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方成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赵金星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452个团队

2021年09月18日

机器人智能与神经计算研究组

南京大学

团队带头人:申富饶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950
电子信息
机器人智能与神经计算研究组 (Robotic Intelligence & Neural Computing Group,RINC [r??k])隶属于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现位于南京大学仙林校区计算机科学技术楼。机器人智能与神经计算研究组成立于2006年10月,从事神经计算领域中多个课题的研究和系统开发。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模仿生物神经网络特征,进行分布式并行信息处理的数学模型。这种网络依靠系统的复杂程度,通过调整内部大量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从而达到处理信息的目的。 机器人智能研究SLAM、障碍物检测和识别、室内定位、室内导航等机器人移动智能算法,以及人脸识别、声纹识别、步态识别等多生物特征融合的身份验证算法,形成系统并推广到各种实际应用场景中,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2021年09月18日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张旭苹团队

南京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旭苹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948
电子信息
张旭苹,南京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智能光传感与调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光通信系统与网络工程中心主任,南京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光电技术专委会副主任,IEEE SPS Nanjing主席,国家光纤传感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侨联特聘专委会委员,江苏省侨界专家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江苏省妇联执委,“光学学报”、“光电子技术”等期刊编委。研究方向为: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及其应用。 本团队所依托的“南京大学光通信工程研究中心”拥有教师和科研人员30多人,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国家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专家3名,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江苏省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名,“江苏省双创人才”2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名。

2021年09月18日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幼平教授团队

东南大学

团队带头人:李幼平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943
电子信息 生物技术与医药
李幼平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电子和通信技术专家。1953-1957年在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无线电系学习,1957-1959年在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学习(师从苏联专家鲍里索夫),1959-1964年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电子科技大学)筹办遥测遥控专业,1964年10月调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从事核武器电子学研究工作,2011年3月回到母校创建东南大学未来网络研究中心。他曾连续两届担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主任,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国防科技一、二等奖多项。1988年获国家人事部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9年获香港何梁何利基金技术科学奖。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幼平院士从事科学研究已逾六十年,至今仍然活跃在科研第一线。李幼平院士的学术研究生涯,恰好可以用世纪之交的2000年为界,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致力于核武器电子系统技术研究,在无线电遥测、遥控和引爆控制系统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成功解决了中国核武器电子学系统许多难题,获得多项国家大奖。进入新世纪以来,他潜心研究新型网络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奇思妙解、创意迭出,为我国未来网络发展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真知灼见。2011年3月,李幼平院士受聘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组建东南大学未来网络研究中心并担任中心主任。在李幼平院士带领下,东南大学未来网络研究中心在双结构新型网络和统一内容标签UCL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在2017年12月29日,以东南大学作为第一起草单位研制的《统一内容标签格式规范》由国家质监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颁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新华网、人民网、央广网、科技日报、中国报道等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UCL国家标准的正式颁布,既是东南大学在原创性内容元数据国家标准研制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也是东南大学一流计算机学科建设的重要成果。

2021年09月17日

南京理工大学智能计算成像实验室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左超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932
电子信息
左超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斯坦福World’s Top 2% Scientists''终身影响力''和''年度影响力''榜单。发表JCR一区论文72篇(第一/通讯作者 65篇),10篇论文入选AP,OE,OL等光学顶级期刊的封面文章,10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热点论文,20余篇论文入选期刊最高引/最高下载论文,Google Scholar引用超过7000次,为《光学学报》、《中国激光》等中文期刊撰写邀请论文8篇,作为专题主编为《红外与激光工程》出版“计算光学成像技术与应用”与“三维光学成像与传感”专刊。成果多次被SPIE、OSA、CLP、《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媒体报道,得到了60余名院士、OSA/SPIE Fellow的多次引用与正面评价,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光学工程学会创新奖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奖项。 目前团队已建成为以南理工智能计算成像实验室(基础研究平台),南理工科技园(军工项目平台),南理工产业孵化园(创新创业平台),南理工智能计算成像研究院(产业孵化载体)为核心的“四位一体”式的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平台集群。研究团队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4人,专职科研教师2人,专职工程师5人,在读研究生70余人。形成了一支顶尖人才集聚、学缘结构合理、能够适应学科前沿发展和重大工程研发所需的稳定人才团队。 科研成果已获国家发明专利、PCT国际/美国专利超过80项。本项目获中国授权发明专利35项、PCT国际专利10项、美国专利5项。形成了“计算光学定量相位显微成像关键理论与技术”从核心原理到关键技术,从国内到国外的“专利池”立体保护。研制出全球首台非干涉多模态定量相位显微镜SCscope、我国首台商业化数字全息显微镜FM-DHM500与无透镜全息显微镜Cytelive,生物显微镜成像组件d'Biomager、实时高速结构光彩色三维成像仪Realtime3D,真三维人脸扫描与识别系统RealFace3D、孔径编码超分辨红外成像系统等,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多项成果应用于国内外知名企业与军工院所,若干技术正依托南理工智能计算成像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进行产业孵化。

2021年09月17日

天地一体频谱认知管控团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团队带头人:吴启晖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928
电子信息
吴启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发表SCI论文150余篇,IEEE期刊论文10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10余篇(ESI数位列认知无线电领域大陆学者第1位),入选ESI工程学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科学家(Scientists)世界前1%。 团队长江学者吴启晖教授为领衔,拥有教授7名,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1名,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万人计划青年拔尖1名,中国科学青年托举/江西省杰青1名,江苏省杰青2名,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2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3名,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1名,洪堡学者2名,江苏省双创计划创新类人才1名。团队近年来主持和参与的国家863、国家973、国防973 和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军队重大项目等10余项,,取得了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0项。注重自主知识产权,被采纳国际标准提案5 项,授权国际发明专利2项、国家或国防发明专利20 项。团队围绕认知无线电、电磁频谱空间与天地一体化网络,发表SCI论文200余篇,IEEE COMST/COMMAG /TCOM/TWC/J-STSP 等IEEE期刊论文7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8篇,ESI高被引论文数位列认知无线电领域国际排名第1。

2021年09月10日

智慧教育理论与应用研究团队

南京师范大学

团队带头人:钱晓军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926
电子信息
本团队主要研究人工智能原理与技术在多个基础教育学科上的融合应用,是一个多学科复合交叉研究团队,团队的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的理论与算法、教育学理论以及物理与化学等基础教育学科的课程教学法等,目前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0项,其中科技部国家级高新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共6项。发表SCI期刊论文和人工智能领域顶级国际会议论文22篇,获发明专利授权10余项,其中PCT2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在智慧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不少突破性成果,团队科研经费总额达3000万元。

2021年09月06日

网络试验设施研究团队

清华大学

团队带头人:王继龙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916
电子信息
团队拥有骨干成员9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1人、副教授5人。 团队负责人王继龙为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互联网体系结构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亚太先进网络学会APAN主席、跨欧亚信息网TEIN中方理事和网络中心主任、网络空间治理国际合作项目负责人(2020-2023,十四国二十三个跨学科机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互联网试验设施FITI”总工程师,中信网络董事。 团队是网络空间测绘的启蒙者,首次提出网络空间坐标系和基于网络空间坐标系的网络空间地图模型,率先研发了网络空间信息系统CIS,发起成立网络空间可视化标准工作组CVS,率先实现新一代网络空间态势感知系统。目前团队已经建立了国际化的网络空间测绘基础设施,并将继续推进建设具有更大影响力的国际平台。 团队联合十四国的23个跨学科研究机构,组建网络空间治理支撑技术研究领域最大的国际性研究团队,以自治IPv6网络的互信协同治理为基本科学问题,在支撑技术、治理规则、示范应用三个维度上,开展“IPv6网络空间国际治理体系结构模型”、“海量IPv6地址空间下的主动测量”、“高速IPv6网络环境下的被动测量”、“IPv6国际网间威胁溯源”、“IPv6网络空间国际协同治理创新规则”、“IPv6网络空间国际治理应用示范”六项创新研究。

2021年09月03日

智能选矿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邓建军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9911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邓建军,博士,中国矿业大学智能选矿研究中心主任,“智能化选煤创新团队”负责人,山西省煤炭学会“千人智库”高级专家。 本团队依托煤炭加工与高效转化洁净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骨干成员约21人,其中博导9人,教授8人、副教授9人。近3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9项,其中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3项。发表SCI论文35篇,获专利授权10余项,主持起草团体标准1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技术三等奖1项。在智能工厂管控系统、选矿生产过程智能控制和工业粉尘高效净化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基于数据驱动的选煤智能管控系统构建及应用研究成果已在涡北选煤厂两化融合示范项目、临涣选煤厂智能化建设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国家能源集团、淮北矿业集团、山东能源集团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3年科研总经费达3929.62万元。

2021年09月02日

煤岩动力灾害智能预警与防控团队

中国矿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王恩元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906
电子信息 能源环保
煤岩动力灾害智能预警与防控团队,依托中国矿业大学双一流、A+国家重点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组建,是个学缘结构互补、学科交叉、特色鲜明的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地下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安全问题研究。带头人王恩元教授,现为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院长,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矿业大学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中心(甲级)主任,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理事,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获得者,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2人,其中教授/博导5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6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仪器专项、面上项目、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专题等共28项;发表高水平SCI论文8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PCT专利3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创立了煤岩电磁辐射理论,发明了煤岩动力灾害声电监测预警技术及系列装备,煤岩体应力定向监测方法及装备,开发了瓦斯灾害精准管控技术、安全大数据分析与智能预警平台,相关成果在16所高校用于教学和科学研究,在180多个矿山用于煤岩动力灾害监测预警。近10年科研总经费达5000多万元。

2021年08月26日

微波材料与器件技术——苏晓东团队

苏州大学

团队带头人:苏晓东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904
电子信息 新材料
苏晓东,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助理研究员1人。近年来主要从事微波材料与器件、新型光伏材料与器件等方面的研究与产业化工作。主持和参与973专题、国自然、省自然、省前瞻性产学研等项目10余项,经费累计超千万。发表SCI论文8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2019年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排名第一)、江苏省科技奖三等奖一项(排名第一)。团队在微波陶瓷的材料与器件领域迄今已申请30余项知识产权,包括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当前该项目已完成微波陶瓷介质滤波器、自偏置铁氧体环形器以及其他5G微波无源器件的基础技术储备和前期产品开发。

2021年08月25日

新一代信息技术——射频通信电路与系统团队——陈建新教授团队

南通大学

团队带头人:陈建新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900
电子信息
陈建新,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理工大学兼职博导。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和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8人,其中博导4人,教授4人,副教授2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6项。主要研究方向为4G/5G用射频前端关键部件的研究与设计、射频集成电路与天线。主要研究成果为微带无源器件,如滤波器,合路器,双工器等;4G/5G基站天线,介质谐振器天线;介质波导滤波器/合路器。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美国发明专利授权3件,中国发明专利授权30余件,10余件已在通信企业转化应用,推动了射频前端部件向着小型化、低损耗和高频化方向发展的进程。成果曾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自然科学类三等奖。与中天科技、江苏江佳等科技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500万元。

2021年08月24日

柔性印刷电子创新团队

南京邮电大学

团队带头人:赖文勇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891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新材料
柔性印刷电子创新团队依托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创新团队。团队带头人赖文勇教授,现任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执行副主任,印刷电子研究所所长,一流学科方向带头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青年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江苏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江苏省创新争先奖状获奖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等荣誉称号。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2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4人、副教授6人。近五年,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60余项。发表SCI论文200多篇,获授权发明专利60余件。相关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国家级/省部奖项10多项。在柔性电子、有机电子、印刷电子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与京东方、壹光科技等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