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方成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赵金星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439个团队

2023年07月24日

任天斌教授团队

江苏集萃有机功能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任天斌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26
新材料
任天斌,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有机功能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所(江苏集萃功能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所长,同济大学材料学院与医学院双聘教授,上海市粘接技术协会秘书长,上海新材料协会降解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澳纳米科技协作网络(ISTA-ATN)同济大学代表,上海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欧美同学会留德分会会员,上海市科协代表。先后合作创办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包括上海微谱技术集团、上海普力通新材料等,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科技创业领域有一定的经验。作为负责人主持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10余类产品实现产业化,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主持参与的项目曾多次获评为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并于2013年获评为江苏省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019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23年07月24日

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设计与研发团队

江苏集萃有机功能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姚正军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27
新材料
姚正军,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有机功能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主任、教授,面向苛刻环境的材料制备与防护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金属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A类人才。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3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1人、副教授2人。近10年,主持“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三五”装备预研共用技术、国家自然基金、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江苏省社会发展、江苏省工业支撑等国家、省部级以及国防企业横向合作应用课题40余项,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8项,其中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2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获专利授权5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在电磁波吸收/屏蔽(隐身)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金属电子束增材制造、金属表面工程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研究成果在华兰药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兴澄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获得应用。团队目前与麟龙新材、南工锻造、华兰股份、隆达股份等一批龙头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用”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相关技术开发、产品升级和产业布局等工作。

2023年07月24日

特种高分子功能材料创新技术团队

江苏集萃有机功能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张祥成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28
新材料
张祥成,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有机功能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所首席科学家,英国皇家学会工业院士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英国国家工业与技术部顾问 、原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博导,曾任剑桥大学研究员以及剑桥材料学会主席,从事纳米级医用材料技术研究达15年,在工业界担任英国雅培公司首席科学家及首席技术工程师达10年,曾获英国雅培公司2000年度总裁CEO奖和2004年度副总裁奖。获美国医疗医用仪器局和美国应用医药健康科学局质量管理证书。曾主持参与国家级项、研究所项目多项,已申请专利二十余项,其中一篇世界专利、日本和美国专利,首创原位化学聚合微纳米PEKK树脂及其微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可在航空航天领域、生物医药领域等高端应用广泛应用。

2023年07月24日

工业应用材料大数据团队

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

团队带头人:韩维建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29
新材料
韩维建(HAN Weijian),曾任福特汽车亚太区研发总监,主持福特各类研发项目逾150项,出版汽车工程专业系列丛书8本,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领导并建立了福特与中国多所高校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本团队拥有核心成员6名,总全职人员18人,兼职两人,其中8人为博士,4人为硕士。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承担江苏省公共服务技术平台1项,发表论文8篇,专利授权6项。建立了中国首个材料卡库,包含5万张材料卡;已完成材料连接智能设计、通用结构疲劳等5套工业软件基础模块开发工作,部分软件已推出商业版,累计服务企业超过30家。

2023年07月24日

材料智能设计平台团队

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

团队带头人:王卓
职称:高级工程师
团队编号:10230
新材料
王卓,科技部国家技术预测新材料领域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战略新兴产业”咨询专家组成员; 崔予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任欧盟玛丽居里Marie-Curie Intra-European Fellowship人才项目主持科学家; 徐广龙,中南大学材料学与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双博士,担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委员会理事;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7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2人、副教授1人。近两年,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面向肿瘤诊治的生物3D打印多重类器官芯片的智能设计构建与工程化”,获得立项。在面向钵合金机器学习的多保真度数据的特征工程技术以及多保真度数据融合技术算法和Pvthon代码取得突破性成果。

2023年07月19日

先进光伏材料与技术——苏晓东团队

苏州大学

团队带头人:苏晓东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40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新材料
苏晓东,教授、博导,苏州大学-阿特斯光伏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5人,其中教授、博导2人,副教授1人,助理研究员1人、全职博士后1人。近十年,主持和参与973专题、国家自然基金、省自然基金项目、省前瞻性产学研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1项、中国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奖三等奖1项。在光伏领域做出了具有开创性和引领性的工作,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湿法纳米黑硅技术的产业化应用,该成果成果已在合作企业大规模应用,相关产品产值超50亿元。与阿特斯、通威、Maxeon Solar等知名光伏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十年科研总经费超1000万元。

2023年07月20日

特种分子筛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娄悦团队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娄悦
职称:
团队编号:10247
新材料
娄悦,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专业博士,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专业在职博士后,现为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讲师,先后主持横向科研项目,参与横向、纵向科研项目2项,在研经费115万元,已经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23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包括:Angew Chem Int Ed., Nano Energy, Chem Sci,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Nano Research, Electrochim. Acta,Chem. Eng. J.等)。

2023年07月20日

南京理工大学工程热化学重点实验室——张静团队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静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50
能源环保 新材料
张静,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团队的研究特色是工业减污降碳及太阳能综合利用,借助长三角地区发达的工业制造及配套能力,推进相关技术工艺产品化应用。已建设了一支年龄、学缘结构合理、多学科交叉的科研团队,现有教授4人(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3人)、副教授 1人、讲师10人;在读博士生6名,硕士生25名。近五年,团队承担国家级基金 11项,省基金10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企业横向项目10项等,项目经费近2100万元;获省科学技术奖2项、省专利奖1项;发表论文80余篇,ESI 高被引8篇;引育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2人,选送青年教师2人到企业做博士后、研究生10人次赴国外知名课题组和行业领军企业交流和联合培养。

2023年07月20日

亚磺酸盐脱氧还原技术——易文斌团队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易文斌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51
生物技术与医药 新材料
易文斌,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技术实验室主任。近年来致力于面向智能制造和生物医药领域的含氟、含磷功能材料的原理、设计及应用研究。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8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3人、副教授3人。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Nat. Commun., CCS Chemistry 等国际国内杂志上发表文章 30 篇;出版专著 4 部(含章节);获授权专利 20 项,已转化 9 项,转化合同金额 2260 万元;7家单位利用相关专利技术实现了技术突破,产生了客观的经济效益,近三年新增销售额达4.27亿元,新增利润6652万元。以第一身份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3),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优秀奖(2023);江苏省“卡脖子”技术攻关人才(2023),江苏省“333”第二层次(2022)。

2023年07月20日

先进微纳结构轻合金材料与技术——马爱斌团队

河海大学

团队带头人:马爱斌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53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新材料
马爱斌,留日博士/JSPS博士后,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铸造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金属结构与功能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9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3人、副教授6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十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重点研发项目等共8项。发表SCI论文260余篇,获专利授权40余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2023年07月20日

微流场技术与生物基材料——郭凯教授团队

南京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郭凯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54
装备制造 生物技术与医药 新材料
郭凯,现任南京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育部国家级人才特聘教授,中组部国家级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江苏省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央军委国防科技创新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30人,其中博导5人,教授9人、副教授12人。近3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5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0项,省重点研发计划3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级项目5项。发表SCI论文108篇,获授权发明专利87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9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奖3项、对外合作项目43项、服务合同41项,总金额1342.7万元。

2023年07月21日

新能源技术及装备——丁建宁教授团队

扬州大学

团队带头人:丁建宁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80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新材料
丁建宁,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科技部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Science 2篇、Science Advances 1篇,出版编著作5部,授权发明专利100余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中国专利银奖1件、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曾获亚洲光伏成就奖、江苏省创新争先奖章、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江苏省专利发明人奖、镇江市人民奖章、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等人才称号。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30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9人、副教授6人。近三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2项。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获专利授权1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新能源制造技术及装备、智能柔性机械电子系统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N型高效钝化接触电池低成本制造技术及装备成果已在硅基光伏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晶科能源、晶澳太阳能、天合光能、隆基、苏州迈为、双良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三年科研总经费达3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