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方成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赵金星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高文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2036个团队

2023年07月22日

污染场地风险管控与修复技术 - 陈梦舫团队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陈梦舫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10317
能源环保
陈梦舫,博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博导,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修复专委会顾问,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委会主任。曾任英国伦敦2012年奥运公园地下水修复顾问、欧盟第七框架地下水修复专项国际顾问。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30人,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2人,助理研究员4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主持环保公益性行业专项,863计划,中国科学院科技网络服务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5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发表学术著作6部;在CEJ、JHM等期刊发表SCI论文90多篇,其中六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3项。在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技术与风险管控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尤其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系列软件(HERA)已经在土壤修复行业取得大范围推广应用。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2850万元。

2023年07月14日

高性能功能材料——袭锴教授团队

南京大学

团队带头人:袭锴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170
装备制造 新材料
南京大学袭锴教授,1978年出生,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功能高分子方向先后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Angewandte, Advanced Materials, NANO LETTER,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Nanoscale, Applied Catalysis B,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Chemical Communication等期刊发表论文八十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二十余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委青年基金、江苏省基金、教育部支撑计划、总装创新基金等多项国家及地方基金项目,多项技术在航空航天及重点领域应用。 南京大学袭锴教授团队在高性能聚合物及聚合物泡沫料合成方面具有非常深厚的研究基础,且实验室长期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设计和军用耐温聚合物制备及性能研究方向,长期与多家航天工程单位合作,共同承担耐高温材料研究、耐烧蚀等多项航天项目,同时依托南京大学高性能高分子材料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多家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具有丰富的产学研合作经验。

2023年07月20日

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生物医学信息处理实验室

苏州大学

团队带头人:王加俊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57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生物技术与医药
团队负责人王加俊教授是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生物医学信息处理实验室主任,是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项目获得者,曾多次前往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师从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冯大淦教授)、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与访问。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6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1人、副教授5人。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医学信号与信息重建、处理与模式识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多项,在国际、国内期刊或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与设备制备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与复旦附属中山医院、苏大附一院等单位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

2023年07月14日

姜兴茂科研团队

武汉工程大学

团队带头人:姜兴茂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168
能源环保 生物技术与医药 新材料 其他
姜兴茂教授,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国家重大人才计划A类专家,2011年获得常州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称号获国内外授权专利8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团队拥有骨干成员8人,其中博导、教授1人,副教授3人,博士4人。团队长期从事于化学工程、工业催化、新能源材料纳米技术、溶胶-凝胶、气溶胶、药物释放、生物质热催化转化、酶水解、石油化工催化、新型催化材料纳米结构催化剂、光催化、电催化、C2转化等领域致力于产学研一体发展。

2023年07月24日

新型人工骨修复材料团队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

团队带头人:张兴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10203
生物技术与医药
张兴,中科院金属所研究员,博导,先后获得辽宁青年科技奖(2021)、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20)、沈阳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8)、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2017)、中科院沈阳分院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2016)、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2013)等荣誉称号。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3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1人。团队在新型人工骨修复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相关成果已在开展产业化,目前正在取证阶段。与常州百隆微创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业内企业)、常州海湖拓研科技有限公司(地方政府与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中心联合设立)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2023年07月10日

软物质跨学科团队

南京邮电大学

团队带头人:李炳祥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144
电子信息 新材料
李炳祥,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海外项目获得者,国家人社部高层次人才项目获得者,南京邮电大学“华礼领军人才”,中国物理学会终身会员,中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长期担任PRL等学术期刊审稿人,系《液晶与显示》青年编委。长期从事液晶软物质结构、新奇特性、动态效应等方面的基础研究。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4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4项,其中国家级人才项目1项、国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课题1项、省部级人才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在液晶三维孤子、液晶超快电光响应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1000万元。

2023年07月22日

燃烧技术与设备研究团队

清华大学

团队带头人:岳光溪
职称:
团队编号:10298
能源环保
清华大学燃烧技术与设备研究团队是国内外负有盛名的以燃烧理论与技术开发、应用基础研究以及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学科研团队。团队带头人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岳光溪。岳光溪院士是我国燃烧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获国际循环流化床终生成就奖、光华工程科技奖、ASME最佳论文奖。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1人,其中博导7人。在燃烧设备与技术研究方面,团队深耕多年,从“六五”-“十三五”,团队承担了多项973、863、科技支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的研究任务。在燃烧技术与设备研究领域,研究团队以第一完成人/第一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协会级科技奖励十余项。所开发的技术在多家国内企业落地转化,并出口的日本、东南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

2023年07月21日

人兽共患病与食品安全——焦新安教授团队

扬州大学

团队带头人:焦新安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78
生物技术与医药 现代农业
焦新安,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物性危害因子(动物源)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人兽共患病学重点实验室负责人。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第一、二层次培养对象、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江苏省 “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9人,其中博导8人,教授8人、副教授2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5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5项。发表SCI论文108篇,获专利授权16余项、新兽药证书1项,获国家标准1项、地方标准2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项,其中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

2023年07月22日

无源爆炸物毒品探测仪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骆季奎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95
装备制造
骆季奎,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领军人才。国际上MEMS的活跃人物之一,在国际上有重要的影响力。原创地提出和开发了基于表面声波的微流体器件:微泵、微混合器、传感器等,可实现从几百微升到皮升数量级液体操作,并基于此进一步实现了集成传感器和微流控制器的Lab-on-a-chip系统,在诊断和监控领域有着巨大应用前景。在国际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共计发表论文282篇,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210篇,其中特邀报告/keynotesspeaker 35次。H-index46,引用7647次。作为共主席主持领域顶级会议SMAC、MME、IDW、NanoSmat、NanoMan、IWanDLC、IEEE NEMS、ThinFilms等。 团队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级项目4项、市级项目5项。申请专利74项,授权46项。建立了痕量化学分析检测领域完整的研发平台,利用碳纳米材料的光电离效应所研发的电离源,解决了安检领域迁移谱爆炸物检测仪中需要用到放射源的难题,属国际首创。还开发了痕量标准气体配置系统、全功能危险品检测仪、空气检测系统等一系列产品,其研发的现场痕量检测设备成功应用于缉毒领域,多次协助各地警方破获制毒携毒案件,推广后有望成为缉毒工作的利器。多款爆炸物检测仪等安检设备成功通过了欧盟和中国民航认证,均为国内首家和唯一,国内市场占有率已高达70%,体现了公司研发和技术实力,其在安检领域的市场份额已经居于领先地位。

2023年07月20日

中医药防治肿瘤——程海波教授团队

南京中医药大学

团队带头人:程海波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262
生物技术与医药
程海波,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带头人。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25人,其中博导14人,教授14人、副教授11人。近5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1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13项,新增科研项目经费达6927.1万元;发表SCI论文6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64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制定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5项;获专利授权23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其中教育部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3项;研制中药防治肿瘤复方新药2个;获药物临床试验批件1项。培养省部级及以上人才17名,新引进国家杰青、长江学者1名,新增省部级创新团队1个,共培养博士研究生109人,硕士研究生384人,留学生18人;获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篇;获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与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中医药防治肿瘤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中医药疗效的作用机制阐明、抗肿瘤名医验方转化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2023年07月22日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环境生物化学与微生物学团队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周易勇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10306
能源环保
周易勇,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主持和参与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973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重大项目。曾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六),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六)。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7人,其中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1人,博士后3人。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交叉项目以及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在低污染水处理技术、底泥原位修复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低污染水处理技术已在合肥大圩镇面源污染控制工程、合肥柏堰湖生态修复工程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2673万元,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

2023年07月22日

二氧化碳捕集技术——I3CCU团队

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刘贺磊
职称:
团队编号:10305
能源环保
刘贺磊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理工大学高层次人才选入者。目前已在AIChE J., Chem. Eng. Sci., Ind. Eng. Chem. Res., Chem. Eng. J等知名化工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其中 7篇曾入选 ESI 高被引论文,3篇曾入选ESI热点论文;论文引用2645余次,H-index为28,撰写英文专著1部。目前担任中国化工学会模拟及仿真专委会委员;担任Catalysts、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Cell旗下The Innovation、Carbon Neutrality等多个多个期刊编委及青年编委,Chem. Eng. Sci、Ind. Eng. Chem Res等期刊客座编辑。加拿大自然科学基金 (NSERC)、中国博士后基金以及工信部智能工厂项目评审专家。主持参与加拿大以及中国多项基金以及企业项目。 本团队由加拿大工程院院士Paitoon Tontiwachwuthikul教授和Malcolm Wilson博士担任顾问,汇集了博导2人,教授1人、特别研究员1人,讲师2人的国际化研发队伍。团队主要成员拥有多年的CO2相关研究经历,并积极投身于CO2捕获新技术开发,获得部分领先的研究成果。团队在CO2捕获技术开发与利用等领域已有丰富的研究积累,特别是在CO2捕获技术开发应用方面,包括吸收溶剂开发、CO2分离过程的耦合及强化、工艺流程的优化等方面,开展卓有成效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开发。尤其是在在智能化CO2捕集与利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成功构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化CO2捕集全流程中试装置,并实现应用。