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黄磊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平台管理与服务处对接成功
  • 方成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赵金星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531个团队

2023年07月20日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系统研究所——陈小平教授团队

苏州大学

团队带头人:陈小平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59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系统研究所成立于2010年12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能控制与随机系统、神经网络理论与应用、自适应信号处理、信息对抗及处理、网络拓扑结构建模及优化、智能遥感图像处理等。研究所负责人为陈小平教授,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1人(包括教授4人,副教授5人),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50余人。近年来,研究所已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军口和各类横向科研项目50余项,获批科研经费总量近4000万元,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3项,军委科技委基础加强计划重点项目1项(其中型号项目已投产)、国防科工局基础科研项目1项;团队成员的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各级别的荣誉奖励,其中“分布式智慧电梯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某自主探测、定位、识别技术”获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 团队成员近年来在信号处理、通信系统、人工智能和图像处理等多领域的国际顶级SCI期刊(如IEEE TSP, TWC, TNNLS, TCAS I, TGRS等)和中文核心期刊(电子学报、通信学报等)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5篇为ESI高被引论文),授权/申请发明专利80余项;团队成员担任Neurocomputing, Circuits, Systems, & Signal Processing和Neural Processing Letters等SCI期刊以及《雷达学报》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中文核心期刊的编委或副主编,担任多期IEEE JSTARS, MDPI Remote Sensing等专刊的客座编辑;团队成员获2017年度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和2018年度江苏省优秀学术学位硕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

2023年07月21日

机械装备增材制造与再制造技术——王磊团队

苏州科技大学

团队带头人:王磊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69
装备制造
王磊 教授,苏州科技大学机械装备结构优化及可靠性学科方向带头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疲劳分会理事。 本团队主要从事机械装备增材制造与再制造技术、机械结构强度、疲劳延寿、表面完整性保障与评价领域的研究工作,团队拥有骨干成员8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2人、副教授2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8项。发表SCI论文40余篇,获专利授权10余项。在机械装备的增材制造与再制造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已在航空航天、核电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沈阳发动机研究所、中国核动力研究院、苏州热工研究院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500余万元。

2023年07月21日

认知与机器人——刘小峰教授团队

河海大学

团队带头人:刘小峰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74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河海大学教授、博导,曼彻斯特大学名誉教授,马来亚大学客座教授,担任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特种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担任Interactions Studies,IET Cognitive Computation and Systems,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Consciousness,Robotic Intelligence and Automation等期刊编委或客座编辑。任中国自动化学会共融机器人专委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科学普及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0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3人、副教授3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二十余项,其中包括新一代人工智能2030重大项目课题、863 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发表SCI论文50余篇,获专利授权20余项。获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等科技奖励。在康复机器人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近3年科研总经费达500万元。

2023年07月21日

智能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仿生机器人团队

河海大学

团队带头人:徐林森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75
装备制造
徐林森,教授、博导,河海大学特种机器人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方向为智能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技术。国防科技创新特区主题专家组专家,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江苏省产业教授,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地面机器系统分会委员、国际仿生工程学会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服务机器人及特种机器人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机器人专委会副主任。

2023年07月21日

人工智能技术——张学武教授团队

河海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学武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76
装备制造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5人,其中博导4人,教授4人、副教授8人。近3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0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4项,国家基金6,发表SCI论,200余篇,获专利授权30余项。

2023年07月21日

造船信息化与新能源船研发团队

江苏科技大学

团队带头人:王炬成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10277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王炬成,副教授,江苏科技大学船海学院制造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船舶先进设计制造技术、数字化造船等领域的教学科研以及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开发工作。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完成科研项目数十多项,通过省部级鉴定多项。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2001年来发表与本专业有关的学术论文数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 马晓平,正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担任: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造船工艺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船舶基础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造船工艺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现代造船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等学术和社会职务。主要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先进设计制造技术、船舶企业数字化信息化等方面研究。作为主持人或主要参加人员完成科研项目数十项。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2000年来发表与本专业有关的学术论文50余篇。 顾晓波,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江苏省注册咨询专家,现任江苏现代造船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从事焊接技术、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工作,作为主持人或主要参加人员完成科研项目10多项,通过省部级鉴定6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国家级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00年来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件。 管义锋,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江苏科技大学船舶设计研究所所长。1988年镇江船舶学院,获船舶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3年江苏大学获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硕士学位。担任江苏省注册咨询专家、中国船级社技术委员会内河分委会委员、《船舶设计师》副理事长等学术和社会职务。主要从事基于数值仿真的船舶先进设计技术研究,以及绿色能源动力船舶、海洋工程特种船舶等研发与设计;作为主持人或主要参加人员完成科研项目40多项,通过省部级鉴定3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0件。

2023年07月21日

新能源技术及装备——丁建宁教授团队

扬州大学

团队带头人:丁建宁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80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新材料
丁建宁,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科技部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Science 2篇、Science Advances 1篇,出版编著作5部,授权发明专利100余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中国专利银奖1件、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曾获亚洲光伏成就奖、江苏省创新争先奖章、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江苏省专利发明人奖、镇江市人民奖章、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等人才称号。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30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9人、副教授6人。近三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2项。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获专利授权1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新能源制造技术及装备、智能柔性机械电子系统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N型高效钝化接触电池低成本制造技术及装备成果已在硅基光伏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晶科能源、晶澳太阳能、天合光能、隆基、苏州迈为、双良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三年科研总经费达3000万元。

2023年07月22日

光学仪器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刘旭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90
装备制造
刘旭,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光学学会会士,国际光学学会OSA 会士,国际光子学学会SPIE 会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光学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 长期从事光学薄膜技术与光学显示、成像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培养了一批本科生与研究生,形成了光学薄膜,三维显示,超分辨成像的研究团队,推进了光学薄膜的产业化,以及超分辨光学显微技术的产业化转化。

2023年07月22日

集成光电子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杨建义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91
装备制造
杨建义,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主任,兼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常务副院长,曾任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多年来一直从事集成光学和光电子技术的研究工作,通过对基本理论、基本功能与器件结构和制作工艺等研究,利用集成光学材料的特性,探索各种光电功能结构及其平面集成,以及在通信、互连,传感和计算中的应用。 目前主要研究课题与方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JCJQ:硅基光子集成及硅基OPA芯片与系统、硅基光计算芯片与系统硅基、硅基光量子芯片与应用等。其参与的“偏振遥感物理机理、关键方法与技术应用”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集成光波导芯片”项目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近五年发表SCI收录论文41篇,授权发明专利10项,申请中的发明专利7项。

2023年07月22日

动态血压监护仪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叶树明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10292
装备制造
叶树明,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副教授,江苏省双创人才,姑苏领军人才等。带领团队开展高精尖医用电子仪器技术及设备研究开发,包括大动态高精度生理信号采样技术、多种生理信号机器识别算法、生理信号大数据存储和网络传输技术等,致力于研发多参数睡眠监测仪、新型肺功能检测仪、心电血压二合一监测仪、血氧仪和生理信号统一分析传输平台软件等系列产品。 团队在电生理检测仪器、高精度荧光检测仪器、深海原位传感器、高可靠性数字检测与控制系统等领域深耕二十余年,拥有重大项目组织管理能力及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经验。累计承担了“天宫一号”型号任务医疗仪器1项、“天宫空间站”型号任务医疗仪器4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专项1项、国家863重点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课题1项、国家海洋局公益项目课题2项、省部和企业横向项目多项。

2023年07月22日

碳化硅功率集成芯片技术开发与产业化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盛况
职称:
团队编号:10293
装备制造
盛况,“江苏省双创人才”,“苏州市姑苏创业领军人才”,科技部863主题专家、国家万人计划首批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浙江大学特聘教授、电力电子应用国家工程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团队承担了电力电子器件及应用领域的多个国家级、省部级和横向合作项目,包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863主题项目及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课题、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等十余项,在器件理论、芯片研制、器件封测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包括最早报道了碳化硅(SiC)功率集成芯片、在国内较早自主研制出了系列SiC芯片和模块(600V~6000V/最高300A,SBD、JBS、MPS、JFET、MOSFET)、提出沟槽型超级结SiC肖特基二极管设计方法并报道了1300V(不包括衬底0.36 mΩ?cm2,品质因子FOM达国际前列)SiC超级结二极管、提出新型垂直型氮化镓晶体管结构并报道了FOM处国际前列的芯片、基于新型单驱动方法的10kV/200A碳化硅MOSFET多芯片串-并联模块、首款10kVA基于全碳化硅器件的高压电力电子变压器、合作开发了高压大容量硅基IGBT芯片等。团队也和国内外著名企业开展合作推进成果的产业化,合作企业包括国家电网、中车、中电集团、华为、华润微电子、台达、德国英飞凌、美国福特等公司,实现了碳化硅和硅基电力电子芯片的产业化。相关的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280余篇,获授权专利40余项。

2023年07月22日

无源爆炸物毒品探测仪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骆季奎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95
装备制造
骆季奎,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领军人才。国际上MEMS的活跃人物之一,在国际上有重要的影响力。原创地提出和开发了基于表面声波的微流体器件:微泵、微混合器、传感器等,可实现从几百微升到皮升数量级液体操作,并基于此进一步实现了集成传感器和微流控制器的Lab-on-a-chip系统,在诊断和监控领域有着巨大应用前景。在国际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共计发表论文282篇,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210篇,其中特邀报告/keynotesspeaker 35次。H-index46,引用7647次。作为共主席主持领域顶级会议SMAC、MME、IDW、NanoSmat、NanoMan、IWanDLC、IEEE NEMS、ThinFilms等。 团队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级项目4项、市级项目5项。申请专利74项,授权46项。建立了痕量化学分析检测领域完整的研发平台,利用碳纳米材料的光电离效应所研发的电离源,解决了安检领域迁移谱爆炸物检测仪中需要用到放射源的难题,属国际首创。还开发了痕量标准气体配置系统、全功能危险品检测仪、空气检测系统等一系列产品,其研发的现场痕量检测设备成功应用于缉毒领域,多次协助各地警方破获制毒携毒案件,推广后有望成为缉毒工作的利器。多款爆炸物检测仪等安检设备成功通过了欧盟和中国民航认证,均为国内首家和唯一,国内市场占有率已高达70%,体现了公司研发和技术实力,其在安检领域的市场份额已经居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