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方成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赵金星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452个团队

2014年11月11日

机器人技术研究中心

团队带头人:孔令成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5792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团队以仿生学机理、传感与图像、伺服驱动、先进控制、轨迹规划、自主决策、模块化设计、机电耦合与系统集成技术为基础,致力于仿生机器人、助老助残机器人、特殊环境下的遥操作机械臂、医疗康复机器人、大型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系统集成、低成本工业机器人的前沿基础理论和产业化应用研究。团队目标是集聚一批有能力冲击和占领世界科技前沿的科学。

2014年11月10日

清洁生产

常州化学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王公应
职称:其他类正高级
团队编号:05785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生物技术与医药 现代农业 其他
主要在绿色催化、精细化学品合成、医药中间体和功能高分子材料等方面开展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为江苏省化学工业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主要领域:1)高分子乳液及聚合技术;2)绿色新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3)催化新材料;4)精细化学品制备技术与工艺;5)药物及中间体合成工艺;6)清洁生产技术

2014年11月10日

低温制冷工程技术团队

常州光电技术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吴亦农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5783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其他
本团队在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转移转化的技术成果——气动式斯特林制冷机技术基础上,针对民用市场需求,结合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已经具备的1W/80K气动斯特林制冷机研制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更大冷量气动式微型斯特林制冷机研制。其主要在高效直线电机设计、气动运行机理、整机轻量化设计、高可靠性长寿命、电控箱小型化以及产业化性能和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2014年11月10日

光子探测技术团队

常州光电技术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李向阳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5782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其他
团队是依托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在航天探测器方面的研制技术基础,集中在红外及紫外光子探测器的研制和相关应用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积极向民用和工业应用等相关方面转化。在红外探测器及应用领域,实验室成功实现了用于列车轴温监测的红外传感器产品的小批量生产,为我国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支持。在紫外探测器及应用领域,实验室以日盲式紫外焦平面器件为核心技术,开展了包括紫外化工、生物学、火灾预警和智能电网电晕放电监测等领域的研究。

2014年11月07日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云图系统研究与应用团队

中科苏州地理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团队带头人:从卫兵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5780
电子信息
(1)核心管理团队。项目主持人具有与本项目研发相应的知识结构,具有相当的理论研究和指导实践的能力,还具有多个软件企业经营管理的成功经验。具体包括:周成义,董事长;从卫兵,总经理;姚凌,副总经理;陈乐,副总经理;武汉美,副总经理。 (2)核心技术团队。由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软件架构师、软件工程师、高级程序员组成的技术团队(10人),负责软件的开发与管理。其中示范应用----学科知识地图的构建由著名情境教育理论家李吉林牵头、由我省知名特级教师组成的数据发掘团队(10人)负责开发。

2014年11月07日

国产卫星遥感数据处理与增值服务专家团队

中科苏州地理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团队带头人:骆剑承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5779
电子信息
苏州中科天启遥感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以张祖勋院士领衔、骆剑承博士担当专家团队带头人,汇集中科院地理所、遥感所、中科院苏州研究院及武汉大学等四家国内一流研究机构和高校为依托;开展“数据获取、数据生产、专题信息提取、行业解决方案,专业化国产卫星影像”技术研发,实现国产卫星遥感数据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应用需求。

2014年11月05日

移动互联技术团队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刘军发
职称:副研究员
团队编号:05771
电子信息 现代农业
本团队多年来一直在移动定位和普适计算方面进行前瞻性研究。从2004年开始,课题组在基于WiFi的移动定位方面开始产出学术论文、专利等研究成果,成为国内较早进入WiFi定位领域的研究团队。在国家十一五“863”计划项目“支持无线标准的智能低功耗跟踪定位装置与系统研发”支持下,对室内WiFi定位进行了更为系统、全面的研究与开发。在无线信号采集与处理、定位与跟踪算法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领域知识与技术方案,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知识扎实的高素质研发队伍。同时,团队成员一直从事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方面的相关应用研究,搭建了自己的机器学习方法平台,积累了大量的机器学习算法模块,并对Deep Learning、ELM(Extreme Learning Machine)等新型学习方法跟踪研究。团队在2004年国际ACM KDD竞赛中获得团体第一名;在2007年国际数据挖掘大赛ICDM Contest(基于WiFi的室内定位竞赛)中获得团体第二名;在2009年数据挖掘大赛ICDM Contest中获得单项第一名。已与高德软件签署技术合作协议,可以使用其定位平台的无线数据资源,用于测试和提高本项目提出的定位方法。同时系统已在万达广场、华润欢乐颂购物中心等场景中得到验证。近年来团队发表定位方面的相关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国际期刊10余篇,同时申请了相关国家发明专利8项,获得授权4项。

2014年06月27日

电子系统与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团队带头人:吴宁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483
电子信息
本课题组长期从事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信号获取与处理,电子系统设计、测量与控制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承担了“921” 载人航天国家重点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国防重点型号等科研课题数十项。 吴宁,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教授/博导。 刘方,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副教授/硕导。 葛芬,女,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副教授/硕导。 刘伟强,男,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副教授/硕导。 陈鑫,男,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副教授/硕导。 张颖,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讲师,在职博士生。 周芳,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讲师,在职博士生。 肖昊,男,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讲师/硕导。

2014年06月25日

MEMS微惯性姿态测量与组合导航团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团队带头人:孙永荣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392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团队成员:孙永荣教授、李荣冰副教授及数十名博士、硕士生等。 课题组面向光机电一体化、高端装备制造的战略新兴产业领域,主要在MEMS惯性传感器的高密度集成、误差建模、大气数据传感、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性能试验验证等等技术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在微小型姿态测量及组合导航系统研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2014年06月25日

南京航大光纤传感与结构健康监测团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团队带头人:曾捷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5364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其他
本团队隶属于“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由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讲师以及二十余位博、硕士研究生共同组成,专业领域涉及:光纤传感、力学测试、计算机测控、信号采集与处理、智能模式辨识等不同学科方向。 本团队自上世纪90年代开展先进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及其在复杂机械结构(如航空航天、高速铁路、电力系统、土木工程领域)健康监测与状态评估,以及环境监测领域的相关研究应用工作。 本团队先后主持和参与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航空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与厂所企业合作技术攻关项目。

2014年06月24日

电力电子变换器与控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团队带头人:邢岩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339
电子信息 能源环保
本团队包括两名教授、一名副教授和一名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研究兴趣包括功率变换器的拓扑和建模,功率因数校正技术,LED绿色驱动变换技术,新能源发电变换技术等。拥有中国发明专利30余项、美国专利3项和日本专利1项;获得省部级成果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2014年06月24日

河海大学物联网技术开发与应用

河海大学

团队带头人:严锡君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5320
电子信息 现代农业
本团队由具有高级职称和博士学位的科技人员组成,主要从事“智慧农业”、“智慧水利”、“智慧城市”等方面的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团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发表了科技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3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