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张超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刘平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南京光启机电有限公司与聂俊对接成功
-
440个团队

2023年07月14日

风电装备高性能设计技术——朱春玲团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团队带头人:朱春玲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163
能源环保
朱春玲,国家重大仪器项目、国家973计划课题负责人,江苏省风力机设计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20人,其中博导9人,教授8人、副教授6人。近10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973计划3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仪器项目等共5项。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获专利授权5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在大型风电场特性和布局规划、大型风力机设计、风电装备运行安全性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成果已在风电叶片等零部件设计、大型风力机整机设计、风电场运行管理等多个工程中得到应用。与金风、远景、中复、双瑞、龙源、华电、国投等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5000余万元。

2023年07月19日

高能量密度薄膜电容器项目-张海波团队

华中科技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海波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199
能源环保
张海波,2022年6月10日聘为国创中心项目经理。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洪堡学者,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介电材料与脉冲储能器件、铁电聚合物以及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本项目开发了高能量密度薄膜电容器,可以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力电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核心团队包括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谢兵、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谭划、华中科技大学副研究员张晓东、电容器行业资深行业专家叶宝华等。

2023年07月08日

材料与物理学院樊宇团队

中国矿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樊宇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10140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新材料
樊宇,男,祖籍山西晋城,出生地江苏徐州,无党派人士,副教授,材料学院“激光成型实验室”负责人。

2023年07月25日

农产品安全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应义斌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358
能源环保
应义斌,浙江省特级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教学名师、全国农业杰出科研人才、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全国模范教师、浙江省劳动模范、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2014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09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0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09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业工程学科评议组第二召集人。是国家重点学科—浙江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的负责人,以及浙江大学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和浙江大学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生物系统工程学科的负责人。曾先后在美国University of Maryland、University of Arkansas、美国农业部Instrumentation and Sensing Laboratory和Texas A&M University担任Visiting?Professor或Visiting Scientist。 团队发现了电化学纳米界面的电子转移机制及增敏效应,建立了农产品痕量化学性污染物高灵敏感知方法;探明了生物特异识别-纳米高效增敏的感知机理,建立了基于生物-纳米复合敏感界面的农产品微量食源性致病菌高特异、高灵敏感知方法;阐明了柔性金属纳米超材料物理机械特性对金属表面等离激元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农产品表面化学性污染物原位感知方法,为农产品安全检测传感器实现无电池化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3年07月14日

南京大学王晓课题组

南京大学

团队带头人:王晓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10187
能源环保 新材料
200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赴美国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师从Dennis Curran教授,2009年获博士学位。2008年至2011年在麻省理工学院(MIT)化学系美国科学院院士Stephen Buchwald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2012年至2017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任Instructor。2017年11月起在南京大学任副教授,博导。以通讯作者发表的期刊包括 Nature Synthesis,Nature Catalysis,Chem,Angew. Chem. Int. Ed.,Cell Rep. Phys. Sci.,Green Chem.,Chem. Sci.,ACS Catal. 等。出版中文专章1部,英文专章1部。申请发明专利5项,授权2项。

2023年07月23日

海绵城市生态功能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团队

同济大学

团队带头人:李辉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330
能源环保 新材料
团队负责人李辉,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近8年,承担国家省部委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发表SCI/EI论文60余篇,获专利授权21项,其中美国专利1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项。在生态铺装新材料与新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成果已在冬奥会延崇高速河北段太子城服务区、雄安新区对外骨干公路网京德、荣乌高速、河北省曲港高速等多项国家重大工程,以及上海临港国家海绵城市示范区、世界级生态岛崇明生态道路等示范工程中得到应用。与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路桥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8年科研总经费达2100万元。 本团队拥有博士、硕士共32人,骨干成员6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1人、博士5人。分别负责公司运营、技术研发、技术推广等,形成了成熟完备的产学研体系。

2023年07月25日

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徐建明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359
能源环保
徐建明,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毕业于原浙江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获土壤学博士学位。现任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分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土壤化学与生物化学、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环境质量与食物安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生态效应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以及重点和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973项目课题、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各类纵向科研项目40余项,在PNAS、The ISME Journal、Microbiome、Global Change Biology、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70余篇,主编中、英文著作8部,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7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件,获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0个。主编出版的《土壤学》(第三版)教材是“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11年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奖,2019年12月主编出版的《土壤学》(第四版)于2021年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 团队揭示了中轻度污染土壤多种重金属的化学稳定机制,实现了重金属中轻度污染稻田安全利用机制创新与理论突破,形成了重金属污染土壤分级安全利用技术体系并构建配套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规程;解决了对大面积中轻度污染土壤进行高效稳定安全利用的难题,避免我国南方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凸显、农产品安全事故频发,从而保障农产品安全;在全国率先建立耕地重金属污染长期定位观测试验站,打造示范样板,近三年在全国多个省市、“一带一路”国家推广应用八百多万亩,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2023年07月13日

环保工程技术——有机废气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团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团队带头人:李大伟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10155
能源环保
李大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有机废气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研发工作。2019年至今,在正大天晴药业集团、恒瑞医药、豪森医药、中国核工业集团等大型工业企业开展近五十余项相关环保产业研应用工作,总项目金额逾亿元。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0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1人、副教授1人。近10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共2项。发表相关SCI论文22篇,获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授权16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在VOCs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自2011年建立中国首套树脂吸附法处理有机废气工程装置以来,在江苏、浙江等8省份40余家企业建设90余套有机废气树脂吸附处理示范工程,服务了正大天晴药业、恒瑞医药、齐鲁制药等多家医药龙头企业,累计每年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约1.7万吨(回收的溶剂价值约为4200万元),为我国VOCs减排提供了重要的工程技术与示范。

2023年07月13日

环境空气质量模型预测及溯源分析——胡建林团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团队带头人:胡建林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159
能源环保
胡建林,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组部第十二批国家重点人才(青年),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首席青年科学家,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双创人才,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人才。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7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3人,副教授4人。近5年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5项,科研总经费达3500万元,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4项。发表SCI论文188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其中环保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杰出科技人才奖1项。在大气污染物的来源解析,大气污染反演与预报的AI算法,以及低成本传感器的研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拥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基于源导向CMAQ空气质量模式已在上海进博会、江苏省PM2.5和臭氧协同防控一体化平台、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污染防治一体化平台上得到成功应用,与上海市环科院、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江苏省环保集团等政府和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

2023年07月20日

南京理工大学工程热化学重点实验室——张静团队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静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50
能源环保 新材料
张静,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团队的研究特色是工业减污降碳及太阳能综合利用,借助长三角地区发达的工业制造及配套能力,推进相关技术工艺产品化应用。已建设了一支年龄、学缘结构合理、多学科交叉的科研团队,现有教授4人(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3人)、副教授 1人、讲师10人;在读博士生6名,硕士生25名。近五年,团队承担国家级基金 11项,省基金10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企业横向项目10项等,项目经费近2100万元;获省科学技术奖2项、省专利奖1项;发表论文80余篇,ESI 高被引8篇;引育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2人,选送青年教师2人到企业做博士后、研究生10人次赴国外知名课题组和行业领军企业交流和联合培养。

2023年07月21日

环保应用技术研究——马三剑团队

苏州科技大学

团队带头人:刘锋
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团队编号:10270
能源环保
马三剑,苏州科技大学教授。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7人,其中教授1人、教授级高工1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近3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项,其中国家水专项1项。发表SCI论文20篇,获专利授权10余项。在工业废水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高浓度废水成果已在河南天冠、维维豆奶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苏州科特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3年科研总经费达100万元。

2023年07月22日

污染场地风险管控与修复技术 - 陈梦舫团队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陈梦舫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10317
能源环保
陈梦舫,博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博导,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修复专委会顾问,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委会主任。曾任英国伦敦2012年奥运公园地下水修复顾问、欧盟第七框架地下水修复专项国际顾问。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30人,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2人,助理研究员4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主持环保公益性行业专项,863计划,中国科学院科技网络服务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5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发表学术著作6部;在CEJ、JHM等期刊发表SCI论文90多篇,其中六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3项。在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技术与风险管控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尤其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系列软件(HERA)已经在土壤修复行业取得大范围推广应用。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28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