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张超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刘平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南京光启机电有限公司与聂俊对接成功
-
439个团队

2015年07月14日

功能材料制备与成型加工——陈明清团队

江南大学

团队带头人:陈明清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725
新材料
陈明清,博士研究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院长兼食品胶体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功能材料》、《化工科技》杂志编委,教育部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本团队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学品、高分子材料加工及无机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团队成员由11名教师组成,包括教授2名,副教授7名。本团队近3年获得纵向科研经费达到640万元,横向经费达到940万元,发表论文100余篇,申请专利64件

2024年04月16日

呼吸医学工程——邓林红团队

常州大学

团队带头人:邓林红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734
生物技术与医药 新材料
邓林红,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4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4人、副教授1人。近3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22篇。在气道生物力学、呼吸医疗器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与江苏和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卓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常州瑞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华复医疗技术集团、常州莱道斯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3年科研总经费达3000万余元。

2015年07月14日

道路路面结构与功能材料——科技创新团队

扬州大学

团队带头人:肖鹏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747
新材料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道路路面结构与功能材料”科技创新团队自建立以来,致力于纳米材料/聚合物/纤维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研发与应用、多重环境组合作用下橡胶沥青的老化机理、改性沥青显微形态结构的表征、旧沥青性状评价与再生、道路路面径流污染生态化处治等方向。本科技创新团队成员20多人,教师5人,其中具有教授职称2人,博士学位3人,博、硕士研究生20余人。近年承担各类国家级、省部级项目近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国家发明专利10多项,获省、市级科学进步奖10余项。本团队注重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在道路节能再生、资源循环以及污染防治领域等技术领域均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并在技术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开展了多年的实践工作,申报单位与为海集团、扬州润扬路面工程有限公司、南京金埔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天龙玄武岩连续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建立了“建筑新材料技术研究中心”、“扬州道路与交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生态环境友好型材料及新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环保增强型道路工程材料研发中心”,与江苏邗建集团有限公司共建江苏省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为开展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提供了平台支撑。团队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了20多项科研项目,其成果在江苏省境内高速公路、省道、县道等多项工程中得到应用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交通公路行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2015年07月14日

环境友好型建筑材料研究团队

扬州大学

团队带头人:杨鼎宜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757
新材料
杨鼎宜,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20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1人、副教授1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973计划子课题1项。发表SCI论文4篇,获专利授权2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获得了2006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及江苏省水利厅科技进步二等奖。在环境友好型建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与中国建材总院、深圳为海集团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数百万元。

2015年07月15日

微\纳米结构中的磁电、光电、催化特征及其应用研究——胡经国团队

扬州大学

团队带头人:胡经国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809
电子信息 能源环保 新材料
团队负责人:胡经国 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4人,其中博导1人,硕导2人,教授1人、副教授3人。近三年,承担8项,其中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8项。在PRB、APL、JPCC、JAP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8篇,获专利授权2项。近三年科研总经费达300万元。团队主要开展(1)功能纳米材料磁光、磁电、光电等物理特性及其应用的实验研究;(2)复杂系统中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统计模拟及其预测、预估方法研究。

2015年07月15日

清洁催化与循环经济技术团队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李会泉
职称:副研究员
团队编号:06836
能源环保 新材料
李会泉,男,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3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1999年获博士学位。1999年~2001年在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张懿院士课题组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1年留所工作至今。现任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循环经济技术中心主任,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国家第一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从事冶金、化工清洁工艺与资源循环利用的应用基础与工程化研究,包括工业固废等非传统资源清洁循环利用、CO2固定与利用绿色过程、生态工业/循环经济系统集成等;形成了CO2替代光气制备异氰酸酯、工业固废碳酸化固定CO2等核心技术,并推向产业化。近年,基于研究积累,进一步拓展至高铝粉煤灰、钢铁冶金废渣等典型工业固废制备环保功能材料新领域,开拓了冶金、能源、化工、环保、材料多产业交叉的资源循环利用基础理论与集成技术体系,服务于我国过程工业循环经济大规模发展。 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等重大、重点项目(课题)20余项;以及地方政府、企业合作课题多项。在J. Phys. Chem. B、 Green Chemistry 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50余项(其中国际专利2 项)。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多名,组建了40余人的年轻科研团队;获2010 年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及第一届中央机关五四青年奖章。

2015年07月16日

新型轻合金材料成形技术——宋美娟团队

徐州工程学院

团队带头人:宋美娟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861
装备制造 新材料
宋美娟,教授,博士,日本国立三重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中国材料学会重庆分会理事,入选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SCI、EI收录12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6项,主编国家规划教材1部。 主要科研方向:轻合金加工技术、金属塑性成形过程中的失稳与损伤,完全可降解生物质板材制备,轧制过程计算机控制、材料成型数值模拟、。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9人,教授2人、副教授5人、博士4人。近年来,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1项,其中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6项……。发表SCI、EI论文41篇,获专利授权1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在高性能变形镁合金材料成形、完全可讲解生物质材料研发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高性能镁合金板材轧制成果已在笔记本电脑外壳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西南铝业集团(112厂)、重庆铝制品有限公司、徐工集团、徐州国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3年科研总经费达300万元。

2015年07月16日

地下空间工程与防灾团队-张连英团队

徐州工程学院

团队带头人:张连英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862
新材料
张连英,2010年荣获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010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2012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本科研团队,近三年来结题国家自然基金:采动岩体蠕变-渗流耦合动力学行为的试验和理论基础研究,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高温作用下岩石力学性能的研究。在研的国家自然基金:高温作用下煤系岩层介质的蠕变损伤演化规律研究;温度与地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的损伤演化及破裂机理研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年科学技术项目:抗震智能网架结构的动强度可靠性优化设计及安全分析技术研究,徐州市区断层活动性及工程结构地震危险性研究,隧道围岩火灾高温力学性能研究;江苏省地震局科研项目:深部矿产资源开采诱发地震等灾害机理研究,校级科研课题和教学课题多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大型智能网架结构的可靠性及优化设计。公开发表论文近百篇,多篇论文被SCI、Ei、ISTP收录,申请国家专利10余项。

2015年07月16日

船舶高效焊接装备与技术团队

江苏科技大学

团队带头人:吴铭方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877
装备制造 新材料
吴铭方,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江苏省先进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5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2人、副教授2 人,博士5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省部重点攻关项目等10项。发表SCI论文15篇,获专利授权1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在船舶高效焊接电弧物理研究、高效焊接装备开发与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其中白合金焊接材料与焊接技术、深熔埋弧焊电弧控制与焊接技术等成果已在舰船用锚链、大功率柴油机生产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沪东重机有限公司、上海沪临重工有限公司、江苏凤凰船舶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500万元。

2015年07月16日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源工程团队

盐城师范学院

团队带头人:王坚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891
能源环保 新材料
王坚,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电化学专业。担任盐城师范学院新能源化学储能与动力电源研究院院长;兼盐城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 本团队属于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目前科技创新团队成员 35 人,拥有骨干成员6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4人,其中博导3人,海归博士1人;高级职称23人,具有博士学位 18 人。创新团队于2011年、2013年分别获得盐城市第二、第四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资助两项(杨林、梁广川),2012年获得江苏省发改委认定“江苏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源工程实验室”。创新团队正积极筹划与上海交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及大型企业等筹建博士后工作站。 近五年来在科学研究、高新技术创新及集成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并开发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承担了国家、省部委及企业各类科研项目近2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11篇,共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获得省市各类科技奖10余项。在电池快速充电与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完善、设计研发新型高比能量电池、储能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抢占技术制高点。 创新团队依托在行业内的技术及服务优势,已为诸暨聚能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硅粉隔板密封铅酸电池”的检测服务,该产品已取得了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2014年上半年与河北神州巨电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展开深层次的合作,在现有开发的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电池生产工艺,以使电池综合性能得以进一步提升,协议项目经费30万元;为江苏奥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研制电动汽车用快速充电站,实现了物流等专用电动车的原位快速充电;为上虞奥龙电源有限公司、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等提供动力铅酸蓄电池的检测工作;为江苏奥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江苏众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了技术人员培训工作;为江苏双登集团、江苏悦达墨特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台玻集团实联长宜锂电等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为企业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累计科研项目总经费达600余万元。

2015年07月16日

环境纳米技术与智能材料——陈韦团队

省产研院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陈韦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6922
能源环保 新材料
陈韦,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储能及转换纳米材料与器件应用技术研究,在纳米材料环境治理应用、太阳能转换、电化学储能、光电传感驱动等能源信息领域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港澳台合作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科技部973计划、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等科研项目20余项,担任Nature出版社Scientific Reports编委、国际智能系统协会顾问委员等学术兼职。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Angew.Chem.Int.Ed.,ACS Nano、Chemical Communications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80余篇,共引用2900多次。基础及应用技术成果先后得到《Nature-Asia Materials》、《Nanowerk》等国际重要媒体专题报道,拥有多项发明专利。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苏州金鸡湖双百科教领军等学术荣誉。

2015年07月16日

凝固与纳米技术——新型金属与先进复合材料团队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陈光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941
新材料
本团队依托于南京理工大学“材料评价与设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心2006年由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10年12月通过教育部验收正式运行开放,是南京理工大学首个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并通过验收的工程研究中心。团队以陈光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以中青年教授、副教授和博士研究生为骨干,是一支专业基础扎实、学科互补、创新能力突出的精干队伍,拥有骨干成员7人,其中博导6人,教授4人,副教授3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973计划、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共7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4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在轻质高强韧Ti及TiAl合金、超高强度钢、块体金属玻璃及其复合材料、高温合金、高性能耐腐蚀稀土永磁材料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与南钢、龙川钢铁、沙钢、晨朗电子、佑天金属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1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