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张超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刘平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南京光启机电有限公司与聂俊对接成功
  • 盐城市瓯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与俞磊对接成功
-
440个团队

2013年10月01日

污泥固化/稳定化技术——朱伟教授团队

河海大学

团队带头人:朱伟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020
能源环保
朱伟教授、博士生导师,"863"首席科学家。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固体废弃物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十届人大代表,江苏省十一届人大代表、九三学社河海大学基层委员会副主委、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城市水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苏省太湖富营养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会员、日本土木学会会员、日本地盘工学会会员、江苏省地下结构与空间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针对我国湖泊、河流环境治理中产生的大量淤泥难以处理的问题,在国内率先研究固化处理再生资源化利用技术、淤泥与废弃EPS颗粒混合制取高价值轻质土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形成了多项专利和独特的技术体系。已在无锡长广溪堆场淤泥处理、管社山底泥清淤工程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得到了南水北调东线清淤工程、多项水库清淤工程的重视。 针对我国污水厂污泥大量发生但没有适合国情的处理方法和二次污染等问题,研究污水厂污泥固化/稳定化技术。对于含水率在80%左右的污泥,通过研究改变其物理性质和重金属形态变化等特点,开发出基于骨架构建的污泥固化/稳定化技术,在苏州甪直污水厂得到成功应用。目前,结合深圳下坪垃圾填埋场开展得污泥预处理填埋工程,深圳福永淤泥处理场工程,正在开展进一步的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 拥有骨干成员约10人,其中博导4人,教授4人、副教授1人。获省部级奖励8项,申请专利24件,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50余篇。

2015年08月10日

生物质能源与资源绿色加工技术——张敏华团队

天津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敏华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035
能源环保 其他
团队负责人张敏华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工作者,获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天津大学石油化工技术开发中心主任、绿色合成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能源学会常务理事、能源行业生物液体燃料加工转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工学会石油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粮集团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天津市科委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评审专家、超临界流体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外能源》编委、《石化技术》编委、《化学工业与工程》编委等学术职务。 本团队主要成员35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6人、副教授8人,博士5人。主要从事化学工程领域以及生物质能源领域中的基础科学与共性关键技术、绿色化工过程及关键装备的基础研究和工程放大等课题的研究与开发,先后完成了“树脂法双酚A生产新工艺研究”、“万吨级双酚A成套技术工业试验”、“生物炼制厂-基于可再生资源乙醇清洁生产技术”、“燃料乙醇生产关键技术及装备”、“年产20万吨木薯燃料乙醇成套技术及工业应用”、“年产2万吨纤维素乙醇生产技术开发及工程化”、“生物丁醇生产技术及工程化“、”生物乙醇制备乙烯及衍生物的生产技术研究及工程化”等涉及应用基础研究、工程放大和大规模工业化全过程的大中型项目6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33项,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1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 在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的化学加工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水平的非粮燃料乙醇成套生产技术并大规模产业化,建成了我国第一套燃料乙醇生产示范装置、全球首套大规模非粮木薯燃料乙醇生产装置等13套工业装置,国内技术占有率超过80%,有力推动了生物质能源领域的技术进步。在生物乙醇资源化利用领域,开发了由乙醇到平台化合物乙烯,进一步生产醋酸乙烯、环氧乙烷等下游产品成套生产技术。2012年建成广维化工年产5万吨生物乙烯及年产10万吨醋酸乙烯联合生产装置,并生产出高品质乙烯和醋酸乙烯产品,形成了完整的绿色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使我国一举跨入了生物乙烯及醋酸乙烯生产技术国际领先行列。近年来,与中粮集团、中石油、中兴能源、广维集团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取得了多项产学研合作的标志性成果,近5年累积获得专利技术使用费近亿元。 本团队依托学科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建有教育部绿色合成与转化重点实验室。

2015年09月01日

离子液体清洁过程与节能创新团队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张锁江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1075
能源环保 新材料
团队带头人张锁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73首席科学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中国化工学会离子液体专委会主任、离子液体清洁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40余人,其中博导8人,研究员12人、副教授28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80余项,其中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15项……。发表SCI论文260余篇,获专利授权60余项,其中国际专利3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各1项。在离子液体基础及工业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乙二醇、MMA、烷基化等成果已在乙二醇工业示范试验关键技术开发、异丁烯/叔丁醛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清洁工艺、离子液体催化碳四烷基化的新工艺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燕山石化、扬州奥克、山东易达利、河南盛源、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9000余万元。

2013年10月01日

多相流体力学课题组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吴应湘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1088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吴应湘,研究员/博导,博士,2003年被中国科协评选为我国海洋工程领域学科带头人,是中国科学院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十五”重大合作项目首席科学家。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2人,其中博导1人,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7人,近五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SCI论文30多篇,发明专利4项。在油气水分离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已经在石油企业进行中试,与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等大型石油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2013年10月01日

海洋环境与工程应用课题组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林缅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1091
能源环保 其他
林缅,研究员,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5人,其中博导1人,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2人,近5年承担国家部委以上科研项目9项,发表SCI论文15篇,专利与软件15项。在海洋管道安全评估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该成果已被中石油公司所使用。

2015年08月10日

清洁制革技术团队

四川大学

团队带头人:石碧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098
能源环保 其他
石 碧,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2009年),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轻工领域咨询专家,四川省跨世纪优秀青年科技带头人培养计划,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宝钢优秀教师奖,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际皮革化学家及工艺师协会联合会(IULTCS) 主席。主要从事制革清洁技术、制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植物单宁深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级一、二等奖5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3篇,其中SCI收录74篇,EI收录37篇。 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36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19人(博士生导师14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研究人员26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985科技创新平台一个,常年有流动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工作交流,形成了结构合理、富有活力、具有良好合作精神的科研队伍。

2013年10月01日

魏源送团队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团队带头人:魏源送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1143
能源环保
魏源送,国际水协会(IWA)非常规水源中国工作组成员,环保部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评审专家,中国科学院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专家。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9人,其中研究员(博导)3人,副研究员(硕导)1人,副处级支撑人员1人。近5年来团队主持、承担国家863计划、水专项、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共16项。已在Environ. Sci. & Tech.、Water Research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 团队在市政污水、行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应用;城市污泥减量化、资源化技术研究及集成;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河流生态治理与修复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近3年科研总经费超过800万元。

2013年10月01日

分散污水治理技术——范彬团队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团队带头人:范彬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1151
能源环保
范彬,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住房城乡建设部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北方研究中心技术研发部主任,盖茨基金“探索大挑战”计划资助获得者。 该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0人,其中研究员博导1人,副研究员2人,高级工程师2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8项,其中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共2项,水专项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8篇,获专利授权8项。在分散污水治理技术、真空源分离生态排水与真空排导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有关成果已在常熟县域污水综合治理系列示范工程中得到应用。与中国北车集团山东华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嘉净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邨镇水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1500万元。

2013年10月01日

能源环保及新材料——李灿团队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李灿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168
能源环保
该项目的核心团队由留学美国的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留学法国的具有工业化实践经验的蒋宗轩研究员、具有管理经验的韩涤非博士、具有市场营销经验的刘铁峰助理研究员构成。团队负责人李灿院士现任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主任、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

2015年08月28日

光电转换材料与器件技术——黄富强团队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黄富强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1188
能源环保 新材料
黄富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 上海市学术带头人,上海市“浦江人才”。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20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2人、副教授3人。近年来围绕新型太阳能和先进储能应用,在材料设计、材料制备和器件集成方面做出了深入而系统的创新性工作,形成了“国际特色”的新能源研究。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5项,其中国家973项目课题 2 项,国家863重点项目 1 项,国家自然基金杰青、重点基金、创新团队等 5 项,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5 项,上海市项目 7 项等。发表Nature Mater.、Nature Commun.、JACS、Angew. Chem.、AM、EES等SCI论文300余篇,总引用超过6000次,10篇单篇引用超过100次,最高单篇引用超过380次;申请发明专利100余项(含国外20余项)。 本团队在CIGS薄膜太阳电池、石墨烯新材料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发明了CIGS电池的低成本技术,并在国内率先完成兆瓦级中试,电池效率达18%以上;发明了高质量石墨烯材料与相关产品的大规模低成本制备技术,并广泛应用于储能、防腐、催化等领域,目前正与美国康宁、上海华谊等公司合作进行产业化开发。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5000万元。

2013年10月01日

低成本薄膜太阳电池团队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团队带头人:戴松元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205
能源环保
   戴松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新型薄膜太阳电池重点实验室染料敏化太阳电池技术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研究开发工作,参与项目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第8届安徽省青年科技奖,已发表论文100余篇。    该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8人,其中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4人,先后承担国家“973”项目、世界实验室资助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项目、安徽省重点和重大项目、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创新型项目及其他项目。鉴定成果4项,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5项(第一发明人8项),已有11项专利授权。

2015年08月07日

绿色化学电源系统研究和应用——吴锋科技创新团队

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吴锋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227
能源环保
吴锋,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国家高技术绿色材料发展中心主任、国家高技术新型储能材料工程开发中心主任,北京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化工与环境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环境工程学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5人,其中博导5人,教授5人、副教授8人。近五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0多项,其中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12项。发表SCI论文156篇,获专利授权3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镍氢电池及相关材料、锂离子电池新型安全保护材料与技术、锂二次电池用功能性电解液等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部分成果已在国家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二次电池产业化开发及新型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制备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张家港市华盛化学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五年,科研总经费达4000万元。 本团队依托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建有北京市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动力电池及化学能源材料工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