海大学 材料表面技术与新型功能材料研究团队

河海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建峰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223
能源环保 新材料 其他
团队立足于河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工作基础,着眼于材料学科与河海大学优势学科的交叉,以解决土木、水利和海洋工程中急需解决的材料科学关键问题为目标,在注重人才培养的同时,进行面向工程应用的材料表面涂层与改性技术及新型功能材料的研究工作。 团队负责人为张建峰教授,成员包括吴玉萍教授、李改叶讲师,博士生3名,硕士生10余名。张建峰教授于2013年被评为江苏省特聘教授。

2014年06月18日

江南大学高浓度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研发团队

江南大学

团队带头人:魏慧贤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5186
能源环保
主要由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的教师组成,主要从事化工废水资源化回收及达标排放技术研发。

2014年06月17日

风电机组技术研发团队

江苏师范大学

团队带头人:周连佺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168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团队主要在风电机组结构监测、故障诊断、健康状态维护方面进行研究。本团队现主持风电机组相关省级课题一项,厅市级课题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