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方成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赵金星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440个团队

2015年07月16日

先进全固态激光技术——周军团队

省产研院先进激光技术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周军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6905
电子信息 能源环保 其他
周军,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南京321人才计划,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30余人,专家顾问团十余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6人、副教授6人。两年来,承担了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江苏重点研发计划。获专利授权十余项,在高重频大能量全固态激光器、全光纤单频激光发射源、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系统、雷达用激光光源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雷达用激光光源成果已在机载激光探测、机载激光成像、远距离目标探测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为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南京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南京帝耐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等院校企业提供了技术服务并建立合作关系,其中产品定制开发和技术服务类合同额近一千万元。

2021年09月17日

流动化学与过程工程团队

常州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跃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938
能源环保 生物技术与医药 新材料
团队负责人:张跃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院长,2005年加拿大圣西维尔大学访问学者,长期从事化工、材料、过程控制、环境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张跃是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副秘书长,江苏省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微通道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石油和化工行业连续流技术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江苏省第8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常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常州市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5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5人、副教授4人。团队依托学校化工与制药、过程装备、安全与环境、材料等学科基础,建立了一支特色鲜明的流动化学与过程工程研究队伍,致力于连续流化学反应工艺、药物中间体绿色合成、传统化工过程优化与耦合、流动化学及动力学、连续反应器设计技术等的研究与开发。建有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石油和化工行业连续流技术工程实验室”、“微通道技术重点实验室”,是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常州大学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微通道技术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团队拥有系列化的“迪源”金属微通道反应器装备设计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开发相应的反应工艺技术,推广连续流反应工艺及工程化装备技术,革新传统的间歇式合成反应工艺,为传统制药产业、化工产业、材料产业等的转型升级,提供全新的高效、环境友好、安全、连续稳定、自动控制的解决方案。 团队主持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参与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863)1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1项;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80余项;通过省部级技术鉴定成果35项,发表论文2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0余件,其中授权58件;获省部级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指导学生获全国“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特等奖1项、金奖4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

2021年08月30日

智能纳米环保新材料及环境治理技术研究——路建美团队

苏州大学

团队带头人:路建美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905
能源环保 新材料
路建美,获浙江大学博士学位,现为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担任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国务院突贡津贴专家,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中国化工学会会士、教育部第七届化学学部科技委委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发改委“环保功能吸附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科技部“智能纳米环保新材料及检测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两个国家级平台负责人。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6人,其中博导4人,教授5人、副教授2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0项,江苏省太湖水专项、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等省部级项目23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产业创新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其余省部级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3项,中石化创新团队奖1项,省优秀专利奖1项。在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Adv. Funct. Mater.等国际化学及材料领域TOP期刊在内的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90篇,获发明专利授权136项,其中美国发明专利26项。实现成果转化40项。与多家企业建立了联合研发中心。

2017年09月21日

环保技术——苏州大学智能纳米环保新材料及环境治理技术研究团队

苏州大学

团队带头人:路建美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180
能源环保
路建美,国务院突贡津贴专家,兼任教育部科技委化学化工学部委员、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环境保护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及应用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协会理事。负责建设并担任国家发改委工程实验室和科技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以及5个省级平台的主任。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国家学术荣誉3项及“江苏省十大杰出发明人” “江苏省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等省级荣誉10项。作为指导教师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4篇。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6人,其中博导4人,教授5人、副教授2人。承担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3项,江苏省太湖水专项、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等省部级项目23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中石化创新团队奖1项,省优秀专利奖1项。在包括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Adv. Funct. Mater.等国际化学及材料领域TOP期刊在内的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63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3.0 的150篇,获发明专利授权55项,其中美国发明专利4项。实现成果转化30项。与多家企业建立了联合研发中心。

2015年08月28日

光电转换材料与器件技术——黄富强团队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黄富强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1188
能源环保 新材料
黄富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 上海市学术带头人,上海市“浦江人才”。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20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2人、副教授3人。近年来围绕新型太阳能和先进储能应用,在材料设计、材料制备和器件集成方面做出了深入而系统的创新性工作,形成了“国际特色”的新能源研究。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5项,其中国家973项目课题 2 项,国家863重点项目 1 项,国家自然基金杰青、重点基金、创新团队等 5 项,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5 项,上海市项目 7 项等。发表Nature Mater.、Nature Commun.、JACS、Angew. Chem.、AM、EES等SCI论文300余篇,总引用超过6000次,10篇单篇引用超过100次,最高单篇引用超过380次;申请发明专利100余项(含国外20余项)。 本团队在CIGS薄膜太阳电池、石墨烯新材料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发明了CIGS电池的低成本技术,并在国内率先完成兆瓦级中试,电池效率达18%以上;发明了高质量石墨烯材料与相关产品的大规模低成本制备技术,并广泛应用于储能、防腐、催化等领域,目前正与美国康宁、上海华谊等公司合作进行产业化开发。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5000万元。

2015年08月10日

生物质能源与资源绿色加工技术——张敏华团队

天津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敏华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035
能源环保 其他
团队负责人张敏华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工作者,获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天津大学石油化工技术开发中心主任、绿色合成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能源学会常务理事、能源行业生物液体燃料加工转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工学会石油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粮集团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天津市科委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评审专家、超临界流体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外能源》编委、《石化技术》编委、《化学工业与工程》编委等学术职务。 本团队主要成员35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6人、副教授8人,博士5人。主要从事化学工程领域以及生物质能源领域中的基础科学与共性关键技术、绿色化工过程及关键装备的基础研究和工程放大等课题的研究与开发,先后完成了“树脂法双酚A生产新工艺研究”、“万吨级双酚A成套技术工业试验”、“生物炼制厂-基于可再生资源乙醇清洁生产技术”、“燃料乙醇生产关键技术及装备”、“年产20万吨木薯燃料乙醇成套技术及工业应用”、“年产2万吨纤维素乙醇生产技术开发及工程化”、“生物丁醇生产技术及工程化“、”生物乙醇制备乙烯及衍生物的生产技术研究及工程化”等涉及应用基础研究、工程放大和大规模工业化全过程的大中型项目6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33项,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1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 在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的化学加工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水平的非粮燃料乙醇成套生产技术并大规模产业化,建成了我国第一套燃料乙醇生产示范装置、全球首套大规模非粮木薯燃料乙醇生产装置等13套工业装置,国内技术占有率超过80%,有力推动了生物质能源领域的技术进步。在生物乙醇资源化利用领域,开发了由乙醇到平台化合物乙烯,进一步生产醋酸乙烯、环氧乙烷等下游产品成套生产技术。2012年建成广维化工年产5万吨生物乙烯及年产10万吨醋酸乙烯联合生产装置,并生产出高品质乙烯和醋酸乙烯产品,形成了完整的绿色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使我国一举跨入了生物乙烯及醋酸乙烯生产技术国际领先行列。近年来,与中粮集团、中石油、中兴能源、广维集团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取得了多项产学研合作的标志性成果,近5年累积获得专利技术使用费近亿元。 本团队依托学科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建有教育部绿色合成与转化重点实验室。

2015年08月12日

乙二醇或聚乙二醇脱除气体中SOX的方法——魏雄辉研究小组

北京大学

团队带头人:魏雄辉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2782
能源环保
魏雄辉,1997年7月获北京大学环境化学理学博士学位;现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任教,内蒙古工业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环境污染控制与“三废”治理的研究、抗癌与致癌机理和天然抗癌药物筛选的研究。发明了“DDS催化剂”、“DDS脱硫技术”等,并获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和北京大学“五·四”青年科学一等奖和二等奖。该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5人,其中博士5人。近十年,自主研发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SCI论文80多篇,获专利授权8项。在工业原料气脱硫、烟道气脱硫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工业原料气脱硫技术“DDS脱硫技术”已在阳煤平原化工、晋煤高平化工等上百家企业中得到应用。并在江西永丰县博源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中试和小型工业化实验室。近十年科研总经费达5000多万元。

2013年10月01日

节能环保室内空气净化器研究-郭森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郭森
职称:副研究员
团队编号:00997
能源环保 其他
郭森博士,副研究员,现任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环保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自硕士以来一直从事室内空气污染控制及环境催化方面的工作。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获得中国博士后一等资助。目前主持863计划子课题、浙江省教育厅项目各1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员曾参加国家级、省部级等项目5项。发表SCI论文10篇,授权及申请专利9项。 团队依托于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及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技术力量雄厚。目前中心团队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研究方向涵盖废水治理技术装备与工程、水质监测仪器与成套系统;室内空气净化设备与工程。近5年来,团队承担国家863项目6项,科技支撑项目2项,自然科学基金3项(含仪器专项1项),浙江省科技公关项目2项,以及国防军工项目2项以及浙江省、杭州市科技项目数十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及省部级奖励10余项。

2015年07月17日

智慧能源装备与系统研究团队——钟崴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钟崴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995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钟崴,浙江大学热工与动力系统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所党支部书记。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6人,其中博导1人、副教授2人。近5年,承担经费10万元以上的重大横向项目5项,参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先后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国电集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发表EI收录论文20余篇。长期专注于锅炉性能分析计算研究,先后申请获得4项发明专利和5项软件著作权。本团队是智慧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常务理事单位,获得第六批“龙城英才”计划的政策支持,并荣获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荣誉称号。 与中国国电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杭州锅炉集团有限公司、济南锅炉集团有限公司等50余家大中型A级锅炉制造企业进行合作。5年科研总经费达2000万元。

2014年06月05日

微生物制造工程——刘立明教授团队

江南大学

团队带头人:刘立明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017
能源环保 生物技术与医药 现代农业
依托于江南大学发酵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由1名教授、两名副教授、20余名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组成的微生物制造工程实验室致力于解析工业微生物高效合成新型食(药)品及其配料的遗传和调控机制,发展强化微生物生理功能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微生物制造的过程效能,主要包括:(1)重要工业微生物功能基因组注释与展示;(2)微生物最优代谢途径设计与改造;(3)微生物发酵过程调控与优化;(4)医药中间体的生物转化技术。上述研究内容得到973课题、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发展项目、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等国家或省部级科研和人才项目的支持。在Metabolic Engineering, Biotechnology Bioengineering, Critical Reviews in Microbiology, 微生物学报, 生物工程学报等国内外生物工程类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出版科技著作2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项,申请或公开发明专利30余项。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等五项科技奖励。并与日本味之素、江苏江山制药、光明乳业、常州制药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 团队负责人为刘立明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是2013年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计划人选、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人选。主要从事生物化工过程优化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负责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或省部级科研、人才项目9项。在Metab Eng,Biotech Bioeng,Biotech Adv等生化工程类期刊上以第一或责任作者(含共同责任作者)发表SCI(E)论文53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8项,6项专利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3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 微生物制造工程团队能为贵公司提供:(1)发酵微生物功能基因组注释与代谢网络构建;(2)微生物菌种性能的改造与优化;(3)医药中间体的生物转化技术;(4)组建联合研究中心;(5)新产品开发的合同定制研究;(6)共同申报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7)技术成果转让。

2013年10月01日

功能薄膜材料的结构调控与光电性能技术——赵修建团队

武汉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赵修建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273
能源环保
赵修建,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国际玻璃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薄膜与涂层分会理事长、中国稀土学会理事、全国建筑用玻璃标准化委员会委员。 赵修建团队,是一支以本实验室为主、结合校内相关领域优势研究力量、包含材料、物理、化学、光电子器件等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团队,本室成员主要包括赵青南、李远志、刘启明、韩建军、陶海征、夏冬林、刘保顺、冯晋阳等。该团队2005年经教育部评审批准建设,随后3年,在功能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与结构调控原理、光电性能设计以及应用研究中,发表国际期刊论文170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6的论文8篇、影响因子3~6的论文54篇,研发了7种具有实用前景的功能薄膜材料和6种功能薄膜器件。建设期间新增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湖北省和江苏省高层次人才3人、湖北省杰出青年人基金获得者3人、武汉市青年优秀人才晨光计划4人。2009年6月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

2014年06月12日

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

中国矿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丁恩杰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106
电子信息 能源环保
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现有专职教职工17人,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授4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3人。截止2012年9月,研究中心现有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市级科研平台1个,主要研发机构6个;获准立项的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4项、市级奖励1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49篇,其中发表核心刊物论文27篇,被SCI、EI等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共17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 2011年11月,在徐州夹河煤矿建设的“感知矿山物联网示范工程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的专家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项目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议加快技术成果的推广与应用。2012年5月,研究中心与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的 “感知矿山(霍尔辛赫)国家示范工程项目”启动,预计年底完成。 通过两年的努力,研究中心已初步具备了“三个感知”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搭建了较好的平台,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十二五”期间,研究中心将围绕“三个感知”核心建设内容,以感知矿山物联网示范工程为引领,完善系统、加强应用推广,促进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