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方成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赵金星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440个团队

2015年07月21日

清洁能源与环境催化新材料技术团队

省产研院碳纤维应用技术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银凤翔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7293
能源环保 新材料
银凤翔,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清洁能源与环境催化新材料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领军人才,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常州市“龙城英才计划”领军人才。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7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1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1人、副研究员4 人。近几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并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神华等大型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通过长期、系统的研究与技术开发,本研究室在绿色化学与工程、化工过程强化两大领域已经形成了特色较鲜明、优势较明显的几个重要方向。发表SCI、 EI收录论文1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 60余项;获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17年09月21日

电动汽车

上海交通大学

团队带头人:殷承良
职称:其他类正高级
团队编号:09370
能源环保
殷承良 上海交大汽车节能技术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汽车电子控制,电动汽车整车,特别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研究与开发。被上汽、东风两大集团聘为高级技术顾问,华中理工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兼职教授,多家学报的特约审稿人。一直从事科研开发工作,先后在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中担任项目负责人和主要研究人员,此外还在多项横向开发项目中任项目负责人,其中包括国家级“十五”863重大科研开发专项项目两项(分任第二、第一负责人),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一项(主要参加人,实际技术负责人),原科技部机械部级项目一项(任项目负责人),企业横向项目四项(任项目负责人),项目总经费过亿元。在国家混合动力轿车专项研究中,已开发出三轮整车,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正进行产业化准备。在发动机定工作点控制、电机、高功率电池应用管理、AMT、ABS/ESP与制动能量回馈、车用总线、智能仪表、整车多种能源分配管理控制、操纵稳定性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有益的成果,申请了多项发明专利,其中已有两项获得了授权。  目前研究领域:1.汽车电子,2.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

2017年09月21日

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

华北电力大学

团队带头人:陆强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9258
能源环保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9年2月26日批准在华北电力大学建设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法人单位为华北电力大学,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龙基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和济南锅炉集团公司参与共建。国家工程实验室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与管理机制。华北电力大学、国能生物发电集团、龙基电力集团和济南锅炉集团,组建了以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为理事长,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和龙基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大龙为副理事长,建设单位相关部门领导为理事的理事会,成立了分别以黄其励院士和杨勇平副校长为主任、副主任的学术委员会。实验室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实验室主任负责制,聘请知名教授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吴占松博士担任主任,副主任由我校可再生能源学院生物质能研究所所长董长青博士、国能生物发电集团公司庄会永研究员和龙基电力集团公司史飞研究员担任。实验室通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获得国家级CMA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证书编号:150020003337)。实验室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所属领域:清洁能源学研究方向:(1)生物质高效清洁燃烧;(2)生物质高效热解气化;(3)生物质发电新型动力设备;(4)生物质发电高温防腐防磨材料;(5)生物质发电过程测控与仿真;(6)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集成优化;(7)生物质发电前瞻性技术等。

2015年07月17日

锂电池技术研究——陈立桅团队

省产研院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陈立桅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6981
能源环保
陈立桅,博士,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副所长、“百人计划”研究员。2001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2001-2004年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与IBM Watson研究中心联席博士后,2004-2008年任美国俄亥俄大学助理教授,2009年起任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百人计划研究员,同时担任纳米研究国际实验室执行主任、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纳米材料与器件研究,纳米材料中离子输运过程表征与检测。 吴晓东,博士,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研究员。2004年获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导师陈立泉院士,主要开展纳米储能材料的研究。2004-2006年在荷兰DSM公司,任Solutech事业部项目经理,同时兼中国区技术部经理,从事超高分子量微孔薄膜的应用开发和市场推广工作。2006年回国加盟苏州星恒电源有限公司,历任技术部经理、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汽车电池事业部总经理。2011年6月,进入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开展新型储能材料与器件的制备和应用研究。 卢威,博士,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研究员。2005年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主要开展纳米功能材料制备研究。2005-2008年在美国俄亥俄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底加入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开展锂离子电池与锂硫电池材料与器件研究。

2015年07月21日

锂空气电池联合创新团队

省产研院碳纤维应用技术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银凤翔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7335
能源环保 新材料
银凤翔,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清洁能源与环境催化新材料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创新团队领军人才,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常州市“龙城英才计划”领军人才。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6人,其中博导4人,教授3人,副教授1人,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1人。近几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重大创新团队等项目,并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神华等大型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在制备高效双功能催化剂、高性能空气电极、高效二次锂空气电池以及探索催化剂催化机理、电池充放电机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表SCI、 EI收录论文16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70余项;获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15年07月11日

河湖航道疏浚技术——倪福生团队

河海大学

团队带头人:倪福生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515
能源环保
倪福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高等学校“青蓝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现任疏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疏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疏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疏浚协会港航疏浚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学会机械疏浚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6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3人、副教授2人。先后承接水利部“948”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利部公益项目、交通系统、水利系统委托疏浚设备与技术研究开发等,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水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中国交通部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科研项目经费累计超过6500万元。团队成员发表学术论文累计150余篇,其中世界疏浚大会论文特等奖1篇,EI检索46篇,SCI检索28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26项等。在城乡河网、港口航道疏浚整治关键技术、绞吸式挖泥船施工模拟系统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成果已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与中交天津航道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扬州水利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2015年10月14日

高温烟气净化用铝系金属间化合物膜材料及膜分离技术——高麟团队

中南大学

团队带头人:江垚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8481
能源环保
高麟,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机械、材料科学和管理学的专家型复合人才,现任四川大气污染防治研究所所长、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顾问、四川省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环境保护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膜工业协会理事、四川省大气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专家组组长、四川省联合环保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副理事长、四川大学MBA导师、四川省新能源产业促进会副会长,作为技术带头人、总工程师,带领团队将中南大学获得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中南大学实验室理论研究成果,成功地转化为世界上先进的、可用于各基础产业的实用性技术,并独立申报专利480项,其中发明专利215项,国际PCT专利12项,并已在多个领域建立了标杆工程,实现了规模化运用。其主持的“铝系金属间化合物膜材料及膜分离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创新基金、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国家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等项目支持。本技术成果通过了科技部院士级专家团队的成果鉴定,属国际领先水平、填补国内外空白,引领了新一代膜材料技术的革新。率领团队主导并编制1项国家标准和4项行业标准,多项高温烟气净化技术被环保部、工信部列入先进工业烟气治理推广技术目录。 贺跃辉,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股东及名誉董事长、中南大学教授、国家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总工程师、常务副主任,易态科技成立时中南大学两项入资专利的发明人,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中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是国际上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理论基础的首创者,负责担任该技术成果膜材料研发过程中的顾问。 江垚:中南大学副教授、核心技术发明人之一,易态公司股东,其论文“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获得国际金奖。 本团队拥有骨干人员6人,其中博导1人,副教授1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人。高麟率团队创建了以原创金属间化合物膜为核心的高温气体和腐蚀性液体膜过滤技术平台,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工业高温烟气干法净化等多个领域的人类技术瓶颈突破,形成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系列技术专利480项,并积极践行通过膜过滤技术改变用户的生产方式,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和人类生活品质提升理念,在过滤领域引领了全球新一代膜过滤技术的突破与发展。该技术成果已经成功在煤制油、煤制气、密闭矿热炉高温炉气净化回收、高温黄磷炉气净化、有色金属焙烧气体净化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青海际华江源、河南佰利联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2017年09月21日

智能配电网优化规划与高性能控制技术-盛万兴团队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团队带头人:盛万兴
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团队编号:09331
能源环保
盛万兴,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IEEE Senior member,IET Fellow,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国网公司科技领军人才。IEC SEG6 非传统电源/微电网系统评估组成员,CIGRE C6 中国国家委员会配电专委会委员,C6.31MVDC直流配电技术工作组成员,IEEE P2030.9微电网规划与运行标准工作组成员。 团队共有员工3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6人,副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10人;8人拥有博士及以上学历,其余均为硕士学历。近年来,承担国家首批973计划/首批支撑计划/首批重点研发计划/863/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项目10余项,承担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30余项,出版专著10部,发表论文150余篇,获授权专利30余项,登记软件著作权27项,制订国家/行业/企业标准26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8项。

2023年08月23日

新能源固态锂电池技术——南昌大学罗广圣教授团队

南昌大学

团队带头人:罗广圣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428
电子信息 能源环保 新材料
罗广圣,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昌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副院长(正处级),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国物理学会固体缺陷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材料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6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2人、副教授2人。近3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专利授权3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项。在高效能纯固态电解质技术、固态电解质成膜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高效能纯固态电解质技术研发成果已在新能源汽车搭载动力锂电池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赣锋锂业集团、鹏盛国能(深圳)集团、江西瑞马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等多家新能源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3年科研总经费达600多万元。

2015年07月16日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源工程团队

盐城师范学院

团队带头人:王坚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891
能源环保 新材料
王坚,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电化学专业。担任盐城师范学院新能源化学储能与动力电源研究院院长;兼盐城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 本团队属于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目前科技创新团队成员 35 人,拥有骨干成员6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4人,其中博导3人,海归博士1人;高级职称23人,具有博士学位 18 人。创新团队于2011年、2013年分别获得盐城市第二、第四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资助两项(杨林、梁广川),2012年获得江苏省发改委认定“江苏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源工程实验室”。创新团队正积极筹划与上海交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及大型企业等筹建博士后工作站。 近五年来在科学研究、高新技术创新及集成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并开发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承担了国家、省部委及企业各类科研项目近2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11篇,共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获得省市各类科技奖10余项。在电池快速充电与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完善、设计研发新型高比能量电池、储能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抢占技术制高点。 创新团队依托在行业内的技术及服务优势,已为诸暨聚能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硅粉隔板密封铅酸电池”的检测服务,该产品已取得了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2014年上半年与河北神州巨电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展开深层次的合作,在现有开发的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电池生产工艺,以使电池综合性能得以进一步提升,协议项目经费30万元;为江苏奥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研制电动汽车用快速充电站,实现了物流等专用电动车的原位快速充电;为上虞奥龙电源有限公司、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等提供动力铅酸蓄电池的检测工作;为江苏奥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江苏众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了技术人员培训工作;为江苏双登集团、江苏悦达墨特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台玻集团实联长宜锂电等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为企业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累计科研项目总经费达600余万元。

2023年07月19日

先进光伏材料与技术——苏晓东团队

苏州大学

团队带头人:苏晓东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40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新材料
苏晓东,教授、博导,苏州大学-阿特斯光伏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5人,其中教授、博导2人,副教授1人,助理研究员1人、全职博士后1人。近十年,主持和参与973专题、国家自然基金、省自然基金项目、省前瞻性产学研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1项、中国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奖三等奖1项。在光伏领域做出了具有开创性和引领性的工作,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湿法纳米黑硅技术的产业化应用,该成果成果已在合作企业大规模应用,相关产品产值超50亿元。与阿特斯、通威、Maxeon Solar等知名光伏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十年科研总经费超1000万元。

2015年08月11日

大气污染控制研究团队

北京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李坚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7673
能源环保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9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3人、副教授3人。近些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5项,其中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共9项。发表SCI论文34篇,获专利授权2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在低温SCR脱硝、VOC控制和扬尘控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低温SCR脱硝成果已在宝钢湛江的焦化项目、山东药业玻璃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方信立华公司、蓝天佰能和京桥热电厂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1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